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綜覽

台北報導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估計,今年12吋晶圓廠設備支出將增加4%,至993億美元,2025年將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達1,232億美元。除半導體晶圓廠區域化發展外,資料中心和邊緣AI晶片需求強勁,都是設備支出不斷增長的主因,近年來,台灣晶圓廠設備廠包括京鼎、均華、天虹及鈦昇等廠均明顯受惠。 SEMI發布12吋晶圓廠展望報告,今年設備支出將達993億美元,增加4%,2025年將進一步提升至1,232億美元,增加24%,2026年達1,362億美元,增加11%,2027年將再增加3%,達1,408億美元規模;2025至2027年合計將支出逾4,000億美元。 國內半導體設備業者表示,12吋晶圓廠設備支出的增加,主要由AI相關裝置貢獻,觀察近二年來,國內多數半導體設備廠的接單及營運表現,可明顯看出產業成長帶動的需求,晶圓廠設備廠商只要打入AI相關供應鏈,今年出貨普遍強勁,以成熟製程設備為主的設備廠相對平緩,以今年來看,尤其是先進製程、先進封裝相關設備廠表現突出,包括均華、天虹、鈦昇及京鼎等廠,今年營運成長趨勢明確。 以各區域或國家的需求來看,未來三年中國大陸、韓國及台灣,將扮演全球12吋晶圓廠設備前三大需求來源。 SEMI預估,美洲未來三年支出金額將約630億美元,日本將約320億美元,歐洲和中東約270億美元,東南亞約130億美元。在政策激勵下,這些地區2027年設備支出皆將較2024年倍增。
新聞日期:2024/09/2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嘉科CoWoS廠 10月有解

台北報導 台積電嘉義科學園區先進封裝製程一廠(P1廠)疑似發現遺跡,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暫時停工。國科會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長鄭秀絨25日指出,預計今年10月會清理完畢,移交給台積電,據台積電告知,不會影響原本預估的裝機時程。 台積電25日表示,公司不評論市場傳言,然我們在嘉義科學園區廠房用地,持續依計畫進行並且進展良好。 台積電因應AI晶片需求,積極擴充先進封裝CoWoS產能,投資擴產從既有北、中、南科學園區延伸到嘉義園區,未來嘉義園區將是台積電先進封裝生產重鎮,占地約20公頃,其中P1廠規畫面積約12公頃,預計2026年底完工,並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 不過,今年5月台積電發現P1廠部分區域有疑似繩紋陶片、陶環等遺跡,依《文資法》提送文資審議,隨後也擬定搶救計畫並調整工序,同步啟動P2廠工程。 針對外界關注施工進度,鄭秀絨於國科會2024年上半年營運記者會應詢說明,該基地確實有挖到文化遺址,依《文資法》挖到遺址的地方必須停工,並調整施工順序,目前在3個敏感的區域中,包括第一區、第二區東側已完成挖掘清理,並移交給台積電約2,000平方公尺。 鄭秀絨表示,現在每天約有100位工人在當地進行挖掘的專業工作,第二區有挖到四、五具人骨遺骸,目前已在處理中,第三區仍在進行挖掘作業,發現的文物比預期的少很多。根據規劃,P1廠預計2025年第三季裝機,P2廠預計2026年裝機。
新聞日期:2024/09/2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受惠急單 天二科技 Q3營收挑戰季增5%

台北報導 晶片電阻廠天二科技(6834)上季營收創下九季新高紀錄,受惠於庫存去化之後的急單效應,天二8月營收締造單月次高紀錄,法人估天二本季營收將持續成長,可望季增5%。 由於電源廠、車廠需求提升,天二科技8月營收以1.25億元寫單月營收次高紀錄,月增6.93%、年增32.1%,為連續第二個月繳年、月雙增營收成績單,累計今年前八月營收大幅成長30.2%,天二表示,第三季需求主要由急單帶動,單季營收持續成長無虞,但是公司觀察大陸市況仍舊疲弱,步入第四季之後,營運將回落。 天二今年積極拓展直銷客戶比重,第三季擬新增一家電源大廠客戶,目前正進入議價階段。以天二第三季前二月營收均站穩億元以上,法人推估,天二第三季營收上看3.5億元,約當季增5%,可維持獲利。 天二科技於7月董事會決議,斥資1,700萬人民幣入股金仁寶集團旗下晶片電阻廠麗智電子(南通),成為持股9.02%的第三大股東,雙方在通路及產品上互補,天二將快速補足厚膜電阻料號,建構匹配產能,強攻大型OEM/ODM客戶,有利於提升全球市占率。
新聞日期:2024/09/2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三星求援 台積、泛聯家軍吃香

