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5/10/07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沙崙園區、楠梓園區 國科會為台積電備地

2大案同步啟動 預計2027年中通過二階環評
【台北報導】
台積高雄廠規畫為全球最大先進晶圓製程聚落,國科會啟動擴大南科楠梓園區籌設,並已獲行政院核定,楠梓科學園區將由現第一階段廿九公頃擴大至一八二點五七公頃,主要是向中油租地,現已送環境部進行二階環評,預計二○二七年中通過,未來作為台積電先進製程基地。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拋出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政院強調不會同意;另一方面,國科會加緊為台積電備土地,以利先進製程發展。繼提出南科四期開發計畫之後,國科會同步啟動擴大楠梓園區計畫。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台灣半導體攸關國家安全、經濟穩定、民生社會因應用AI持續進步,國科會盡所有可能,協助半導體產業邁向先進製程,提供必要基礎設施,包括土地、水、電。

為儲備半導體產業用地,國科會進行中主要有兩大案,一是沙崙生態科學園區,開發面積五三○公頃,完成後產值可達到二點二兆元,創造三點五萬就業人數。

官員表示,沙崙園區已經啟動環境調查、健康風險評估,以及辦理範疇界定說明會,預計要進行二階環評,估計最快要二○二七年中才能通過環評,之後再進行開發。

第二是擴建楠梓科學園區。楠梓園區最初是以產業園區方式規畫,台積電已建置三期廠房,P1營運中、P2及P3建廠中;楠梓園區第一期廿九公頃於二○二三年七月納入科學園區管轄。因應製程升級及擴增產能需求,國科會辦理籌設計畫第一次修正,行政院於七月核定。官員表示,將一八二點五七公頃全部納入科學園區,預估園區開發經費約五七○點一一億元,以科學園區管理局作業基金編列預算方式辦理。

簡言之,政府為持續維持台灣半導體產業關鍵領先地位,儲備半導體製程產業用地,決定擴建南科高雄第三園區—楠梓園區,扣除掉先前廿九公頃,擴充面積一五三公頃,原則上向中油租地,部分零星私人用地則採價購;此外,因超過百公頃,必須進行二階環評,估計耗時兩年、預計二○二七年中完成。預估完工後產值九千六百億元、創造六千六百個就業機會。

吳誠文表示,我國半導體產業總產值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優勢延續、國際拓展、應用創新、永續調適」是我國四個半導體策略主軸,穩固台灣在IC設計、晶圓製造及封測的全球領先地位。同時推動國際合作,讓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關鍵且可靠的合作夥伴。

他說,現階段全球科技產業的共識是,驅動未來發展的關鍵科技領域是AI,而驅動AI發展的不只是AI模型與演算法,還有主要仰賴台灣製造的先進製程半導體與運算設備,因此台灣逐漸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2025-10-07/聯合報/A8版/財經要聞】

新聞日期:2022/11/22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沈榮津:美光明年在台還有大投資

上看800億,將導入最先進1技術

台北報導
 台灣半導體實力在國際上有目共睹,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21日接受專訪表示,國際科技大廠將接踵在台落地,加碼投資台灣,其中美光最先進製程明年要在台灣落地;荷商艾司摩爾(ASML)要落腳林口打造亞洲專屬園區(PARK);而台積電1奈米廠落腳龍潭園區,將投資兆元、帶來上萬個就業機會,且帶動食衣住行產業遷徙繁榮地方,未來桃園會像個「聚寶盆」,尤其台積電在北中南陸續投資先進製程,台灣會是一個科技島。
 據了解,美光明年在台加碼投資上看800億元(含採購),將導入最先進的1γ技術,會在2024年量產。
 國際諸多科技大廠例如ASML、美光,還有台積電,最近相繼加碼投資台灣,沈榮津銜蘇揆之命成立專案小組,親力親為開會解決水電、土地及人才等各種障礙。據統計,2020年至2025年半導體及相關設備材料商投資台灣3.8兆元。
 沈榮津透露,美光最先進製程會在台灣落地,後續也承諾在台灣加碼投資,日前他和經長王美花接見美光高層時,曾詢問其在台投資有沒有後悔?美光高層表示,台灣政府的行政效能讓其感到放心。
 據悉,美光明年計劃擴大在台投資,預計明年導入1β技術,領先三星,明年底以前在台量產;同時已導入最先進的1γ技術進來台灣研發,預計2024年在台灣落地量產,屆時其最先進製程也會採用ASML的EUV設備。
 至於台積電將在龍潭園區打造1奈米廠,沈榮津指出,台積電2奈米廠投資約8,000億元,創造8,000個工作機會,進入1奈米世代,會創造約兆元以上投資,並為帶來上萬個百萬年薪的家庭,從園區開發、建廠、生產,食衣住行育樂都有龐大消費行為,將為地方帶來繁榮,且會在桃園複製社區營造,帶動產業遷徙,會像一個聚寶盆。
 考量台積電客戶的需求,最重要半導體設備製造商ASML,明年7月將在林口進行大規模投資案,首期投資至少300億元,ASML計畫在林口打造專屬園區(park),把相關國際供應鏈夥伴一起帶進台灣,讓關鍵技術在台灣共同研發、製造,同時進行人才培訓及重要維修基地,讓台灣半導體製造供應鏈更加完整。

×
上方功能區塊
累計瀏覽人次:8,068,088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