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5/10/28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矽統本業轉盈 15年首見

Q3營業利益達1億元 轉型效益顯現 前三季EPS 1.46元
【記者台北報導】
聯電集團旗下IC設計廠矽統(2363)營運出現大轉機,昨(27)日公布第3季營業利益1.07億元,不僅扭轉上季本業虧損窘境,更是近15年來,首度單季本業賺錢,透露公司轉型策略逐步邁入收割期;前三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7.51億元,年增45.7%,每股純益1.46元。

矽統2023年之前,主要產品為觸控晶片和微機電(MEMS)麥克風晶片,但生意清淡,該公司從2014年第4季到2024年第2季止,將近十年單季營收都不到1億元,獲利也都仰賴聯電配發的現金股利為主。

不過,矽統基本面去年下半起開始有所轉變,去年第3季營收提升到2億元以上,接下來連兩季營收都超過4億元,今年第2季業績達6億元以上,第3季營收表現更進一步提升。

矽統第3季合併營收8.93億元,季增40.4%,年增3.2倍;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1.34億元,季減78.2%,年減81%,以目前股本計算,單季每股純益為0.26元。

矽統第3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較第2季衰退,主因第2季有大筆業外收益,墊高基期。雖然矽統前三季營業淨損7,136.7萬元,但第3季營業利益1.07億元,是2010年第4季以來,首度單季本業賺錢。矽統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19.99億元,年增5.72倍;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7.51億元,年增45.7%,每股純益為1.46元。

矽統轉骨幕後重要推手,是聯電董座洪嘉聰。洪嘉聰2023年8月兼任矽統董座,至今兩年多,帶領矽統繳出營收明顯成長與本業獲利的成績單。

洪嘉聰接掌矽統後,開始進行一系列改造,先是在去年2月宣布,矽統大幅減資26億元,減資幅度達35%,並轉型投入IP等高毛利領域,陸續從聯電手中承接山東聯暻半導體100%持股,聯暻做的是IC設計服務生意,業界以「第二家智原」形容聯暻在聯電集團的地位,之後又以換股方式併購紘康,今年4月山東聯暻則收購廈門凌陽華芯科技股權。

因應轉型需求,矽統昨天公告,聘用紘康董事長趙伯寅擔任技術長。

【2025-10-28/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新聞日期:2018/07/20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原相矽統 搶進蘋果手勢控制

台北報導
蘋果已經向美國官方申請手勢及動作專利,將應用在穿戴裝置上,市場預期,代表未來蘋果可能將把3D手勢導入到Apple Watch等產品。法人看好,未來將可望因為蘋果導入手勢控制,帶動其他廠商全面跟進,已經布局手勢控制的原相(3227)、矽統(2363)等國內IC設計廠商將因此雨露均霑。
蘋果將電容式觸控方案導入iPhone之後,全面掀起智慧手機以全觸控螢幕方式操作手機,後來更將螢幕觸控方案延伸至穿戴手錶Apple Watch,再度讓手錶增添面板觸控方式,讓傳統指針式手錶稱霸的手錶市場,加上一股新面貌。
現在蘋果又開始投入手勢控制研發,未來可望導入到穿戴式裝置,有機會掀起一波穿戴式裝置新革命。外媒報導指出,蘋果已經先前向美國官方申請手勢控制專利已經於近日正式公告,按照蘋果的用途敘述將可望應用在穿戴裝置,並藉由感測光偵測手勢變化,應對不同使用功能。
法人表示,按照過往案例,蘋果的各項產品一向是非蘋陣營關注的焦點,幾乎都能帶動非蘋陣營全面跟進,因此看好手勢控制功能一旦被蘋果採用,就可望帶動矽統、原相等先行布局的國內IC設計業者被納入手勢控制供應鏈中,使業績注入一股強心針。
原相目前在手勢控制IC上已經取得先機,下半年將開始對歐洲汽車大廠開始出貨。供應鏈指出,原相同時朝權利金及感測器模組等兩方向前進,並已陸續取得車廠認證通過,如原相先前打進的福斯供應鏈就是採共同開發模式,因此可獲取權利金,未來有機會直接出貨感測器模組打進車廠,替原相賺進更多業績。
矽統先前已經與微芯(MicroChip)結盟共同搶進3D手勢控制供應鏈,整合矽統的PCAP控制器及微芯的GestIC技術,目標是搶進消費、汽車、物聯網及智慧家庭等市場,未來同樣有機會布局到穿戴技術當中。

×
上方功能區塊
累計瀏覽人次:8,402,081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