台北報導 台積電2奈米將於2025年量產,台廠半導體生態圈成重大推手,進一步擴大領先對手三星(Samsung)、英特爾(Intel)等業者。市場傳出,三星記憶體及手機部門有意攜手台廠力挽頹勢,台積電及泛聯電家族可望受惠。 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激烈,在晶圓代工方面,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統計,今年第二季前五大晶圓代工(Foundry)排行仍由台積電繼續蟬聯第一名,單季營收208.2億美元、市占達62.3%,排名第二的三星單季營收季增14.2%至38.3億美元,市占11.5%。此外,中芯國際、聯電及格芯尾隨其後,市占達5.7%、5.3%及4.9%。 三星近期各大業務進展不如預期,晶圓代工、記憶體業務飽受競爭對手台積電、海力士挑戰,手機品牌業務更深陷「綠線門」事件困擾,為力挽頹勢三星冀望於台廠合作。 三星3奈米製程導入不順,不再鎖定韓系供應鏈,除逐步仰賴台積電製程支援,記憶體更力求與台積電合作。此外,市場傳出,三星明年S系列機種亦不排除將聯發科天璣系列納入二供行列,聯詠也有望取得部分訂單。 據指出,三星品牌業務因Exynos 2500生產良率問題,是否能順利搭載於手機上仍為未知,因此,除原有高通解決方案之外,據傳已找上聯發科天璣系列手機晶片,作為明年自家S系列高階機種二供。 受惠於三星轉單效應,台廠IC供應鏈有望同步受惠,法人透露,聯詠將擁有潛在機會,主因價格極具競爭力,加上聯詠今年已打入蘋果供應鏈,提供iPhone OLED DDIC,技術已獲得國際大廠認可,因此未來有望成為三星降本的選項之一。 另外,全球三大高頻寬記憶體(HBM)供應商美光、SK海力士與三星合計市占率高達9成,在美光在台設置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基地後,海力士也積極表態與台積電合作,三星記憶體業務總裁李正培(Jung Bae Lee)也釋出善意,喊話台積電未來合作的可能。 業者表示,由於HBM(高頻寬記憶體)導入AI晶片大廠之需求,簡單的HBM4 base die記憶廠自己可行生產,但如果客戶搭配的是ASIC,就需要領先技術配合,台積成為記憶體廠合作首選。
新聞日期:2024/09/2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高雄廠 第三座傳本月動工

台北報導 台積電2奈米產能建置持續,高雄廠蓄勢待發準備投入營運,首座將於明年第一季投入、第二座預估第三季加入。供應鏈透露,第三座晶圓廠將在本月破土動工,同時也考慮在高雄再建A14晶圓廠;供應鏈指出,台積電不論在先進製程或先進封裝的領導地位,帶起全球的台積大聯盟商機,台廠設備業者技術能力逐步到位,將為最大受惠族群。 台積電一貫不評論市場傳聞。然而,台積高雄楠梓P3廠自今年6月24日正式通過高雄都委會變更為甲種工業區後,該地區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改善工程在8月中全案執行完畢,完成土污解列、同時申請建照。過往台積電於楠梓區建照申請核准時間介於1至4個月之間,最快估本月就將取得建照、破土動工。 供應鏈透露,高雄市政府態度積極,煉油廠改善工程進度快速,北1、2區及中區完成率幾近達8成,提高台積電在高雄增設A14製程的意願。另外,嘉義二期AP7B建照於9月11日取得,包含FAB/CUP(控制中心),其中Fab總樓地板面積達21萬平方公尺,多點快速進行、靈活滿足客戶需求。 相較竹南先進封測六廠(AP6)之14.3公頃,嘉義占地面積達21.9公頃,將完整支援InFO、CoWoS甚至SoIC等先進封裝需求;外界預估AP7最快明年8月開始啟動。法人指出,儘管嘉義廠土地面積大,然南科AP8才能緩解燃眉之急、是近期關注重點。 帶動產業商機,供應鏈指出,在地FAE(應用工程師)資源充沛,隨時提供台積電技術與產品導入客戶端的全面支援,近期觀察到設備業者本身技術能力逐步到位外,亦願意提供製程參數,方便集中管理並持續優化製程。 本土化趨勢成形,業者透露先進封裝所處理的是已做好的AI GPU,售價動輒數萬美元、晶圓成本昂貴,若能提早找出缺陷、提升檢出率,就算提高0.1%的製程良率也相當有價值。
新聞日期:2024/09/20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晶圓代工產值 明年看增20%

