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5/09/0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繼三星、SK海力士之後…美撤台積南京廠豁免權

綜合報導
 繼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後,美國政府撤銷台積電對旗下中國主要晶圓廠運送必要設備的授權,此舉將打擊台積電在中國生產晶片的能力。
 台積對此回應表示,公司已接獲美國政府通知,台積電(南京)有限公司目前的「驗證後最終用途」(VEU)授權,將於2025年12月31日撤銷。正評估情況並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包含與美國政府溝通,以致力台積電(南京)營運不受影響。
 負責監管半導體出口管制的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日前已撤銷三星和SK海力士中國工廠的VEU授權,未來半導體業者的中國晶圓廠若要取得美國半導體製造設備,必須逐一申請許可證。這項豁免原本約在四個月後,也就是12月31日到期。
 BIS表示,美國正在防堵讓美國公司「處於競爭劣勢」的「出口管制漏洞」。
 華盛頓的最新行動,威脅半導體產業部分重要業者的中國業務。雖然美國官員表示,仍會持續核發晶片設備許可證,但從豁免轉為逐一申請許可,增加了等待時間的不確定性。
 熟知內情人士表示,美國官員目前正在研究減輕官僚負擔的方法,特別是現有許可證申請正大排長龍。
 有別於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國生產的比重高,台積電在中國的製造業務規模相對較小。台積電的南京廠2018年投產,只貢獻2024年營收的一小部分。南京廠擁有16奈米製程技術,該製程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實現商業化。
 台積電今年上半年分別認列中國子公司及南京子公司55.96億元及144.39億元的稅後純益,約占整體獲利比重約2.6%、影響甚微;半導體業者研判,台積電受惠先進製程占比大幅提升,16/20奈米的營收占比約7%,獲利也由主流製程如3、5奈米貢獻居多。
 供應鏈業者透露,台積電今年初已有序降低大陸廠布局,從人員配置、機台設備,都有所調整,預計整體影響不大。不過,究其背後戰略目的,要半導體業者完全選邊站的意謂相當濃厚。
 半導體業者分析,「降低效率、增加韌性」將是供應鏈安全下的考量,美國政府要的是相關業者完全將資源往美國本土挹注;市場波動難免,中長期來看,半導體供應鏈重構及地緣關係,都將受到牽連。
 美國政府最新措施,凸顯華盛頓對電子零件供應鏈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即便這些工廠是由三家非美國企業在外國所營運。

新聞日期:2025/08/28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三星傳結盟英特爾 劍指台積

整合資源強化封裝業務,可望縮減與台積差距,並擴大對美投資降低潛在關稅風險

綜合外電報導
 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目前正陪同韓國總統李在明訪問美國,外界臆測此行可能促成三星投資英特爾的封裝業務。三星與英特爾結盟有助縮小與台積電的差距,擴大對美國投資亦能取悅川普政府,降低潛在關稅風險。
 產業人士表示,台積電為AI晶片在封裝業務上投入了大筆資金,三星可能透過投資英特爾來強化自己的競爭優勢,因為英特爾和台積電是全球僅有兩家能夠進行先進後段(BEOL)晶片製造的高端晶片製造商。
 BEOL是指將成品晶片放置到包含記憶體和其他組件的完整封裝中的技術,它也是AI晶片供應鏈中的關鍵一環,由於GPU和加速器需要大量電力才能運行,其封裝技術必須更加嚴格才能避免故障。 
 若三星與英特爾整合資源,可望縮減與台積電在先進晶片製造的差距。外媒先前報導,英特爾考慮授權其玻璃基板技術來增加收入。玻璃基板與BEOL是半導體封裝技術中的關鍵創新,可以幫助優化晶片的熱穩定性、介電性能和機械強度。
 英特爾首款用於先進封裝的玻璃基板預計在2026年前量產,不過市場傳言英特爾可能暫緩該領域的投資,這為三星成為英特爾的潛在合作夥伴開啟大門。一名英特爾玻璃基板業務的重要人物已經加入三星,暗示雙方可能攜手合作。
 三星與英特爾的合作可能涉及創設合資公司或是股權投資,類似軟體銀行和美國政府先前對英特爾的投資模式。
 軟銀日前宣布投資英特爾20億美元,取得該公司2%的股權,而美國政府以89億美元收購英特爾近10%股權,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
 這項合作案可望為英特爾虧損連連的晶圓代工事業帶來轉機,並且能接觸三星的成熟製程技術,也有助三星追趕台積電。
 美國總統川普頻頻向外國企業施壓,要求擴大對美國投資,三星投資英特爾將能強化美國半導體產業,和降低對外國供應鏈的依賴,也能安撫川普政府。市場人士認為,三星的投資對美國和英特爾而言是雙贏。 
 消息人士透露,三星已經完成投資英特爾的最終審核。此外,三星也有意投資美國封測業者艾克爾(Amkor)。

