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綜覽

新聞日期:2024/12/10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旺矽+1% 同期最佳

【台北報導】半導體測試介面廠旺矽(6223)昨(9)日公告11月營收達9.8億元,月增1%、年增43.6%,為同期新高、也是單月歷史次高。累計今年前11月營收91.19億元,年增24.72%,創歷年同期新猷。 先前旺矽預期,本季營收將淡季不淡,公司會持續強化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更有效率的測試方案,對市場需求持樂觀審慎看法。 旺矽指出,公司堅持關鍵零組件自製,進一步強化自身競爭優勢,不僅擴大技術護城河,也拉高產業進入門檻,並針對客戶產業應用類別,提供高度客製化一站式購足專業服務。 旺矽日前規劃增加30%的探針產能,現已建置完成,相關新產能將更強化與國際客戶在未來各個應用類別的深度合作。 【2024-12-10/經濟日報/C4版/上市櫃公司】
新聞日期:2024/12/10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世界先進 Q4營運有壓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5347)11月合併營收約為34.57億元,較上月減少8.86%,副總暨財務長黃惠蘭表示,由於晶圓出貨量減少,11月營收較上月營收減少,該公司先前估,第四季晶圓出貨量將季減約10%~12%之間,市場法人預期該公司第四季營運將有下滑壓力。 世界先進11月合併營收約為34.57億元,較去年同期29.22億元增加約18.31%,較上月減少8.86%,黃惠蘭表示,由於晶圓出貨量減少,11月營收較上月營收減少,累計今年前11個月合併營收約為397.52億元,與去年同期347.63億元相較則增加約14.35%。 對於第四季展望,世界先進先前於法說會表示,由於季節性需求減緩,供應鏈年底前進行庫存調整,公司預估,第四季晶圓出貨量將季減約10%~12%之間,產品平均銷售單價(ASP)將季增3%至5%之間,毛利率將約介於27%至29%之間,2024年第四季產能利用率估季減至65%左右。 市場法人表示,觀察世界先進單月合併營收表現,今年的月營收高峰應是落在9月的46.14億元,10月及11月營收已呈現連續二個月的下滑,進入產業淡季之後,預期12月的合併營收也不易出現顯著回升,因此,預期整體第四季營收及獲利表現,大致符合世界先進先前預期,市場法人估計,世界先進第四季營運將較第三季下滑。 對於2025年的整體市況,該公司則表示,以近期主要的研調機購預測,明年2025年全球GDP成長率約在3.2%左右,而全球景氣和半導體需求有密切相關,由於2024年半導體市況基期仍算稍低,因此,預期2025年仍是溫和成長的一年。
新聞日期:2024/12/09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安國接單報捷 營運衝

拿下數家客戶先進封裝委託設計案 明年挹注業績【台北報導】AI伺服器商機持續暴增,神盾旗下特殊應用晶片(ASIC)廠安國(8054)接單傳捷報。安國與安謀(Arm)策略聯盟後,奪下數家客戶3奈米、4奈米及7奈米等CoWoS先進封裝委託設計(NRE)案,預期明年可望開始貢獻業績,帶旺營運。 安國轉型效益持續發酵,日前公布11月合併營收2.84億元,攀上11個月來高點,並較10月大幅成長79.1%,年增51.3%;前11月合併營收19.4億元,為近八年同期最佳,年增18.2%。 法人分析,AI伺服器商機不斷成長,輝達最新Blackwell平台強力進攻學習和訓練、推論演算法之際,當中推論市場對AI模型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開始重金部署推論市場,意味推論領域將大量採用輝達晶片;至於學習╱訓練領域則逐步改採ASIC晶片模式,成為非高速運算專長的晶片廠搶攻的新商機。 神盾集團已宣布帶領旗下安國、安格、芯鼎等子公司,全面轉型邁入AI領域,正逐步展現綜效,主要歸功於安國先前收購的星河半導體,以及今年第3季向安謀取得的軟體、矽智財(IP)授權,成為神盾集團衝刺AI市場的最大武器。安國與安謀策略聯盟後,成功奪得數個客戶3奈米、4奈米及7奈米等CoWoS先進封裝委託設計案,目前已經進入研發階段,明年有望開始貢獻營收。 安國取得安謀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的軟體及技術後,成功跨入相關領域,法人推估,相關效益將在明年及後年陸續攀升,使安國大啖這波AI商機。 【2024-12-09/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新聞日期:2024/12/0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2奈米產出 近了

