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閒置產能也加入AI處理器測試,挹注業績升溫
台北報導
半導體封測廠京元電(2449)近期單月營收表現持續回升,該公司自4月起接獲AI相關應用晶片大舉追加訂單帶動,美系外資最新研究報告更指出,受惠AI市場需求強烈,京元電部分閒置產能也加入支援AI處理器測試,挹注該公司的業績升溫,可望推升第三季營運動能持續向上。
京元電5月營收27.55億元,月增5.48%,寫下今年以來單月營收新高,主要由於AI市場需求帶動,市場法人也預估,該公司第二季營收有機會較第一季小幅成長,而第三季在該公司將部分閒置產能投入之下,單季營運將持續升高。
該美系外資報告指出,目前AI處理器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自4月份開始,京元電對AI處理器的測試需求持續攀升,也帶動高效能運算(HPC)的下單,為因應需求,京元電把部分手機晶片與FPGA的閒置產能也用來支援AI處理器。使得當前的測試能量較第一季提升了大約60%至70%。
外資法人分析,京元電在走過第一季營運低潮之後,由於AI處理器的後市需求增長,預估第二季及第三季的測試產能分別將季增30%與10%。整體來說,法人看好京元電今年全年營收可望持續成長,並在AI處理器需求帶動的情況下,不僅將能對京元電的毛利率持續提升,也有利今年獲利成績展現。
根據TrendForce先前預估,今年AI伺服器出貨量將達118萬台,年成長38.4%,2026年更將跳升至237萬台,AI伺服器出貨量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2%。
法人指出,輝達(NVIDIA)將成AI伺服器市場擴張下的最大贏家,在AI伺服器搭載的晶片產品中,輝達的繪圖晶片(GPU)產品市占率超過60%,遠超市場同業,而輝達為京元電前三大客戶,因此看好京元電IC測試需求將同步上漲。
台北報導
矽晶圓景氣仍處下行循環周期,合晶(6182)目前訂單能見度仍低,達成全年年增10%目標尚有難度。
合晶2023年第一季營收表現衰退,分別季減39%與年減11%,毛利率下滑3.7個百分點達36.6%、每股稅後純益(EPS)0.5元,主要是受到客戶庫存調整、矽晶圓平均產品單價(ASP)跌價衝擊。
合晶5月營收8.7億元,月比持平,年減14%,2023年以來累計至5月營收44.4億元,年減12%。
法人調查指出,合晶第二季營收估季度持續下滑、年度衰退將擴大,中小尺寸稼動率降至6至7成。由於市場需求依然疲弱,訂單能見度縮短至一至二個月,預期第三季營運變化不大。
產業分析師指出,矽晶圓自2022年下半年起市況反轉,其中,以中小尺寸供需結構最為弱勢、累計ASP跌幅個位數,加上長約(LTA)覆蓋率約3成,營運展望偏向保守。
在產能部分,合晶大陸鄭州廠12吋產能約2萬片,台灣龍潭廠陸續在擴廠及驗證,預期台灣龍潭廠產能可達3萬片,年底2萬片是積極目標。
近期合晶與客戶洽談新價格,確實有下調的狀況,幅度約中個位數(6吋、8吋都有價格調整),並非大幅度調整。
合晶目前重摻晶圓庫存已持續消化,但客戶拉貨仍保守,高階部分有出貨,但占比小,12吋也有出貨,第四季客戶認證後,預期拉貨會比較明顯。
合晶於2022年獲准進駐台中中科二林園區,預計興建新12吋廠,新廠著眼於未來電動車趨勢下的車用商機,估2025年量產,未來12吋占比將逐漸提升。
二林廠目標規劃產能為20萬片,初步會以每5萬片為階段來逐步擴建,搭配客戶需求配置,預計在2023年年終動土興建。
主持AMD創新日,強打AI晶片MI300X,相關OEM、ODM廠再搭順風車
台北報導
素有半導體女王之稱的AMD(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在暌違4年後將於7月19日來台出席AMD Innovation Day活動。此次訪問,預計將為台灣供應鏈帶來潛在的合作和夥伴關係,尤其超微AI晶片MI300X採台積電5奈米製程,OEM、ODM也多由台灣高效能運算生態鏈供應商打造,蘇姿丰此次訪台有望再為AI創造新話題。
AMD在6月中發表最新AI晶片MI300X,與NVIDIA H100系列直球對決,宣示跨入生成式AI領域,為不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專美於前,AMD除了線上發表會之外,供應鏈表示,蘇姿丰將親自訪台主持發表會,並規劃拜訪台灣相關合作廠商。
AMD執行長蘇姿丰曾經指出,AI毫無疑問是可預見的未來裡,驅動晶片消費的關鍵因素,未來5年內AI技術將深入旗下各個產品線,將會是AMD長期成長機會。蘇姿丰同時預測,AI晶片市場將以超過50%的年複合成長率,到2027年成長5倍至1,500億美元,而推動成長的核心就是生成式AI所需的GPU(圖形處理器)。
AMD Instinct MI300系列的硬體規模,在記憶體、電晶體數量上可說是輾壓英特爾和NVIDIA的產品,在最強晶片問世的背後,是AMD多年持續的積累,在2015年AMD法說會上,便透露計劃推出為了高效能運算而生的APU,堪稱歷時8年磨一劍的產品。
AMD正式對NVIDIA掀起AI世代宣戰,蘇姿丰訪台目的,相信也是為了鞏固供應鏈產能及尋找合作夥伴,台廠相關族群可望更加受惠,包括晶圓代工(台積電)、Server ODM(廣達、緯創、華擎、技鋼、勤誠)、電源供應器(台達電、光寶)、散熱(健策、雙鴻、奇鋐、建準)、CCL/PCB(欣興、金像電、台光電)、CoWoS(弘塑、辛耘、萬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