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3/05/31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輝達最高階GPU訂單 不只給台積

黃仁勳「分散供應鏈」,加入三星、英特爾代工
台北報導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30日表示,輝達供應鏈將力求多元性,目前最高階的H100繪圖處理器除台積電外,也將加入三星(Samsung)、英特爾(Intel)代工。GPU成人工智慧顯學,黃仁勳回答來自全球的記者與分析師提問時表示,輝達有很多客戶,因此供應鏈策略必須力求最大程度的多元性。
 黃仁勳也針對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點出他搭上AI趨勢,是個Lucky man一事。黃仁勳自嘲的說,自己有美滿的家庭與可愛的小狗,但他話鋒一轉,強調面對市場競爭,「跑,別用走的」。
 黃仁勳「轉單說」,造成台積電30日股價下挫2元、以566元作收,三大法人逆勢買超1.16萬張,且連11買、買超逾23.4萬張。
 法人研判,黃仁勳本次拋出與其他代工廠合作的議題,其實有意藉此爭取與台積電議價才是真的,此外,輝達受惠於2022年美國祭出的晶片禁令,直接限制輝達Hopper H100 和Ampere A100高算力GPU給中國客戶,僅給予一年的緩衝期,預估於今年8月底截止,目前輝達晶片零庫貨,供貨要六個月才能交貨,且Hopper H100和Ampere A100高算力GPU訂單持續滿載,輝達的「轉單說」可能還要緩一緩。
 科技業者指出,以往輝達GPU訂單,多由台積電獨攬,是高良率、領先製程考量之下的唯一解決方案,並採4~7奈米製程製造。2020年輝達也為分散供應商,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品競爭力考量,將GeForce RTX 3000系列GPU顯卡,交給三星來做代工。惟後來三星代工產品良率偏低,輝達又被迫轉向台積電。
 此外,2015年蘋果也發生過「晶片門」事件,台積電和三星版iPhone 6S耗電差異,當時引起不小的風波。如今黃仁勳喊出「分散供應鏈」,輝達此舉,高價的H100 GPU是否會出現「晶片門」翻版,市場眾說紛紜。
 業者指出,輝達交由三星代工,問題可能不大,因為沒有相對應的競爭關係。然下單英特爾,正值英特爾年初甫推遲Arrow Lake GPU時程之際,且旗下IFS(晶圓代工服務)部門尚未獨立之下,市場難免會有質疑聲浪。
 隨中美晶片戰持續對峙,黃仁勳本次來台陸續拜訪緯創、廣達、技嘉及聯發科等多家台廠供應鏈,其中合作廠商廣達也已前往印度、東南亞等地設廠,日前亦拍板斥資15.36億元前進越南。

新聞日期:2023/05/30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輝達合攻車用

將攜手打造Dimensity Auto平台,瞄準汽車智慧座艙系統百億美元商機
台北報導
 IC設計大廠聯發科與輝達(NVIDIA)攜手搶攻車用商機,29日宣布共同打造Dimensity Auto平台,將採用3奈米製程、計劃於2025年量產,搶攻百億美元汽車智慧座艙系統商機。
 此外,聯發科在手機處理器布局亦馬不停蹄,旗下天璣9000系列第三代產品天璣9300(Dimensity 9300)將在 10月底發表,提供5G NTN解決方案。
 總經理陳冠州表示,聯發科深耕手機晶片市場,保持領先地位,市占率達35%,並持續推進5G技術革新,10月即將推出天璣9300。車用部分承襲天璣(Dimensity),將以旗艦手機之姿,同樣打造車用晶片,大舉進軍車用。
 據Gartner統計,2023年車載資訊娛樂和數位儀表板系統單晶片市場規模將達120億美元。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指出,本次合作,是為全球汽車產業設計新一代智慧聯網汽車,透過與NVIDIA深度合作,聯發科將與其一同開創軟體定義汽車的未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雙方將發揮各自專業領域能力,跨入汽車市場可望深受市場歡迎。
 聯發科車用5G數據機晶片去年已經成功打入歐洲、亞洲汽車品牌供應鏈,本次Dimensity Auto平台將帶動聯發科及輝達雙方充分發揮各自汽車產品組合的優勢,共同為新一代智慧汽車提供解決方案。預料本次將採用台積電3奈米的Auto Early技術N3AE製程,可望於2025年量產。
 聯發科表示,Dimensity Auto汽車平台,集結聯發科在手機晶片中優勢,如行動運算、高速連網、多媒體娛樂等經驗累積、專業技術總成,以及安卓生態系統,提供全方位沉浸式智慧座艙體驗。NVIDIA則提供ADAS解決方案、雲端、繪圖運算GPU等核心技術。加上台積電3奈米製程加持,三強聯手下,Dimensity Auto汽車平台更加具備市場競爭力。
 聯發科大動作跨入車用版圖,叫陣高通(QUALCOMM)意味濃厚,高通第一季度營收組合中,已有6%為車用,對比聯發科現階段車用產品線及特殊應用晶片(ASIC)營收占比不到5%,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目前已有20家車用客戶採用輝達的解決方案,包括Volvo、蔚來、小鵬、比亞迪等,還有8家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公司,未來有機會成為聯發科的Dimensity Auto智慧座艙方案的主要客戶群。