台北報導 台積電2奈米呼之欲出,晶圓共乘服務(CyberShuttle)將首度導入2奈米先進製程,規劃明年元月、4月投入設計。業者說,2奈米晶圓每片成本超過3萬美元(近新台幣百萬元),蘋果將成首批客戶,英特爾及AMD緊追其後,聯發科、高通及世芯-KY也有意加快導入速度。 法人指出,台積2奈米製程除新竹寶山,高雄廠可望明年第二季試產,將帶旺設備供應鏈包括中砂、昇陽半及天虹等業者。 2奈米製程電晶體結構改變,開發成本及設計難度增加,晶圓共乘將集合眾多客戶共用一套光罩,節省IC設計及特殊應用IC(ASIC)成本;供應鏈指出,明年元月有望於台積電研發中心開發,4月轉至新竹寶山2奈米新廠Fab 20進行。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說,客戶對2奈米需求更甚3奈米,作夢都沒想到的(Never dream about it),現正積極準備產能。法人表示,台積2奈米月產能明年將拉高至5萬片,高雄一廠本月初進機,估明年第二季試產,高雄二廠則下半年進行裝機。外界推估,台灣ASIC大廠及手機IC大廠都將在這次2奈米晶圓共乘之列,現明確產品規劃的是蘋果iPhone 18之A20晶片首度採用,並搭配SoIC先進封裝。 2奈米晶圓價格將達3萬美元,以iPhone AP為例,將自N3的50美元上漲至N2的85美元,漲幅達70%,為節省成本,矽堆疊技術未來將更普遍,提升主晶片速度、功耗。 法人分析,主流SoIC(系統整合單晶片)為SoIC-X,其快速對準及乾淨接合,晶圓平坦度、潔淨度要求非常高。CMP(化學機械研磨)、原子層沉積等要求提高,相關設備以海外大廠為主。台廠逐步跨入,如中砂鑽石碟耗材、昇陽半乘載晶圓,天虹也替代海外大廠零組件。
新聞日期:2024/12/0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全球半導體10月銷售 新高

台北報導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最新公布數據,2024年10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56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月增2.8%、年增22.1%。進一步分析,今年由AI帶動之下,支撐消費性疲弱逆風;另外,全球半導體市場已連續七個月保持增長,透露半導體行業對AI需求持續保持強勁。法人指出,邁向2025年AI仍是唯一焦點,台積電將積極擴產、扮演半導體火車頭角色。 SIA指出,美洲10月半導體銷售領銜各區域,月增和年增幅度最大,分別達8.3%及54%。 SIA提到,全球半導體銷售連續七個月成長,預估今年全年總銷售額將增長近20%,優於先前預期,2025年可望持續增長雙位數百分比。 根據半導體供應鏈查訪,台積電積極擴充先進封裝產能,滿足AI晶片爆炸性需求,估計明年底台積電的CoWoS晶圓月產能將達7.5萬片,關鍵在於台積電AP8廠新加入產能時程;據了解台積電提供給設備供應商發展方向為AP8新廠樓地板面積可新增4~5萬片產能,不過並不會完全在2025年底全建置完成,另外,台積電正在考慮建置部分SoIC、CPO和FOPLP產能。 而台積電帶來的外溢效應,帶動整體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法人預估,台積電將偏重打造CoW產能,會加速將oS(on Substrate)訂單委外給日月光/矽品,主要是前者利潤較佳。 先進製程部分,台積電也同樣扮演全球半導體火車頭。因其掌握AI晶片市場領導地位、先進製程產品定價能力,帶動毛利率、產能利用率提升,加上先進製程庫存天數持續降低,來自HPC、AI伺服器等應用,因該應用對晶片運算能力要求高,優先採用先進製程生產。
新聞日期:2024/12/0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電月營收守穩200億 Q4持平

