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經濟部投資審議會27日通過重大對外投資案件共四件,約105.11億美元,其中,台積電分別以52.6億6,200萬美元、50億美元增資,以新建12吋晶圓廠熊本二廠,以及建置美國12吋晶圓廠第二期廠。
經濟部投審會召開第九次會議,對外投資四件中,台積電為因應當地客戶需求成長、強化與客戶間的策略關係等,增資日本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C,用以新建12吋晶圓廠(熊本二廠),預計生產6、7奈米、12、16奈米及40奈米製程技術之產品,以及美國TSMC ARIZONA CORPORATION,用以建置12吋晶圓廠(第二期廠),預計生產2奈米或3奈米製程技術產品。
經濟部投審會表示,台積電最高階製程、研發中心及多數產能仍根留台灣,並持續推進更新世代製程技術研發,此次增資可深化與當地供應鏈業者合作,同時網羅當地頂尖人才,充實台灣技術儲備,長遠而言將有助於國內半導體產業持續維繫及提升國際競爭力。另外,華新麗華以1億6,000萬美元增資新加坡WALSIN SINGAPORE PTE. LTD.,從事經營投資控股業務。光寶科技則以8,938萬8,037美元投資日本COSEL CO., LTD.,從事經營電子設備、電力設備及配備產銷業務。
根據經濟部投審司統計顯示,台灣海外投資不斷成長。今年1到5月核准整體(包含對中國大陸)對外投資件數達427件,較上年同期增加49%。
打入HBM及CoWoS供應鏈;董事長林健男交棒郭文筆
台北報導
台勝科(3532)27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新任董事會隨即召開,原董事長林健男循台塑模式,交棒給郭文筆。林健男在股東會中指出,隨需求回升,台勝科第二季業績將優於第一季,下半年優於上半年。
台勝科12吋新廠已於2024年上半年順利完工,將導入日本勝高(SUMCO)最先進技術,下半年開始送貨給客戶驗證,月產能約30萬片,隨著新廠產能開出,相信對業績有顯著貢獻。
台勝科積極參與AI高階製程領域,已打入高頻寬記憶體(HBM)及CoWoS供應鏈,將擴大銷售,以提升公司績效。
林健男指出,台勝科在新市場擴展上也不遺餘力,該公司矽晶圓在業界具有品質標竿優勢,將積極開發東南亞及美國市場,以避免中國大陸同業低價傾銷影響。
台勝科8吋矽晶圓業務,受主要產品驅動IC及電源管理IC,轉往12吋生產影響,加上中國同業競爭,表現不佳。為解決此困境,台勝科已著手兩項策略因應,一是開創磊晶代工新業務;二是參與新世代第三類半導體研發。
此外,亦強化AI與自動化應用,近年來在總裁王文淵的領導下,積極運用AI進行製程優化,目前已完成21案,下半年將持續擴大推動,預估每年效益可達2.5億元。
同時,台勝科將以全面自動化的生產設備,將更進一步導入生成式AI,朝智慧工廠邁進。
台勝科2023年繳出合併營業額149億元,稅後純益34.5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8.92元的佳績。
2024年第一季受車用、手機及電腦市場需求疲弱影響,客戶拉貨意願保守的因素影響,台勝科第一季稅後純益3.86億元,EPS0.99元。
第二季受惠AI挹注,個人電腦和手機的需求回升,客戶開始出現庫存去化現象,供應鏈壓力也有所緩解,預期第二季業績表現,將比第一季成長,下半年更將優於上半年。
鎖定日、馬、墨攻先進封裝
台北報導
看好AI強勁需求,日月光投控宣布二度上修資本支出,集團營運長吳田玉表示,將擴大全球布局,包括日本、馬來西亞及墨西哥都列入考慮,儘管日本山形縣已擁有一座封裝廠,但為擴大先進封裝業務,積極評估更大的日本營運據點。市場推測,日月光赴熊本設廠的可能性極高。
