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華、技鋼都是合作夥伴
台北報導
群聯(8299)18日宣布,推出自主研發的AI(人工智慧)運算服務「aiDAPTIV+」服務方案,擴大儲存AI應用市場。
群聯執行長潘健成將在該公司於8月4日舉行的第二季線上法說上,親自剖析對AI浪潮的看法。
群聯的AI服務方案,也將在於美西時間8月8日至8月10日於美國的快閃記憶體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亮相。
群聯的AI服務方案,為整合SSD的AI運算架構,將大型AI模型做結構性拆分,並將模型參數隨應用時間序列與SSD協同運行,以達到在有限的GPU與DRAM資源下,最大化可執行的AI模型,預計能有效降低提供AI服務,所需投入的硬體建構成本。
首波應用在導入整合SSD協同運算的量產aiDAPTIV+AOI光學檢測系統,可幫助SMT工廠加速進入工業4.0,降低硬體建置成本,提升不良率的檢測效率,消除人力檢測所導致的不穩定性。
近期隨著ChatGPT等超大型AI模型的興起,帶動AI於未來可能輔助企業與個人的想像空間。因AI模型的成長速度極快,也導致提供AI服務的硬體建構成本大幅提升。
其主要原因為現行AI模型,主要運行於GPU與DRAM當中,但未來AI模型的成長速度,將遠超過GPU與DRAM可供給的量。
根據微軟研究報告指出,AI模型的成長速度將會是GPU卡中的DRAM成長速度的200倍。換言之,現行的AI運算硬體架構成長速度,已無法滿足AI應用的需求。
群聯的aiDAPTIV+AOI服務,適用於各種SMT產品線,包含SSD、顯示卡、DRAM、主機板等,目前已有凌華、技鋼等將近10家的SMT夥伴,參與群聯AI服務系統測試,已有效提升客戶與SMT廠既有AOI系統的準確率。
半導體產業現況
WSTS統計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達 5,741億美元,年成長 3.3%
預估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達 5,151億美元,年成長 -10.3%
資料來源:WSTS,資策會MIC整理,2023年7月
臺灣半導體產業於全球具有重要地位
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專業分工模式獨步全球
2021年(e) | 臺灣產值 (億/美元) | 全球產值 (億/美元) | 臺灣佔有率 | 臺灣排名 | 臺灣大廠 | 國際大廠 |
---|---|---|---|---|---|---|
IC產業 | 1,571 | 7,050 | 22.3% | 2 | 台積電 | Intel (美)、Samsung (韓) |
IC設計 | 387 | 2,016 | 19.2% | 2 | 聯發科 | Qualcomm (美) |
IDM(含記憶體) | 66 | 3,238 | 2.0% | 5 | 南亞科 | Samsung (韓)、Micron (美) |
晶圓代工 | 894 | 1,421 | 62.9% | 1 | 台積電 | Global Foundries (美) |
IC封測代工 | 224 | 401 | 55.9% | 1 | 日月光 | Amkor (美) |
資料來源:TechInsights、 PrecedenceResearch、資策會MIC,2023年7月
2018-2023年臺灣IC產業產值(各次產業)
2023年晶圓代工產值新臺幣2.23兆元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2023年7月
2019-2023年臺灣IC產業產值
2021年年成長18.6%
2023年預估年成長-12.9%
資料來源: WSTS、資策會MIC,2023年7月
註:(e)表示預估值(estimate)。
IC產業產值=IC設計業+IC製造業+IC封裝業+IC測試業。
IC產品產值=IC設計業+記憶體與其他製造。
IC製造業產值=晶圓代工+記憶體與其他製造。
上述產值計算是以總部設立在臺灣的公司為基準。
智慧家庭產業現況
全球智慧家庭市場規模預測(2019-2030)
智慧家庭未來發展四大趨勢
Gartner預測2025年,智慧家庭用半導體市場規模可達494億美元
全球智慧家庭裝置預測
主要智慧家庭半導體廠商的重點佈局市場
資料來源:Gartner (2023/01)
不同種類的車輛,一台汽車的平均車用半導體含量(美元)成長趨勢
隨著智慧化程度越來越高,平均單價逐年升高
全球汽車市場電動化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Statista (2023/05)
汽車市場將朝向電動化加速發展
資料來源:Goldman Sachs (2023/2)
「車用AI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
依電動車廠需求打造車輛智慧化的關鍵技術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與義隆電子、友達光電、奇美車電、中華汽車、華德動能、成運汽車、創奕能源、大聯大品佳成立「車用AI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
全球數位醫療獲得創投投資之趨勢
資料來源:StartUP Health Insights (2023/1)
AI在智慧醫療領域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MarketsandMarkets(2023/1)
Valencell:AI打造首款攜帶式血壓測量儀
Nuralogix:臉部追蹤測量生理資訊
Abys Medical:外科手術導入Digital Twins
NVIDIA公布Isaac AMR自主機器人平台
