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出口、投資受創 未來6個月景氣下滑會很明顯 星:全球經濟進入失衡階段
九月景氣燈號轉呈黃藍燈,只差一分就亮出代表低迷的藍燈,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說,「很可能轉為藍燈」,因國際終端需求不振,出口、投資受創很深,明年一整年景氣恐都不樂觀,預期後年才有機會看到明顯復甦,建議政府應趁此時重新審視產業布局,考量是否持續偏重半導體業。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央行)昨天發布「宏觀經濟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已進入危險的「失衡階段」。未來幾季,通膨高漲及成長趨緩均將持續。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則在一場論壇中說,台灣經濟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全球需求趨緩,庫存調整將讓出口與投資下滑,二是台股低迷,均會影響經濟成長動能,「未來三到六個月,景氣下滑會很明顯」。此外,台灣經濟成長率可能面臨「見三是山」的挑戰,要再出現傲人成長不太容易。
邱俊榮認為,前兩年景氣爆發性成長,尤其半導體產能最亮眼,價量增加對出口貢獻很大,但今年國際整體需求轉趨低迷,和前兩年相比落差不小,雖然上半年已經預測下半年景氣會趨緩,但反轉速度超乎預期,燈號後續轉呈藍燈機率不小。
他認為,景氣低迷有兩大主因,一是庫存過多、二是通膨因素,整體終端需求快速下滑,各產業都受衝擊,又以傳產機械業、高科技半導體業影響最大,加上全球進入升息循環,明年衰退已成市場共識,在此情況下,台灣、南韓等出口貿易依存度高的國家,最易受景氣影響。
邱俊榮指出,未來內需溫和,但外需不佳,最直接影響是出口端,間接影響則是投資,連帶使資本支出將被壓抑,最後影響到消費面;現階段政府除擴大財政支出,呼籲也可藉此機會重新審視產業布局、產業轉型,例如不受景氣影響的產業,包括軟體、智慧應用、高品質內需等。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則說,股市是市場先行指標,台股今年以來大幅修正,已超越前年疫情爆發的跌幅,後續景氣趨緩很確定;預測機構預期先進國家景氣谷底落在明年第二季,新興國家落在第一季,在沒有金融危機的前提下,預估最快明年下半年景氣才會回溫。
他也示警,「比較令人擔憂的是通膨」,若未來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屆時通膨壓力將急遽降溫,恐成為比通膨更大危機,假如美國經濟出現負成長,亞洲供應鏈將失去運轉能力,亞洲幾乎所有國家都會受影響。
【2022-10-28 聯合報 A3 焦點】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7日於2022開放創新平台(OIP)生態系統論壇上宣布成立OIP 3DFabric聯盟,不僅是台積電第六個OIP聯盟,也是半導體產業中第一個與合作夥伴攜手加速創新及完備3D IC生態系統的聯盟,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與服務以支援半導體設計、記憶體模組、基板技術、測試、製造及封裝。
包括蘋果、超微、亞馬遜AWS、輝達、聯發科等都已是台積電3DFabric平台主要客戶。台積電3DFabric聯盟將協助客戶達成晶片及系統級創新的快速實作,並且採用台積電由完整的3D矽堆疊與先進封裝技術系列構成的3DFabric技術來實現次世代的高效能運算及行動應用。
台積科技院士/設計暨技術平台副總魯立忠表示,3D晶片堆疊及先進封裝技術為晶片級與系統級創新開啟了一個新時代,同時也需要廣泛的生態系統合作來協助設計人員透過各種選擇及方法尋找出最佳途徑。在與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共同引領之下,台積電3DFabric聯盟為客戶提供了簡單且靈活的方式,為其設計釋放3D IC的力量。
超微(AMD)技術及產品工程資深副總裁Mark Fuselier表示,作為小晶片(chiplet)及3D晶片堆疊的先驅者,超微對於台積電3DFabric聯盟的成立及其在加速系統級創新方面將扮演的重要角色感到期待,並已見證與台積電及其OIP夥伴合作開發全球首顆以系統整合晶片(TSMC-SoIC)為基礎的中央處理器的好處。
台積電OIP由六個聯盟組成,包括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聯盟、矽智財(IP)聯盟、設計中心聯盟(DCA)、價值鏈聯盟(VCA)、雲端聯盟、以及最新成立的3DFabric聯盟。台積電2008年成立開放創新平台,藉由建立新的合作模式,組織台積電技術、EDA、IP和設計方法的開發及優化,來協助客戶克服複雜半導體設計帶來的日益嚴峻挑戰。
3DFabric聯盟成員能夠及早取得台積電的3DFabric技術,與台積電同步開發及優化解決方案,讓客戶在產品開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金融海嘯後 罕見主動要求
