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3/09/28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竹科三擴建計畫 加速度

【新竹報導】
為鞏固全球半導體聚落領先地位,竹科管理局昨(27)日表示,積極展開擴建寶山二期、X基地及推動龍潭三期作業。包括6G與太空通訊、智慧醫療、數位轉型及電動車等,朝產業多元化發展、強化園區產業生態鏈,也發展下世代具潛力的前瞻科技。

竹科管理局表示,在全球AI技術、數位轉型應用及淨零排放浪潮下,晶片、伺服器、感測元件、電路載板和散熱產品等均為竹科核心優勢。做為全台第一個科學園區,發展43年來的竹科用地已近飽和。

竹科已經展開擴建寶山二期、X基地及龍潭三期擴建計畫。竹科寶山二期擴建計畫已接近開發尾聲,確定將由台積電主導開發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技術,探索新材料與電晶體結構等領域研究。

X基地占地3.74公頃,規劃建置三棟大樓。第一軟體大樓斥資40億元於去年2月10日開工,已完成鋼結構工程,預計明年5月完工。

為協助台積電備妥1奈米生產基地,行政院2022年11月3日宣布啟動龍潭園區三期擴建計畫。龍潭園區三期擴建先導計畫已於今年6月初經行政院核定,依序舉辦相關說明會等流程。

【2023-09-28/經濟日報/A2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3/09/28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OIP論壇 首場矽谷起跑

台北報導
 台積電2023 OIP(開放創新平台)全球年度巡迴論壇正式起跑,首場在美國時間27日於矽谷聖克拉拉登場!該論壇為世界級半導體尖端技術會議,內容涵蓋台積電設計支援、行業見解及AUTO、AI、HPC、3D IC應用等熱門主題。預期今年焦點將關注3DFabric晶片堆疊和先進封裝,包括日月光、精材、辛耘、家登等供應鏈,可望再受市場矚目。
 台積電OIP生態系論壇,首場已於美國矽谷開跑,接著10月在歐洲阿姆斯特丹、日本東京,11月台灣新竹、中國大陸南京、以色列拉馬特甘陸續登場。本次活動將進行超過150場展會,舉行逾220場技術論壇,估計將吸引超過5,000名半導體界頂尖人士參與。
 台積電成為生成式AI的重要推手,另外2奈米廠正緊鑼密鼓建設中,包括新竹寶山廠、台中中科廠及高雄楠梓廠均將陸續建置廠房,全力衝刺下世代製程技術。
 業者指出,去年台積電於論壇上宣布成立3D Fabric聯盟,成為台積電第六個OIP聯盟,也是半導體產業中第一個攜手合作夥伴,加速創新及完備3D晶片堆疊及先進封裝技術的平台,而先進封裝包括InFO、CoWoS和TSMC-SoIC等技術,也在一年後的此時逐漸壯大,並帶起CoWoS供應鏈的業績增長。
 法人指出,半導體封裝技術的精進,使單一晶片可因應多元需求,如何在發展中規範產業標準,將左右行業發展進度。像是Silicon Photonics(矽光子),將光收發模組整合進晶片當中,提升傳輸速度。目前各大廠也開始積極推動各自的先進封裝平台,如Intel(Co-EMIB先進封裝技術)、Samsung(X-Cube 3D記憶體堆疊封裝)、日月光(VIPackTM先進封裝技術平台),搶食未來商機。
 台積電OIP生態圈論壇,擴大與各大組織交流,對次世代技術提出藍圖。目前如IRDS(國際設備和系統路線圖)認為MOSFET,在1奈米以下將面臨微縮極限,預估市場主流將於2028年由GAA進展至CFET(互補式場效電晶體)。Imec(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也提出beyond FinFET發展藍圖,且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已有較明確的結構與製程研發方向。

新聞日期:2023/09/27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美中貿易角力 台灣須突圍

【社論】
最近美國拜登總統赴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強調與中國的關係是「尋求負責任地管理我們兩國之間的競爭,以免演變成衝突」,並說「我們是為了去風險(de-risking),而不是與中國脫鉤(decoupling)。」拜登總統「去風險而非脫鉤」的說法為美國對中貿易政策一錘定音。

中國經濟快速崛起,到2010年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5年總理李克強提出「中國製造2025」,讓美國警覺大陸經濟的威脅。到了2018年川普總統宣告「中國竊取美國智財權與商業機密」,而開始一連串的制裁行動,中美貿易正式開戰。