日月光年初拍板全年資本支出約21億美元,4月法說時追加10%,不料,僅時隔約二個月,再度調高資本支出。公司財務高層表示,規模將較年初預估數增加約13至14%,市場法人推估,今年資本支出上看24億美元,約新台幣778億元,將創歷史新高。
吳田玉指出,今年大幅增加資本支出,大部分用於先進封裝及智慧生產,並持續投資智慧工廠。預期下一個10年,半導體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兆美元。
日月光投控26日舉行股東會,吳田玉強調,在考量市場及客戶需求之下,目前積極評估全球化布局,在先進封裝布局方面,日本、墨西哥及馬來西亞都不排除前往建置先進封裝廠。
墨西哥方面,吳田玉則指出,目前在當地已形成電動車的供應鏈,集團旗下的環電在墨西哥已有廠房,並在該廠鄰近區域再買一塊地,未來將視市場及客戶需求做調整,未來預計建置封裝及測試的完整產能,不排除進一步建置先進封裝產能。
美國擴廠上,日月光去年透過子公司ISE Labs,斥資2,400萬美元(約新台幣7.65億元),在加州聖荷西建置測試產線,預計7月12日該新廠舉行投產剪綵儀式,他認為,美國未來是自駕車、機器人等先進應用的發展重鎮,日月光將持續視市場需求強化美國布局。
另外,吳田玉也指出,馬來西亞擴產進行得很順利,當地供應鏈逐漸更完整,未來是否在馬來西亞建置先進封裝產能,也正積極評估中。
對於外界關注,台積電持續大動作擴充CoWoS產能,吳田玉指出,先進封裝已在台灣建構完整的生態系統,AI製程方面台灣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日月光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和台積電是很密切的合作伙伴,先進封裝二大廠之間的合作,完全是看市場需求的動能而定。
助塔塔集團建12吋廠,並與矽谷新創洽談合作;WoW技術提供更具性價比的AI晶片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770)擴增海外市場,積極參與各項海外展覽,力積電副總顧峻表示,自從與塔塔集團合作之後,陸續打開市場能見度,其中,已與矽谷新創公司洽談,未來將有機會展開合作。力積電透露,相較純晶圓代工廠,力積電具備DRAM技術,可透過Wafer on Wafer(WoW晶圓堆疊)技術,並以TSV(矽穿孔)達成異質整合,提供更具性價比之AI晶片解決方案。
身為塔塔集團合作夥伴,力積電協助打造全印度首座12吋晶圓廠,將於今年內動工。印度最大集團加持下,於北美市場力積電能見度逐漸提高,顧峻指出,在矽谷地區,印度裔工程師很多,雙方互相加持之下、信任度提升不少;其中,新創公司因資金有限,從成熟製程開始切入,更有利於公司發展長遠規劃。
此外,塔塔集團觸角跨至各行各業,並為唯一被蘋果列入供應商名單之印度本土公司、塔塔汽車更為當地最大廠,掌握上游晶圓代工,進一步壓低成本,與力積電集團共創雙贏。
而WoW為力積電攜手矽智財公司愛普(6531)共同開發,多層堆疊為未來技術趨勢,提供具備價格優勢之AI晶片,為力積電爭取更多價格敏感客戶。力積電分析,目前產能皆已備妥、技術漸臻成熟,參展各項半導體展會,將有助於提升市場能見度。
與國際級公司聯手,是現階段成熟晶圓代工廠達成海外布局之方式,以聯電集團為例,即與英特爾攜手合作,將協助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之Intel Fab12、22和32廠進行開發和製造;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要以現有設備導入聯電製程,雙方仍有待磨合。
