COMPUTEX Event

×

Warning

JUser: :_load: Unable to load user with ID: 427

新聞日期:2025/06/13  | Source:工商時報

再生晶圓熱 台日廠擴產搶市

昇陽半預計今年底月產能達80萬片,中砂、辛耘則分別於下半年月增3萬片及5~6萬片

綜合報導
 全球半導體產業加速邁向先進製程,再生晶圓需求快速攀升。日本再生晶圓龍頭RS Technologies,以及台灣廠商昇陽半導體(8028)、中砂(1560)與辛耘(3583)皆積極擴產,搶攻市場新商機。
 根據RS Technologies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財報,該公司再生晶圓與矽晶圓同步放量,單季營收176.16億日圓,年增14.7%。
 其中,再生晶圓事業部年增高達26.4%,顯示高品質再生晶圓市場需求強勁。該公司表示,將持續推動全球擴產計畫,目標於2027年前,將全球月產能由2024年的63萬片,提升至100萬片,涵蓋日本、台灣與中國大陸等產線。
 台廠再生晶圓領域中,昇陽半、中砂、辛耘為市占前三大業者。其中,昇陽半導體擴產力道強勁,預計2025年底月產能將達80萬片,並於2026年底進一步擴至95萬片。
 中砂則規劃2025年下半年擴增月產3萬片,2026年下半年再增7萬片,總月產能將達40萬片。
 辛耘目前月產能約為16萬片,已自2024年起啟動擴產計畫,預計投資約14.5億元,分兩期擴建再生晶圓產能,第一期預計2025年底完成,將新增月產5~6萬片,月產能擴至22萬片左右;第二期則視市場與客戶需求再擴6萬片。法人看好在市場需求強勁推升下,辛耘產能利用率今年有望逐步達到滿載。
 除再生晶圓外,承載晶圓需求亦迅速崛起。該晶圓廣泛應用於晶背供電製程,提供機械支撐,使晶圓可翻轉與極度薄化,加工後甚至可能成為終端晶片的一部分。由於無法重複使用,對材料品質與製程參數要求極高。
 與一般再生晶圓相比,承載晶圓在厚度控制、潔淨度、平坦度及熱穩定性方面標準更高,且須具備良好鍵合適應性,其單價為普通再生晶圓的三倍以上。
 隨著晶片製程節點持續推進,導線層(Metal Layer)數量與設計複雜度提升,擋控片與承載晶圓用量同步增加。
 晶背供電技術將由台積電於2026年下半年,在A16製程中正式導入,該技術透過奈米矽穿孔(nTSV)自晶圓背面傳遞電源至電晶體,有望提升晶片效能10~12%,並縮小面積 10~15%,成為推進2奈米以下製程的關鍵技術。
 法人指出,隨著半導體供應鏈加速在地化與先進製程推展,再生晶圓與承載晶圓市場不僅具成長動能,單價也將提升,預期相關廠商同蒙其利。

新聞日期:2023/07/03  | Source:工商時報

合晶:今年成長10%目標有難度

台北報導
 矽晶圓景氣仍處下行循環周期,合晶(6182)目前訂單能見度仍低,達成全年年增10%目標尚有難度。
 合晶2023年第一季營收表現衰退,分別季減39%與年減11%,毛利率下滑3.7個百分點達36.6%、每股稅後純益(EPS)0.5元,主要是受到客戶庫存調整、矽晶圓平均產品單價(ASP)跌價衝擊。
 合晶5月營收8.7億元,月比持平,年減14%,2023年以來累計至5月營收44.4億元,年減12%。
 法人調查指出,合晶第二季營收估季度持續下滑、年度衰退將擴大,中小尺寸稼動率降至6至7成。由於市場需求依然疲弱,訂單能見度縮短至一至二個月,預期第三季營運變化不大。
 產業分析師指出,矽晶圓自2022年下半年起市況反轉,其中,以中小尺寸供需結構最為弱勢、累計ASP跌幅個位數,加上長約(LTA)覆蓋率約3成,營運展望偏向保守。
 在產能部分,合晶大陸鄭州廠12吋產能約2萬片,台灣龍潭廠陸續在擴廠及驗證,預期台灣龍潭廠產能可達3萬片,年底2萬片是積極目標。
 近期合晶與客戶洽談新價格,確實有下調的狀況,幅度約中個位數(6吋、8吋都有價格調整),並非大幅度調整。
 合晶目前重摻晶圓庫存已持續消化,但客戶拉貨仍保守,高階部分有出貨,但占比小,12吋也有出貨,第四季客戶認證後,預期拉貨會比較明顯。
 合晶於2022年獲准進駐台中中科二林園區,預計興建新12吋廠,新廠著眼於未來電動車趨勢下的車用商機,估2025年量產,未來12吋占比將逐漸提升。
 二林廠目標規劃產能為20萬片,初步會以每5萬片為階段來逐步擴建,搭配客戶需求配置,預計在2023年年終動土興建。

涂志豪/台北報導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於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舉行半導體產業ESG永續倡議活動,獲得台積電、日月光、南亞科、力積電、世界先進、旺宏、欣興、華邦電、聯電、穩懋、國發會及工研院齊聚響應,期盼鏈結半導體產業與國際接軌,持續提升永續競爭力形象。再者,台積電表示將以TSMC ESG AWARD鼓勵員工提出鏈結公司ESG五大方向好點子,表彰組織的ESG績效,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嚴重影響,全球積極地在各領域進行減少碳足跡的措施。遵循此一趨勢,SEMI為幫助產業實踐永續未來,同時也透過節能減廢媒合會等活動,協助供應鏈夥伴進行創新綠色製程的技術鏈接。
 秉持提升社會的ESG願景,台積電以TSMC ESG AWARD鼓勵員工提出鏈結公司ESG五大方向的好點子,表彰組織的ESG績效,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繼2020年舉行第一屆TSMC ESG AWARD,2021年進一步加入二個海外子公司共襄盛舉,並透過3D虛擬展覽空間、全公司性直播活動等數位創新途徑,降低疫情間群聚風險。
 台積電表示,2021年總計報名提案數達1,257件,相較去年成長60%,持續擴大共好影響力。台積電董事長暨ESG指導委員會主席劉德音表示,TSMC ESG AWARD的提案不只是點子,而是進一步透過具體行動,成為提升社會向上的力量。
 包括日月光、南亞科、力積電等分享ESG行動及方案。日月光投控行政長汪渡村表示,日月光驅動各重要子公司及營運單位實踐ESG行動方案,致力於推動正面影響力,期盼半導體供應鏈生態圈可建構更美好的未來。
 南亞科副總經理吳志祥表示,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上,除加強氣候韌性調適、降低災害可能帶來的營運衝擊、積極減緩溫室氣體的排放外,長期研發先進且具高效能的環境友善記憶體產品,並將綠色管理融入企業經營中,持續透過去碳化策略建構低碳營運模式,以接軌國際邁向淨零。
 力積電副總經理譚仲民表示,力積電過去五年已投資逾2億元在節能設備的優化,節省能源約6,700萬度電、減碳總量約3.6萬噸。節水方面,力積電透過完整的分流及分級回收、純化後,重新再供應廠內各單元使用。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