AI需求增溫、汽車、工控庫存落底反彈,供應鏈啟動備貨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產業營運即將全面回溫,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受惠AI需求增溫,加上汽車、工控落底反彈,2025年將重啟零星備貨,預估2025年晶圓代工產值將年增20%,台灣除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外,三大成熟製程廠,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2025年營運也將隨著晶圓代工產值成長而提升。聯電、世界先進喊旺 TrendForce表示,2024年因消費性產品終端市場疲弱,晶圓代工廠的平均產能利用率低於80%,僅有HPC產品和旗艦智慧型手機主流採用的5/4/3nm等先進製程維持滿載,但汽車、工控等供應鏈的庫存已從2024年下半年起逐漸落底。 從各晶圓代工業者的表現分析,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將帶動台積電2025年營收年增率超越產業平均。非台積電的晶圓代工廠成長動能雖仍受消費性終端需求抑制,但因IDM、Fabless各領域客戶零組件庫存健康、Cloud/Edge AI對power的需求,以及2024年基期較低等因素,預期2025年營收年增率接近12%,優於前一年。 TrendForce指出,近兩年3nm製程產能進入爬坡階段,2025年也將成為旗艦PC CPU及mobile AP主流,營收成長空間最大。另外,由於中高階、中階智慧型手機晶片和AI GPU、ASIC仍停在5/4nm製程,促使5/4nm產能利用率維持在高檔。7/6nm製程需求雖已低迷兩年,但隨著智慧型手機重啟RF/WiFi製程轉進規劃,2025下半至2026年可望迎來新需求。TrendForce預估,2025年7/6nm、5/4nm及3nm製程將貢獻全球晶圓代工營收達45%。成熟製程利用率提升 在成熟製程方面,TrendForce表示,預期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將因此提升10個百分點、突破70%水準,但預計2025年將陸續開出先前遞延的新產能,尤其以28nm、40nm及55nm為主,成熟製程價格恐怕將持續承擔下跌的壓力。 市場法人認為,台灣三大成熟製程廠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無論在平均毛利率,還是產品競爭力仍優於陸廠,並在陸續在去年第四季至今年第一季走出營運谷底,預期2025年產業回升後,台系三大成熟製程廠營運可望持續優於今年。
新聞日期:2024/09/1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美製蘋果A16晶片 投產