川普不想讓美國過度依賴中國製造業,「脫鉤」一詞於焉誕生。拜登總統上任後,延續川普貿易制裁手段;政府官員口氣雖稍軟,但手段卻更多元與激進。美國不僅要求各國禁運高階晶片與生產設備到中國,還積極籌建排除大陸的印太經濟架構,直到今年5月G7廣島峰會,更宣告與中國經貿關係要「去風險化」。

中美貿易戰看起來是美方占上風。畢竟雙方有貿易量體與需求不對稱性。大陸初期還能「以牙還牙」回應美方,但後來也只好以太平洋或世界寬廣,呼籲美方要共存與共榮。至於美方,不僅成功封鎖大陸高科技晶片產製,與大陸經貿是「去風險而非脫鉤」說詞也取得政治宣傳的制高點。

拜登政府對中貿易政策澄清說法,是要區隔與川普壁壘作為不同,只是雙方競合關係的另類表達方式嗎?「聽其言不如觀其行」,拜登對中貿易制裁手段只有更嚴酷,「去風險」與「脫鉤」其實皆存放在對中貿易戰的彈藥庫。

美國對中貿易關係的路徑圖其實至為明顯。持續弱化大陸世界工廠功能,積極建構東協與印度成為新供應鏈;「去風險」因此是指分散進口貨源,不要集中在大陸生產。至於「脫鉤」則是堅持圍堵中國生產任何涉及國安的技術密集產品所產生的後果。

最近美國「百密」箝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終就出現「一疏」,預告「圍堵」策略恐將功虧一簣。華為突破晶片精密製程的封鎖,熱銷Mate Pro 60手機,振奮了大陸人心。華為證明大陸自製高階晶片已具備商業性,未來在市場需求與政府補貼政策下,大陸製作更高階晶片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至於美方分散進口貨源的行動則早已如火如荼展開;東協國家產品,尤其是泰國與越南,占美國進口比率已從2018年7.3%升至去年10.3%。拜登在G20峰會後,率領重要企業直奔越南,宣示深化雲端運算、半導體和AI等領域合作,並希望越南供應稀土,更是具體「去風險」的布局行動。

不過,雖然美國試圖對中貿易「去風險」,其效果仍可能打折。據統計,2018年至2021年間,中國企業對東協直接投資增加44%,其中尤以越南、泰國及印尼最多。去年初,東協加五的RCEP生效後,東協更躍升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顯然,美國對中貿易「去風險」策略,反而促使中國與東協形成更長的供應鏈。

正確解讀拜登政府「去風險而非脫鉤」說法,實際指的是美對中貿易採取「去風險」與「脫鉤」的兩手策略。美中貿易戰仍持續進行,官員互訪只是調控緊張態勢。而觀諸美國的國內政治生態,美中經貿關係「過去的美好早已成為塵封的記憶」,未來雙方敵意螺旋只會繼續升高。

令人遺憾的是,我們不幸成為美中「鬥而不破」貿易戰的輸家。政府鼓勵台商回台,卻因房地產炒作而民怨四起;台灣無法加入RCEP且新南向政策績效不彰,而未能承接東協新供應鏈的樞紐角色,甚至出現對該地區的出口大幅下跌;台積電赴美設廠延宕,引發勞資爭議,更讓台灣失去「矽盾」保障。美中貿易不見終戰之日,政府卻苦無對策,台灣經濟必須設法突圍。

【2023-09-27/經濟日報/A2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3/09/2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旺宏吳敏求:最快明年下半年好轉

台北報導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對半導體景氣看法保守,他26日指出,受到全球經濟狀況不佳影響,市場庫存去化時間拉長,預期明年上半年景氣仍然疲弱,最快下半年才會轉佳。
 吳敏求與媒體中秋節餐聚時指出,他在2023年第一季法說會時,已預測明年上半年不會變好,最快也要等到下半年,因為以正常的時間來看,庫存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化。
 吳敏求解釋,兩年前全球市場對電子產品需求高漲,廠商庫存水位因此升高,但隨著全球經濟景氣下滑,需求也跟著減弱,庫存去化需要更長的時間,也比預期更久。
 吳敏求表示,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高漲,影響歐洲經濟,中國大陸經濟則受美中貿易戰衝擊,在全球經濟情勢仍不佳之下,預期明年上半年景氣不會變好,最快也要等下半年,但目前他難以預期是否會好轉。
 以區域來看,美國的狀況比歐洲好,亞洲靠中國大陸,但疫後大陸大部分民眾把錢存起來,不願意花錢,致消費力不如預期。
 從各應用面來看,吳敏求指出,車用、醫療、工業及高階市場需求相對穩定,旺宏業績也是靠著這些應用,後進者要花時間驗證,搶進難度高。
 吳敏求再次強調「Why Taiwan」的重要性,半導體必須在台灣做,旺宏的研發及製造都設在台灣,而且投資很多錢在研發,時局越不好,越要研發新產品,且要加碼投資,做到「旺宏出品,必屬佳品」。
 吳敏求也預期,未來半導體產業會是台灣、南韓及大陸三雄爭霸,政府介入與否,對這個產業的影響不大。
 近期中國大陸華為推出Mate系列的頂級旗艦新機Mate 60 RS引起矚目,吳敏求認為,這並不代表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變快,他仍維持先前看法,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半導體禁令,中國大陸要追上美國半導體業,大概仍需要20年時間。