【台北報導】
科技風暴來襲,台積電也擋不住。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日前以親錄影片發送給全公司員工,罕見要員工趁邊境解封、生活逐漸正常化,多休假與家人相處,並在休假充電後再繼續努力。魏哲家日前才在法說會對今年公司業績信心滿滿,此時發出要員工多休假溫情勸導,市場解讀是台積電接單下滑,產能利用率下滑,變相鼓勵員工休假。
從各方訊息解讀,雖然魏哲家在影片強調台積電第三季的業績,受惠疫情而加速數位轉型及市場5G及AI等需求帶動台積業務增長,再度破紀錄,營收、毛利、稅後純益皆再創新高;明年也將持續成長。令人不解的是,在感謝同仁在過去三年的辛勞之餘,卻強調目前生活逐漸正常化,鼓勵同仁多與家人相處,休假充電後再繼續努力。
魏哲家的柔性訴求,反而引起台積電員工和小股東在社群網路一陣驚訝聲,不少網友直呼「台積電要放假,完蛋了!」、「不會要放無薪假了吧?」。
據了解,魏哲家的出發點是照顧員工,希望員工調降先前緊繃狀況,適時放鬆的美意是事實,但台積電訂單下降、部分先進製程和成熟製程產能鬆動也是事實,台積電近來接單快速變化更是事實。
台積電供應鏈透露,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生意仍是目前最穩的,除非地緣政治有更令人無法預期事發生,或金融危機再現,否則台積電不會有無薪假發生。但台積電罕見要員工多休假,這也是二○○八年金融海嘯裁員以來,少見主動要員工多休假,雖然總裁美其名是鼓勵員工多充電,充電後再繼續努力,但如果訂單像去年大排長龍,相信魏哲家不會對員工講這樣的話。
對照近期外資報告直指台積電近期七奈米(含六奈米)因手機應用處理器、射頻晶片及手機單晶片產能利用率降到近八成水準,加上內部正進行五、三奈米製程混合操作的驗證調整期,部分機台必須停機,台積電的排隊潮應已消退,也趁訂單舒緩,鼓勵員工多休假。
【2022-10-26/聯合報/A2版/焦點】
Q3每股淨利2.41元;總經理王國雍表示,年營收增逾六成目標不變
台北報導
IC設計服務廠智原(3035)25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第三季營收及獲利表現符合預期,每股淨利2.41元。智原總經理王國雍表示,雖然近期市場波動大,但營收季增態勢不變,第四季營收可季增低個位數百分比,全年營收年增超過六成的目標不變,明年第一季營收表現還會維持成長。
智原第三季合併營收季減3.6%達32.4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6.3%。其中,矽智財(IP)營收季增19.5%達3.8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2.9%,委託設計(NRE)營收季減5.1%達4.2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37.1%,特殊應用晶片(ASIC)量產營收季減6.2%達24.4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8.5%。
智原第三季毛利率季減0.7個百分點達48.6%,較去年同期減少3.0個百分點,營業利益季減13.9%達7.1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7.9%,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季減9.4%達5.9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大幅成長83.3%,每股淨利2.41元優於預期。
智原前三季合併營收98.1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0.4%,毛利率年減1.0個百分點達49.2%,營業利益22.7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8倍,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9.3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逾1.8倍,每股淨利7.77元。智原前三季營收及獲利已超過去年全年。
智原預估第四季營收將較上季成長低個位數百分比,其中IP及ASIC量產業績較上季減少,但NRE業績較上季增加,季度營收有機會創下歷史新高,平均毛利率預估較上季小幅下滑。
市場關注智原轉投資雅特力的微控制器(MCU)營運,王國雍表示,下半年仍在庫存調整,第四季能見度依舊不明確,不過整年來看仍有不錯的成長,MCU占智原營收比重僅7%所以影響不大。
針對美國對中國擴大半導體管制,王國雍表示,因為智原目標市場不在管制範圍內,目前沒看到影響,但智原會做好風險控管。再者,智原對明年整體營收成長非常有信心,而明年第一季營收也會大於今年第四季和今年第三季,維持季增態勢。
智原亦宣布成立設計服務中心,推出支援多家晶圓廠及14奈米以下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實體設計服務,由客戶指定製程及生產的晶圓廠,以加快產品上市時程。
全面掌控且避免相關技術外流...
