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3/12/22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鴻海重啟印度建半導體廠

外媒報導 重新遞件申請 規劃生產車用晶片 合作夥伴還在尋找
【台北報導】
外電報導,鴻海已重新向印度政府提交建造半導體工廠的申請書。外界推測,鴻海將規劃在印度生產40至28奈米車用相關晶片,以符合公司跨入電動車產業與特殊成熟製程兩大目標。至於合作夥伴方面,可能還在持續尋找。

根據印度新聞信託社(PTI)報導,印度主管電子與科技國務部長強德拉謝克(Rajeev Chandrasekhar)在書面答覆國會詢問時表示,鴻海已依據「印度政府修訂後半導體製造計畫」,重新提交建造半導體工廠的申請書。

鴻海去年9月與印度吠檀多集團(Vedanta Group)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原本雙方攜手興建半導體廠,但提出的獎勵申請因缺少技術夥伴而卡關,雙方在今年7月宣布拆夥。鴻海當時發布聲明,朝向重新提交申請的方向努力,而且也歡迎印度國內外的利益關係人加入。

彭博9月時報導,鴻海將與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合作,在印度建造40奈米晶片廠,並向印度政府申請補助。

印度政府2021年推出半導體生產獎勵計畫,2022年9月批准修訂後版本,今年6月起至明年12月開放外資提出申請。根據修訂後的計畫,印度將提供高達資本支出50%的財政獎勵,以及其他優惠。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表示,雖然印度半導體產業仍在早期階段,但是印度整體產業環境改善,政府效能也在提升,印度未來將扮演重要角色,印度發展會愈來愈好,鴻海集團在印度將積極擴張。

事實上,印度卡納塔卡邦(Karnataka)邦政府近期發布聲明,鴻海將加碼投資16.7億美元(約新台幣527億元),預定2024年4月生產iPhone,將創造約5萬個就業機會。可以看出鴻海印度的投資,符合劉揚偉所提的積極擴張,主因除印度政府的鼓勵與補助,另一方面是大客戶蘋果要求,擴張印度iPhone製造產能。

鴻海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曾表示,鴻海不是一個半導體公司,但卻是整個半導體供應鏈最完整的公司,這是優勢。鴻海從較成熟的特殊製程切入,所需人力、物力與設備都不是那麼高,利潤也不錯。未來鴻海在印度的投資計畫,將是iPhone供應鏈與電動車等晶片供應鏈同步進行。

【2023-12-22/經濟日報/A12版/產業】

新聞日期:2023/07/1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鴻海TMH傳聯手 赴印度設半導體廠

綜合外電報導
 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引述消息報導,鴻海近日已和台積電及日本半導體業者TMH Group洽談合作,可望建立合資企業赴印度設廠。
 內情人士透露,鴻海與印度半導體業者Vedanta Group的合作關係已在上周結束,近來正積極物色新的合作對象。鴻海與台積電、TMH之間的協商已進行多時,近日可望確定在印度生產先進及傳統晶片的合作細節。消息人士指出,鴻海打算透過合資企業在印度建立4到5條生產線,不過鴻海、台積電、TMH皆未回應傳聞。
 印度政府為提升印度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力,在2021年底宣布規模100億美元的「印度半導體任務」(ISM)補助計畫。中央政府將透過這項計畫,對有意在印度設廠的業者提供資本支出50%的補助,而地方政府也打算提供資本支出15%至25%的補助,也就是說赴印度設廠的半導體業者最多可望獲得75%補助。
 然而,這項補助計畫的申請門檻是必須與1家半導體製造技術開發商合作,鴻海先前與Vedanta建立的合資企業曾打算邀請意法半導體(STMicro)或格芯(GlobalFoundries)做為技術合作夥伴,無奈協商一波三折,最終導致鴻海退出Vedanta合資企業。
 鴻海近日透露,公司正預備向印度政府提出「印度半導體任務」的補助申請,鴻海表示「我們歡迎來自印度國內外各類型投資者參與,希望這些投資者和鴻海一樣能協助印度半導體競爭力更上一層樓,也能為鴻海的世界級供應鏈管理及製造實力加分。」
 目前全球晶片產量超過50%由台積電代工,去年台積電12吋晶圓出貨量達到1,530萬片,高於前年的1,420萬片,推動去年營收成長33.5%至758.8億美元。台積電今年12吋晶圓出貨量預計增至1,700萬片。

