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綜覽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4/03/0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矽晶圓三雄 靜待景氣春燕

台北報導 矽晶圓大廠一線客戶營運狀況持續好轉,但仍有庫存待消化,矽晶圓廠預期,景氣應於2024年第一季落底,下半年恢復動能,矽晶圓三雄環球晶、台勝科、合晶靜待景氣春燕。 日本矽晶圓大廠勝高(Sumco)日前法說會中指出,半導體產業需求從2023年第四季開始復甦,但,半導體廠生產恢復速度較慢,使矽晶圓庫存增加,在庫存續清下,矽晶圓出貨量下降,勝高估計2024年首季營收年減21%,營益年減83%。 產業界人士分析,矽晶圓廠與半導體廠之間的供應長約,可以保障矽晶圓價格,且客戶持續購入,因而讓矽晶圓庫存量超過正常水準。 針對半導體產業未來展望,勝高認為,半導體產業需求,已自2023年第四季開始復甦,除了對於資料中心的投資需求增加以外,EV、能源領域需求則維持穩健,消費性電子、電腦、手機需求則觸底。 目前客戶庫存水位因按照長約拉貨,高於過往正常水準,預期採購量復甦須等2024年下半年。 台廠部分,環球晶認為,由於矽晶圓位於產業鏈上游,回溫時程較下游晚一至二季度,現階段大部分客戶本季產能利用率率仍未大幅提升,依舊以去化手上現有庫存為主。 展望2024年,法人分析,隨半導體景氣復甦、新興應用及新產能,可望帶動營運轉折,2025年將是半導體景氣多頭的重要關鍵時期,包括新興應用需求強勁、搭配多家新建晶圓廠產能開出,環球晶中長期看法維持正向。環球晶預計3月6日舉行線上法說,說明營運現況。 台勝科指出,受客戶端高庫存,導致拉貨動能疲弱影響,2024年12吋矽晶圓供過於求情況可能擴大,半導體矽晶圓現貨價未來兩年將相當挑戰,長約市場則相對持穩,研判要到2024下半年才會恢復元氣。 合晶認為,終端需求仍相對疲弱、客戶拉貨態度謹慎,這波景氣循環谷底可能落在第一季,第二至三季回溫並逐季向上。 合晶預期,下半年市況可望明顯好轉,帶動矽晶圓價格止跌及出貨量回升,會進行必要的開源節流,待下半年市況才有機會呈現較大的回升。
新聞日期:2024/03/0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立積WiFi 7放量 營運重返成長

台北報導 射頻IC公司立積(4968)1日召開法說會,公司擁有WiFi各大主晶片平台參考設計,去年第四季WiFi產品占整體營收達88%,管理階層表示,WiFi 7產品線持續擴張、送樣開發並陸續Design in客戶產品當中。展望2024年,第一季將持平於去年第四季。市場預估第二季將迎來強勁成長力道,受惠WiFi 7持續放量,目前立積已經通過客戶WiFi 7 Router認證,手機也取得台灣品牌廠認證。 2023年為立積營運谷底,全年合併營收29.85億元、年減13.0%,寫四年來低點,每股稅後盈餘2.46元,連續五季虧損。然去年第四季開始,需求逐漸好轉,來自陸系客戶產品需求回溫、北美市占提升,營運重回成長軌跡。 業務行銷副總黃智杰指出,WiFi 7整體滲透率於下半年將提升,有望達到10%,與客戶合作項目也以WiFi 7為大宗。另外,以FEM(前端射頻模組)而言,單價將有WiFi 6 60%至100%不等的成長。鎖定相對高端市場情況下,立積與各大晶片平台密切合作。 尤其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過往WiFi 6只有美洲市場搭載FEM,然迭代至WiFi 7後,安卓智慧型手機皆需要搭載。儘管今年手機滲透率有限,不過公司預估在2025年可達2成至3成。 黃智杰強調,今年成長來自電信營運商、需求龐大,FEM估計達1.5億顆,大陸市場標案開出、歐美、印度市場亦相當不錯,立積都將積極爭取合作機會。目前仍以WiFi 5/6 營收為主,WiFi 7預期至多1成。 法人預估,立積今年營收有望成長5成,第二季將迎來成長爆發,季增將達2成以上。主要因為WiFi 7開始放量,比重也將逐季增加。法人透露,立積WiFi 7解決方案已通過各大主晶片廠Router認證,手機也通過國際大廠認證、下半年將開始出貨韓系手機品牌。
新聞日期:2024/02/2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電日本擴廠 勢在必行