新聞日期:2023/09/26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四客戶加持台積3奈米發威

聯發科、超微、輝達、高通爭相導入;法人估,2024下半年「3奈米家族」月產能衝上10萬片
台北報導
 台積電高階製程傳佳音,業界傳出,3奈米晶片設計定案(Tape-out)數量激增,聯發科、高通、輝達、超微四大客戶爭相導入高階製程,預估2024年下半年3奈米家族(含N3E)月產能,可望衝高至10萬片。
 法人指出,台積電預計10月12日召開法說會,公布第三季財報,預料將對海外布局、新製程以及產業景氣釋出最新展望。但台積電不願回應新季度法說會相關傳言。
 高盛證券日前大砍台積電2024年資本支出至250億美元,外資連六日賣超,累計賣超9.62萬張,提款高達513億元,25日終場以525元作收,小漲0.57%。
 iPhone 15熱賣,首款搭載台積電3奈米A17 Pro晶片的Pro與Pro Max機種等待期達二個月,市場反應讓國際晶片廠對3奈米信心大增,積極展開投產規劃。
 業者指出,iPhone 15 Pro系列手機,搭載台積電最新3奈米製程之A17 Pro晶片,含6核心CPU與6核心GPU,是當今首款採用3奈米製程晶片的手機。台積電首個3奈米製程節點N3於2022年下半年進入量產,最大客戶便是蘋果。強化版3nm(N3E)近期也近量產,往後還有3奈米家族延伸應用逐步面向市場。
 除手機應用外,資料及運算需求拉升算力需求,高效能運算晶片廠商也開始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未來主要使用者為輝達及AMD,還有部份美系IC設計業者與ICT大廠。
 隨晶片大型化接近光罩曝光區域極限,晶片廠正導入先進封裝,以及透過Chiplet(小晶片)架構,將大型單一晶片功能分拆為成小晶片,並以先進封裝互相連結,滿足AI運算需求。
 法人估計,在效能追求持續提升下,明年台積電3奈米月產能將顯著提升,由目前約6萬片增加至10萬片。然目前最大的瓶頸,來自於先進封裝。
 台積電現階段CoWoS產能已突破1萬片,年底可提升至1.2萬片;明年上半年產能預估提升至16,000~18,000片,並於下半年再增加至32,000~35,000片。
 法人透露,台積電CoWoS產能擴充速度,將取決於設備廠機台的交付,以台廠而言,6個月的交期已經算快速。近期傳出日本機台訂貨至交付時間長達9個月以上,使明年先進封裝產能達到30萬片難度增加。

新聞日期:2023/09/2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新經濟對策最快925拍板日本也推半導體減稅方案

綜合報導
 繼美國通過稅收減免法案後,日本政府最快25日拍板對半導體等領域提供長期減稅,此舉可望對境內業者形成降低成本、增強供應鏈等優勢,對已在日本設廠的台灣晶圓三雄,包括台積電、聯電、力積電將來營運可望受惠。
 台灣晶圓三雄布局日本動作積極,聯電疫情前收購富士通的12吋廠,並成立USJC子公司,去年更與日本電裝(Denso)瞄準車用市場擴建12吋IGBT產線,預計2025年月產1.0萬片。
 台積電熊本廠規劃2024年啟用,製程包括28、22、16及12奈米,月產能5.5萬片,日前也傳明年第二季再建熊本二廠,總投資金額達一兆日圓。力積電擬與日本SBI籌設12吋晶圓代工廠,自行開發22及28奈米以上製程及晶圓堆疊(WaferonWafer)技術,搶攻AI邊緣運算所產生的多重應用。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這項新經濟對策可能包括為半導體、電池與生物科技等領域提供長期減稅,首相岸田文雄最快25日宣布經濟對策重點,目標是10月份敲定包括減稅在內的經濟措施,執政聯盟稅務小組能在年底前確定減稅具體細節。
 此經濟對策重點之一,在於強化「薪資調漲與擴大投資」動能。為達到此目標,日本政府考慮在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物資方面,根據企業在減碳、數位化、生產與銷售這些產品所採取的措施提供減稅優惠。
 目前研議中的減稅方案將維持五至十年或更久。日本政府也考慮讓虧損企業在轉盈之前都能享有稅務優惠。
 此方案主要參考美國去年通過的《通膨削減法案》,後者針對生產電池等關鍵物資企業給予稅收減免優惠。全球越來越多國家透過減稅等措施,鼓勵企業在境內投資或設立重要物資的廠房設備,包括歐洲、加拿大與韓國皆有類似規劃。

