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綜覽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18/05/0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安謀合資登陸 中方持股51%

聯手厚安創新基金並放棄控制權,為ARM mini China在A股IPO鋪路綜合報導日本軟銀旗下知名半導體設計業者安謀(ARM)或將成為大陸A股中的新軍。日媒披露,安謀放棄與陸資在大陸的合資公司控制權,僅持股49%。有市場人士認為,安謀此舉是為使該公司在大陸IPO,更加順利登陸A股。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安謀在大陸深圳所設立的合資公司名為ARM mini China,今年4月底剛開始營運,負責安謀在大陸市場包括專利授權、版稅等業務,其中安謀持股49%,大陸投資者占51%股份。市場人士指出,此舉可能是在為Arm mini China登陸大陸A股市場而鋪路。4月初曾有安謀的大陸合資公司最快會在年內登陸A股的消息,另外也有消息指出,安謀或許在2021年進行該IPO計畫。當前大陸政府正積極開放、拉攏具有潛力的新興行業公司、獨角獸進入滬深交易所掛牌。日前富士康旗下FII走綠色通道,迅速通過大陸監管單位審批的案例,僅花36天就成功上市,被大陸業界稱為「光速上市」,促使不少高端科技業者開始考慮大陸資本市場。報導稱,另一方面,在日前發生中興通訊遭美國政府懲罰的案例後,在大陸引發一股要在半導體、晶片產業降低對外國依賴、自立自強的議論,不少人士呼籲要正視晶片等產業落後他國的緊迫性,鼓吹大力發展「中國芯」。而此次安謀在大陸設立合資公司,有專業人士認為將是一大利多。去年5月中旬,安謀便和厚安創新基金共同簽署協議,在深圳成立由陸方控股的合資公司,由安謀提供晶片設計所需要的智財權、技術與培訓。分析人士稱,安謀在大陸設立的合資公司,也是大陸在發展晶片產業上的一大突破。36氪指出,安謀對大陸市場青睞而設立合資公司,某種程度能夠透過其技術扶持大陸其他晶片業者,利於大陸相關業者技術升級,合資公司也有望研發大陸本地客製化產品,或借助安謀管道拓展國際其他市場或企業合作。此外,關於大陸市場對安謀的吸引力,新浪科技引述分析師估算,安謀約有25%的營收來自大陸,此前安謀執行副總裁Rene Haas也曾表示,安謀在大陸市場的業務增速快過其他國家,大陸5年內有望成為安謀最大市場。
新聞日期:2018/05/0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雙利多加持 立積下半年看俏

台北報導 射頻IC廠立積(4968)今年上半年三合一前端模組(FEM)搶攻智慧手機市場,將可望於下半年開始放量出貨,加上WiFi產品攜手美系網通大廠成功奪下中國大陸企業級客戶,今年下半年營運將可望明顯優於上半年。立積今年第一季不受淡季影響,單季營收達6.62億元、年增12.1%,寫下歷年同期新高。主要受由網通、PC等產品線拉貨暢旺,讓Switch晶片出貨表現不俗,帶動營收成功繳出淡季不淡表現。至於在智慧手機部分,立積目前正積極與中國大陸智慧手機品牌合作開發,並將結合了PA、Switch及LAN的三合一FEM送樣認證,預計本季將開始小量出貨,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放量出貨,由於三合一FEM毛利率較高,屆時將可望擺脫去年第三季的價格競爭戰。立積表示,射頻前端器件已被許多手機品牌客戶所採用並大量出貨。未來,立積電將針對行動通訊開發出更多元與完整的產品。供應鏈表示,立積今年手中握有歐洲、日本及中國大陸等訂單,產品分布在遊戲機、物聯網、無人機、路由器及智慧手機等領域,今年營運將優於去年表現。立積今年第三季由於擁有智慧手機、中國大陸網通產品大筆訂單,加上擺脫價格戰因素,因此毛利率有機會獲得提升,營收及獲利等表現將達到旺季水準。法人看好,立積下半年營運表現將大幅優於上半年成績。
新聞日期:2018/05/0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華邦電營運季季高 旺到年底