日媒:劉德音親自拜會日相岸田台北報導 台積電熊本一廠盛大開幕,日本政商大咖出席站台!熟稔日本半導體業者透露,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自民黨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會長甘利明、豐田會長豊田章男等均親自到場祝賀,足見對台日未來持續合作充滿信心;日媒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當日更前往首相官邸拜會岸田致謝。外界解讀,日本政商眾志成城,台積日本擴廠勢在必行。 台積電產能支應之下,市場解讀,日本產業將不再缺乏晶片供應,也使豐田汽車股價刷新歷史紀錄。 外傳岸田首相因顧及民眾觀感,一來亦有反面聲音指稱,政府以高額補助補貼外國公司,另外對生態破壞仍存有疑慮;因此最終選擇現身能登機場,赴石川縣進行勘災。惟最終,日本政府仍給予台積電熊本二廠高達7,320億日圓補貼。 日媒則報導,劉德音當日前往首相官邸拜會岸田時,指出在日方協助下,台積電於熊本縣菊陽町興建首座日本廠非常順利,感謝日本晶片投資策略。外傳台積電考慮於日本設立3奈米第三座晶圓廠。 劉德音與岸田會面後表示,他當著日相岸田的面強調,台積電計畫在九州建立先進半導體供應鏈,也會持續支持日本晶片產業發展,並承諾台積電將全面與日本半導體業合作。 台積電熊本二廠預計2024年底開始興建,2027年底開始營運。台積電強調,JASM在日本國內材料採購率將達六成,將帶動國內半導體業者逐台積電而居,紛紛前往日本設立據點。九州經濟研究中心的經濟影響力分析,JASM及其創造的供應鏈生態系,預計將產生20.1兆日元經濟產出。
新聞日期:2024/02/27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偉詮電去年EPS 1.18元 配息1.2元

台北報導 IC設計業者偉詮電(2436)26日公告,2023年合併獲利2.0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18元。 偉詮電董事會決定以保留盈餘加發股利,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2元,維持與2022年一致水準,按26日收盤價69.9元計算,現金殖利率1.71%,該公司訂5月29日召開股東會。 偉詮電創立1989年7月,已具34年歷史,產品以電源管理與智慧應用兩大產品線,在電源管理IC部分,主要用於筆電、手機及遊戲機。 在智慧應用部分,主要為MCU產品、馬達控制IC等。馬達控制IC是併購陞達科之後,新加入的產品。 偉詮電2022年8月以11.2億元收購陞達科51%股權,10月完成董事成員改選,陞達科現為偉詮電子公司。 該公司對Type-C滲透率及伺服器散熱風扇較樂觀,預估Type-C 2025年美國大品牌NB、PC約8至9成都會使用Type-C,在庫存調整後,滲透率增加的趨勢會再起來。 該公司認為,由於現在很多手機不附充電器,就會流到AM市場,規模就會比較難預估。 筆電部分都還會附inbox充電器,預估滲透率將從目前的50~60%,至2024年提升至70%,2025年再拉升至80~90%。 目前集團伺服器散熱風扇的產品線整合成一個路徑圖,偉詮電主要做MCU,陞達科主要做ASIC。 目前伺服器風扇出貨主要為12V,48V產品預計2024年第一季推出。
新聞日期:2024/02/2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南亞科:今年DRAM需求好轉

