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若威、弘塑、辛耘、旺矽等台廠,有望成為最大贏家
台北報導
人工智慧(AI)運算需求爆發式成長,共封裝光學(CPO)技術成為半導體產業新戰場,2026年將切入輝達Rubin系列,產值上看百億美元。SEMICON Taiwan 2025前夕,矽光子國際論壇率先揭開序幕,台積電與輝達(NVIDIA)再度攜手,搶攻AI資料中心超級運算龐大商機。
法人分析,隨著輝達Rubin架構與CPO技術大舉導入,相關台廠有望成為最大贏家。其中,波若威、光聖在光纖元件與連接器領域具備領先地位;志聖、弘塑、辛耘則切入封裝與測試設備供應鏈;旺矽、穎崴掌握高速測試解決方案。這些公司不僅有望直接受惠輝達與台積電的合作,也可能因CPO標準化後,進一步進入國際資料中心供應鏈。
去年被視為矽光子產業「啟蒙年」,台積電研發副總徐國晉表示,隨技術進展,未來幾年矽光子需求可望呈倍數成長。矽光子最大價值在於提升能源效率,目前台積電已在多項技術上取得突破。
台積電處長黃士芬指出,AI運算的發展導致「記憶體牆」效應日益嚴重,傳統電氣互連無法應付超大規模資料傳輸。矽光子則能透過三路徑擴張:波長分工多工(WDM)、單波長速率提升、先進調變技術。其中,馬赫-曾德爾調變器(MZM)適合高速高功率場景,微環調變器(MRM)則兼具小尺寸與高密度優勢,成為CPO實現高效傳輸的核心元件。
黃士芬強調,台積電已建立完整製程設計套件(PDK),涵蓋波導、分光器、波長合波器等模組,顯示其在光子積體電路(PIC)製造的技術實力。隨著異質整合與先進封裝成熟,台積電正積極推進光學解決方案的落地。
輝達打造多重網路架構,包括NVLink用於連接GPU晶片、InfiniBand和Spectrum-X乙太網用於擴展運算基礎設施,而台積電提供輝達最強火力支援。輝達網路部門資深副總裁Gilad Shainer指出,輝達的Rubin架構所採用之CPO,利用微環調變器,將功耗效率提升3.5倍,網路彈性提升10倍。未來CPO技術透過將光學引擎直接整合至晶片封裝中,大幅縮短訊號傳輸距離、降低功耗並提升系統密度,成為解決AI運算瓶頸關鍵技術。
市場數據也呼應這股熱潮,法人指出,若Rubin架構全面導入,最快2026年起將形成百億美元級新藍海,2030年CPO占高速資料傳輸解決方案比重可望突破50%,將帶動矽光子元件、先進封裝與網路設備廠同步受惠。
AI、HPC及先進製程需求增,除強化MEMS探針卡產能外,已與客戶合作開發光電測試專案
台北報導
旺矽(6223)20日舉行業績發表會,董事長葛長林表示,隨AI、HPC及先進製程需求爆發,探針卡及測試設備後市成長可期,公司將持續大幅強化MEMS探針卡產能,預計明(2026)年初自製探針月產能達200萬針,同步推進共同封裝光學(CPO)測試布局,搶攻AI與先進封裝應用帶來的新藍海。
葛長林強調,近兩年公司產能供不應求,導致交期延長、訂單外溢,為改善情況,旺矽正積極擴產並提升自製率,除探針與載板已全數自製外,PCB也規劃2027年上半年量產,屆時自製率將達五成,有助縮短交期並鞏固高毛利結構。
旺矽營收結構中,探針卡占比逾70%,設備約25%。探針卡方面,公司在客戶端普遍是第一供應商,訂單比重達6至8成,市場地位穩固;隨晶片測試環節愈趨複雜,需求增加,測試介面市場前景看好。設備業務方面,Thermal高低溫測試設備全球市占率已逾50%,先進半導體測試(AST)訂單量亦快速成長,惟短期仍受關鍵零組件交期半年影響,不過公司已投入自製植針機研發,預計今年下半年導入工廠試用,未來營收貢獻可期。
光電測試領域,雖LED需求低迷,但旺矽憑藉光學技術優勢,已與客戶推進CPO應用,特別是在台積電預計2026年量產CPO背景下,旺矽進度受市場高度關注。
葛長林指出,矽光子測試難度在於如何同時處理電與光訊號,公司已與客戶合作開發專用方案,目前互動順利,未來若完成認證,有望成為成長新動能。
