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記者/簡國帆、易起宇
90天緩徵期7月9日屆滿…猜猜下一步
【綜合外電】
美國更高額對等關稅的90天緩徵期,預定7月9日屆滿,高盛預測,美國總統川普屆時不會如期恢復課徵這些關稅,中國大陸產品的關稅稅率也可能不會再改變。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海濟斯(Jan Hatzius)18日在美國企業研究所(AEI)一場活動上表示,在7月9日期限屆滿後,他和同僚「不認為『對等』關稅的第二階段」會實施,「我們預期會繼續延後」,以利川普政府繼續和貿易夥伴協商。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峰迴路轉,他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各國稅率,並原訂自4月9日起對多國開始課徵更高的對等關稅,當時對台灣設定的關稅稅率為32%,遠超乎預期;不過隨後又在4月10日宣布緩徵90天,在這段期間僅全面課徵10%的對等關稅。
隨後各國開啟與美國談判,期間插曲不斷,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一度被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暫停,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隨即又恢復關稅效力。
海濟斯說,他的團隊推估,美國整體關稅稅率目前已提高約10個百分點,「我們預期半導體、通訊設備、藥品、銅及或許一些其他產品的25%關稅,會再提高(整體關稅稅率)4至5個百分點」,使美國整體關稅稅率最多提高15個百分點。」
他也說,團隊預期中國大陸產品目前的關稅稅率不會再調整,美中貿易緊張不會再升溫,但也認為北京無法說服白宮調降關稅,「顯然所有個別假設都有重大風險,但更廣泛而言,如果我們非常偏離13、14、15個百分點的關稅增幅預測,我會很意外」。
然而,野村控股認為,鑒於數據顯示中國大陸透過借道東南亞進行轉口貿易,來避開更高的關稅,美國可能繼續對該地區維持較高關稅水準。
野村經濟學家在16日報告中預測,華府仍可能最後對東南亞國家平均課徵15.5%的關稅,以杜絕陸企的洗產地行為。野村估計,越南和泰國可能會被分別課徵24.3%和20%關稅,轉運現象在這兩國似乎比東南亞其他國家更常見,使美國對這兩國的關稅更接近預期對大陸的30%關稅。借道新加坡和菲律賓的跡象似乎不多,這兩國關稅可能定在10%。
【2025-06-20/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