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股后世芯-KY成功拿下亞馬遜(AWS)Trainium3、4專案後,如何運用營運資金應對亞馬遜龐大需求,形成「甜蜜的困擾」,維持「優於大盤」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4,588元。
世芯-KY股價近半個月以來陷入整理,不只丟失4,000元大關,甚至下探3,635元,表現在高價股族群中相對落後。隨Marvell重心已放在XPU-attach插槽,市場已不再質疑世芯-KY是否成功拿下Trainium3 XPU專案。
市場目前的焦點之一,放在亞馬遜是否也會在2026年自行處理部分3奈米Trainium3的CoWoS生產。大摩指出,在世芯-KY近期的法說會上,其經營管理階層指出,亞馬遜確實存在一些自行處理CoWoS投片量產服務(Turnkey)的情境,尤其是考量到龐大的營運資金需求。
有鑑於此,摩根士丹利證券針對世芯-KY進行簡易現金流分析,結果顯示,截至第二季底,世芯-KY現金與約當現金資產加總約10.6億美元。
以3奈米XPU生產(涵蓋晶圓製造與CoWoS封裝)需要六~七個月的交貨期計算,若營收增加10億美元,至少需4億~5億美元的營運資金。
摩根士丹利對世芯-KY於2026、2027年的營收成長預估仍具信心,研判亞馬遜將在這二年分別貢獻16.5億美元與25億美元營收。從需要龐大營運資金的角度回顧過往,世芯-KY 2021年增資1.95億美元,其營收在之後二年便成長約7億美元,據此來看,世芯-KY擴張的營運資金,能轉化為實質營收成長。
根據外資估算,世芯-KY明年獲利將繳出接近翻倍佳績,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43.36元,2027年更上升至184.27元,獲利動能不俗。
詹家鴻說明,世芯-KY已成功拿下Trainium3、4專案,但客戶擁有技術(COT)的商業模式,可能對其turnkey業務營收成長帶來不確定性。另一方面,2026年世芯-KY與亞瑪遜內部CoWoS產能分配的結果尚未塵埃落定,將持續密切關注相關進展。整體而言,世芯-KY應可滿足200萬顆Trainium3晶片的需求,對應生命週期營收約60億美元,平均每年約20億~30億美元。
台北報導
ASIC大廠世芯-KY 13日召開法說,董事長暨總經理沈翔霖對2026年充滿期待,受惠大客戶3奈米專案進入量產,營運將重回成長軌道;他透露,3奈米專案於7月初順利完成Tape-out(設計定案)。未來2奈米製程複雜度大幅提升,有別於競爭對手,世芯採開放合作戰略,攜手如Astera Labs、新思科技等巨頭,並與台積電緊密合作,提供客戶最先進之技術支援。
第二季營運表現小幅低於預期,合併營收91.41億元,季減12.8%、年減32.6%;稅後純益13.23億元,季減9.5%、年減16.5%,每股稅後純益(EPS)16.36元,為近五季以來低點;今年上半年EPS 34.49元。
展望下半年,NRE(委託設計)將顯著成長。其中,首筆2奈米NRE營收將於下半年實現,沈翔霖指出,先進製程的技術迭代,是未來NRE成長核心;世芯在AI晶片設計領域已是指標,他表示,對比2、3年前,現在有更多機會參與大型ASIC專案競爭。
沈翔霖分析,競爭對手隨製程進步逐漸變少,尤其能爭取大型專案的ASIC公司更是屈指可數;世芯採取開放生態系,歡迎第三方供應商與其合作,沈翔霖認為,提供客戶保持靈活性、控制預算,是ASIC的核心。綜觀目前多數競爭對手也都推出自家解決方案,世芯強調不與客戶競爭,就如同台積電一樣。
半導體業界透露,世芯透過合作方式,取得AWS第四代ASIC,分工部分,世芯將負責後段封裝,I/O晶片則交由Astera Labs,224G Serdes IP採用新思科技。
沈翔霖表示,與大客戶的合作將延續至2029年;同時預告將會有更多策略夥伴加入,以開放平台策略搶攻兆元級規模AI加速器商機。世芯讓客戶以「組樂高」效率打造AI晶片,未來不可能有單一業者能通吃SoW、CPO、HBM等全部技術;外界推測,下一步世芯將瞄準具備HBM、CPO技術之合作夥伴。