採用N4P製程,僅次於目前台灣的3奈米一個世代,明年上半有望全面生產綜合報導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傳捷報,外媒指出,Fab21迎來首個客戶開始生產蘋果A16晶片。業者指出,2024年台積電大豐收,接連達成美歐日三地擴廠的海外里程碑,10月17日法說會可望由董事長兼總裁魏哲家擘劃全球布局的願景,且美國廠將迎來更多當地客戶,其中包含輝達、AMD等業者。 法人指出,台積電美國廠儘管初期產量有限,然採用N4P製程,僅次於目前台灣3奈米一個世代,未來產能也會逐漸提高,預計明年上半年達到全面生產。 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廠房已建設多年,該廠於2020年宣布建造,明年有望全面生產。台積電強調,不評論單一客戶業務,美國廠專案照計畫進行並且進展良好。 半導體業者指出,儘管手機成品仍需回到亞洲進行組裝,不過從晶片製造到先進封裝,已都能於美國當地完成,而現階段封裝將委由美商艾克爾(Amkor)進行,對台積電或美國來說,皆達成各自的階段性目標。 複製台灣工廠的高營運效率,同屬5奈米家族系列,台積電美國工廠已與台南Fab18良率相當,台積電展現其製造韌性,並結合半導體供應鏈、高階工程師的「黃金鐵三角」,在美國成功複製,相較之下,三星德州泰勒工廠已延後,更凸顯異地建廠的巨大挑戰。 據了解,台積電鳳凰城工廠的2,200名員工當中,約有一半來自台灣。不過,在建造接下來的兩座工廠時,也將提升當地員工的比例,並創造6,000個就業機會。 此外,台積電鳳凰城工廠的重要大將據傳也會於年底進行調整,現任總經理哈里森(Brian Harrison)將退休、由執行副總Rose Castanares接任。 而背後功臣執行長王英郎功不可沒,使命必達的戰功、一肩扛下美國廠milestone(里程碑)重任。明年進入大規模量產,王英郎應會繼續留在美國督軍,不過屆時將有機會迎來包括輝達在內的訂單。 業界研判,輝達應會從消費型顯卡試行,如Blackwell架構GeForce顯卡預計第四季發表,採台積電N4P製程打造。至於資料中心產品因涉及CoWoS先進封裝製程,短期內由台灣廠區生產最具效益。
新聞日期:2024/09/18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三大成熟製程廠 Q3營運回溫

預期單季產能利用率重回七成,已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高檔台北報導 今年全球半導體成熟製程晶圓需求回升力道及速度均低於預期,主因消費市場未能明顯復甦所致,不過,國內三大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世界(5347)與力積電(6770)第三季營運溫和回升,預期第三季單季產能利用率重回七成,已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高檔,市場法人看好三大廠本季營運可望續揚。 近二年陸系業者全力衝刺擴充產能,去年以來陸系成熟製程晶圓代工更是低價搶單,對台系三大成熟製程廠報價造成壓力,不過,由於陸系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第二季40奈米和28奈米已滿載,先前並預估今年第三季毛利率將由第二季的13.9%提升至19%,下半年成熟製程價格競爭將趨緩。 台系成熟製程晶圓代工業者營運隨庫存去化溫和復甦,第三季平均產能利用率預估將提升至七成,大致符合各廠第二季時的預期。 聯電7、8月合併營收415.41億元,已達第二季合併營收73%。市場法人表示,近月聯電單月合併營收都維持200億元之上,是今年單月營收相對高水準,預期加計9月合併營收後,第三季營收將維持成長表現。 聯電預估第三季在通訊和電腦市場需求支撐下晶圓出貨量季增4%至6%,毛利率受折舊增加及電費上漲影響維持約34%至36%,與上季持平,預期產能利用率將提升至近70%。 世界先進8月合併營收36.33億元,月增2.14%,年增3.31%,累計前八個月合併營收278.88億元,年增10.87%。世界先進財務長黃惠蘭表示,晶圓出貨量增加,帶動該公司8月合併營收較上月成長。 世界先進先前預期第三季營運,整體客戶需求將維持成長,也預估第三季晶圓出貨量季增9%至11%,產品平均銷售單價將較第二季持平到季減約2%,估計第三季產能利用率約70%。 力積電8月營收39.5億元,寫下近二十個月新高,累計前八個月營收296.9億元,年增1.1%,該公司預估第三季營收及產能利用率微增,但銅鑼新廠未達經濟規模,將影響第三季毛利率,單季可能持續虧損。力積電估,第三季12吋晶圓廠除銅鑼廠外的產能利用率將緩步回升至八成,8吋廠回升至七成,記憶體代工則持續高於九成。
新聞日期:2024/09/18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英特爾分拆晶圓代工 更黏台