展望後市,法人認為力積電營運將有望逐步復甦,因消費性與運算需求復甦略優於預期,相關產品包括OLED Driver IC, ISP、Wi-Fi SOC等, 電腦、消費和通信領域的庫存狀況改善到更健康的水準,下半年成熟製程產品需求將緩步回溫,預估產能利用率也會逐步恢復至7成到8成。
舊金山報導
矽智財(IP)大廠M31持續擴大基礎IP研發,完整布局基礎、傳輸介面IP,深受晶圓代工大廠器重,24日攜手英特爾於DAC(國際電子自動化會議)揭北美市場戰略布局,其中,英特爾IFS(晶圓代工服務)擴大1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規模加上美系CSP預計導入M31先進製程之高速傳輸介面IP等,為M31營運動能添柴火。
透過與護國神山密切配合,M31先進製程基礎元件IP產品完整,其中,公司已經開始布局die-to-die和Chiplet領域,是未來三年重要的IP藍圖規畫;在追求效能與差異化的市場環境中,M31更提供客製化IP,為客戶量身訂製,具備市場競爭優勢。
千金股M31 25日除權息,其中現金股利8元及股票股利2元,合計股利10元,單日填息率約4成。
M31透露,基礎元件IP之營收貢獻已有兩成來自晶片設計業者對於差異化及客製化的需求;此外,目前全球對先進製程之高速傳輸介面IP與客製化基礎元件IP的需求仍在爬坡期,對IP、客製化需求發展感到樂觀。
合作夥伴英特爾下半年將擴大先進製程市場規模,M31強調,北美市場非常關鍵,持續加大該地區宣傳力道,今年有機會做到更多的美國客戶,首宗合作案有望在今年亮相,並在下半年進行20A節點IP開發。
法人分析,隨著國際IP巨頭Arm(安謀)逐步退出基礎元件IP市場,M31全球市占率有望自個位數擴大至15%以上。儘管持續進行投入研發、EDA工具支出等,影響今年獲利表現,然而,前瞻研發技術升級不間斷,外界預估,M31將為最早取得2奈米晶圓代工矽驗證業者之一、搶占市場先機。
展望下半年,法人認為,晶片設計呈現溫和復蘇,對於高速傳輸介面IP規格進入升級循環;M31在各式IP受惠於AI軍備競賽,包括資料傳輸、影像處理、資料儲存和記憶體應用等,皆有望獲得美系指標大廠導入。
先進製程IP進入障礙高,搭配關鍵競爭對手退出供應鏈,除既有雲端運算領域之外,在車用應用也看到傳輸介面IP導入,如ADAS、娛樂系統、感測器系統等。M31表示,今年先進製程營收可望占整體比重50%~60%,藉此拉大與競爭者差距。
舊金山報導
非台積電聯盟逐漸崛起,由聯電集團作為核心,攜手Arm及英特爾,強化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合作夥伴關係。法人認為,英特爾與聯電合作加速,有望擴大採用智原委託設計服務,伴隨著成熟製程晶圓廠重啟投片,下半年迎來谷底復甦。
聯電集團三角聯盟成形,智原成為ASIC、關鍵IP供應商,不但取得陸系AI客製化晶片專案,也進軍車用市場,有望開花結果。
智原參加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最高殿堂之國際設計自動化大會(DAC),展示次世代ASIC解決方案,揭露與Arm(安謀)合作進程,已跨入車用ASIC開發及HPC SoC新領域;智原透露,3D IC先進封裝整合領域漸有斬獲,搭配三星HBM、取得AI客制化晶片專案。
晶片設計進入關鍵工具和技術決勝時代,倚重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將複雜電路轉化為晶片實體,前三大巨頭新思、益華電腦、西門子市占超過7成,但近年來晶片設計需與代工業者緊密配合,台廠以矽智財授權、後段設計掌握等方式漸露頭角,如智原、M31、擷發科技等均參與其中。
智原本次於現場大秀其設計實施服務(DIS)的參與模式及根據不同客戶需求量身訂製之3D IC先進封裝整合,強大設計能力,也獲得三星晶圓代工的青睞。