新聞日期:2025/07/1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報價優 三星平板採用

三星3奈米GAA製程已達量產;安卓新機S26發布提前,將採用驍龍8 Elite2

台北報導
 三星的折疊機亮相,首次採用自家Exynos晶片,在Z Flip7和Z Flip7 FE分別採用自家Exynos2500及2400晶片,間接證實三星3奈米GAA製程已達量產,不過Fold7系列則搭採高通驍龍8 Elite。供應鏈分析,短期三星折疊仍要面對性能和口碑挑戰,而今年安卓年度新機發布節奏提前,三星今年S26將採用驍龍8 Elite2,而平板也會沿用聯發科(2454)天璣旗艦系列平台。
 在折疊機使用自家晶片方案是保險的做法,IC設計業者分析,折疊因為散熱問題,在性能釋放上比較為保守,另一方面,由於整體的市場規模也不大,三星晶圓代工足以滿足市場需求。主力機型晶片依舊為大廠支援,如Fold 7即與S25系列同步,搭載高通行動平台。
 其中,三星今年的旗艦平板Galaxy Tab S11將繼續採用聯發科處理器,以天璣9400+使其產品線更加多元。IC業者透露,由於聯發科在報價上更有優勢,加上Exynos之前在量產遇到瓶頸,使聯發科抓住進軍一線品牌大廠機會。
 折疊產品普遍獲利能力不佳,品牌業者透露,市場接受度若不高、無法達到規模經濟,未來關鍵看蘋果是否能成功顛覆折疊機市場。
 三星自研晶片已落後主流市場,手機品牌廠分析,安卓年度新機的發表節奏提前,今年第三季末高通旗艦級晶片就將發表,直球對決蘋果iPhone;由於在製程上都採用台積電第三代3奈米製程,考驗的就是IC設計業者的架構改進實力。
 蘋果仍有製程上領先優勢,今年新的iPad產品線將搭載最新M5晶片,儘管仍是台積電N3P製程,由於首次採用SoIC封裝,晶片透過中介層整合,預計在性能及成本上,都能有不小的躍進。
 明年2奈米競爭,蘋果握有話語權,為台積電2奈米大客戶,在A20晶片將採用新的WMCM(晶圓級多晶片模組)先進封裝。

新聞日期:2025/07/08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高通二代驍龍8 傳台積獨攬

因三星2奈米製程良率未達標,可能放棄雙版本策略,改為單一代工模式

綜合報導
 晶圓代工最先進製程已成為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指出,高通原本規劃推出兩個版本的第二代驍龍8至尊版晶片(Snapdragon 8 Elite Gen 2),其一由三星2奈米GAA製程代工,代號「Kaanapali S」;另一版本則由台積電生產。然最新消息指出,高通可能放棄雙版本策略,推出單一版本SM8850,並由台積電獨家代工。
 供應鏈業者透露,儘管三星在價格上持續讓利,並試圖以2奈米GAAF製程對決台積電N3P製程,但在良率與晶片性能方面,仍無法滿足客戶要求。近期,三星位於美國德州泰勒(Taylor)的先進製程工廠傳出進度延後,主因是尚無客戶採用該製程節點。
 除了難以取得客戶訂單,三星自家晶片Exynos系列也傳出開發不順。據悉,下半年將推出的Galaxy S25 FE預計仍使用上一代Exynos 2400,因Exynos 2500產量不足,無法如期採用。這對台灣IC設計業者來說,反倒是新機會,聯發科目前持續為三星旗艦平板供應SoC。
 報導指出,高通改變策略的主因即為三星2奈米製程良率未達標。三星在今年6月進入Exynos 2600原型量產階段時,內部仍努力將良率拉昇至50%,但若要進入商業化量產階段,至少須達到70%的良率。高通可能在評估後認為風險過高,若繼續採用三星製程,恐造成晶片瑕疵率偏高、成本失控,因此決定全面轉向台積電。
 此外,若由三星代工,高通亦難以有效掌控晶片價格。隨著8850-S(三星)與8850-TT(台積電)識別碼遭取消,目前僅存的SM8850版本預計將應用於包括Galaxy S26系列在內的多款旗艦手機。該版本晶片將採用台積電第三代3奈米製程N3P生產。
 與此同時,高通參考設計晶片 QRD8850的價格預計高達1.5萬美元,使手機廠商在測試下一代旗艦裝置時的成本大幅上升。
 外界原先預期,高通將透過雙代工策略壓低旗艦晶片價格,然而該策略最終因良率風險而未能落實。
 對三星而言,高通轉向台積電象徵其在先進製程競爭中再次失去一筆關鍵訂單。未來能否重返高通供應鏈,仍有待觀察。

