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日期:2024/02/02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美企:多邊管制晶片設備出口

半導體產業協會籲政府制定新制 確保公平競爭環境 有利美光、英特爾
【綜合報導】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呼籲美國政府制定新的多邊晶片設備出口管制措施,以「確保公平的競爭環境」,因為目前美國政府實施嚴格的單邊管制,不利於美國業者與台灣在內其他國家的對手競爭。

SIA提出的相關管制涵蓋台灣、南韓等半導體業強勢區域,引發半導體業高度關注。由於美國掌握半導體設備供應優勢,包括應用材料、科林研發等,一旦美國官方採納SIA的建議,將不利非美國家擴大半導體能量,台積電、聯電、三星、SK海力士等大廠都難逃衝擊,僅剩英特爾、美光等美國當地企業得利,形成另一種不平等競爭,尤其台灣掌握全球最先進的邏輯晶片製造技術,若取得美方關鍵設備受阻,將嚴重衝擊全球高階晶片供應。

台灣半導體業界人士表示,確實目前美國的管制情勢對於若干非美系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廠商有利,美系廠商顯得綁手綁腳,但非美系廠卻可以將產品賣進中國大陸,「悶聲發大財」。但美國如果延伸管制範圍,進一步擴及非美系廠商,業者坦言,時勢比人強,也只能聽命行事,應當沒有說不的空間。

業者也提及,中國大陸就美國政策對半導體業等管制已有心理準備,所以才會力推國產化,而廠商的做法也只能設法把中國大陸市場所需,又不涉及機密的部分放到對岸生產,盡量符合當地規定需求,以求繼續做生意。

韓聯社報導,SIA在1月17日向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提交書面意見,呼籲美國政府制定新的多邊晶片設備出口管制措施。SIA表示:「多邊管制比單邊管制更有效,確保美企在全球市場上不會居於劣勢。」

SIA指出,美國自行規定禁售先進晶片製造設備給中國大陸,削弱了美國半導體製造商的競爭力,因為「來自日本、南韓、台灣、以色列和荷蘭的外國競爭對手都可以出口設備並提供支援,並不受到管制」。而且,「非美國公司賺到的每一塊錢,都會投入到研發工作,最終可能侵蝕美國在半導體的領導地位」。

SlA請求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盡一切可能」實施新管制措施,指稱非美國競爭對手因為美國現有片面管制措施所賺得的獲利,都將被投資於研發活動,最終可能侵蝕美國的半導體領先地位。

【2024-02-02/經濟日報/A7版/國際】

新聞日期:2023/06/08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SIA:一舉收復失土 全球半導體銷售明年衝新高

台北報導
 全球半導體市況遭遇逆風,惟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7日公布「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報告」(Worldwid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Market Statistics Report, WWSEMS)指出,2023年第一季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9%,達268億美元;SIA(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也預估今年半導體銷售恐萎縮10%,但明年將一舉收復失土,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分析,儘管半導體產業受總體經濟局勢等因素影響與挑戰,第一季的半導體設備營收依然穩健成長。長期策略投資的基本面暢旺,以支持人工智慧、汽車和其他成長中應用的重大技術發展。根據SEMI統計,以地區來看,台灣第一季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達69.3億美元,高居全球之冠,季減13%,年增42%。中國大陸居次,出貨金額58.6億美元,季減8%,年減23%。
韓國出貨金額56.2億美元,居第3位,季減3%,年增9%。北美地區出貨金額39.3億美元,居第4位,季增51%,年增50%,為成長最快速市場。
日本19億美元,季減16%,與去年同期相較呈現持平。歐洲銷售額15.2億美元,季增4%,年增19%。
 SIA 7日公布,4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400億美元,較3月的398億美元增加0.3%,但較去年同期的509億美元暴跌21.6%。SIA預測,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恐年減10.3%,金額降至5,151億美元,不過明年可望強勁成長11.9%,金額上看5,760億美元,將創下史上最高水準,改寫去年的5,741億美元紀錄。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