針對關稅,葛長林坦言,近期雖在美擴大銷售與服務據點,但製造仍以台灣為主,僅少部分出口美國,關稅將由客戶吸收,營運影響有限。法人認為,旺矽受惠AI、高頻寬記憶體(HBM)、先進封裝等趨勢,加擴產及自製率提升,全年營收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後市成長潛力看俏。旺矽上半年稅後純益13.52億元、年增44.37%,每股稅後純益14.35元,雙創同期新高。毛利率與營益率也提升至57.87%與31.36%,展現營運動能。
【台北報導】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旺矽(6223)昨(9)日公告11月營收達9.8億元,月增1%、年增43.6%,為同期新高、也是單月歷史次高。累計今年前11月營收91.19億元,年增24.72%,創歷年同期新猷。
先前旺矽預期,本季營收將淡季不淡,公司會持續強化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更有效率的測試方案,對市場需求持樂觀審慎看法。
旺矽指出,公司堅持關鍵零組件自製,進一步強化自身競爭優勢,不僅擴大技術護城河,也拉高產業進入門檻,並針對客戶產業應用類別,提供高度客製化一站式購足專業服務。
旺矽日前規劃增加30%的探針產能,現已建置完成,相關新產能將更強化與國際客戶在未來各個應用類別的深度合作。
【2024-12-10/經濟日報/C4版/上市櫃公司】
搭上AI需求爆發,掌握美系GPU、網通晶片、FPGA等大廠訂單,支撐業績動能維持高檔
台北報導
半導體測試介面暨設備廠旺矽(6223)為全球第三大探針卡業者,近年在高階產品布局持續顯現,公司搭上全球AI需求爆發,目前掌握美系GPU、網通晶片、FPGA等大廠訂單,支撐業績動能保持高檔,市場看好第三季營收及獲利可望較上季呈現雙項成長。
台灣主要半導體測試介面廠中,今年以來以旺矽營運表現相對較佳,該公司表示,主要由於營運結構上,有3成營運來自包括LED、半導體等電子相關設備,另外,約有55%探針卡的銷售,其餘則是子公司銷售探針卡的營收貢獻,在營運結構、產品線及客戶相對分散之下,今年營運也相對穩健。
旺矽三大主要探針卡產品包括,垂直式探針卡(VPC)、懸臂式探針卡(CPC)及MEMS探針卡,前二項產品全球市占率都約在21%至23%左右,目前該二項產品都已是全球第一大供應商,但MEMS探針卡旺矽起跑較慢,目前仍逐漸成長中,據了解,目前全球市占率僅約低個位數,今年已通過客戶驗證,將專注在AI、HPC應用,看好相關業績未來將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市場法人也指出,旺矽是全球第三大探針卡業者,近年在高階產品布局持續顯現,公司搭上這波AI熱潮,並掌握美系GPU、網通晶片、FPGA等大廠訂單,支撐業績動能保持高檔。此外,近幾年中國客戶持續積極發展半導體研發、自主生產,相較過去尋求測試介面業者奧援的機會及需求也更多,對旺矽業績帶來部分挹注。
在電子相關設備部分,該公司表示,公司出貨的設備包括半導體先進測試(AST) 與高低溫測試(Thermal),且技術含量高,近幾年半導體廠仍持續提升生產效率,有更積極汰換或更新機台的動作,旺矽在接單上反而因此受惠。
法人指出,該公司第三季營收及獲利在下半年營運可望增加之下,預期單季營運表現將持續較第二季成長,整體下半年營運也將優於上半年。
台北報導
半導體測試介面及設備廠旺矽(6223)上半年稅後純益6.2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6.62元雙創同期新高,該公司總經理郭遠明表示,看好2024年全球半導體景氣可望逐步回升,對2024年營運展望也持續正向,另外,董事長葛長林也看好台積電前往德國德勒斯登設廠,認為是公司未來發展的大好機會。
旺矽第二季合併營收20.17億元,呈季增13.14%、年增7.66%,第二季稅後純益3.43億元,季增22.48%、年增13.8%,改寫歷史次高,單季每股稅後純益3.64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37.96億元、年增5.81%,上半年稅後純益6.23億元、年增2.61%,每股稅後純益6.62元,上半年獲利仍是同期新高表現。