智原也展示與Arm合作成果。首度進軍車用,以Arm最新Cortex-A720AE IP,開發支援AI車輛之ASIC;同時宣示跨入先進製程,以Arm Neoverse運算子系統(CSS)開發之64核心客製化SoC,使用Intel 18A打造。
台北報導
群創(3481)力拚活化資產,在去年底關閉南科5.5代廠之後,傳出近期敲定將把該座廠房出售給記憶體大廠美光,交易金額大約新台幣180億元。目前已經開始搬遷設備,計畫在7月底清空,把設備搬去三廠,而廠房則是將移交給美光。
群創對此回應,不對傳言與臆測做任何評論,公司將持續專注本業與轉型發展,以彈性策略規劃,致力優化生產配置及提升整體營運效益,強化集團布局與發展。
群創賣廠消息一出,21日股價爆量大漲,群創在三大法人聯手買進帶動之下,以漲停價15.6元作收,單日爆出近59萬張的巨量。連同業也受到帶動,其中友達收盤上漲3.86%,以18.85元作收,成交量達33.43萬張;彩晶也同步上漲4.7%,收盤價10.25元。
群創連續兩年大虧,由於生產線產能利用率調降,而且老舊的生產線已經沒有競爭力,去年以來陸續針對舊的廠房、產線展開調整。一座3.5代線轉做FOPLP面板級封裝,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出貨。
至於在去年底停止投片的5.5代廠,其轉型用途一直懸而未決,先前公司僅強調會轉為非顯示器應用,透過舊廠轉型緩和面板競爭壓力。不過昨日傳出正積極擴充HBM產能的美光將買下群創5.5代廠的廠房,快速擴充產能,交易金額大約為180億元。而近期群創已經開始搬遷5.5代廠的設備,把設備先放置在三廠,預定在7月底清空廠房。
除了陸續關閉、推動在台的前段面板生產線轉型之外,因應前段面板產能縮減,今年群創也宣布關閉了位在南京的面板後段模組廠,該廠以中小尺寸面板應用為主,相關設備集中到寧波廠,也透露不排除出售廠房。
日月光投控、京元電、力成股價強漲,法人樂觀後市
台北報導
先進封裝成顯學,也讓半導體產業突破摩爾定律極限,日月光投控、京元電及力成三大封裝指標股價帶頭衝,市場法人看好三大封裝廠下半年營運明顯回升之外,2025年在AI需求推升下將更具成長動能。
全球半導體產業逐漸步出庫存調整陰霾,除以先進製程為重心的台積電扮演半導體產業成長重心,封測產業包括日月光投控、京元電及力成三檔在先進封裝布局相對較早、也較具優勢的封測大廠,未來營運也受市場看好。
市場法人指出,日月光下半年營運可望更明顯加溫之外,該公司對人工智慧帶動的先進封裝布局不斷加強,在AI相關業務,包括先進封裝、FanOut、2.5D封裝等客戶採用率持續提升。
日月光預期,今年底前AI營收貢獻將較去年倍增至5億美元規模,全年AI相關營收將占ATM(封測)業務總量中個位數,可望高於去年的低個位數,法人預期,明年占比可望挑戰高個位數。
京元電在AI晶圓測試相當有斬獲,今年持續擴充產能,預計將較去年倍增,近日法人指出,京元電因承接CoWoS段成品測試(FT),受惠先進封裝的動能相當強勁,值得留意的是,輝達(NVIDIA)的超級晶片GB200及相關伺服器系統正進行各種測試,2025年訂單與供應鏈分配將於下半年拍板,市場法人預估,明年GB200超級晶片的總出貨量將達90萬顆,京元電身為供應鏈中測試大廠,明年營運將持續受惠。
力成擴大在2.5D、3D封裝布局,去年購入與晶圓廠同等級的CMP(化學機械研磨)機台設備已進駐,另HBM(高頻寬記憶體)第四季可望出貨,市場看好該公司中長期營運展望。
在台積電帶頭衝的效應下,日月光股價19日創歷史新高,盤中高點來到181元;力成19日股價高點也來到200元,收在197.5元,也是歷史高檔區,後市有機會挑戰歷史高點209.5元位置。京元電則上漲4.31%,收在109元的波段高點。
一廠發現遺址停工,牽動輝達及AMD新AI晶片生產,備受矚目
台北報導