台北報導
經濟部投審會25日有條件通過聯電全額持有廈門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公司,將投入48.58億人民幣,股權從現有7成變成100%聯電持有,不僅可讓聯電全面掌握公司動向,且可避免相關技術外流。經濟部要求聯電未來三年需落實在台投資計畫達1,300億元,且防止中國大陸竊取相關技術及機密。
經濟部官員表示,目前聯電持有聯芯集成電路股權約七成,未來將變成全額持有,董事會成員預料會改為聯電全面接管,相關技術與生產機密都可獲得保障。
投審會指出,本案是聯電依原參股投資協議所訂回購持股條款,按約定於陸方資本金到位7年後,回購廈門聯芯持股;廈門聯芯從今年第1季起已由虧轉盈,111年上半年淨利2.13億人民幣,預估後續營運將逐步成長,聯電評估此時依預定協議買回廈門聯芯其餘股東股權,對聯電股東權益為正面助益,且由聯電100%持有,可控制全數董事席次,有利提升經營效率,符合獲利及集團管理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祭出限制先進製程及相關供應鏈赴中國大陸,聯電全額持有聯芯引發關注。官員透露,聯芯在中國生產是屬於28奈米及40奈米,符合台灣投資必須落後在台先進製程一個世代,同時也不在美國管制清單當中,因此這項交易並不涉及美國管制項目。
經濟部強調,本案經提報委員會議討論後,考量聯電持有廈門聯芯100%股權,使陸資持股降為0%,有助強化聯電集團掌控力與全球策略部署,且不至於對我國產業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同意本案。經濟部要求聯電持續落實內控機制,防制中國大陸竊密並防止相關技術用於軍工產業,且要求未來三年需落實在台總計新台幣1,300億元投資計畫。
此外,25日並通過僑外投資,英商GRP III TAIWAN UK LTD以6,260萬美元,受讓取得國內股東持有永鑫能源股份270萬股,從事太陽能光電系統之工程設計、採購建造、維運管理、專案開發與資產管理等業務。
對外投資部分,陽明海運以11億美元,增資新加坡陽明(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YANG MING LINE(SINGAPORE)PTE LTD.],從事商業投資、船舶運送、買賣及租賃,以及海運承攬業務。
總經理陳河旭表示,工業、基建、軍工等應用需求仍強,持續投資擴產
台北報導
景碩(3189)24日與中央大學舉行半導體載板與ESG人才培育產學合作意向書簽約儀式,會後景碩執行長兼總經理陳河旭表示,雖然短期消費性需求不佳,但工業、基礎建設、軍工等應用對ABF需求依舊很強,景碩在ABF的投資持續進行,放眼2023年,ABF成長不是問題。
他表示,以現階段來說,今年各家ABF廠一定都是成長,BT方面因為涵蓋如手機、記憶體、電視、汽車等,消費性變數較高,就景碩來說,今年BT也是成長。目前看第四季營運維持與第三季差不多高檔的表現,而2023年ABF成長不是問題,BT則要再看消費性需求何時回溫。
陳河旭提到,消費性需求下來、其他應用補上,其實現在載板市場是供需平衡的狀態,2023年雖然持續有廠商開出新產能,但是HPC、AI、軍工、工業、基礎建設等需求帶動下,缺口又會再次放大,目前市場預期景氣會在2023年中旬反彈、市場需求回復,屆時載板缺貨、漲價潮又會再次來臨。
陳河旭分析,從需求和供給面來說,之前是因為疫情供給不順,對台灣或半導體產業而言生意很好,現在最大的兩個影響在戰爭導致需求下滑,也同時衝擊供應鏈,另外中美關係緊張、區域經濟的開始,產業長期變化需要再觀察。