另外,在車用領域方面,ADAS晶片已順利完成評估,客戶對結果高度滿意並將進入量產,該產品預計將在明年擠身公司前三大營收貢獻來源之一。沈翔霖樂觀看待明年營運表現,營收成長在HPC應用帶動下超越市場平均水準。
台北報導
ASIC(客製化IC)市場迎來變局,輝達重磅推出NVLink Fusion平台,建構半客製化AI基礎設施,跨足半客製化ASIC市場,合作夥伴包括聯發科、世芯等台廠;另一方面,安謀(Arm)也提供資料中心運算平臺Neoverse ASIC服務,同樣找來聯發科、智原、瑞昱等大廠加入。
業界分析,在高通等大廠入局後,未來ASIC服務將越發競爭。美銀分析師阿爾亞(Vivek Arya)表示,NVLink Fusion允許資料中心將輝達GPU與第三方CPU或自家AI加速器靈活搭配,等於擴大輝達的可服務市場。
世芯率先表示為 NVLink Fusion 的首批使用者,包括2、3奈米設計平台及3D IC技術。「NVLink Fusion不僅是技術整合,更助力世芯為XPU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Alchip技術長Erez Shaizaf強調,「從先進製程到3D封裝,致力為客戶建構無縫接軌的開發環境,推動次世代高效能運算創新。」
聯發科副董事長蔡力行指出,輝達NVLink Fusion技術也採用聯發科客製化ASIC,而聯發科支持為雲端開發者設計的AI超級電腦。半導體業界分析,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將成標配,台廠ASIC業者背靠晶圓代工大廠具優勢。
Arm全面設計(Arm Total Design)也與台廠配合,提供Neoverse CSS運算子系統客製化系統單晶片(SoC);Arm分析,未來客戶仍可由Arm架構平台打造SoC,結合NVLink與其GPU連接打造AI系統,Arm生態系受惠。
Arm指出,節能、省電向來是Arm架構優勢,投入AI伺服器運算後,以Arm打造CPU將顯著降低功耗。聯發科同為Arm、NVLink生態系成員,有望最為全面服務客戶需求。不過業界透露,聯發科僅是其中之一合作伙伴,未來在NVLink迎來世芯、高通等強勁競爭對手;輝達打的是整個ASIC產業結盟,銷售相關IP(矽智財),客戶使用CUDA及其眾多軟體平台恐被深度綁定,因此半導體業者認為,後續還是需要觀察。
深化與系統廠、雲端服務商戰略聯盟 聚焦HPC、AI、車電應用
【台北報導】
特殊應用IC(ASIC)設計服務業者世芯(3661)將於5月29日舉行股東常會,董事長關建英在最新出爐的營業報告書提到,今年將加大投入北美市場的力道,深化與主要系統廠商及雲服務廠商戰略聯盟,以鞏固該公司在半導體產業中可信賴ASIC合作夥伴的地位。
談到產品策略,關建英指出,將著重高效能運算(HPC)、AI與車用電子領域應用;在技術層面,該公司將重點突破3DIC小晶片架構、創新型IO小晶片方案,及1.6奈米等下一代製程技術。
世芯今年股東常會將改選董事,日前出爐的董事候選人名單中,關建英並未在列,顯示董座在股東會改選後將換人,外界預期總經理沈翔霖兼任董座呼聲高。
另外,世芯先前已宣布將在不超過1,500張的額度內辦理私募。世芯指出,應募對象需是符合證交法及金管會相關規定的特定人,並以策略性投資人為限。
世芯去年也曾辦理私募,最大客戶亞馬遜認購約224張,總金額約5.3億元。在更早之前的私募案中,世芯則引進緯創為應募人之一。
世芯去年有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客戶大單加持,全年合併營收為519.69億元,年增七成,不但改寫歷史新高,並首度突破500億元大關,獲利64.5億元,年增94%,每股純益為81.34元。
世芯今年首季合併營收為104.85億元,季減19.7%,與去年同期相當,為近五季低點。該公司正處於雲端服務供應商客戶的產品轉換過渡期,另一IDM客戶部分的訂單延遲狀況也受到矚目。法人評估,該公司今年營收恐下滑10%至20%,但毛利率可望改善。