新聞日期:2025/06/2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電3奈米FinFET 三星2奈米恐難敵

台北報導
 市場近期盛傳三星將押注資源發展2奈米,預計最快明年於美國德州廠率先導入2奈米製程,企圖彎道超車台積電。半導體業界透露,三星目前以GAAFET打造之3奈米,約為目前競爭對手4奈米FinFET水準,研判2奈米效能恐怕不如台積電最後也是最強一代之3奈米FinFET。尤其台積電再針對3奈米發展更多家族成員,包括N3X、N3C、N3A等應用,未來仍會是主流客戶之首選。
盤點目前智慧型手機旗艦晶片,皆使用台積電第二代3奈米(N3E),僅有三星Exynos 2500為自家3奈米GAAFET;各家業者今年預計迭代進入第三代3奈米(N3P),據供應鏈透露,台積電去年底N3P已進入量產階段,估今年整體產能將成長超過6成。
供應鏈表示,包括再生晶圓、鑽石碟、特用化學品用量顯著提升,相關供應鏈如昇陽半、中砂、頌勝科技;其中,頌勝科技為少數半導體CMP製程研磨墊供應商,與國際大廠直接競爭。
 三星積極追趕,2奈米製程預計最快將於今年底量產,並計畫明年首季率先在美國德州Taylor廠導入2奈米;看似彎道超車台積電2奈米落地美國時間,不過半導體業者指出,台積電嚴守最先進製程於台灣發展,未來在海外廠會以台灣母廠(Mother Fab)為目標。
IC設計業者透露,在整體晶片表現上,台積電製程仍能達到更佳效果,如同樣以Arm Cortex-X925超大核心設計之天璣9400,頻率可達3.62GHz,優於Exynos 2500 3.3GHz之表現,在發表時間也領先約3季,三星代工明顯已無法滿足國際晶片大廠最先進之需求。
供應鏈透露,為滿足客戶美國製造需求,台積電亞利桑那州二廠進入加速階段,預計明年第三季進行機台Move-in,未來也將攜手台灣供應鏈大打國際盃,推動整體產業升級。

新聞日期:2025/06/16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台積三星 搶單2奈米

下半年大戰開打 晶圓一哥製程良率突破60% 跨越穩定量產門檻
【綜合報導】
南韓媒體報導,台積電和三星電子都將在今年下半年生產業界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晶片,兩大半導體廠的搶單大戰預料將更加激烈,但三星的良率低於台積電,成為吸引訂單的挑戰。

韓國前鋒報報導,南韓產業人士指出,台積電已開始收到2奈米製程訂單,預料下半年將在新竹寶山和高雄廠生產。這是台積電首度採用環繞式閘極( GAA )架構技術生產2奈米晶片,效能預料將提高10%至15%,能耗將減少25%至30%,電晶體密度也比目前的3奈米製程提高15%。

據了解,台積電2奈米主要客戶主要延續3奈米相關客戶,包括蘋果、輝達、超微、高通、聯發科等,都可望是首批2奈米客戶。其中,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已於5月台北國際電腦展預告,該公司將有2奈米製程晶片於今年9月設計定案,「大家可能猜得到是什麼產品」。

三星的目標也是在下半年開始生產2奈米晶片,雖未明確表示會生產哪一款產品,一般預料是用於旗下新款旗艦機Galaxy S26的自家Exynos 2600處理器。

三星積極揮軍2奈米之際,報導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台積電2奈米製程的良率已突破60%,跨越穩定量產的門檻。相較下,三星2奈米製程良率據傳約為40%,遠不及台積電。

三星雖是率先以GAA架構生產3奈米的晶片生產商,初期持續苦於低良率,該公司打算以先前採用GAA的經驗,提升2奈米良率。三星的挑戰在於吸引科技大廠訂單,以維持公司先進製程競爭力,之前也延攬曾在台積電效力的韓美玲(Margaret Han),率領晶圓代工部門。

【2025-06-16/經濟日報/A1版/要聞】

新聞日期:2024/10/23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報

半導體業者:台積領先地位難撼動

【台北報導】
外傳英特爾計畫結盟三星,挑戰台積電晶圓代工龍頭地位。半導體業者表示,此消息已傳出一段時間, 不過,此結盟宛如同樣參加百米比賽跑者,兩個都跑輸冠軍,無論如何合作,再怎麼跑還是無法跑贏領先者。英特爾與三星結合,並不會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還是難撼動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領先地位。