不過陳河旭認為,雖然美國禁止中國輸出,但短期而言,對半導體的影響不大,很多新政策還只是個大方向,細節還不太清楚,後續要看執行力道。但對台灣來說,其實是個好機會,像中國面板最大,假設完全不能輸出,台灣就能受惠,再者,台灣一直以來自給自足,雖然未必能像中國一樣開那麼便宜的價錢,但也有維持基本水準,且品質有保證,中國能輸出的台灣大部分都能,因此預期此政策,不只是電子業,反而台灣會有很多地方可以受惠。區域型經濟發展上,若中國不能出口,東南亞有機會受益,也確實感受到客戶端、PCB板廠供應鏈往東南亞移動。
綜合報導
美國擴大對中國大陸高階AI、高速運算晶片與設備的出口管制,近期陸企急轉彎,商討改用為數更多的成熟製程晶片取代單一高階製程晶片,急找聯電、力積電商談改設計方案,晶圓代工成熟製程意外翻紅。此外,市場也傳出蘋果的平板電腦iPad將成為下一波在印度生產的產品,降低美中科技戰導致斷鏈的風險,鴻海可望受惠。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七日宣布對大陸的出口禁令,彭博資訊廿三日報導,熟知內情人士表示,台積電為確保遵守美國的晶片法規,暫停為上海壁仞智能科技(Biren Technology)製造先進晶片。這名人士說,台積電尚未判定壁仞的產品是否達到美國的晶片限制門檻,但已決定從現在起停止供應。
壁仞是大陸最被看好的半導體設計公司之一,其用於AI的圖形處理器,被視為是輝達的競爭者。輝達表示,已不再將其先進的AI晶片銷售給大陸。
美中科技戰對半導體產業造成衝擊,卻也有業者因此得利。業界人士透露,美國對大陸晶片業「鎖喉」,管制高階AI與高速運算晶片生產,陸企為求避開管制,開始思索更改設計,擴大採用成熟製程晶片取代單一高階製程晶片,以求順利出貨。
此外,歐美IDM廠憂心未來大陸人才、技術發展更受限縮,已加快分散訂單到台灣生產的腳步,也為聯電、力積電等業者增添新訂單。業者透露,新一波管制措施帶來的轉單效益尚未大量發酵,但近期客戶詢問度確實增加很多。
而繼AirPods傳出將在印度生產之後,市場傳出,蘋果的平板電腦iPad可望成為下一波在印度生產的蘋果產品。目前iPad相關產品主要供應商包括鴻海、仁寶與比亞迪,鴻海主要是在成都生產。由於鴻海是iPad主力供應商,隨著蘋果持續把相關產品擴大在印度生產,鴻海將受惠最大。
產業界分析,美國對大陸祭出嚴格的晶片設備和人才管制,使得美商全面要求台灣組裝廠,必須要有非大陸的產能支援生產,主要就是害怕美中衝突持續升高,從大陸出口到美國的電子產品或零組件,恐怕會受到更嚴格的管制,影響到供應鏈的出貨,因此G2思維已是美商的共識。
【2022-10-24 聯合報 A7 財經要聞】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受惠於產能滿載及新台幣貶值,第三季合併營收753.92億元續創歷史新高,第四季因客戶進行庫存去化而減少投片,預期產能利用率將出現下滑,明年第一季有機會觸底並在第二季回升。
聯電21日宣布,獲英飛凌最佳晶圓代工獎肯定,未來將在車用電子、5G、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等領域擴大合作。
聯電並在吉隆坡舉行的英飛凌2022年全球供應商活動中,獲得英飛凌最佳晶圓代工獎,肯定聯電在近期供應鏈中斷情況下,持續致力於卓越製造並堅定履行對客戶承諾的貢獻。
英飛凌營運長Rutger Wijburg表示,感謝過去兩年在歷經前所未有的半導體短缺下,聯電全力投入與額外的產能支援。20多年來,聯電一直是英飛凌可靠的合作夥伴,並藉由雙方的協同關係,深化在各項領域的合作。
聯電歐洲暨日本銷售副總經理劉士維表示,英飛凌是車用電子技術的領導者,同時也是聯電的長期合作夥伴。
聯電長期以來依據客戶的產品規劃,提供穩定的品質、可靠的產能、適切的技術來贏得客戶信任,預期未來在汽車產業持續轉型,以及5G和AIoT發展的帶動下,能與英飛凌在追求高成長的市場上一起成長。
