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記者/黃雅慧
彎道、換道並進 陸將既有設備逼近極限 並以量子計算快速演進
【台北報導】
中美科技戰持續發展,外界關注中國大陸彎道超車進展,中經院分析師鍾富國表示,中國大陸正以「彎道」與「換道」的雙軌科技突圍策略,他提醒中國大陸在2027年前可能會取代台灣成為最大成熟製程國,因此須思考成熟製程的可能的地緣價值;而近日最熱門的矽光子,大陸也有超車機會。
中經院23日舉辦「地緣政治下的科技布局與治理」研討會,會上聚集中經院分析師等專家針對當前科技發展議題、台灣的因應進行研議。
在中經院分析師鍾富國與中經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提出的報告中指出,中國大陸的「彎道」是以既有的半導體設備逼近極限,「換道」則是量子計算快速換代演進。
鍾富國表示,針對未來中國大陸突圍有幾個觀察點,分別是:從技術可行到商業主導、在國家意志推動下的中國速度在線、通過系統整合來補單點缺點、通過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創建多邊平台、成熟製程、基礎研究追趕與工程師紅利等。
報告中也提到,成熟製程部分,可能類比中國大陸在稀土的操作上,先建立優勢,再進行戰略運用。
至於近期最熱門的矽光子議題,中經院分析師林蒧均表示,美國的矽光子技術領先全球,不過歐盟、中國大陸也力圖換道超車,加上除了AI相關應用需要用到先進製程,其他領域如生物醫藥、車用、光學雷達等,成熟製程就能達到,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大陸有機會。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引言直接提問,華為的進步會否對台積電地位有影響?他指出成熟製程在大陸扮演重要角色,而台灣則應要掌握先進製程。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中國大陸在部分產業有領導優勢,比如綠能、電動車與無人機等,中美競爭成為未來十年要面對的問題,在兩強爭霸中,台灣要如何合作成為重要議題。他指出,台灣雖小,但如果倒向一邊,另一邊獲勝機率變大。因此不要認為自己是被玩弄旗子,台灣扮演關鍵角色。
【2025-09-24/聯合報/B1版/兩岸.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