台積電嘉義科學園區先進封裝製程一廠(P1廠),因施工挖到歷史文物遺跡而停工,台積電隨即啟動二廠(P2廠)的工程準備。台積電表示,嘉科廠房用地發現疑似遺址一事,將配合主管機關規定進行後續相關程序。台積電ADR 17日早盤一度上揚2.61%。
嘉義科學園區總開發面積約88公頃,台積電二座先進封裝廠占地20公頃,較竹南封測廠14.3公頃再大上近4成。嘉科一廠規劃面積約12公頃,原預計2026年底完工、2028年量產,此次遺跡事件,讓二廠提前啟動,是否影響先進封裝產能規畫,備受矚目。
南科管理局及嘉義縣文化觀光局17日均表示,已依文資法於6月7日提送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做文資審議,同意搶救挖掘,審議委員原則同意進行搶救挖掘,後續將依文資法相關規定辦理。
嘉義科學園區為打造大南方科技走廊重要樞紐,台積電嘉科廠除了提供高雄廠2奈米製程的後段CoWoS封裝外,更將進一步導入3D先進封裝技術SoIC(System-on-Integrated-Chips),戰略地位相當重要。
由於AI晶片推陳出新,先進封裝軍備競賽依舊,眾多客戶引領期盼,其中輝達(NVIDIA)2026~2027年最新AI GPU「Rubin」平台,將沿用chiplet+CoWoS-L封裝架構,另AMD將於第四季推出升級版MI325X,目前正尋求SoIC G2的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先進封裝。
法人指出,明年底台積電CoWoS月產能將上修至6萬片,伴隨訂單成長,學習曲線持續拉升,明年全年產能即有望突破60萬片,隨半導體進入埃米世代,台積電先進封裝的產能缺口將逐步拉大,嘉科廠能否於2026年完工將動見觀瞻。
台北報導
護國神山台積電3奈米供不應求,蘋果、輝達(NVIDIA)等七大客戶產能全包,預期訂單滿至2026年。據悉,台積電3奈米代工價調整上看5%以上,先進封裝明年年度報價也約有10%~20%的漲幅。
台積電上周股價以922元作收,市值衝高至23.91兆元,再創史上新猷,今年來外資大買39.5萬張。董事長魏哲家「價值說」發酵,先進製程及封裝調漲有望一炮雙響。
據供應鏈消息,除3奈米代工價格看漲,先進封裝產能也同步看漲。台積電竹南先進封裝廠(AP6)啟用至今一年,隨AP6C機台陸續到位,已成為全台最大CoWoS基地,第三季CoWoS月產能有望自1.7萬增至3.3萬片,倍數翻揚。
隨AI百萬億訓練模型的推出,更強大的運算資料中心、持續推升對AI加速器硬體需求,CoWoS先進封裝產能仍供不應求。業界分析,AI加速器不採最前瞻先進製程,但卻需依靠先進封裝技術,國際半導體廠誰能從台積掌握更多先進封裝產能,就決定市場滲透率與掌握度。
台積電先進封裝產能稀缺,主客戶輝達需求最殷切,約占半數產能,AMD緊追其後,博通、亞馬遜、Marvell均表態積極採用先進封裝製程。惟毛利率接近8成的輝達不會讓出新開產能,而採同意漲價讓利策略,以掌握更多先進封裝能量,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供應鏈證實,台積電增添CoWoS相關設備預計第三季到位,並要求設備廠增派工程師全面進駐龍潭AP3、竹南AP6、中科AP5等廠,除竹南廠AP6C,中科廠原只進行後段oS,也將陸續轉成CoW製程,嘉義則在整地階段,進度將超前銅鑼。
法人透露,3奈米、5奈米等先進製程節點,價格也將調整,特別下半年3奈米訂單強勁,稼動率將近滿載並延至2025年,5奈米也在AI需求推動下呈類似情形。
先進封裝產能供不應求更將延續至2025年,法人分析,明年市場需求量估超過60萬片,台積電明年供給量預估53萬片,仍有高達7萬片左右缺口,先進封裝漲價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