【2025-05-06/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Trainium 3採台積電3奈米打造,由世芯提供後段服務,預計明年底推出
綜合報導
亞馬遜雲端事業AWS於3日舉辦年度大會re:Invent 2024,展示新一代自研AI晶片Trainium 3,此為該公司首款採用3奈米製程的晶片,預計明年底推出,希望打造可替代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圖形處理器(GPU)的產品,下世代晶片可望於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投片。
供應鏈業者透露,Trainium 3專案預計在2025年初完成晶片設計定稿(tape-out),進一步驗證世芯-KY與CSP(雲端服務供應商)等大客戶合作之3奈米專案進展順利。
路透報導,AWS與輝達的自家晶片皆由台積電製造。AWS執行長加曼(Matt Garman)表示,最新Trainium 3運算能力比前一代Trainium 2增加2倍,能源效率提升40%。此外,AWS亦發表名為「UltraCluster」計畫,這是由數十萬顆自家研發的Trainium晶片、加上新款伺服器組成的大型AI超級電腦。
AWS還宣布推出一款名為Ultraserver的新伺服器,是由64顆相互連接的自研晶片組成,並強調內建Trainium 3的UltraServers呈現的效能將是採用Trainium 2裝置的4倍。AWS新推出的UltraServers將與輝達的旗艦伺服器較勁,後者配備72顆先進Blackwell晶片。
供應鏈透露,從先進封裝產能來看,包含英特爾Gaudi3、AWS ASIC,台廠世芯皆有預留CoWoS產能因應,依照AWS路線規劃,明年底發表,意謂著明年首季度將tape-out,世芯提供後段服務,明年下半年將收取製作收入,2026年進入量產後,營收將進一步受到拉抬。
Marvell主要是為AWS打造Inferentia2.5/Trainium 2產品,是以5奈米來做,另外像AWS的Graviton 3處理器,則不是由兩家業者協助打造,AWS以3成的雲端伺服器市場占有率傲視群雄,AI晶片大餅相關業者皆有機會雨露均霑。
供應鏈表示,亞馬遜旗下還有個Lab 126,專為打造邊緣AI裝置,如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及智慧揚聲器Echo,台廠創意就為其以5奈米打造Echo處理器。台廠ASIC競爭力強勁,獲國際CSP業者青睞,背後不外乎有台積電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撐腰,尤其世芯、創意,皆有長久的合作經驗,能取得更多的產能。
世芯營運重心轉向,積極切入美CSP專案;創意北美客戶需求明確,明年營收表現可期
台北報導
川普2.0愈演愈烈,電子製造服務業(EMS)首當其衝,關稅風暴逐步影響到上游業者,IC設計廠陸續感受到「關稅人」壓力。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業者營運重心開始往歐美大廠靠攏,包括創意、世芯-KY歐美地區營收比重有望逐步拉高。
根據外電報導,美國商務部最快於28日感恩節前將公布兩項重磅晶片禁令,第一、計畫多達200家中國晶片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第二、可能對高頻寬記憶體(HBM)出口實施限制。
美晶片禁令在未涉及AI、HPC等敏感運算情況之下,目前成熟製程及消費性未受到影響,創意透露,包含HBM(高頻寬記憶體)禁令在內對公司不太有影響,主要大陸客戶是以成熟製程、消費性為主,HBM目前也沒有該地區客戶;因此,不管從單位算力限制/面積限制變成2.5D封裝後的算力/體積限制等等,對創意影響影響有限。
世芯也指出,現在來自大陸地區收入微不足道、沒必要冒險;鎖定陸系電動車業者發展,主要汽車產業對政治不敏感,公司預估,今年僅1成營收來自大陸。
世芯積極爭取美系業者訂單,同時也看到北美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市場新機會,公司透露,目前大多CSP專案都由Broadcom(博通)拿下,但有些客戶擔心過度集中,故世芯有機會切入競爭。
