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戰爭與美中科技對峙的雙重影響下,全球市場正掀起「非紅供應鏈」合作熱潮。為強化無人機產業自主性並提升國際競爭力,經濟部積極推動「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促進台灣無人機產業國際商機及生態蓬勃發展。
提升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精準對應產業需求,協助無人機關鍵技術並拓展國際商機,如引進全球第二大無人機製造商 Parrot以及日本最大無人機廠商ACSL在台建立供應鏈,及推動日本無人機聯盟JDC在台建構非紅供應鏈。同時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廠商們一起延伸海外觸角,參加歐洲和亞洲規模最大的無人機展會,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根據國際調研機構Drone Industry Insights預估,全球無人機整合應用市場規模於2030年將達500億美元,範疇包含無人機硬體、軟體、服務,年複合成長率將達6.2%。台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資通訊與精密機電產業基礎,具備發展無人機系統與零組件的核心優勢,包括通訊模組、動力模組、飛行載具、地面導控、飛控模組、酬載模組、感測模組,到無人機系統整合等。
為拓展無人機產業,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親赴法國以台灣無人機製造的優勢,邀請全球第二大無人機製造商Parrot來台,積極建立其在台灣的供應鏈,涵蓋整機、馬達、電池、PCB等關鍵模組,並共同開發下一代新機種,實現我國技術實力的國際落地。同時,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也與日本無人機聯盟(JDC)簽署產業合作備忘錄(MoU),邀請日本最大無人機廠商ACSL與台灣廠商媒合交流,建立台日無人機非紅供應鏈。
當時,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TEDIBOA)協同主席暨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董事長吳秀蕙表示,過去短短六個月的成果遠超過我們過去十年的努力,促成台灣無人機產業走向國際化,參與美國、歐洲的展覽,吸引全球一流的無人機公司來台交流。讓台灣產業有機會與國際領先企業溝通與對話並建立連結。
促多方技術交流
此外,在經濟部積極拓展海外商機下,前進歐洲最大無人機展會-德國杜塞道夫歐洲無人機系統展,以及亞洲最大無人機展會-日本無人機Japan Drone,為台灣廠商媒合國際買家,促成多方技術交流與供應鏈合作。團隊在歐洲也趁勝追擊前往捷克、波蘭,與當地無人機聯盟及捷台、波台商會會員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促進合資建廠與跨國技術開發合作。
今年6月,台灣無人機產業即將參加日本無人機展Japan Drone,預計將與日本指標企業深入洽談技術授權與共同研發,積極布局巡檢、物流運輸等無人機應用市場。
無人機產業正處於供應鏈重整與技術轉型的關鍵時刻,全球無人機應用需求持續增加,台灣透過政府政策推動、國際鏈結與產業自主研發,成為無人機業者打通任督二脈,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關鍵。
【2025-05-14/經濟日報/B5版/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