新聞日期:2022/05/18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鴻海進軍大馬 設12吋晶圓廠

結盟DNeX集團合資,預計每月生產4萬片晶圓,鎖定28及40奈米製程
台北報導
 馬來西亞DNeX集團17日宣布,與鴻海子公司BIH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計畫成立合資公司,將在馬來西亞建造12吋晶圓廠,新廠預計每月生產4萬片晶圓,鎖定28奈米及40奈米製程。
 DNeX表示,此合作有助於集團和國家在半導體技術取得飛躍進步,新晶圓廠不僅強化DNeX在半導體代工領域的地位,也將帶來多種經濟效益,同時亦符合國家發展策略。
 鴻海於2021年透過子公司取得DNeX約5.03%股權,而DNeX握有大馬晶圓廠SilTerra約6成股權,此舉意味著鴻海已透過間接投資大馬8吋晶圓廠,公司過去也指出,未來將與該公司共同在半導體、電動車等領域深度合作,符合鴻海「3+3」領域投資規劃之一。
 鴻海持續深入佈局半導體,集團策略中串聯電動車與半導體一直是重要的一環,目前除了握有去年取得旺宏的6吋廠、日本轉投資夏普的8吋廠,在馬來西亞、印度、中國都有半導體相關的規劃。公司日前法說會強調,半導體是電動車產業垂直整合的重要環節,期望透過合作以及自有產能,建構從上到下一條龍的SiC完整生態系。
 將是馬來西亞首座12吋廠
 針對此次與DNeX合作蓋12吋晶圓廠,業內人士分析,地緣政治的考量以及當地沒有12吋廠,DNeX在有馬來西亞國家基金補貼下,促成此次合作蓋廠。不過此廠挑戰也不小,目前部分設備交期長達二年以上,要能夠量產最快也是2025年之後的事,對於目前產能供不應求的問題仍緩不濟急。除此之外,12吋技術涵蓋從90奈米到28奈米,有很長的學習曲線,過去SilTerra只有8吋的經驗,要直接做12吋會有不小的技術門檻要跨過,從頭研發難度高、現也不易取得技轉,建廠的這兩三年期間,如何讓技術到位是個關鍵。

新聞日期:2020/04/1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鴻海半導體高端封測 落腳青島

台北報導
雖然疫情仍在延燒,但鴻海證實15日已與青島西海岸新區透過網路視頻的形式,展開「雲簽約」,未來鴻海將在青島開展半導體高端封測業務,鴻海為表對此項投資的重視,簽約當日除由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親簽外,也率領多位高階主管共同見證簽約的過程。
為了在半導體奠基,劉揚偉表示,鴻海半導體高端封測是晶片設計、製造和應用產業鏈的核心,這個專案將成為5G通訊、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新基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換言之,與青島的合作,現只是開始,未來鴻海還計畫與青島攜手推進產業鏈發展以及高端技術創新,甚至合作推動未來城市建設,讓更多未來產業在青島落地,跟進打造出全新的產業生態,為青島培育電子資訊產業集群、發展工業互聯網貢獻心力。
為了朝10%高毛利方向轉型,鴻海在去年的法說會中,提出了3+3集團發展戰略,除點出未來將進軍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大產業外,也強調將同時發展人工智慧、半導體、5G/6G移動通訊三大核心技術,其中半導體領域原本就是劉揚偉的專精,再加上鴻海羅列的三大產業和三大技術都必須植基在半導體上,鴻海由此起步,展開綿密的佈局,方向應是無庸置疑。
為了在全球半導體的價值鏈環節中佔有一席之地,鴻海集團近幾年積極在半導體領域展開佈局,剛好碰上青島市也有意朝高科技轉型。
據悉去年三月,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還特別前去深圳富士康工業園區,拜訪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當時雙方曾就總體發展規劃和加強多領域合作做了深入討論,沒想到雙方一拍即合,也造就鴻海在青島推進半導體高端封測業務的緣起。
據悉鴻海之所以會相中青島做為發展半導體高端封測業務的樞紐,主要是因為自去年11月起,青島已成為繼上海(浦東)之後,中國第二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包括華為、騰訊、商湯、科大訊飛等15家人工智慧龍頭企業宣布在青島成立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屆時勢必會增加半導體晶片的需求量。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