將加重仰賴台系半導體業者,台積電、聯電及智原等受惠綜合報導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16日宣布重大轉型策略,將晶圓代工部門設為獨立子公司之外,也實施更多成本節約措施,包括在年底前關閉全球三分之二的辦公室等策略。法人表示,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有機會更加仰賴台系半導體業者,如台積電、聯電及智原等晶圓代工、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IP業者。 今年以來英特爾事業每況愈下.導致股價至今大跌60%,近日終於盼來好消息。除了晶圓代工事業簽下亞馬遜這個大客戶之外,英特爾也額外獲得美國政府30億美元直接補助,激勵股價在16日大漲6.36%,17日早盤一度續漲3.35%。 法人指出,英特爾分拆晶圓代工部門,今年可以節省數十億美元成本,有望加速高階製程給台積電。此外,在成熟製程方面,英特爾年初與聯電宣布12奈米製程結盟提攜,並與智原科技(Faraday)宣布攜手Arm英特爾18A製程開發基於Arm Neoverse運算子系統的64核系統單晶片,成熟製程部分可望與台廠緊密結合。 報導稱,基辛格向員工發出一份備忘錄,內容指出這是英特爾40年來最重大轉型,晶圓代工部門將成為英特爾旗下獨立子公司,除了擁有獨立的營運董事會之外,也能接受外部資本。 基辛格表示,晶圓代工部門成為獨立子公司不僅能化解市場投資人的疑慮,在企業架構上也更貼近其他晶圓代工業者。但他強調,英特爾還不打算分拆或出售晶圓代工事業,宣稱英特爾維持整體性比較有競爭力。 基辛格表示,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已和亞馬遜雲端服務事業AWS簽約,主要由亞馬遜支付晶片設計服務及代工製造費用,並由英特爾客製化代工生產一款「AI結構晶片」,採用英特爾對外部客戶提供的最先進18A製程。 亞馬遜AWS部門已設計多款應用在亞馬遜資料中心的晶片,並委託英特爾為其中一個版本的晶片進行封裝。英特爾表示,未來將採用即將推出的18AP及14A製程為亞馬遜進行更多晶圓代工。 另一方面,今年3月份,英特爾已經獲得美國政府「晶片法案」直接補助最高85億美元,協助英特爾在美國興建晶片廠房。基辛格16日表示,英特爾近日額外獲得美國政府30億美元直接補助。這項補助是根據美國「晶片法案」中的「安全飛地計畫」,將加深英特爾與國防部的合作,協助國防部興建晶片製造廠房。
新聞日期:2024/09/1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首選面板閒置廠房 半導體巨擘 在台瘋買廠

台積電、美光、日月光等四處覓地,群創、友達、精金、彩晶等華麗轉身台北報導 台積電、美光等半導體巨擘急擴產,在台買廠大作戰。面板廠高規格無塵室廠房成為首選,群創繼出售旗下Fab 4(5.5代廠)後,Fab 2(4代廠)待價而沽,觸控感應器廠精金(原和鑫)位在南科的廠房,美光和台積電刻正洽詢中。 台積電8月中斥資171.4億元買下「群創南科Fab 4」後,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8月底也斥資74億元買下友達南科舊廠。輝達租下潤泰集團位於南港的「潤泰玉成辦公大樓」3~17樓,租期10年1個月、總租金約28.97億元,做為第二座研發中心基地。 另,AMD將於台南市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設立資料中心及研發據點,9月將說明,也考慮於高雄亞灣設立研發中心。 半導體廠到處覓地擴產,面板閒置廠房成首選,一旦買下可直接下訂設備等待裝機。外傳日月光看上群創位在高雄路竹的8.5代/8.6代hybrid廠房,不過該廠是2017年投產新廠,生產電視面板主力,群創無意出售。 先前群創已搬空閒置的4代廠,也有半導體廠洽談當中。此外,因嘉義的土地開發延宕,市場傳出台積電找上群創希望再租用Fab 5的廠房,搶時間擴產。 至於彩晶在2020年出售南科四廠給台積電(現今台積電Fab 18),精金在南科的廠辦位於該廠旁而成鎖定目標,除台積電有意買下,美光也在洽詢。不過精金出售1~3樓廠房給彩晶,彩晶已租給台積電作為倉庫使用。 群創出售Fab 4(5.5代廠)給台積電,旗下Fab 2(4代廠)部分是生產X光感測器給睿生,其餘LCD面板產線已停產、清空廠區求售。供應鏈傳群創南科的Fab 5(5代廠)及竹南的T1(5代廠)今年逐漸減少投片,或轉移到其他廠區生產,預期2025年關廠,群創對傳言不予置評。而友達去年將龍潭一座5代廠改為MicroLED生產基地,旗下尚有3座5代廠,後續動向備受關注。
×
上方功能區塊
累計瀏覽人次:8,251,040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