11月業績仍維持今年高水位,預估第四季晶圓出貨量及ASP均可望與第三季持平台北報導 聯電11月合併營收200.49億元,雖然較上月下滑6.19%,但單月合併營收仍維持200億元以上的今年相對高水位,市場法人認為,聯電預估第四季晶圓出貨量及ASP均可望持平第三季,預料第四季營運仍可望維持和第三季相當水準。 聯電11月合併營收為200.49億元,月減6.19%,年增6.71%,累計前11個月合併營收213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79%。 觀察聯電下半年以來,單月合併營收大致維持緩步加溫態勢,今年前六月,單月合併營收均在200億元之下,進入下半年之後,自7月開始,單月合併營收站上200億元關卡,僅9月意外滑落至189.43億元,但下半年整體合併營收明顯優於上半年表現。 共同總經理王石日前在法說會上指出,聯電看到各終端市場需求逐漸穩定,且庫存水位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展望後市,聯電有許多令人期待的技術和合作項目正在進行,並將持續與客戶的產品藍圖緊密連結。 就第四季展望部分,聯電估計晶圓產出與第三季相比將持平,ASP(平均單價)方面,以美元計算也與第三季持平,若以新台幣計算則下滑。第四季毛利率將降至接近30%,產能利用率恐跌破7成關卡,降到66%至69%。 若將看法拉長至明年,王石認為,明年全年出貨量有機會優於今年,至於市場法人也關注,成熟市場高度競爭下,聯電對明年價格趨勢看法,王石分析,過去這段期間,聯電彈性定價策略也應對市場挑戰,未來聯電價格還是不會跟進價格競爭行列,但訂出韌性價格策略符合客戶需求。 雖然聯電對明年展望看法正向,惟法人認為,陸廠成熟製程產能持續開出,不利明年價格走勢,再加上聯電今年及明年營運都將受到高額折舊壓力並影響營運表現,因此近期外資法人仍持續調節聯電,其股價也維持在近期低檔區,5日下跌1.91%,收在43.6元。
新聞日期:2024/12/0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輝達 擬在美製造AI晶片

明年資本支出上看兆元,由於美國廠缺乏CoWoS-L技術,Blackwell晶片封裝初期仍會在台灣綜合報導 台積電傳與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正洽談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生產Blackwell晶片計畫,若雙方達成協議,輝達將是繼蘋果及AMD後美國廠第三家客戶。 法人指出,美國廠欠缺後段封裝,台積電先進封裝廠赴美勢在必行,估明年2月10日美國召開董事會後,相關先進製程及封裝布局將拍板,2025年資本支出將上看兆元新猷。 路透5日引述消息,台積電亞利桑那廠2025年初量產,已掌握蘋果及超微兩大客戶,輝達可望成為第三家。台積美國廠目前欠缺CoWoS-L封裝技術,Blackwell晶片封裝初期仍會台灣。 據悉,台積電美國一廠將生產5奈米家族,包括N4、N4P、N4X等;目前客戶如蘋果A16處理器,將以N4P打造,AMD則委託生產4奈米HPC晶片,輝達B系列規劃在當地生產B系列晶片,同樣是4奈米製程。 此外,台積電已與封測業者Amkor簽署MOU,為亞利桑那州工廠提供先進封裝測試服務,外界預估,補上CoWoS先進封裝步驟,美國可擁有境內自主生產之AI供應鏈,推估明年下半年發生。 據傳亞馬遜雲端服務AWS對美國二廠產能也有興趣,下世代晶片亦可望投片。法人研判,美國製造趨勢將加速,儘管現階段尚無法針對單一廠區損益測算,惟據過往台積電經驗,成本會略高於台灣廠20~25%,加計美國政府補貼,有望朝正面發展。 美國依「晶片法案」對多家半導體大廠提供補助,試圖吸引國內外業者投資美國建廠。在申請業者中,台積電獲美國政府直接補助66億美元,僅次英特爾的85億美元,條件是需要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興建三座廠房。 亞利桑那廠即將量產,台積電積極拉攏美國客戶。AWS副總裁布朗(Dave Brown)近日宣示,未來將採台積電3奈米製程生產最新AI晶片Trainium 3。
新聞日期:2024/12/05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台躍半導體設備第二大市場

【台北報導】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昨(4)日公布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統計報告,第3季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達303.8億美元,季增13%、年增19%,其中,台灣超車南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蓬勃發展,外界預期,辛耘、弘塑、萬潤、天虹、帆宣、京鼎等相關廠商受惠大。 SEMI指出,第3季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達303.8億美元,季增13%、年增19%。其中,台灣市場以46.9億美元、季增與年增都超過二成,超車南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第3季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仍是中國大陸,以129.3億美元遙遙領先其他市場區域,季增6%,年增17%。南韓第3季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45.2億美元,與前一季持平,年增17%。北美市場以44.3億美元的規模位居第四,季增85%,年增77%。 SEMI總裁暨執行長Ajit Manocha表示,第3季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在支持AI擴散與成熟製程相關投資帶動下,呈現強勁成長。 【2024-12-05/經濟日報/A3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4/12/0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AWS自研晶片 台積、世芯撐腰