旺矽11日參加櫃買中心舉行的業績發表會,總經理郭遠明表示,三大主要探針卡產品包括垂直式探針卡(VPC)、懸臂式探針卡(CPC)及MEMS探針卡,前二項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供應商,MEMS探針卡旺矽起跑較慢,目前仍在逐漸成長中,2023年已通過客戶驗證,將專注在AI、HPC應用,看好相關業績未來將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葛長林則指出,近日台積電前往德國德勒斯登設廠,早已在德國設服務重鎮的旺矽可提供探針卡整卡服務,台積電去當地設廠,對旺矽未來在德國發展是大好機會。
產能布局方面,郭遠明表示,探針卡有探針、載板與PCB三大零件,目前旺矽都已自製,主要因自製零件不僅對產品的品質掌控更精準、客戶需要客制化時,旺矽也可以更有彈性的應對,且出貨的交期更可以讓客戶更安心,因此,為滿足客戶需求,公司已買下湖口土地,將擴充自製PCB與載板產能,預計擴產幅度高達3成,新產能預定2024年開出。
郭遠明也指出,半導體產業目前市況仍低迷,但預期2024年將逐步回升,對旺矽而言,2024年半導體產業回升,對公司營運有利,目前也正向看待2024年營運。
CPC及VPC接單超旺,下半年有望再打入5G手機晶片、繪圖處理器供應鏈
台北報導
全球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晶圓代工廠及後段封測廠產能利用率均達滿載水準,探針卡廠旺矽(6223)接單暢旺,懸臂式探針卡(CPC)及垂直式探針卡(VPC)訂單持續湧入,其中CPC交期已拉長一倍至六~八周。
至於微機電(MEMS)探針卡認證順利將力拚下半年出貨,可望打進5G手機晶片及繪圖處理器(GPU)供應鏈。
旺矽第一季合併營收14.24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38億元,每股淨利1.50元符合預期。旺矽4月合併營收月增9.8%達4.8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3%,累計前四個月合併營收19.1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法人看好旺矽第二季營收優於第一季,下半年旺季效應可期,全年營運表現將優於去年。
法人表示,旺矽CPC受惠於面板驅動IC強勁需求,交期拉長至六~八周,月產能維持50萬針,隨著整合觸控功能面板驅動IC(TDDI)滲透率提升將帶來產值提升。VPC去年月產能已擴增至70~80萬針,包括7奈米製程在內的5G手機晶片、網通晶片、繪圖晶片等需求強勁,帶動出針數持續提升。旺矽近年來加強垂直式MEMS探針卡布局,送樣認證順利且良率持續改善,預期一切順利過關將力拚下半年出貨並貢獻營收。
旺矽董事長葛長林在營業報告書中指出,2020年是一個改變全球人類生活型態的一年,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許多傳統產業需求遭受巨大影響,然而半導體市場是少數受惠於疫情的產業。5G與疫情加速數位轉型並帶動晶片需求,進而刺激半導體產業成長。在2020年底,汽車市場強勁復甦,5G部署加快,這一趨勢將會在2021年繼續驅動半導體增長。
葛長林指出,半導體供應鏈的角色持續吃重,晶片所需具備的高度運算功能,需要半導體先進製程不斷精進來提升終端產品整體表現。全球對於半導體產業的高度倚重有利於探針卡的需求前景。旺矽導入豐沛的研發資源,力求在探針卡的領域提高產品完整度,提供客戶最佳方案,在半導體工程用及溫度測試等自製設備,預期將隨著景氣與需求而逐步成長。
葛長林表示,旺矽以點測、分選、光電測試、影像檢測、自動化設備等五大核心技術領域為基礎,提供完整的測試應用解決方案,滿足光電及半導體產業的量產需求。旺矽已投入微間距測試探針卡、高針數及高速測試探針卡等市場,以提升測試頻率與效能,滿足客戶需求及確保競爭力。
受惠5G、WiFi 6、AI和HPC成長動能,晶片出貨暢旺,精測、雍智等均看好2021年
