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記者/林海、江昱蓁
【連線報導】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到最後階段,外媒報導台灣將投資美國四千億美元。行政院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昨表示,這些是外面不斷揣測,「我們在做最後的努力」,目前正進行文書交換,爭取最好的待遇,最後有答案一定會公布。
金融時報日前報導,美方重視台灣科學園區經驗,近期擬公布相關合作方案之協議,美國官員透露,該協議草案投資金額「介於南韓與日本」,台灣可能投資美國約四千億美元。
行政院長卓榮泰、楊珍妮昨出席工商協進會工商早餐會,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也關切台美關稅談判進度。卓揆透露,目前各種技術性磋商已完成,在進行到總結會議之前還有一段文書交換的確認過程。
路透廿六日引述五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正與台灣進行貿易協議談判,該協議將促進台灣對美國半導體製造與其他先進產業新一波投資並培訓美國員工,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台灣企業將注入新資金並派員擴大美國業務與培訓美國員工。
報導指出,台北持續與華府磋商,期盼透過簽署全面協議降低關稅。由於半導體是各類高科技產品重要組成部分,故在美國提升國內產能期間,半導體產品可暫時豁免關稅。
一名知情人士說,相較於區域其他經濟競爭對手,台灣允諾的對美投資總額較低,並將協助美國利用台灣技術建立科技園區基礎設施,但在定案前,任何協議條款都可能生變。南韓與日本分別允諾對美投資三千五百億美元與五千億美元,以換取美國對其大部分商品課徵的關稅稅率由百分之廿五降至百分之十五。
【2025-11-27/聯合報/A3版/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