Trainium 3採台積電3奈米打造,由世芯提供後段服務,預計明年底推出綜合報導 亞馬遜雲端事業AWS於3日舉辦年度大會re:Invent 2024,展示新一代自研AI晶片Trainium 3,此為該公司首款採用3奈米製程的晶片,預計明年底推出,希望打造可替代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圖形處理器(GPU)的產品,下世代晶片可望於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投片。 供應鏈業者透露,Trainium 3專案預計在2025年初完成晶片設計定稿(tape-out),進一步驗證世芯-KY與CSP(雲端服務供應商)等大客戶合作之3奈米專案進展順利。 路透報導,AWS與輝達的自家晶片皆由台積電製造。AWS執行長加曼(Matt Garman)表示,最新Trainium 3運算能力比前一代Trainium 2增加2倍,能源效率提升40%。此外,AWS亦發表名為「UltraCluster」計畫,這是由數十萬顆自家研發的Trainium晶片、加上新款伺服器組成的大型AI超級電腦。 AWS還宣布推出一款名為Ultraserver的新伺服器,是由64顆相互連接的自研晶片組成,並強調內建Trainium 3的UltraServers呈現的效能將是採用Trainium 2裝置的4倍。AWS新推出的UltraServers將與輝達的旗艦伺服器較勁,後者配備72顆先進Blackwell晶片。 供應鏈透露,從先進封裝產能來看,包含英特爾Gaudi3、AWS ASIC,台廠世芯皆有預留CoWoS產能因應,依照AWS路線規劃,明年底發表,意謂著明年首季度將tape-out,世芯提供後段服務,明年下半年將收取製作收入,2026年進入量產後,營收將進一步受到拉抬。 Marvell主要是為AWS打造Inferentia2.5/Trainium 2產品,是以5奈米來做,另外像AWS的Graviton 3處理器,則不是由兩家業者協助打造,AWS以3成的雲端伺服器市場占有率傲視群雄,AI晶片大餅相關業者皆有機會雨露均霑。 供應鏈表示,亞馬遜旗下還有個Lab 126,專為打造邊緣AI裝置,如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及智慧揚聲器Echo,台廠創意就為其以5奈米打造Echo處理器。台廠ASIC競爭力強勁,獲國際CSP業者青睞,背後不外乎有台積電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撐腰,尤其世芯、創意,皆有長久的合作經驗,能取得更多的產能。
新聞日期:2024/12/0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世界NXP合資 新加坡廠動土

將於2027年開始量產,預計2029年12吋晶圓月產能將達5.5萬片台北報導 世界先進及恩智浦半導體(NXP)於今年9月成立之VSMC合資公司,4日在新加坡淡濱尼舉行12吋晶圓廠動土典禮,該晶圓廠將於2027年開始量產,2029年月產能預計將達5.5萬片12吋晶圓。 世界先進暨VSMC董事長方略表示,新加坡不僅是亞洲的經濟樞紐,更是科技創新的高地,世界先進在新加坡興建首座12吋晶圓廠,將延續核心經營理念,提供特殊積體電路晶圓製造的專業服務,並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座新廠不僅將為半導體產業做出貢獻,更將為當地高科技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方略日前也指出,世界先進近年持續策略轉型,氮化鎵今年也進入量產,碳化矽已簽約合作夥伴,對於新加坡12吋廠的未來發展,公司內部及董事會都充滿信心,他預期5年後滿載,世界先進的年營收將從目前的500億來到1,000億元。 VSMC首座晶圓廠已動工興建,預計於2027年量產,在首座晶圓廠成功量產後,世界先進公司及恩智浦半導體將考量未來業務發展,評估建造第二座晶圓廠。2029年,該晶圓廠月產能預計將達5.5萬片12吋晶圓,創造約1,500個工作機會,同時將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鏈發展。 世界先進12吋廠啟動興建,該公司董事會上(11)月也決議通過該公司及子公司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資本預算,其中,8吋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11.82億元,而開始興建的新加坡12吋廠,相關的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241.18億元,合計將投入253億元。 恩智浦半導體總裁暨執行長Kurt Sievers也表示,恩智浦在新加坡擁有數十年成功的半導體製造營運經驗,新的VSMC晶圓廠與恩智浦的具差異化的混合式製造策略完全相符。這家新晶圓廠將為恩智浦成長計劃確保一個具有成本競爭力、供應鏈控制力和地理韌性的製造基地。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