台北報導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但5G及WiFi 6世代交替加速進行,雲端及邊緣運算也帶動人工智慧(AI)及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急速升溫。隨著上游晶圓代工廠產能全線滿載投片,高頻高速晶片出貨暢旺。
包括中華精測(6510)、雍智(6683)、旺矽(6223)、穎崴(6515)等測試介面業者同步看旺2021年5G、WiFi 6、AI、HPC等四大成長動能。
中華精測第四季進入淡季,11月合併營收月減10.2%達3.3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累計前11個月合併營收38.7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5.9%。中華精測2021年全力進軍5G應用領域,包括應用處理器、天線模組、射頻元件、電源管理IC等測試載板及探針卡都已量產出貨,至於AI/HPC處理器測試載板及探針卡出貨看旺。精測總經理黃水可認為,5G手機明年出貨量大成長,2021年營運沒有悲觀的理由。
雍智11月合併營收月減30.4%達1.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0.3%,累計前11個月合併營收11.2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9.3%。雍智持續布局5G及WiFi 6相關領域,看好2021年5G及WiFi 6世代交替商機,5G及WiFi 6相關IC測試板及IC老化測試載板訂單能見度高。另外,雍智亦看好2021年智慧電視SoC相關IC測試板接單,電源管理IC、射頻IC等IC老化測試載板等訂單亦優於預期。
旺矽第四季同樣進入淡季,但對2021年抱持樂觀看法。11月合併營收月減6.5%達4.4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0.3%,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53.4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2%。旺矽2021年營運鎖定爭取5G、AI/HPC領域探針卡訂單,其中面板驅動IC供不應求將帶動測試板及探針卡出貨維持高檔,繪圖晶片、5G手機晶片等垂直探針卡銷售動能暢旺,與手機晶片大廠合作的MEMS探針卡將在明年帶來營收貢獻。
穎崴11月合併營收月減13.1%達2.0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5%,累計前11個月合併營收27.3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0%。穎崴在邏輯IC測試座(Test Socket)市場已居全球第三大,2021年著重爭取5G、WiFi 6、AI/HPC等測試座訂單,其中受惠於超微及輝達繪圖處理器的強勁出貨,預期高頻高速的同軸測試座(Coaxial Socket)出貨動能強勁。穎崴在探針卡的布局也已完成並開始出貨,預期明年及後年的出針數會呈現倍數成長動能。
效能提升2倍,矽品、京元電、旺矽等受惠
台北報導
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2日宣布推出採用NVIDIA Ampere架構的3款GeForce RTX 30系列繪圖處理器(GPU),執行長黃仁勳表示,這是GeForce產品線有史以來最大的世代躍進,與上一代Turing架構GPU相比,即時光線追蹤與人工智慧(AI)遊戲帶來高達2倍的效能提升與1.9倍能源效率改善。
NVIDIA此次共推出包括Ampere GA104-300、Ampere GA102-200、Ampere GA102-300等3款GPU,均採用三星晶圓代工客製化8奈米製程量產。由於新款GPU採用PC遊戲第二代NVIDIA RTX平台,提供高效能即時光線追蹤與AI遊戲支援,預期新顯卡上市後將帶動強勁銷售熱潮。