業者強調,將來會更加審慎接單,尤其晶圓代工廠亦嚴控風險,所以未來若大陸加密貨幣業者來爭取產能,可能也會婉拒。創意今年下半年受到加密貨幣情勢看好,北美地區客戶投片量需求明確,有望挹注明年營收貢獻;不過公司指出,3、5奈米先進製程產能吃緊,需要爭取到產能後才能加入營收展望。
創意表示,未來以3D封裝將高階邏輯晶片和高速記憶體整合的趨勢愈來愈明顯,現在僅有大公司有資源能夠投注,兩大GPU業者AMD、輝達已經在找CSP大廠開發HBM4,公司透露,手上已有客戶有機會Tape-out(流片),明年表現將可期待。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上台,各家業者審慎應對,儘管業界分析,對台灣晶片課稅為選舉語言,對台灣半導體影響不大,但電子資通訊產業加速調整全球供應鏈布局正在發生。IC設計公司則依照客戶需求,靈活調整在台灣或陸系業者投片,不過先進製程則會受制於台積電審查影響,對廠商最安全的作法即是與大陸業者保持距離。
台北報導
ASIC業者世芯-KY(3661)9月合併營收53億元,重回50億元關卡、並再寫歷史新高。法人認為,第四季才是挑戰,主係該季度大客戶的Inferentia 2開始減產退出市場,然英特爾需求也有遞延情況,導致Gaudi 3量產進度較預期慢,儘管Inferentia 3蓄勢待發,但營收貢獻推估將在2026年。
世芯9月合併營收53.01億元,月增13.6%,年增82.6%;累計今年前 9月合併營收達389.04億元,年增83.1%,成長依舊亮眼。第三季合併營收達148.5億元,季增9.3%、年增95.1%,同樣寫歷史單季新高紀錄。
持續刷新歷史新高,然世芯8日收盤價1,855元,自今年3月最高點4,565元近乎「膝蓋斬」。法人直指最大問題在於缺乏持續成長動能,面臨主要客戶ASIC世代交替,明年重要支撐雜音等因素;惟AI運算需求持續強勁,為ASIC業者長期營運動能。
法人認為,世芯仍有技術領先之優勢,其中AWS之Inferentia 3單位價值高於Inferentia 2,不僅因為製程從7奈米升級到3奈米,並包含更多的運算晶片和HBM在內,據供應鏈透露,世芯為大客戶保留之產能遠超目前之水準;然而,目前眾多細節尚未明朗,公司也未對外透露更多內容。
另方面,世芯2奈米明年將不會進入量產,但是Test chip已在進行,並與客戶、IP業者合作,未來將成為業界首個能切入最先進製程之公司。
台北報導
ASIC大廠世芯-KY於23日召開法說會指出,世芯技術持續領先,與客戶及晶圓代工業者緊密合作,2奈米測試片最快於明年進入流片(Tape-out),外界則預估將成為業界首個進入GAAFET之設計服務業者。
另外,3、5奈米將為明年營運主軸,由IDM大廠AI加速器助攻,彌補最大客戶製程轉換空窗,陸系車用ASIC亦同步進入量產,支撐營運維持高檔。
市場預期世芯法說會將報佳音,22日見三大法人買盤卡位搶進,股價因此勁揚6.26%,23日續漲0.95%收2,655元。
世芯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EPS)再寫歷史新高達20.09元,累計上半年EPS達35.92元。其中,第二季度HPC營收占比達91%,近乎由AI所帶動;毛利率19%,相較第一季提升,不過受AI ASIC應用量產所致、略低於公司預期,但公司強調仍會持續提升產品價值。
世芯總經理沈翔霖認為,AI運算需求持續,北美雲端服務器供應商(CSP)業者積極建置自研晶片趨勢未變,將為世芯帶來強勁的增長。
沈翔霖透露,上半年採用7奈米乃至先進製程的營收占比高達95%,預計明年5奈米滲透率將提高,而相關IDM客戶之AI加速器已於第二季底量產、並開始貢獻營收。
下半年出貨將快速爬升,動能延續至2025年,補足最大客戶產品迭代周期;儘管客戶面臨挑戰,客戶如預計採用外部先進封裝解決方案,仍有信心將贏得第四代產品相關業務。