新聞日期:2023/09/25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先進封裝熱 帶旺聯電日月光

台積CoWoS產能大增 中介層供應鏈接單量可望同步翻倍 傳可能漲價
【台北報導】
台積電積極擴增先進封裝產能,近期再對設備廠追加三成機台訂單,帶動已切入CoWoS先進封裝的中介層(Interposer)供應鏈的聯電、日月光投控等廠商後續接單量同步翻倍,並傳出要漲價的消息。法人預期,隨著台積電先進封裝新產能將在明年陸續到位,為聯電、日月光投控帶來強勁的營運動能。

台積電因應輝達(NVIDIA)、超微及亞馬遜等大客戶積極擴產需求,除了原先訂定擴增的CoWoS產能之外,又再度追加三成新設備,代表明年台積電先進封裝新產能開出後,至少將是目前產能的翻倍成長以上。業界預期,由於台積電擴產一向是因應客戶實際需求而擴增,研判屆時客戶訂單占產能比重將可望達到90%的高檔水位。

由於台積電先進封裝訂單需求龐大,加上CoWoS需要中介層作為堆疊邏輯運算IC、高頻寬記憶體的載板,因此衍生出來的中介層訂單動能預料將較今年同步翻倍成長。

其中,聯電、日月光投控等半導體大廠已經分別取得台積電委外的中介層大單,目前正在量產出貨階段。法人預期,在明年台積電CoWoS產能大增之後,聯電、日月光投控訂單亦可望同步大增,為營運帶來新一波成長動能。

據了解,聯電近年來跨足先進封裝市場後,推出可應用在物聯網(IoT)、車用晶片等封裝解決方案,不論是晶圓凸塊(Bumping)、打線封裝,一路到先進的2.5D、3DIC 與扇出型晶圓級封裝解決方案,當中最為矚目的莫過於2.5D的矽中介層解決方案,可透過結合聯電及其他專業封裝廠共同合作,成為聯電得以搶下輝達中介層大單的關鍵。

業界傳出,聯電已針對超急件(super hot run)的中介層訂單調漲價格,並啟動產能倍增計畫因應客戶需求,日月光先進封裝報價也蠢動。

聯電強調,相較於同業可能是封閉式的體系,該公司在中介層的競爭優勢是有開放性的架構。聯電現階段中介層主要在新加坡廠生產,目前產能約3,000片,目標倍增到六、七千片,以因應客戶需求。

至於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在先進封裝布局上,早已具備系統級封裝(SiP)及3D封裝平台「VIPack」等技術,旗下矽品也擁有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技術,因此在中介層技術掌握度亦相當高,在台積電中介層產能不足情況下,日月光投控也可望順利取得台積電委外訂單,增添營運龐大動能。

【2023-09-25/經濟日報/A3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3/09/2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瞄準AI雍智明年重回成長

台北報導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雍智(6683)今年以來持續受到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影響,營運較去年下滑,進入下半年以來,單月營收仍維持今年相對低檔表現,不過,市場法人看好,該公司全力攻AI商機下,目前已掌握AI晶片客戶,明年營運可望重回成長軌道。
雍智第一季時單月營收約在1.2億元至1.3億元之間,但6至8月營收均落在1.15億元,相對上半年呈現趨緩表現,主要仍由於全球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影響,法人預期,該公司第三季營收大致維持上季水準。
不過,今年以來全球AI商機大爆發,且高速運算HPC需求也明顯增長,在消費性市場動能轉淡之後,成為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積極搶進的商機,而雍智今年以來也積極布局搶攻AI相關市場,據了解,目前該公司已掌握多家AI相關晶片客戶,有機會在明年對營運有具體貢獻。
據了解,今年大啖AI商機的廠商中,包括市場較關注的世芯-KY、創意及慧榮都是雍智重要客戶,該公司也機會藉由原本的客戶,更深入的切入相關供應鏈中,此外,市場法人也指出,該公司為台系晶圓大廠重要的測試廠之一,明年在AI、車用、HPC等相關需求仍看強勁成長下,預期市場整體新開案量能也將強勁增長,法人預期,今年下半年雍智營運料將持穩,明年待景氣復甦,有望重拾成長動能。