法人看好封裝廠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測試廠京元電、測試板及探針卡廠旺矽、IC基板廠欣興及景碩等供應鏈將同步受惠。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包括NVIDIA在內的全球許多企業仍要求員工在家工作,黃仁勳選擇在住家廚房發表新一代GeForce RTX 30系列3款GPU及顯示卡。黃仁勳在開場時表示,「歡迎來到我的廚房」,希望所有人都安全無恙,這次要討論的是令人驚歎的GPU,現在GPU是技術奇蹟,是從設計、雲端人工智慧、到科學運算等大型產業的引擎,但是遊戲玩家永無止盡的需求才是驅動GPU的力量。
黃仁勳討論電腦繪圖及正在挑戰的極限。黃仁勳說,我們熱愛電腦繪圖技術,並透過NVIDIA獲得了驚人的進展,電腦繪圖對這個世界影響深遠。NVIDIA的GeForce產品線的開放式與快速進展的技術,與社群的驚人創意結合,開創出神奇的遊戲體驗,電競正崛起成為最大規模的運動。
黃仁勳表示,已有數百款RTX支援的遊戲正在開發中,數千篇研究論文探討RTX支援的新渲染和AI演算法。RTX GPU有三個基本處理器,包括在超過15年前推出的可程控著色器,RT Core核心可加速光線三角形和光線邊框的交集,Tensor核心可加速線性代數並用於處理深度神經網絡作業,這是現代AI的基礎。
黃仁勳表示,AI是這個世代最強大的技術,電腦可以從資料中學習,以及編寫出人類無法創造出來的應用軟體,NVIDIA正在此領域進行突破性的工作,市場可能已看到NVIDIA在自駕車或機器人領域的成果,電腦繪圖和遊戲也因深度學習而發生革命性變化,例如生成對抗網路會學習合成任何藝術類型的虛擬角色。
新竹報導
美商高通(Qualcomm)27日舉行新大樓動土典禮,5G技術實驗室也已於第二季正式啟動在台灣布局,全面強化高通在台灣的技術實力。供應鏈指出,高通本次在測試實驗室與測試大廠京元電、旺矽合作,未來高通5G進入高速成長,合作廠商也可望同步受惠。
高通27日舉行新大樓動土典禮,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科技部次長許有進、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及公平會主委黃美瑛皆參與這場盛事。據了解,高通此次共斥資55億元打造新大樓,占地約2,200多坪,並將於兩年後完工,屆時將可望容納超過1,000名員工。
且高通台灣營運與製造工程暨測試中心(COMET)及5G測試實驗室、多媒體研發中心、行動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均將進駐新大樓。不僅如此,這也是高通首度在美國以外地區自建新大樓,非以租賃辦公室方式打造營運據點。
高通全球製造技術與營運資深副總裁陳若文表示,高通在竹科興建大樓,包括台灣營運與製造工程暨測試中心等多個中心進駐,代表高通與台灣資通訊產業合作將進入新的里程碑。高通台灣與東南亞區總裁劉思泰指出,高通致力於與台灣產業緊密合作,搶占全球商機;未來將持續支持台灣無線通訊及半導體生態系快速發展。
除此之外,高通也首度對外秀出目前在台灣的5G實驗室,裡面包含5G射頻(RF)IC測試、5G模組實驗室、生物識別感測器卓越中心及毫米波卓越中心,已經於第二季陸續完成設備進駐,預計將會持續招募至少百名以上工程師,未來將持續擴大高通在台灣的5G實驗室規模。
高通本次在台灣的5G實驗室是承租京元電總部的5樓,顯示其雙方合作關係緊密。法人表示,高通與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合作關係密不可分,預料隨著2020年5G需求進入爆發性成長,屆時晶片測試訂單將可望由京元電吃下。
至於在設備需求上,高通5G實驗室除了採用愛得萬測試等外商設備之外,還導入旺矽的測試設備,並應用在功率放大器(PA)等晶片的檢測用途,未來同樣有機會搭上高通的5G列車,挹注業績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