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5/07/16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無人機、多晶矽 美啟動232調查

外電報導
 美國商務部宣布已於7月1日根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規定,正式對進口無人機及相關零組件,以及用於太陽能電池與半導體製造的多晶矽展開國安調查,暗示未來可能對這些產品加徵更高進口關稅,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產品。
 多晶矽業者指出,多晶矽是矽晶圓與半導體製程的上游原料,如果美國政府欲透過關稅手段限制中國大陸的技術,合理做法應是針對特定軍用或敏感用途加強控管,而非全面加徵關稅。
 若美國總統川普重啟關稅戰,但未針對「用於半導體製造」的多晶矽材料給予豁免,勢將直接推升美系與台系製造成本,對整體產業不利。
 無人機業者表示,針對中國無人機產品大疆創新(DJI)進行管制,對台灣無人機廠商而言,是一大利多。國內的無人機族群包括有雷虎、漢翔、中光電、永虹先進等。 
 根據美國政府說法,這項調查旨在評估進口依賴是否對美國國安構成威脅。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已廣泛運用232條款,對鋼鐵、鋁、商用飛機、噴射引擎、半導體與藥品等多類產品展開調查,而此次擴大到無人機與多晶矽,凸顯美國對中國供應鏈的高度關切。
 中國目前掌控美國大多數商用無人機市場,光是全球最大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DJI)就吃下美國過半市場。過去幾年,美國國會與多個聯邦機構日益質疑中國無人機可能帶來的資料安全與國安風險。
 美此番啟動232調查,無人載具系統國際協會(AUVSI)表達支持。該協會執行長羅賓斯(Michael Robbins)表示,美無人機產業受到外國補貼產品的不公平競爭壓力,導致產業發展受阻。
 除無人機之外,美國對多晶矽的關切也與中國供應鏈有關。多晶矽是太陽能電池與晶片製造的關鍵材料,而中國主導全球供應市場。

新聞日期:2025/07/1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功率元件廠 攻伺服馬達

德微:瞄準機器人與無人機市場,強打ESD與TVS抑制器 朋程:聚焦發展Power GaN與48V車用模組

 台北報導
 人形機器人為實現靈活控制,需整合伺服控制、電池管理、感測器與AI系統等多個子系統,帶動對高效能功率元件需求大增。台廠德微(3675)與朋程(8255)積極切入此波成長機會。德微瞄準機器人與無人機市場,強攻ESD靜電保護與TVS抑制器等防護元件;朋程則聚焦發展Power GaN與48V車用模組,搶攻高頻、高效馬達驅動應用。
 機器人中通常部署約40部伺服馬達(PMSM)和控制系統,將是功率元件的新藍海應用場域。TI預估,馬達分布在身體的不同部位,例如頸部、軀幹等,還不包括細部的手部電機,若要模擬人手自由度,單手即需整合十幾個以上的微馬達,其功率還需視執行的特定功能而定,高功率應用如髖關節、腿部驅動甚至需達百安培等級。
 台廠方面,德微科技聚焦機器人、無人機等應用場域,鎖定ESD(靜電保護元件)與TVS(瞬態電壓抑制器)市場。
 德微今年上半年營收12.68億元,年減13.2%,但第二季起營運回溫,法人看好下半年各產品布局陸續發酵,將有望優於上半年。
 TI分析,人形機器人的伺服系統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尺寸和散熱要求。
 GaN(氮化鎵)技術在馬達驅動具備優勢,特別適合高切換頻率情境,而體積的縮小及低損耗的高精度馬達控制,GaN將會是首選。
 朋程深耕汽車領域,提供48V高壓ULLD(超效二極體)產品。上半年合併營收達42.8億元,年增16.2%、持續締歷史新猷。第四季將新增48V MOSFET模組產能,且有望導入自製晶片,法人看好朋程透過集團分工,打造完整功率元件產業鏈。
 朋程6月底斥資1.92億元,加碼投資功率元件廠ANJET,增資後預計取得約32%之股權,瞄準SiC、GaN寬能隙半導體商機。相關業者透露,第三代半導體持續洗牌,碳化矽大廠破產、GaN代工也有業者逐步退出,產業重整過後將有利於存活下來的公司。

新聞日期:2025/05/14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拓展無人機非紅鏈 工研院扮推手

在俄烏戰爭與美中科技對峙的雙重影響下,全球市場正掀起「非紅供應鏈」合作熱潮。為強化無人機產業自主性並提升國際競爭力,經濟部積極推動「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促進台灣無人機產業國際商機及生態蓬勃發展。