沈翔霖更點出未來關鍵機會:隨著CPU、GPU迭代持續,異質整合將會使產品設計變得非常複雜,也為世芯帶來深且廣之護城河;2奈米進入GAAFET(環繞式閘極場效電晶體)會是新的挑戰,封裝形式涉及CoWoS-L、小晶片(Chiplet)、3D IC,世芯與客戶、晶圓代工業者緊密配合,涵蓋2奈米、A16製程在內;他也重申,目前尚無法確定取得客戶訂單、為時尚早。
不過與晶圓代工業者的好關係,將具備競爭優勢,有信心於2025年維持2成的成長目標,惟成長幅度仍視CoWoS產能釋出而定;未來伴隨夥伴價格調整,亦有利於世芯同步提高NRE(委託設計)費用。
台北報導
ASIC公司世芯-KY7月合併營收達48.78億元,年增116.31%、月減6.84%;累計前7月份合併營收達289.3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1.96%。法人分析,主要仍來自於7奈米AI ASIC之需求,助攻營收再創歷史次高紀錄,儘管市場擔憂北美IDM客戶之產品需求度,不過隨著產品正式發表,伺服器業者反應回饋正向。
世芯現階段ASIC在3奈米以上皆為同質性,展望未來,2奈米走向異質性整合,設計難度持續增加,ASIC角色將更加吃重。此外,來自AWS拉貨動能延續,法人表示,客戶自研晶片拉貨持續暢旺,儘管第四季可能看到季減,不過在IDM客戶新產品補上情況下,有望維持平穩。
世芯受惠於美系IDM客戶5nm AI ASIC已於第二季上市,初期透過戴爾、美超微等4家伺服器廠商供應,訂單能見度強勁。據供應鏈查訪,世芯與晶圓代工廠爭取產能回饋正向,加上CoWoS產能預定完成,今年出貨動能不受影響之外,明年營收貢獻度也將提升。
在智駕晶片部分,法人透露,世芯採5奈米之智駕晶片下半年將Tape-out,最早於明年下半年貢獻量產營收。儘管預計營收貢獻規模將未若AI ASIC可觀,不過延續性佳、生命周期長,毛利表現更優。
另外,近期B200設計問題,亦會提升ASIC後段設計重要性。相關業者透露,目前所有ASIC在3奈米以上皆是同質性的;未來走向2奈米設計,會開始出現異質性,例如運算晶片塊(compute die)往最先進製程,其餘SRAM、I/O會停留在非最先進致製程,並採用hybrid bonding連接,將進行多次Tape-out才會進入量產,進入門檻大幅提升。
台北報導
汽車電子化日趨複雜,為了滿足增強功能之需求,同時提高成本效率並降低複雜性,促使汽車業者開發ASIC(客製化晶片)。以Tesla為例,Dojo晶片設計用來訓練自動駕駛系統所需資料,便是借助台廠世芯-KY(3661)協助,創意(3443)則聚焦於後段設計。
除AI GPU之外,ASIC將於汽車領域受到重視,結合各式智慧感測器、GPS和雷達,實現電子電器架構集中化。根據法人預估,至2031年車用ASIC市場規模將成長至258億美元,相較2024年之43.1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9.2%。
法人點出,包含電動車和無人駕駛汽車依靠ASIC進行位置控制、時序、速度控制等,也會使用於引擎控制系統、安全氣囊控制系統、防鎖死煞車系統(ABS)、娛樂系統等。整體而言,除了訓練用及推論用AI晶片為ASIC業者主要成長動能外,車用ASIC將穩定挹注營收。
以特斯拉晶片Dojo為例,最小節點Dojo node,相當於小型CPU單元,以台積電7奈米製程打造,相較同級通用型產品,具有更佳的執行效率和更低的能耗。Dojo先前便是由世芯協助設計,以出色表現為基石、後續也為世芯爭取陸系客戶訂單。
自駕晶片今年Tape-out,明年量產貢獻營收,世芯於車用ASIC領域遙遙領先,法人以明年電動車出貨量6.62萬台預估,將可貢獻世芯營收達4億-5億美元。
創意仍聚焦於網通、AI、SSD CONTROLER三大領域,車用占比仍低,不過以該公司相關先進製程、封裝技術,有望成為未來車廠合作對象。創意強調,持續成長的運算複雜度將是先進封裝技術的推動力,創意於先進封裝技術及Chiplet IP將推動公司成為主要ASIC賦能者。
智原將主軸放在跨入先進製程,不過公司透露,已通過ACEQ100、Q006等ASIC車用晶片可靠度驗證,一但有市場需求,會積極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