新聞日期:2023/05/29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輝達結盟聯發科 搶個人電腦CPU市場

與高通、微軟在Windows on Arm領域一較高下

 

台北報導
 Computex開展前夕,外傳台灣手機晶片一哥聯發科與繪圖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將攜手共同設計Windows on Arm PC單晶片,另外在NB系統單晶片部分,預期也有機會看到聯發科5G數據晶片與輝達GPU(圖型處理器)更深度的合作。
 聯發科26日上午否認該消息。惟法人認為,聯發科與輝達雙方早已具備合作經驗,聯發科於2021年11月便投入Windows on Arm市場,在Arm架構處理器的布局已有所長。過去在Arm筆電上,就曾出現聯發科處理器Kompanio 1200搭配GeForce RTX 3060顯示卡的組合。
 而目前市場上的Arm架構Windows筆電,主要是來自高通(Qualcomm)的Snapdragon系列晶片,可以看出輝達以及聯發科這次合作,目的是與高通和微軟在Windows on Arm領域上互較高下。
 此次規劃推出的NB系統單晶片,預估是聯發科5G數據晶片與輝達GPU的搭配。對聯發科而言,可透過與輝達的合作,達到和高通NB產品線同步競爭。聯發科過往積極併購綜效漸顯,如乙太網路晶片的亞信、MEMS(微機電麥克風)的鈺太等可望進入開發行列。
 PC方面,近年來因為Apple以Arm架構自製處理器(Apple M系列晶片)深受市場好評,Windows on Arm PC單晶片發展也再度獲得外界關注。
 此次聯發科將把過去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晶片的技術,擴展至PC產品上,並逐步朝CPU以及GPU的基礎開發能力進行更大的整合推展,市場認為這一動作將不容小覷。
 縱使在2022年市場低迷環境下,全球仍有1.9億台的筆電出貨量,聯發科可望藉由與輝達合作拿下高滲透率,挑戰英特爾在PC CPU的霸主地位。
 此外,Arm架構在資料中心市場也相當龐大,研調機構Canalys預計Arm架構晶片2026年有機會拿下50%的雲端伺服器市占,雖然是限定在雲端伺服器,但Arm在伺服器市場全面開花的可能性極高。
 有了輝達的加持,聯發科進軍伺服器市場有機會在未來逐步實現。

新聞日期:2023/05/26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DRAM產業營收 連三季衰退

研調:首季減21.2%,第二季成長幅度有限,下半年價格跌幅將收斂
台北報導
TrendForce研究顯示,今年第一季DRAM產業營收約96.6億美元,季減21.2%,已續跌三個季度。出貨量方面僅美光有上升,其餘均衰退;平均銷售單價三大原廠均下跌。
目前因供過於求尚未改善,價格依舊續跌,然而在原廠陸續減產後,DRAM下半年價格跌幅將有望逐季收斂。
展望第二季,雖出貨量增加,但因價格跌幅仍深,預期營收成長幅度有限。
營收方面,三大原廠營收均下滑,三星(Samsung)自家品牌的新機備貨訂單有限,出貨量與平均銷售單價(ASP)下跌,營收約41.7億美元,季減24.7%。
美光(Micron)第一季上升至第二名,主要是財報區間早於其他原廠,受惠於去年底出貨訂單,為所有原廠中唯一出貨正成長,故營收衰退幅度最小,營收27.2億美元,季減3.8%。
SK海力士(SK hynix)出貨量及ASP均下跌逾15%,營收衰退幅度31.7%為最高,約23.1億美元。
如同TrendForce先前預期,由於ASP快速下跌所致,三大原廠第一季營業利益率由正轉負,同時DRAM價格將持續下行,第二季營業利益率仍是虧損狀態。
產能規劃方面,三大原廠均已啟動減產,第二季稼動率分別下滑至三星77%、美光74%、SK海力士82%。
 台廠方面,南亞科(Nanya)出貨量已連續下跌四個季度,第一季營收衰退16.7%,1Anm產能尚未放量,主流製程節點停留在20nm,相對落後三大原廠,營業利益率跌至-44.9%,受惠於TV SoC庫存回補需求,第二季稼動率則有望自70%回升80%。
華邦(Winbond)第一季有部分筆電、電視急單助益,但車用、網通需求開始則收斂,加上價格持續下跌,最終營收季減8.8%。
力積電(PSMC)營收計算主要為其自身生產之Consumer DRAM產品,而不包含DRAM代工業務,受價格下滑、需求冷清之故,DRAM營收季跌12.3%,若加計代工營收則季跌22.6%。

