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半導體板塊再迎巨變,英特爾(Intel)與輝達(NVIDIA)上周共同宣布歷史性合作,雙方執行長陳立武與黃仁勳罕見同台,親自出面釋疑,並重申仍將持續與台積電維持長期合作關係。業界解讀,這不僅是晶圓代工版圖重整的關鍵訊號,更將推動AI晶片發展跨入新局,台灣矽智財(IP)與ASIC設計服務業者包括M31、智原、世芯-KY等預料成為最大受惠者。
此次合作內容涵蓋SoC(系統單晶片)設計與製造,市場認為,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可望因此爭取輝達新訂單,進一步催化先進製程及封裝平台的突破。法人指出,台廠智原已是英特爾IFS生態系成員,長期投入2.5D/3D堆疊架構開發,未來在x86生態系擴張之際,智原角色有望更加吃重,成為這波合作的先行受惠者。
另一大亮點則是世芯-KY。該公司曾協助英特爾打造Gaudi 3 AI晶片,同時也是輝達NVLink Fusion生態系夥伴,具備串聯兩大巨頭經驗與技術。市場分析,世芯未來不僅有機會參與輝達與英特爾新世代AI伺服器系統開發,更能成為雙方在CPU與GPU高速互連的技術橋梁。黃仁勳在記者會上特別提及PCIe Retimers、Repeaters等訊號連接方式,顯示相關IP業者將迎來龐大機會。
半導體業者進一步指出,英特爾的戰略投資不僅於SoC合作,晶圓代工才是其核心盤算。過去IDM(整合元件製造廠)模式下,英特爾始終受制內部資源配置,如今透過與輝達攜手,有望重新界定代工與設計分工,使IFS服務導向更加明確。法人認為,若輝達部分產品逐步轉向英特爾生產,將對台積電獨霸格局形成挑戰,產業競合關係更趨複雜。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政策,除台積電外,英特爾同樣被視為不可或缺的戰略支柱。法人分析,隨著輝達入股,英特爾在美國本土製造的角色更為關鍵。台灣矽智財廠如M31、力旺、晶心科,皆已加入英特爾IP聯盟,未來將率先受惠於美系IDM廠營運動能的恢復。法人預估,隨先進製程、先進封裝需求同步升溫,IP與ASIC業者營運將進入新一波成長循環。
業者指出,英特爾與輝達的世紀合作,不僅為全球AI產業掀起新一輪板塊移動,也讓台灣供應鏈再度站上浪頭。法人強調,在AI算力需求爆發、國際地緣政治加速推動供應鏈在地化的背景下,台灣矽智財及ASIC設計服務業者,將憑藉生態系深耕與技術優勢,成為最大受惠族群。
同時晶圓廠的推動、電動車客戶及3奈米IP皆陸續歸隊
台北報導
M31(6643)總經理張原熏表示,晶圓廠逐漸恢復開案動能,並隨AI、5G應用帶動高速傳輸介面IP快速成長,另美系雲端CSP廠擴大採用M31高速傳輸介面IP,預計未來營運回到正軌。
張原熏強調,今年投入著眼明、後年成長性,確保現階段開發的IP,取得快速成功。法人預估,最快在明年下半年可看到權利金貢獻。
M31召開法說,第三季合併營收3.81億元,季減11.1%、年減12%,營益率11.7%,較去年同期衰退33.8%,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67元。
受成熟製程晶圓廠稼動率不佳,研發費用持續投入,EPS為掛牌以來最差表現。10月合併營收0.69億元,月減51.03%、年減55.21%,營運持續低迷,7日股價跌5.64%、收720元。
2奈米開案與CSP業者合作,皆如期展開,並可望切入全球電動車大廠供應鏈。張原熏指出,10月將是營收低谷,第四季看到許多營收動能回歸,包含晶圓廠的推動、電動車客戶及3奈米IP都會陸續歸隊,在HPC、AI推動之下,矽智財加大使用的趨勢並未改變。
法人研判,今年主要半導體成長都是由HPC、AI等應用推動,所需要的先進製程IP M31正在布局;手機相關IP是今年成長動能,PC復甦較慢,物聯網、車用電子相關應用則還在調整。
而M31為爭取大客戶訂單,保留研發資源,部分小客戶訂單承接量能不足;另外,開案時程難以掌握,單一先進製程案件單價高,在每個月單一案件的遞延造成營收大幅滑落。
8奈米以下先進製程都還在授權階段,考量客戶系統整合光罩驗證,約需耗時兩年,法人認為,時間點將落於2025年,伴隨採用M31 IP的晶片進入量產,將開始有權利金挹注。
台北報導
輝達(NVIDIA)恐受到法國反壟斷監管機關的指控,「非輝陣營」同唱凱歌,UALink(Ultra Accelerator Link)聯盟及UXL基金會兩大陣營反撲,將大幅提升專用ASIC開發力度,相關矽智財可望獲得多方採用。法人指出,台廠受惠晶圓代工領導地位,ASIC、IP布局完整,搶搭非輝聯盟崛起列車。
半導體業者表示,ASIC大廠創意、智原、巨有科技,矽智財M31、力旺,及神盾集團積極布局該領域。神盾年初以約當47億元價值併購新創IP公司乾瞻,旗下安國、芯鼎也同步搶進ASIC市場。
GPU在AI模型訓練中幾乎無可取代,成為開發者首選工具。從學術界到CSP(雲端服務供應商),乃至企業端,幾乎將輝達GPU和CUDA程式語言作為建構AI應用的基石,進一步引發壟斷憂慮。
以英特爾、AMD為首組成聯盟,主導UALink建構AI加速器連結新標準,瞄準NVLink分點擊破輝達主導地位。
此外,UXL基金會的「開源軟體計畫」由高通(Qualcomm)、Google和英特爾等科技聯手,聚焦輝達CUDA軟體平方,並透過提供軟體替代方案,打破輝達在AI領域的主宰地位。
半導體業者指出,CSP加速自研晶片,台廠積極跨入,儘管目前博通、Marvell可提供多樣化設計服務,但台廠優勢在於半導體供應鏈連結緊密,不論在晶片製造或封裝,都能於矽島內完整解決,相比靠近市場,靠近工廠使台廠在ASIC形成自身優勢。
創意、巨有科技以台積電為靠山,據悉,創意手握微軟AI相關ASIC訂單,此外,與韓國大廠合作消息逐漸明朗,下半年營運漸入佳境;智原則與英特爾緊密合作,以英特爾A18製程開發SoC。業界分析,英特爾AI晶片Gaudi系列亦不排除尋求世芯以外之業者合作機會。
神盾集團積極轉型,旗下芯鼎已見成效,獲日本AI公司ASIC委託設計案件,乾瞻、安國也各有所長。據悉,安國所併購之星河半導體切入2.5/3D高階封裝設計服務等領域,持續擴大ASIC前後段設計服務客群。
矽智財則未有顯著影響,相關業者透露,只要打入關鍵代工廠,都有被採用機會。這也是神盾轉型為矽智財公司關鍵,掌握基礎元件IP、高速傳輸IP等矽智財,無論是通用型GPU或ASIC皆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