台北報導 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指出,2024年DRAM需求將逐季好轉,南亞科1B製程技術8Gb DDR4與16Gb DDR5產品將正式導入生產。南亞科以3D堆疊技術開發的高密度RDIMM,也將於2025年上市,目標衝刺雲端伺服器市場。 李培瑛攜經營團隊於23日舉行新春媒體茶敘,帶來記憶體產業好轉的消息,他指出,AI應用帶動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加上DDR4轉換DDR5,2024年DRAM市場需求將逐季改善。 HBM及DDR5將是2024年主要的DRAM成長產品,具有更大的晶片尺寸和消耗更多產能,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等三大廠產能轉移至DDR5、HBM製造,應該有助於解決DDR4庫存過剩問題,預期2024年記憶體市場將恢復供需平衡。就DRAM價格部分,李培瑛也預期,2024年價格將持續改善,呈現逐季上漲趨勢,第一到第二季上漲機率高,下半年也有上漲機會。 從應用面來看,AI伺服器在雲端領域掀起需求效應,美國雲端企業的IT支出是觀察重點,而AI PC、AI手機將提升平均DRAM搭載量,消費型市場需求相對健康,2024年有機會穩定成長。 在新產品部分,南亞科將推出1B製程技術的8Gb DDR4和16Gb DDR5,預期2025年底1B月產能有機會推展到1.6~2萬片。
新聞日期:2024/02/2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電熊本廠今開幕 牽動日本未來十年半導體業發展

綜合報導 台積電熊本廠(JASM)今(24)日正式開幕,TrendForce(集邦科技)表示,這是台積電在日本的第一座工廠(Fab23),未來總產能將達40~50Kwpm規模,製程以22/28nm為主,還有少量的12/16nm,為後續的熊本二廠主力製程作準備。此一計畫將牽動日本未來十年的半導體產業發展。 隨著熊本一廠即將開幕,台積電熊本二廠預定年底開始動工。日媒23日報導指出,為強化國內半導體供應鏈,日本政府打算針對二廠提供約7,300億日圓的額外補助。 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2023年全球晶圓代工營收約1,174.7億美元,台積電營收占比約60%。2024年預估約1,316.5億美元,占比再向上至62%。除了營收占比居冠,台積電目前選定美國、日本與德國分別為先進、成熟工廠的據點,又以日本進度最快,完工時程提前。 TrendForce指出,日本挾帶半導體上游關鍵材料、氣體與設備領域的供應優勢,如TEL、JSR、SCREEN、SUMCO及Shin-Etsu等都具有寡占或龍頭地位,未來日本很可能會形成九州、東北與北海道三大半導體基地,其中以九州地區最為積極,也就是目前TSMC熊本廠的所在地。在產官學積極投入下,日本預計建立半導體製造的完整生態鏈。 TrendForce認為,台積電在熊本持續擴大生產布局,將牽動日本未來10年半導體業發展。台積電目前與索尼及豐田等日本企業合作,預計兩座晶圓廠興建完成後,每月12吋晶片總產能可望逾10萬片。 東京麥格里證券資深分析師榮恩(Damian Thong)指出,台積電能在日本建立晶圓廠,確實獲得當地半導體業各方支持,並且將帶來雪球效應。以賽亞研調機構分析師David Chuang表示,日本將因台灣願意批准出口晶圓代工與供應鏈技術而受惠,特別是16nm以下的先進節點技術。
新聞日期:2024/02/2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 收購英飛凌2座封測廠