車用記憶體需求井噴,Q1獲利年增1.3倍達15.72億元,訂單滿到下半年 台北報導隨著一線車廠開始在汽車中大量導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系統,已帶動車用記憶體強勁需求,今年以來隨著ADAS系統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車用記憶體需求更呈現井噴態勢。華邦電(2344)記憶體近幾年陸續完成車規認證,包括車用DRAM、NOR Flash、NAND Flash等訂單已滿到下半年,今年營運可望逐季成長到年底。華邦電公告首季財報,今年雖受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影響,第1季合併營收季減8.0%達121.56億元,但較去年同期仍成長16.6%,平均毛利率與上季約略持平,但較去年同期大增9個百分點達37.7%,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季減12.1%達15.72億元,但較去年同期大增約1.3倍,每股淨利0.40元,優於市場預期。華邦電DRAM、NOR Flash、NAND Flash等三大產品線今年以來接單強勁,特別是在車用記憶體市場屢傳捷報,陸續打進一線車廠的前裝及後裝供應鏈。華邦電近幾年改變產品策略,三大產品線均通過車規認證,隨著ADAS系統的市場滲透率快速攀升,華邦電直接受惠,車用記憶體訂單已滿到下半年,對營收及獲利將再添新成長動能。不同於一般消費性記憶體的使用期限約達3年,車用記憶體的使用期限要求達5~10年之久,除了要求通過AEC-Q100或TS-16949等認證,並且要符合攝氏-40~85度C的寬溫規格,還有具有防震及抗摔等特性。目前華邦電的三大產品線都符合車規認證,並已進入量產階段。現階段前裝車用電子中控系統主要採用QNX或Linux作業系統,搭載的車用記憶體規格是128~256Mb NOR Flash加上外接式儲存裝置。至於行車紀錄、影音娛樂、汽車導航、環景影像、車道偏移警示、自動煞車等ADAS系統,每一個系統普偏採用512Mb NOR Flash或SLC NAND Flash,並搭配1~2GB DDR3。隨著ADAS系統滲透率快速攀升,每輛車對車用記憶體的容量需求強勁成長,加上車聯網或自駕車應用的興趣,車內電子系統還要處理龐大數據、執行程式或儲存資料,自然要採用更多車用記憶體。對華邦電來說,64Mb容量以上NOR Flash、4Gb容量以下SLC NAND Flash、2Gb容量以下DDR3等車用記憶體產品線,訂單已滿到下半年,並且順利打進一線車廠供應鏈,將成華邦電今年營運新亮點。
新聞日期:2018/04/30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Q1走神 Q2重回成長

第一季每股賺0.25元,低於市場預期;第二季手機通訊產品線將看到成長動能 台北報導封測大廠日月光(2311)第一季受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以及美系智慧型手機廠調整庫存水位,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季減逾6成達20.96億元,每股淨利0.25元,低於市場預期。不過,隨著Android陣營手機生產鏈在第二季進入晶片備貨階段,加上伺服器及資料中心相關晶片進入出貨旺季,法人預期日月光集團合併營收將回升到700億元。日月光第一季進入淡季,封測事業合併營收達370.72億元,較去年第四季下滑11%,與去年同期相較減少3%,封測事業平均毛利率降至20.8%。加計EMS電子代工的集團合併營收達649.66億元,較去年第四季減少23%,與去年同期相較減少2%,集團合併平均毛利率亦降至16.0%。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表示,今年第一季採用的新台幣兌美元平均匯率為29.33元,與去年同期的31.20元相較,升值幅度達6%,對日月光營運造成明顯影響。以美元計價的第一季封測事業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3%,平均毛利率23.4%優於去年同期,但換算成新台幣後,營收變成年減3%,毛利率亦減少2.6個百分點達20.8%。日月光根據當前業務評估及對匯率的假設,預估第二季以美元計價的封測事業接單量將高於去年第二季但低於去年第四季,排除匯率影響情況下毛利率與去年第二季相當;EMS電子代工事業接單量將介於去年第二季及第三季之間,毛利率略高於今年第一季。法人預估,日月光第二季封測事業合併營收將略高於400億元,較第一季成長8%左右,加計EMS事業的集團合併營收將達700億元上下,較第一季成長7~8%之間。整體來看,日月光第二季封測事業毛利率提升2個百分點達23%左右,集團合併毛利率約略低於18%,但優於第一季的16%。董宏思表示,第一季向來是日月光的營運淡季,今年第一季的下滑幅度原本優於往年水準,但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導致下滑幅度略微擴大,不過,整體營運狀況正常。至於第二季營運將恢復成長動能,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會有不同變化,手機通訊相關產品線有機會看到成長動能。
新聞日期:2018/04/30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下半年單季毛利率拚40%