新聞日期:2023/05/2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智原Q2營運落底 H2季季高

總經理王國雍直言,三大產品線業績恐季減約1成
台北報導
 智原(3035)24日召開股東會,總經理王國雍直言,第二季三大產品線業績將季減約1成,為全年谷底,下半年逐季回升,2024年回歸正常成長軌跡。
 第二季三大產品線來看,MP(Mass Production,量產)、IP(矽智財授權)、NRE(委託設計),本季業績減幅各約10%,毛利率受MCU(微處理器)庫存及產品組合影響,恐再降1至2個百分點。然而,存貨金額第二季預估會降低至20億以下水準,庫存逐漸去化,周轉天數第一季為全年高點,有逐季向下趨勢。
 王國雍對下半年逐季往上,明年重回正常成長之目標堅定,因為ASIC(特殊應用晶片)長期趨勢不變。MP動能因產品大部分是利基型應用,產品生命週期長,下半年客戶庫戶回補、隨時有扭轉向上的機會。
 美國半導體禁令之下,拉長成熟製程產品生命週期,智原在成熟製程具競爭力。
 智原為聯電轉投資,聯電於中國兩座廠(8吋蘇州和艦;12吋廈門聯芯),可滿足客戶在地製造需求,集團為中國半導體自製化重要受益者。
 NRE部分過往接單穩定,製程以55/40奈米、28奈米為主。特殊製程方面,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ASIC奠基於過往40nm、28/22nm接案,累積大量經驗。有看到客戶往FinFET應用的需求,如光纖通訊、Switch(交換器)等,未來也將幫助智原NRE營收跳升一個級距。
 MP短期會有消長,因為去年成長快速、基期高,智慧電表、太陽能、網通需求仍強勁,上半年需求下降來自系統廠客戶庫存去化因素,待調整完畢後下單將回歸平準化(MCU、audio processor、自動化),與客戶黏著度高,下半年可見到曙光。

新聞日期:2023/05/2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南亞科吳嘉昭:DRAM下半年回穩

台北報導
 南亞科董事長吳嘉昭表示,今年第二季起,市場上部分負面因素可望逐步趨緩,加上供應商資本支出調整因應,下半年終端庫存有機會正常化,DRAM記憶體市場需求將回穩。
 南亞科24日召開股東會,吳嘉昭指出,今年整體DRAM需求成長率,可能會低於長期平均價,但DRAM是電子產品智慧化的關鍵元件,未來各種消費型智慧電子產品的推出,將帶動DRAM應用更多元化。
 他預期今年市場將逐季改善,且長期每年位元需求長率可達10~20%。
 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在股東會後接受記者訪問時也指出,第二季末毛利率是否有機會轉正,仍要持續觀察。
 由於DRAM季對季報價,第二季比第一季低,以致拉低整體報價,他預期下半年因季節性銷售因素,報價應會好一點,但各產品狀況可能不一。
 李培瑛分析,在產品類別上,電視市況有好轉,PC部分仍要觀察,新冠肺炎疫情過後,PC需求下滑,但PC通常有季節性旺季效應,預期下半年應該會比上半年好。
 此外,中國大陸以國安為由,制裁美國記憶體廠美光,李培瑛認為,此為地緣政治問題,有待公司對政府的協商,政府對政府的協商,客戶正在觀察此事的進度,現在談DRAM供需變化,仍然太早。
 南亞科10奈米第一世代(1A)新製程產品,將是南亞科未來營運重點,該公司已完成前導產品8Gb DDR4客戶驗證,且於去年第四季開始少量生產,並同步降低30奈米產品投片,下世代的DDR5產品亦試產中。

新聞日期:2023/05/2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3奈米助攻 M31全年營收戰高