位於菲律賓及韓國,最快第二季完成交易,延續長期策略夥伴關係台北報導 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擴大海外生產布局,22日公告以新台幣逾21億元,收購晶片大廠英飛凌位於菲律賓和韓國兩座後段封測廠,擴增車用和工業自動化應用的電源晶片模組封測與導線架封裝,兩筆交易最快預計於第二季底前完成交易。 日月光投控及英飛凌(Infineon)22日同步公告,英飛凌將出售菲律賓甲美地市(Cavite)及韓國天安市(Cheonan)兩座後段封測廠給日月光投控旗下的日月光半導體。菲律賓甲美地市的Infineon TechnologiesManufacturing Ltd,日月光半導體透過收購控股公司(Cypress Manufacturing, Ltd.)100%普通股股權取得,交易金額約3,899.8萬歐元(約新台幣13.2億元)。位於韓國天安市的Infineon Technologies PowerSemitech Co.,Ltd.,日月光韓國子公司以約2,359.1萬歐元(約新台幣7.98億元)取得。 英飛凌韓國封測據點主要聚焦電源晶片模組封測,應用領域包括居家、工業自動化和車用領域;菲律賓封測廠主要布局導線架封裝產線,車用及工控是生產重心。 日月光投控收購二座廠主要為增加日月光半導體產能,滿足英飛凌後續訂單需求。因車用和電源管理晶片市場是日月光投控布局策略焦點,本次收購,代表雙方延續長期策略夥伴關係決心。 中美貿易戰、全球供應鏈分散重組,為因應客戶需求並搶得更多AI、車用等新應用商機,日月光投控近幾年擴大全球布局,為搶食汽車電子龐大商機,配合國際整合元件大廠(IDM)與晶圓代工客戶分別在星馬等地積極擴產,也加重馬來西亞產能力道,業界傳出未來不排除視情況持續擴大檳城廠產能。
新聞日期:2024/02/2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基辛格鬆口 擴大下單台積電

二大次世代平台Arrow lake、Lunar lake的CPU Tile,交由台積N3B製程生產矽谷報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眼中最注意的對手-英特爾(INTEL)執行長基辛格22日首度鬆口,英特爾將擴大下單台積電,將2024年全新推出的二大次世代平台Arrow lake、Lunar lake之CPU Tile(晶片塊)交由台積電生產製造。 基辛格宣示2030年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之目標,並宣布兩世代CPU Tile採台積電N3B製程生產,把製程節點提供給部分競爭對手,目標是填滿晶圓廠,為全球最廣泛的客戶群供貨,包含競爭對手輝達(NVIDIA)及超微(AMD)。 針對外傳美國政府考慮給予逾百億美元的補貼,他透露,近期很快就能獲得晶片法案補助,然具體金額尚待宣布。 基辛格在美國聖荷西主持IFS Direct connect活動後接受媒體採訪,強調與台積電維持競合關係,讚譽台積電為偉大公司,但他強調,台灣位處地緣政治風險敏感區,追求晶片生產穩定及安全可靠,將是客戶所希冀。 基辛格也證實擴大下單予台積電,確定台積電今年手握英特爾Arrow、Lunar lake之CPU、GPU、NPU等三大晶片訂單,並以N3B製程生產,正式迎來外界期盼多年英特爾筆電平台之CPU訂單。據英特爾產品路線圖所示,Arrow lake將採用Intel 20A、Lunar lake則為18A,並搭配PowerVia、RibbonFET之電晶體設計。 英特爾發展晶圓代工追趕台積電,兩雄之爭下,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於去年10月法說會時強調,台積電內部已確定自家N3P製程的PPA(Performance、Power及Area)約當競爭對手的18A製程,接下來的N2製程技術,推出時將會是業界最先進製程。 回顧過往,英特爾掌握主流平台CPU製造行之有年,這次由基辛格於IFS Direct connect活動中正式官宣此事,意義非凡,也是首度英特爾CPU Tile釋出予台積電生產製造;不過,英特爾也宣布微軟(MSFT)將採用Intel 18A流程打造新晶片;市場估計,未來雙方合作將更加緊密,啟動良性競爭循環。
新聞日期:2024/02/2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大矽谷計畫 聚焦4產業