Joby Aviation:預計2024年推出Uber空中計程車
自駕巴士:Stagecoach在英國提供14路線服務
無人車-台灣首輛無人巴士於台北市試運行
無人車- Amazon:倉儲中心的無人搬運車
智慧無人機- Amazon發展無人機物流配送
智慧無人機-無人機監測農作物生產
人工智慧產業現況
Hype Cycle for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全球AI半導體市場成長動能
2026年全球AI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 860.8億美元規模
全球AI半導體應用市場成長動能
全球IoT終端電子市場成長趨勢
2020 年至 2025年商業物聯網市場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Gartner (2022/02)
2020 年至 2025年商業物聯網市場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Gartner (2022/02)
臺灣製造產業智慧化程度現況
工業物聯網應用發展策略-既有產線數位化、智慧化提升方案
5G智慧工廠-日月光集團半導體封測5G智慧工廠
5G智慧工廠-台達電子桃園龜山5G智慧工廠
PC出貨復甦、Wi-Fi規格升級及XGPON演進趨勢,帶動明年營運成長
台北報導
瑞昱(2379)第二季合併營收263億元,季增34.0%,年減13.8%,前六月營收年減幅度收斂至23.8%,近日股價重回400元關卡;法人估計,瑞昱第三季PC與消費性產品訂單動能延續,網通產品線將率先醞釀反彈,最壞情況已過,在多項催化劑帶動之下,開始加溫迎來明年成長。
第二季受惠強勁PC庫存回補需求,帶動瑞昱營收表現。時序進入第三季,法人估計PC與消費性產品訂單動能將進入高原期,產品需求上檔空間有限。而網通產品將有機會表現亮眼,支撐下半年營運表現。
產業分析師評估,網通產品線將顯現反彈跡象,因為預期中國市場將於第三季上旬公布網通訂單標案,有望推升第三季末乃至第四季網通產品營收,並彌補消費性產品逆風之動能,第三季整體營收有望小幅度季增。
雖然目前來自電信運營商、消費性及企業需求能見度未明,市場審慎看待歐、美下半年網通訂單前景,主係拜登政府2024年將經歷任期考驗,網通基建訂單必須及時到位。外界普遍認為,千億美元商機將帶動換機採購潮,順勢帶領IC設計業者下半年營運走勢。
另據研調估計,2022至2025年全球Wi-Fi設備出貨量將自40.1億成長至44.7億,其中Wi-Fi 6/6E設備有望從20.9億成長至34億,全球Wi-Fi晶片市場規模有機會達到21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4.5%。隨著Wi-Fi 6/6E設備的滲透率持續攀升,網通晶片大廠如博通、高通、聯發科與瑞昱將有更大發展空間。
瑞昱也估計,今年Wifi 6產品滲透率持續往上,預期PC、NB會達到7成、路由器6成。Wifi 7目前則積極參與測試,已經導入客戶產品設計,由於價格約為Wifi 4的十倍,因此瞄準的是高端路由器市場,需要到2024年才會逐步發酵。
法人指出,瑞昱最壞情況已過,且多項催化劑將帶動明後年的營運成長,包括PC出貨量復甦、Wi-Fi規格持續升級、及GPON(千兆級被動式光纖網路)朝向XGPON演進趨勢,此外車用乙太網業務也將為明後年焦點。
台北報導
AI浪潮延續,矽智財族群表現整齊,比價效應競演。繼世芯-KY(3661)攻上2,000元整數關卡之後,14日創意(3443)股價亦續創歷史新高,智原(3035)更強勢漲停,距前波高點331元近在咫尺。法人指出,矽智財族群挾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優勢,提供晶片周邊支援,與晶圓代工廠相互配合下,大啖國際AI軍備競賽訂單。
全球AI供應鏈的核心環節在於運算晶片,此部分掌握於美系業者手中,如Nvidia、Intel及AMD。但台灣半導體業卻扮演周邊支援相當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晶圓代工環節,主要拜台積電以先進製程所賜,高速運算製程結構多為10奈米以下,未來也將持續導入台積電3奈米製程。
而為了簡化開發晶片流程及順利取得晶圓代工產能,便催生IP矽智財商機的誕生,隨著近幾年台灣晶圓代工的壯大,也帶動台廠IP公司迎來業績飛漲的甜蜜週期。
綜觀全球半導體景氣週期逆風的2023年,矽智財業者仍持續繳出年成長的亮眼成績,其中世芯第二季營收持續寫下歷史新高。台積電子公司創意,第二季合併營收達65.87億元,季增0.9%、年增22.4%,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31.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2.6%,也創下歷史新高成績。
兩者股價在近期也持續寫歷史新高,其中世芯更率先突破2000元關卡,挑戰股王地位。截至14日收盤,9檔千金股當中,矽智財族群便涵蓋了4檔,其中包括世芯、創意、力旺(3529)和M31(6643),正式宣告台股AI時代的到來。
而與成熟製程有關的智原,在歷經上半年的沉淺之後,也悄悄的啟動落後補漲,主要來自第二季最壞情況已過,智原第二季合併營收29.17億元,較上季衰退10.5%,邁入第三季營運即將漸入佳境,智原穩定的雙業務,包含IP與ASIC設計服務模式,將帶動明後年營收與獲利持續向上,股價近期表現強勢,距離前波高點331.5元僅一步之遙。
法人指出,第二季應是半導體行業景氣谷底,目前復甦力道之能見度仍有限,但下半年可逐步獲得改善。台灣為全球晶圓代工重鎮,半導體供應鏈也扮演舉足輕重腳色,矽智財廠商將隨製程演進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