台積電擴大量產規模,加上先進製程、IP委外趨勢下,營運槓桿效益逐步顯現
台北報導
 亞洲唯一能提供7奈米及更先進製程IP供應商M31(6643)23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張原熏表示,2023年整體經濟狀況相對保守,但公司在16nm(奈米)以下的布局陸續發酵,在先進製程、自主晶片、IP委外趨勢下,營運槓桿效益可望逐步顯現。
 M31去年已完成3奈米IP設計,隨著晶圓代工龍頭下半年3奈米擴大量產規模,可望為M31營收帶來明顯挹注,2023年營收目標挑戰雙位數成長、續創歷史新高。
 張原熏指出,2023年成長來自先進製程發展與地緣政治下越來越多晶圓代工廠新開案,尤其在基礎IP上,第一季M31已與Foundry(晶圓代工廠)正式踏入16nm以下先進製程合作案,隨著晶圓廠客戶持續擴充12吋晶圓產能,M31可望受惠來自晶圓廠客戶,長期IP解決方案的強勁需求。另一部分Fabless(無廠半導體設計公司)設計持續導入,推升整體授權金成長。
 在車用電子領域,M31也沒有缺席,聚焦投入符合各區域之車用電子IP研發設計,不管授權金或是權利金同步進入新一輪成長循環。
 今年雖半導體產業陷入衰退,美國大型公司宣布裁員降低成本,連帶影響M31在美國市場擴展新案腳步放緩。而台灣市場受惠晶圓廠客戶,新製程平台開案動能,新案需求暢旺帶動授權金強勁增長,後續權利金規模也有望擴大。歐日韓市場受惠車用電子IP需求,帶動美中台之外的其他地區營收貢獻,有機會維持年增表現。
 M31第一季合併營收3.13億元,年增26.3%;稅後純益為7,000萬元,年增76.2%;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2.24元,包括營收、獲利均創單季同期新高。四月營收1.1億元,年增23.6%,整體營運逆半導體周期呈現年成長。張原熏強調,2023年看到很多挑戰,部分新案往下半年遞延,但仍舊樂觀預期下半年營收會迎頭趕上。
 法人指出,美國通過科技晶片法案,大力扶植在地晶片發展。半導體自主化下,半導體IP授權逐漸獲得日本、歐洲等採用,市場授權需求持續擴大,使得IP即使在半導體市況下行環境中,表現仍然強勁。

新聞日期:2023/05/2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Meta自研AI晶片 晶心科沾光

美系外資看好RISC-V前景發展,預估未來有機會與更多美系客戶合作
台北報導
 Meta(臉書母公司)揭露將推出首款定製AI晶片,該晶片由台積電7nm製程工藝助攻,並採用RISC-V(精簡指令集架構),以提升算力並降低功耗。長期追蹤RSIC-V的美系外資指出,Meta重申RISC-V也能用在處理複雜的資料中心及AI計算上。
 目前台廠僅有晶心科(6533)對RISC-V有所涉獵,美系外資看好RISC-V之前景發展,預估晶心科未來有機會與更多美系客戶合作。
 該款AI晶片名為MTIA(Meta Training and Inference Accelerator),目的為加速AI模型的訓練過程、執行各式AI任務使用,主要進行「推理/推論」(Inference)的工作。簡言之,以大量資料訓練的演算法,去推論社群用戶下一條感興趣的內容或更精準地投放廣告。MITA晶片預計於2025年正式推出。
 目前的AI伺服器當中,核心仍是由NVIDIA的GPU來運行,RISC-V的CPU主要扮演加速器的角色,但根據法人表示,RISC-V近年效能逐步提升之下,加上主要競爭對手安謀(ARM)今年將在美國首次公開發行(IPO),可能改變既有許可模式,甚至傳出要自研晶片,對此大廠開始嘗試採用開放架構的RISC-V,有利生態系的擴展。
 近年包含Imagination Technologies、Intel、新思等,RISC-V生態系夥伴已來到近500家廠商。隨著AI帶動的新興應用增加、ARM的策略調整,更將有望帶動RISC-V商機。Meta此番動作,再次確認RISC-V架構作為資料中心及AI計算CPU處理器之潛力。
 晶心科早在2021年就曾經授權自家Andes AX45處理器核心,2022年開始收取權利金(Royalty),其客戶應用廣布雲端與邊緣運算(包括車用ADAS、AIoT與資料中心等)。隨著晶心科IP被客戶SoC(系統單晶片)採用度逐步增加,核心數也隨之成長,過往僅2至8核心,目前已達32核心以上,核心數愈多代表在同一個時間內可同時處理多項指令,意及效能大幅提升。
 晶心科為RISC-V先行者,近年因應加速新品開發,研發人員增幅較大,今年第一季,營收未達經濟規模,每股稅後淨損1.08元。然而在更多科技巨頭採用RISC-V架構,美系外資看好RISC-V的前景發展,預估晶心科未來將有機會與更多美系客戶合作。