第2季營收季增上看2成台北報導 聯發科昨(27)日召開法說會,對於第二季展望,預估營收將達556~596億元、季增12~20%,毛利率為36.5~39.5%之間。由於毛利率展望優於市場預期,法人認為,下半年單季毛利率有機會突破40%水準。聯發科昨同時公告今年股利政策,每股擬配發10元現金股利,配發率為64%,以昨日收盤價339.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為2.95%。此外,中興通訊先前遭美國官方下令禁售所有零組件,原先市場預期聯發科可從中受惠,但蔡力行表示,聯發科應美國政府要求,也同步停止對中興供貨。法人認為,由於聯發科部分關鍵技術由美國分公司研發,因此才會遭到美國同步禁售產品予中興。聯發科今年第一季受到中國大陸智慧手機需求放緩影響,表現相當疲弱。今年首季合併營收為496.54億元、季減17.8,稅後淨利26.6億元、季減73.8%、年減59.9%,每股淨利1.69元,創上市以來次低。不過比較特別的是,毛利率季增1個百分點、來到38.4%,表現卻比市場預期要好。對於今年第二季展望,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表示,搭載P60晶片的終端產品將於本季陸續上市,新一代中階晶片也將於今年第二季底開始量產,由於新一代晶片及P60搭載新款數據機(modem),因此毛利率將優於過往產品,新架構晶片佔行動運算營收比重在第二季可望提升至50%,於年底將上升至70%。針對手機晶片價格競爭,蔡力行坦承,與對手的價格競爭仍存在,但不同以往的是,新產品的推出獲得客戶青睞,因此價格下滑幅度不像以往那般大。對於今年第二季業績展望,聯發科表示,以美元兌新台幣匯率1:29.3計算,本季合併營收將落在556~596億元、季增12~20%,符合市場原先預期,毛利率則可望達到36.5~39.5%,優於市場預期,包含智慧手機、平板晶片等產品出貨量將達到9,000萬~1億套水準。法人表示,聯發科原先預期毛利率在今年下半年才能達到36~39%,目前已經提前達標,且蔡力行在本次法說會上仍舊保持樂觀看法,隨新晶片營收比重大幅提升,預期下半年將可望有單季毛利率突破40%。聯發科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
新聞日期:2018/04/27 新聞來源:工研院電光系統所

4/26實務能力優化單位遴選會議審查結果公告

新聞日期:2018/04/27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旺宏Q1獲利 年增近830%