雖然下半年消費性電子積極去化庫存,並造成晶片生產鏈出現庫存調整,但聯電第三季營運強勁及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加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9月合併營收月減0.5%達252.1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4.5%,為單月營收歷史次高。
聯電第四季面臨客戶庫存修正,產能利用率將出現下滑並會延續到明年第一季,法人預期隨著庫存修正在明年中旬前告一段落,聯電的IDM廠客戶可望提前擴大投片,明年第二季利用率可望逐月回升。
台北報導
半導體布局綁國安 董座徐秀蘭談併世創失敗 因德國認為台灣危險
我國矽晶圓廠環球晶併購德國同業世創(Siltronic)失利,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昨透露,「關鍵原因就是德國將半導體產業升高至國家安全層級」。她表示,做過這麼多併購案,第一次感受到地緣政治將半導體產業拉到國安等級,預期地緣政治問題會持續一段時間,已是現今企業投資布局必要考量因素;若今天的併購案對象是美國半導體廠,要獲得美國點頭更難。
徐秀蘭昨出席安永企業家獎論壇,她坦言,這兩年在經營會議上,談到最多的是國家安全議題,去年環球晶收購世創失利,並非因商業方面的疑慮,而是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經濟學人就報導台灣是最危險的國家之一,德國擔憂台灣可能被香港化,認為這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會發生」。
她表示,半導體廠目前的因應措施,就是盡量在不同國家建置生產基地,服務當地客戶;環球晶啟動併購世創的同時,感受到地緣政治風險逐步升高,因而同步啟動多地設廠評估案,最終敲定響應美國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決定在美國德州興建新矽晶圓廠。
不過,環球晶美國設廠重要客戶之一的三星半導體,考量全球不景氣,原本規劃在美國德州泰勒市新建晶圓代工廠的計畫,則打算延後,同時也考慮下修資本支出;市場高度關注環球晶美國建廠計畫是否同步調整。徐秀蘭昨回應說,美國建廠除了受到部分零部件缺料影響,設備交期比預期還要長,整體投資案如期進行。
至於近期半導體客戶端調整庫存,徐秀蘭也說,環球晶長約客戶比重非常高,受到影響仍輕微。
她還表示,晶片製造廠對未來擴廠所需的矽晶圓需求還是非常強勁,多數仍認為目前庫存調整是短期現象,明年矽晶圓產業仍相當健康,也否認明年第一季八吋晶圓代工產能會鬆動的傳聞。
【2022-10-21 聯合報 A8 財經要聞】
【台北報導】
美國擴大對大陸晶片管制,國內半導體產業大老憂心。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昨直言,台灣半導體產業可能受波及,台灣身處美中科技戰的漩渦,難以置身事外,宜審慎應對;鈺創董事長盧超群也說,在這場競爭中,美英日中台歐等六大半導體區域都會受影響,台廠雖身經百戰,但這次會面臨很大挑戰。
黃崇仁與盧超群昨天出席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年會釋出以上訊息。
黃崇仁指出,美國擴大對大陸晶片管制,從技術、設備和人才三管齊下,將對中國大陸帶來很深遠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也許因此受波及,企業應盡力維持競爭力與供應鏈穩定。他舉例,蘋果跟台灣、大陸及美國三方都有關係,立場最為難,但蘋果這麼大的企業,美國政府還是要讓他活下去,供應鏈無法一刀切斷。
盧超群指出,台灣半導體業這次遇到「很大的挑戰」,沒有人可倖免。他建議台廠於U型景氣循環中,要做好研發和新產品,待反轉時,庫存可以變成力量。
【2022-10-20/聯合報/A2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