「桃竹苗大矽谷」今年起開始推動,至116年完成;行政院今拍板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今(22)日將拍板「桃竹苗大矽谷計畫」。據了解,方案為4年期,從今年開始推動。內容聚焦半導體、電子、智慧物流、生醫等核心戰略產業,首年投入資金破百億元,加上交通等基礎建設,規模逾千億元,預計帶動6兆元產值、創造14萬人就業。 大矽谷計畫構想是由賴清德參選總統時提出,考量桃竹苗地區高科技產業上中下游供應鏈完整,未來配合交通等基礎建設提升,形成台灣西部科技廊帶的南北串連。 該方案屬彙整型計畫,行政院先前已多次由正、副院長召開內部會議,除納入現行計畫,也將提出產業創新策略。 在產業方面,主軸在促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晶創台灣計畫等落地驗證,並聚焦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除了半導體、電子產業外,考量桃園有航空城,智慧物流也會是未來發展重點。因銅鑼科學園區有發展生醫的優勢,也將入列。發展的優先順序配合科學及產業園區的開發,相關部會已規劃七處新增或是已申請設計的科學園區,包含都市型園區,還規劃逾50幾處產業園區,後續將視開發情況匡列具體經費。 聯外交通部分,交通部盼藉由整體路網規劃打通桃竹苗任督二脈,最重要就屬國1五楊高架延伸苗栗頭份,總經費逾1,300億元;還有縱向路網,未來可納入可行性研究。此外,新竹輕軌或捷運系統希望能夠成形,後續將與地方政府討論。 此外,經濟部已盤點水電供應,基本上無虞。以水力來說,除有海水淡化廠,水從桃園及苗栗往新竹送的規劃會提前落實;電力則會增加民營電廠、變電站。 人才部分,在人力培育方面會透過產學合作,強化桃竹苗大專院校培育人才後與產業連結,並會延攬專業跟中階技術人才,據悉,未來有望設立人才服務中心,預計可促進逾14萬人赴桃竹苗就業。 高層透露,大矽谷計畫會有很多分支計畫去支撐,包含矽谷3.0、人力政策、國家雙語政策,22日院會僅是一個雛形展現。
新聞日期:2024/02/2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Intel代工服務加速器聯盟 4台廠入列

矽谷報導 晶圓先進製程越趨複雜,繼台積電打造OIP(開放創新平台)後,英特爾端出「代工服務加速器聯盟(Intel foundry Accelerator)」,結合半導體業者搶攻先進製程商機,台廠晶心科、M31、力旺及智原孫公司Aragio Solution均入列。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強調,代工服務加速器聯盟提供客戶頂尖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晶片IP和設計服務,能與英特爾先進製程無縫接軌,通過深度協作,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加速器利用業界最佳功能,加速客戶在IFS製造平台上的創新。 先進製程越趨複雜,晶圓代工廠須借助產業鏈夥伴加持,幫助客戶實現晶片產品構想,台積電便成立OIP(開放創新平台),涵蓋關鍵性的積體電路設計,降低設計時所遇障礙,至今超過1萬2,000個元件矽智財與資料庫。英特爾找上台廠打造聯盟,涵蓋晶心科、M31、力旺及智原孫公司Aragio Solution。 2022年英特爾曾找來曾負責晶圓代工龍頭OIP的Suk Lee,擔任生態系統開發業務副總裁(Ecosystem Development VP),有超過33個生態系統供應商壯大英特爾加速器聯盟,台廠重要矽智財公司四家更是入內在列。 此外,聯電總經理王石、聯發科北美總經理Eric Fisher皆出席站台。聯電指出,雙方合作開發12奈米製程平台,以因應行動、通訊基礎建設和網路等市場的快速成長。聯發科表示,2022年雙方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使用IFS的先進製程製造晶片,並表示IFS將為其系列智慧終端產品製造多種晶片。 市場研判,12奈米將為聯電海外擴張、先進製程之前哨站,以其在成熟製程上豐富代工經驗,擴充製程組合,有望擴大合作範圍,英特爾將專注先進製程,聯電作為管理成熟技術角色,助全球客戶做出更好的採購決策。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