淡季不淡,每股賺1.06元優於預期;Q2價格持穩,下半年旺季看漲台北報導旺宏(2337)昨(26)日法說,第一季雖是傳統淡季,但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18.82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約8.3倍,每股淨利1.06元優於預期。旺宏董事長吳敏求表示,第二季雖然仍有淡季效應,但下半年旺季可期,NOR Flash、SLC NAND Flash第二季價格持穩,下半年價格可望看漲。每年上半年為旺宏營運淡季,但今年第一季淡季效應不明顯,合併營收季減14.2%達90.61億元,但較去年同期大增37.1%,由於價格維持高檔且產能利用率滿載,抵消了新台幣兌美元升值的負面影響,第一季平均毛利率僅季減1.3個百分點達42.1%,與去年同期相較仍大幅拉升14.6個百分點。旺宏第一季代表本業獲利的營業利益雖季減24.9%達19.95億元,但較去年同期大增約3.8倍。第一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8.82億元,較去年第四季下滑26.9%,但與去年同期相較大增約8.3倍,每股淨利1.06元優於市場預期,營運表現大幅好轉。吳敏求表示,以往年經驗來看,上半年都是旺宏營運淡季,今年第一季營運沒想像中淡,但第二季淡季效應仍存在,其中唯讀記憶體(ROM)營收降幅較大,NOR Flash及SLC NAND Flash相對穩定。整體來看,第二季營收較上季略減,但毛利率及價格都將持穩。旺宏目前產能利用率滿載,第二季庫存水位持續拉升,主要是因應下半年旺季強勁需求。吳敏求透露,第二季雖提升庫存水位,但存貨中約8成都與任天堂有關,下半年進入遊戲機銷售旺季後,來自於客戶的需求會比庫存更多,下半年旺季效應可期。旺宏今年NOR Flash朝向高品質及高容量的利潤導向政策發展,第一季出貨量雖減少,但價格沒有下降,下半年旺季到來後,價格有機會調漲。旺宏今年55奈米NOR Flash出貨動能轉強,第一季已獲得許多新的設計案(design-win),下半年車用訂單將陸續出貨。旺宏SLC NAND第一季價格續漲,19奈米產品將在下半年對客戶送樣,目前產能無法因應市場需求,下半年價格看漲。
新聞日期:2018/04/2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電Q1淡季不淡 Q2營收再衝高

台北報導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昨(25)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第一季營運表現符合先前預期,在認列業外匯兌及轉投資收益、及所得稅利益回沖的情況下,第一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34.00億元,較去年第四季大增92.0%,每股淨利0.28元,優於市場預期。聯電預期第二季晶圓出貨成長2~4%,本業獲利將優於第一季。由於8吋及12吋成熟製程需求強勁,聯電第一季營運淡季不淡,合併營收季增2.4%達374.97億元,但受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影響,毛利率降至12.4%,營業利益季減59.5%達7.6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3.9%。聯電第一季業外部分,包括認列10.2億元匯兌收益及5.82億元轉投資收益,及5.29億元利息費用,加上超過11億元的所得稅利益回沖,第一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34.00億元,較去年第四季大增92.0%,與去年同期相較增加48.7%,每股淨利0.28元,優於市場預期。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第一季雖然有新台幣升值的不利因素,聯電晶圓專工營收依然較上季成長2.5%達到374.4億元,單季合併營收季增2.4%達374.97億元。聯電第一季8吋及成熟12吋晶圓穩定的需求,帶動了整體的產能利用率提升至94%,出貨量也達到175萬片約當8吋晶圓。雖然智慧型手機與無線通訊產品需求趨緩,但是電腦周邊與消費性市場的強力需求,使得晶圓專工營收仍有小幅的成長。王石表示,展望第二季,預期晶圓專工出貨量將會成長,主要來自於無線通訊與電腦周邊應用需求增加。隨著聯電爭取到客戶在先進與包含28奈米在內及成熟製程的新產品設計定案,聯電與客戶的密切合作,以及在生產製造上的優勢,將有助於提升市占率及財務表現。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較上季增加2~4%,晶圓平均美元價格持平,平均毛利率將改善至15%左右,產能利用率提升至95%左右。法人預期,聯電第二季合併營收將介於380億~390億元之間,有機會挑戰歷史新高,而本業獲利將明顯優於第一季。聯電董事會提案今年每普通股配發0.70元現金股利,約當88%的現金股利發放率議案交付股東常會決議。聯電董事會已決議自3月8日起至5月7日買回20萬張庫藏股以維護股東權益,至昨日為止執行率已超過一半。
新聞日期:2018/04/2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需求增溫 瑞昱Q2出貨暢旺