新聞日期:2023/09/22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漢磊衝第三代半導體

看好汽車、工業、綠能產業帶動需求 明年推碳化矽新品 相關產能將倍增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漢磊(3707)與旗下磊晶廠嘉晶昨(21)日舉行聯合法說會,強調集團全力衝刺第三代半導體事業。漢磊總經理劉燦文並透露,明年首季將推出第三代碳化矽(SiC)產品,可優化產能效率三成,並持續擴產,預期明年碳化矽產能將較今年倍增,2025年會是今年的三倍。

展望後市,劉燦文坦言,目前整體經濟情況不夠明確,下半年至明年初能見度不佳,客戶對明年首季仍保守,不過,客戶普遍預期明年會是復甦的一年,對明年第2季起需求相對樂觀,尤其綠能、車用需求較強勁。

漢磊看好汽車、工業和綠色能源產業需求成長確立,進而帶動碳化矽產品需求上揚。針對產能規劃,公司透露,目前碳化矽產能利用率大於90%,明年產能會是今年的一倍,2025年將達今年三倍,並且會從現有矽基產線轉換成碳化矽,待新設備到位後、產能將陸續轉換。

漢磊董座徐建華強調,漢磊集團擁有三大優勢,首先是技術發展早,在Planar MOS製程不斷進步下,成本持續降低、間距也縮小;其次是累積眾多的製程經驗,在生產碳化矽與氮化鎵(GaN)的周期、效率等方面都具有競爭力,最後則是客戶組合,現階段的客戶除了IC設計外,也強化IDM廠。

嘉晶總經理孫慶宗指出,已有客戶打入AI供應鏈,預期今年化合物半導體業務維持成長,8吋氮化鎵磊晶片開發及客戶驗證進展順利,6吋碳化矽擴產進度符合目標,營收將隨產能增加而成長。

【2023-09-22/經濟日報/C1版/證券產業】

新聞日期:2023/09/20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亞銀下修台灣經濟成長

調至1.2% 大陸房地產危機與聖嬰現象搗亂 亞洲開發中國家增速落至4.7%
【綜合外電】
亞洲開發銀行(ADB)20日下修亞洲開發中國家今年經濟成長,理由是中國大陸房地產業疲軟和聖嬰現象相關風險,使地區前景蒙上陰影。

亞銀更新區域經濟展望,將亞洲開發中國家2023年經濟成長預測,從7月的4.8%下修至4.7%,其中台灣由1.5%降至1.2%。

不過,亞銀對於亞洲開發中國家明年成長預測,從原先的4.7%略微上調至4.8%,對台灣明年經濟成長預測,升至2.7%。

亞銀在9月展望報告中說,全球需求疲弱,持續拖累亞洲開發中經濟體的成長。儘管今年上半年萎縮速度放緩,但南韓、新加坡和台灣的出口7月仍衰減11%~16%,反映電子產品需求在2020至2022年大幅上升後,買氣轉趨疲弱。「令人鼓舞的是,半導體市場可能已經觸底,預計在2024年反彈。在這種情況下,台灣明年的成長預測略微上調至2.7%,但今年的預測則下調至1.2%」。

亞銀首席經濟學家朴之水在記者會上說:「我們認為,亞洲地區具有韌性的成長,實際上是基於相當強勁的國內消費和投資,儘管外部需求減少,抑制了出口導向的成長。」

亞銀下調今年東亞、南亞和東南亞的成長預測,中國大陸和印度將分別成長4.9%和6.3%,略低於7月所估的5.0%和6.4%。亞銀在報告中表示,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危機「構成下行風險,可能阻礙地區成長」。

不過,亞銀將中國大陸和印度2024年的成長預測分別維持在4.5%和6.7%。

朴之水表示,雖然目前為止亞洲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強勁,通貨膨脹壓力正在減弱,但各國政府需要保持警惕,包括食品安全。

今年亞洲開發中國家的通膨率料從去年的4.4%放緩至3.6%,到2024年將繼續放緩至3.5%。

【2023-09-21/經濟日報/A4版/焦點】

第 1 頁,共 3 頁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