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日期:2025/04/28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陳立武證實 見魏哲家談合作

英特爾CEO:把台積視為合作夥伴;將強化自研AI晶片,盼在賽道上追趕輝達等強敵

綜合外電報導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24日在第一季財報發表會中透露,他近日已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碰面,討論兩家公司未來合作方向。英特爾還擬定未來策略,表示將強化自研AI晶片,希望能在AI賽道上追趕輝達等其他強敵。
 陳立武表示:「我們明確將台積電視為合作夥伴,他們一直是非常優秀的合作對象。張忠謀和魏哲家都是我多年好友。我們最近也見過面,嘗試尋找可以合作的領域,希望能為兩家公司創造雙贏局面。」
 路透引述消息報導,魏哲家本周在矽谷出席台積電年度技術論壇,而陳立武也有參加這一場活動。
 英特爾24日公布第一季(1至3月)營收127億美元,排除特定費用後每股盈餘(EPS)0.13美元,雙雙優於華爾街預期。就各部門業績來看,主打PC晶片的客戶運算部門營收在第一季達到76億美元,優於華爾街預期的69億美元。資料中心及AI晶片部門營收達到41億美元,優於華爾街預期的29億美元。晶圓代工部門營收達到46億美元,也高於華爾街預期的43億美元。
 這是今年3月陳立武上任後主持的第一場財報發表會,雖然交出亮眼成績單,但主要是因為客戶趕在美國發動關稅戰前囤貨,反觀第二季展望相對黯淡。英特爾24日預期第二季營收約在112億至124億美元之間,低於華爾街預期的128億美元。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在財報會議上表示,公司未來將聚焦少數關鍵領域、並出售與核心策略無關的業務。他還將改變英特爾以往收購新創公司作法,改而自研究AI晶片,走向與輝達類似的全方位布局。財務長辛斯納(David Zinsner)也強調:「我們正採取審慎且有紀律的方式,持續投資核心產品與晶圓代工業務,盡全力節省營運成本並提高資本使用效率。」
 陳立武接續前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的改革計畫,努力重振英特爾晶片製造實力,終於在近日看見些微成果。外媒近日報導,英特爾18A製程技術成功吸引輝達、博通等大客戶,近日已開始和英特爾合作測試樣品。

新聞日期:2025/04/2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Intel 18A試產順利 ASIC客戶按讚

台北報導
 英特爾英特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上任後,晶圓代工快速追趕,Intel 18A較台積電A16更早導入BSPDN(晶背供電)技術,CPU將以7成自製率為目標。據供應鏈透露,以Panther Lake來說,Compute tile將採用Intel 18A,次世代Nova Lake Compute tile也並非完全採用外部代工。
 ASIC業者智原指出,去年10月於18A平台tape out(流片),目前已經收到樣片、順利對接。
 陳立武預定本月29日將出席加州聖荷西舉行的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發表主題演講,並預定在5月中旬來台,除了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前來台,也將出席英特爾在台40周年慶。
 英特爾過往4年5個節點政策,目前已略見成效,與之配合之台系ASIC業者透露,近期提早收到去年投片於Intel 18A製程之晶片樣本,正在進行測試階段,現階段驗證結果良好。
 據悉,輝達和博通也正積極進行製造測試。
 供應鏈消息指出,今年下半年將推出的Panther Lake重要的Compute tile就會採用內部Intel 18A製程,Graphic tile及SoC tile則會委由台積電進行;明年的Nova Lake則會擴大委外,將部分Compute tile交由台積電2奈米製造,但仍有部分型號採用內部製程。
 IC業者指出,Intel 18A率先採用業界首創晶背供電技術,將密度和單元利用率進一步提升,而對標該技術的台積電A16製程則是在明年下半年才推出,因此晶片巨頭躍躍欲試;另外,價格及地緣政治也推了一把。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