台北報導 網通晶片廠瑞昱(2379)今年第一季稅後淨利8.41億元,寫下歷年同期新高。對於後續營運展望,瑞昱表示,網通晶片需求持續暢旺,第二季將可望延續第一季的出貨動能,持續溫和成長態勢。 瑞昱昨(24)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告第一季營運成果,今年首季合併營收106.26億元、季減1.6%、年增6.4%,毛利率41.9%、季增0.06個百分點,低於公司內部預期的42~44%,稅後淨利8.41億元、季增5.4%,創歷年同期新高水準,相較去年同期明顯成長65.8%,每股淨利1.66元。 瑞昱今年第一季營運動能主要受惠於網通標案帶動,其他產品線如電視單晶片(SoC)則受到面板市場價格下跌影響,系統廠拉貨動能削弱,多媒體則也繳出不錯的出貨成績單。 對於今年第二季展望,瑞昱表示,目前出貨狀況仍以網通晶片為主,看好第二季整體出貨表現仍可保持第一季水準,營運持續溫和成長向上。 法說會中,法人相當關心WiFi產品802.11ac的毛利率問題,瑞昱表示,由於公司在802.11ac產品布局僅兩年半,且近期市場上仍持續有新架構誕生,如MU-MIMO去年才設計定案,因此成本控管上仍有相當的進步空間。 新產品布局上,瑞昱指出,新產品進度都不錯,但現在占營收比重仍相當低。從各類別產品上來看,SSD控制IC瑞昱主攻主流消費性市場,穩定發展當中;Type-C部分,受惠筆電滲透率成長快速,現在各大筆電廠規畫將Type-C接口將擴增為兩個,同時擴充轉接座(docking)功能也大幅興起,正面看待Type-C市場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瑞昱先前送車廠認證的乙太網路(Ethernet)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始出貨,將導入至2019年車廠發表的新車上,預期2020年將可望放量挹注瑞昱業績成長。
新聞日期:2018/04/2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7半導體營收 衝破4千億美元

三星首度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大廠台北報導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顧能)最終統計結果顯示,2017年在記憶體價格大漲帶動下,不僅全球半導體營收總計達4,204億美元,首度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並創歷史新高,前10大廠排名也大洗牌,三星首度超越英特爾奪下龍頭大廠冠軍寶座,威騰(WD)因NAND Flash銷售暢旺,排名由前年的17名一舉跳到去年的第9名,聯發科則被擠出前10大廠排名。根據Gartner的最終統計,2017年全球半導體營收總計4,204億美元,較2016年的3,459億美元成長21.6%,主要是受惠於去年DRAM及NAND Flash價格大漲。而去年前10大廠排名大洗牌,前5大廠分別為三星、英特爾、SK海力士、美光、高通,有3家是記憶體廠。Gartner研究總監George Brocklehurst表示,2017年半導體產業締造了兩大紀錄。第一是整體營收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來到4,204億美元規模。第二是三星電子擠下25年來穩坐全球半導體龍頭的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大廠。之所以能夠達成這兩大紀錄,都是因為記憶體市場快速成長,供貨不足帶動DRAM和NAND Flash價格上揚。2017年記憶體市場營收增加將近500億美元,市場規模達1,300億美元,較2016年成長61.8%。2017年光是三星的記憶體營收就增加近200億美元,讓三星得以登上冠軍寶座。不過,Gartner預測三星稱霸的時間不會太長,當記憶體市場進入下滑周期時優勢就會消失,且很可能2019年底就會發生。2017年記憶體部門景氣大好,讓其他同樣強勁成長的類別相形失色。記憶體以外的半導體營收增加248億美元,達2,900億美元規模,只較前年成長9.3%。在前25大半導體廠商當中,包括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英飛凌等許多綜合型供應商都創下極高的成長率,其中受惠於工業及車用兩大關鍵市場的明顯成長。Gartner統計,2017年全球前10大半導體廠商總營收年增率達30.6%,占整體市場58%。而前10大外所有廠商總營收僅小幅上揚11%。綜觀2017年,併購案結案速度較緩,交易金額和案件數量大概只有2016年的一半。然而半導體產業併購案的規模持續擴大,複雜程度也更高,都讓結案更具挑戰性。2016年安華高科技(Avago)以370億美元併購博通刷新紀錄,但應該很快就會被金額高達440億美元的高通收購恩智浦一案所超越。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