新聞日期:2023/05/19  | 新聞來源:2023年6月8日(星期四)

車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應用交流會

化合物半導體應用產業合作推動平台交流活動

車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應用交流會

化半廣宣用

 

為協助業者掌握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的趨勢與商機,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子產業推動辦公室於111年成立「化合物半導體應用產業合作推動平台」。該平台旨在串接產業鏈的能量,促進跨域合作,帶動國內產業的發展。

智慧電子產業推動辦公室為協助國內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發展與交流,針對電動車三電系統發展與產業趨勢變化為題,開辦交流會促進產業發展。本次活動將邀請產業和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就我國化合物半導體在電動車領域的發展趨勢進行專題分享。透過專家分享化合物半導體創新應用案例,讓與會人員了解產業趨勢、提升產業競爭力,帶動產業技術升級。

 

指 導 單 位:經濟部工業局

主 辦 單 位: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

協 辦 單 位: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

活 動 時 間:2023年6月8日(星期四)14:00-16:10

活 動 地 點: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105會議室(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號1樓)

時間主題講者
13:30-14:00 來賓報到
14:00-14:15 貴賓致詞 工業局電子資訊組/
工業局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
14:15-14:30 化合物半導體應用產業合作推動平台介紹 工業局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
14:30-14:55 化合物半導體發展趨勢與車用功率模組 工研院 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
化合物半導體與功率系統技術組
張道智 組長
 14:55-15:00  Q&A
 15:00-15:10   中場休息
 15:10-15:35 電動巴士動力系統解決方案   東元電機 動力系統研發中心車電產品處
陳俊男 資深專員
 15:35-15:40   Q&A
 15:40-16:05  EVM電動車充電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台達電 智慧能源事業處
賴宏仁 資深產品經理
 16:05-16:10   Q&A
 16:10   賦歸

 

新聞日期:2023/05/18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晶心科 今年權利金可望翻倍增

授權奕力科技,TDDI晶片將量產
台北報導
 矽智財廠商晶心科(6533)授權驅動IC廠奕力科技(ILITEK)的首顆車載面板整合觸控暨驅動IC(TDDI),預計將在7月進入量產。
 法人預估,今年首批出貨量約3~5萬顆,今年權利金收入可望翻倍成長。
 晶心科指出,本次與奕力科技合作的TDDI晶片,將是首顆晶心科車規IP進入量產的里程碑,粗估晶心科今年車用產品營收占比超過10%,此外2022年公司RISC-V占權利金比重6%,2023年預估將提升至10%,在打入兩家中系車廠後,將會有更多車型及品牌廠陸續採用,有利於後續產品的推廣。
 晶心科指出,因為打入車規認證後,除產品符合客戶與市場需求外,一方面中國對於RISC-V開源架構的採用意願度高,不怕踩到歐美規格授權紅線。
 晶心科係第一家獲得ISO 26262認證的RISC-V CPU IP公司,在ARM的寡占市場中,開創RISC-V新藍海。隨著通過認證之開發流程到位,晶心科具備完整功能安全系列產品,來支持汽車產業供應鏈的發展,能縮短車規產品嚴格的認證流程,加速客戶產品上市時間,上月晶心科甫獲得此認證,本月即傳出量產消息,更加凸顯RISC-V快速開發、自由部屬之優勢。
 晶心科在RISC-V架構市場不斷拓展產品線,目前最新的產品線已經可支援到3奈米先進製程,車用市場除該款車載面板整合觸控暨驅動IC(TDDI)外,也針對車載雷達、CMOS影像感測器(CIS)及等產品線推出新品,並獲得客戶開案,目前進度持續進行。
 晶心科第一季營收季減27%、年增7%,其中權利金年減18%,主要反映全球經濟不佳、半導體庫存調整的負面效應,由於營收未達規模經濟,營運呈虧損。下半年隨著新產品推出、新客戶量產,營運可望出現轉折。市場看好,中國在美方禁令背景,加速採用RISC-V架構趨勢下,有利晶心科後續產品的推廣。

第 1 頁,共 3 頁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