提升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精準對應產業需求,協助無人機關鍵技術並拓展國際商機,如引進全球第二大無人機製造商 Parrot以及日本最大無人機廠商ACSL在台建立供應鏈,及推動日本無人機聯盟JDC在台建構非紅供應鏈。同時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廠商們一起延伸海外觸角,參加歐洲和亞洲規模最大的無人機展會,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根據國際調研機構Drone Industry Insights預估,全球無人機整合應用市場規模於2030年將達500億美元,範疇包含無人機硬體、軟體、服務,年複合成長率將達6.2%。台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資通訊與精密機電產業基礎,具備發展無人機系統與零組件的核心優勢,包括通訊模組、動力模組、飛行載具、地面導控、飛控模組、酬載模組、感測模組,到無人機系統整合等。

為拓展無人機產業,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親赴法國以台灣無人機製造的優勢,邀請全球第二大無人機製造商Parrot來台,積極建立其在台灣的供應鏈,涵蓋整機、馬達、電池、PCB等關鍵模組,並共同開發下一代新機種,實現我國技術實力的國際落地。同時,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也與日本無人機聯盟(JDC)簽署產業合作備忘錄(MoU),邀請日本最大無人機廠商ACSL與台灣廠商媒合交流,建立台日無人機非紅供應鏈。

當時,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TEDIBOA)協同主席暨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董事長吳秀蕙表示,過去短短六個月的成果遠超過我們過去十年的努力,促成台灣無人機產業走向國際化,參與美國、歐洲的展覽,吸引全球一流的無人機公司來台交流。讓台灣產業有機會與國際領先企業溝通與對話並建立連結。

促多方技術交流

此外,在經濟部積極拓展海外商機下,前進歐洲最大無人機展會-德國杜塞道夫歐洲無人機系統展,以及亞洲最大無人機展會-日本無人機Japan Drone,為台灣廠商媒合國際買家,促成多方技術交流與供應鏈合作。團隊在歐洲也趁勝追擊前往捷克、波蘭,與當地無人機聯盟及捷台、波台商會會員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促進合資建廠與跨國技術開發合作。

今年6月,台灣無人機產業即將參加日本無人機展Japan Drone,預計將與日本指標企業深入洽談技術授權與共同研發,積極布局巡檢、物流運輸等無人機應用市場。

無人機產業正處於供應鏈重整與技術轉型的關鍵時刻,全球無人機應用需求持續增加,台灣透過政府政策推動、國際鏈結與產業自主研發,成為無人機業者打通任督二脈,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關鍵。

【2025-05-14/經濟日報/B5版/經營管理】

新聞日期:2023/06/1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電 一個月內投資矽谷3公司

綜合報導
在地緣政治對抗、新經濟崛起與AI浪潮席捲全球下,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除了在美國、日本投資設廠外,並透過業外轉投資公司VentureTech Alliance,一個月內投資矽谷SiMa.ai等三家新創企業,涉及AI、工業機器人、無人機、車用晶片等多領域,為未來的長遠發展先行布局。同時,市場傳出台積電也在洽談參與今年稍晚安謀(Arm)在那斯達克的上市案。
 外媒報導,矽谷AI晶片新創公司SiMa.ai日前表示,已經籌募額外1,300萬美元,參與投資者包括與台積電有緊密關係的VentureTech Alliance。SiMa.ai主要製造軟體和硬體,產品應用在工業機器人、無人機、安全監視器和自動駕駛汽車等設備上,運行AI演算法。截至目前,SiMa.ai已募集總計2億美元資金。
 SiMa.ai董事、同時也是台積電董事的Moshe Gavrielov表示:「儘管SiMa.ai的估值相當不錯,但是仍比不上資料中心業者過去多達數十億美元的估值。」SiMa.ai創辦人兼執行長Krishna Rangasayee表示,該公司於2018年成立,當年度已經有營收,目前超過50家客戶正在測試公司晶片。
 2001年創立的VentureTech Alliance是台積電的子公司,主要是針對新創公司的早期投資,目前管理的投資額約1.65億美元,被外界視為台積電的業外創投操盤者。除SiMa.ai,今年5月,VentureTech還投資矽光子光學互連解決方案公司Ayar Labs,及車用晶片新創公司Ethernovia,當時兩家公司各自募資2,500萬美元、6,400萬美元。
另方面,路透14日報導,軟銀旗下IC設計商安謀正在和台積電、英特爾、微軟、三星與蘋果在內等至少10家大客戶接洽,討論擔任該公司IPO錨定投資者(Anchor Investor)的可能性。報導指出,安謀計畫今年稍晚在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籌資規模估計為80億至100億美元,可望成為今年全球規模最大的IPO。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