半導體業界表示,英特爾和三星目前應該都有這樣的構想,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今年五月來台參加電腦展,回程即傳出可能繞道南韓與與三星會長李在鎔直接見面,洽談雙方在晶圓代工的合作。

業者分析,英特爾和三星目前都欠缺台積電堅強的客戶群及穩定下單量,無法透過客戶下單縮短先進製程學習曲線,但三星擁有率先量產環繞閘極(GAA)能力,英特爾則具備優於台積電的Foveros平台先進封裝技術,而未來先進製程有相當大比重須將記憶體與先進邏輯晶片透過3D IC或矽光子技術進行整合,英特爾和三星在邏輯和記憶體生產各擁優勢,而三星被南韓SK海力士奪去先進的HBM,未來進入HBM4以後,得以靠擁有先進製程廠能同時整合兩種不同製程晶片,這也讓兩家公司認為可以藉結盟之力,分食龐大AI商機。

不過,目前英特爾除了不能自己生產HBM外,不論在先技術邏輯製程及後段封裝,實力均遠在三星之上,除非英特爾遭遇重大的財務壓力,否則應不會真心把領先三星的技術,協助三星成為未來的潛在對手。面對英特爾極欲擺脫晶圓代工事業龐大虧損壓力,三星大可表態出面承接,三星打的算盤,應是希望英特爾能協助三星在先進封裝的技術提升,而非全面的合作。

【2024-10-23/聯合報/A8版/財經要聞】

新聞日期:2024/09/2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三星求援 台積、泛聯家軍吃香

台北報導
 台積電2奈米將於2025年量產,台廠半導體生態圈成重大推手,進一步擴大領先對手三星(Samsung)、英特爾(Intel)等業者。市場傳出,三星記憶體及手機部門有意攜手台廠力挽頹勢,台積電及泛聯電家族可望受惠。
 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激烈,在晶圓代工方面,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統計,今年第二季前五大晶圓代工(Foundry)排行仍由台積電繼續蟬聯第一名,單季營收208.2億美元、市占達62.3%,排名第二的三星單季營收季增14.2%至38.3億美元,市占11.5%。此外,中芯國際、聯電及格芯尾隨其後,市占達5.7%、5.3%及4.9%。
 三星近期各大業務進展不如預期,晶圓代工、記憶體業務飽受競爭對手台積電、海力士挑戰,手機品牌業務更深陷「綠線門」事件困擾,為力挽頹勢三星冀望於台廠合作。
 三星3奈米製程導入不順,不再鎖定韓系供應鏈,除逐步仰賴台積電製程支援,記憶體更力求與台積電合作。此外,市場傳出,三星明年S系列機種亦不排除將聯發科天璣系列納入二供行列,聯詠也有望取得部分訂單。
 據指出,三星品牌業務因Exynos 2500生產良率問題,是否能順利搭載於手機上仍為未知,因此,除原有高通解決方案之外,據傳已找上聯發科天璣系列手機晶片,作為明年自家S系列高階機種二供。
 受惠於三星轉單效應,台廠IC供應鏈有望同步受惠,法人透露,聯詠將擁有潛在機會,主因價格極具競爭力,加上聯詠今年已打入蘋果供應鏈,提供iPhone OLED DDIC,技術已獲得國際大廠認可,因此未來有望成為三星降本的選項之一。
 另外,全球三大高頻寬記憶體(HBM)供應商美光、SK海力士與三星合計市占率高達9成,在美光在台設置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基地後,海力士也積極表態與台積電合作,三星記憶體業務總裁李正培(Jung Bae Lee)也釋出善意,喊話台積電未來合作的可能。
 業者表示,由於HBM(高頻寬記憶體)導入AI晶片大廠之需求,簡單的HBM4 base die記憶廠自己可行生產,但如果客戶搭配的是ASIC,就需要領先技術配合,台積成為記憶體廠合作首選。

新聞日期:2024/08/1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掰了三星 谷歌衝邊緣AI 找台積搬救兵

次世代Tensor G5晶片將採台積3奈米,並搭配InFOOP先進封裝
台北報導
 新AI旗艦手機第三季大車拚,Google(谷歌)提早近二個月推出新一代Pixel系列,全線升級三星4奈米製程的Tensor G4晶片,冀望以Pixel 9系列和Gemini AI應用服務鞏固AI手機市占。半導體業者指出,為拉近與頂尖手機晶片差距,Google次世代Tensor G5晶片將以台積電3奈米及完整自研架構,並搭配InFO-POP先進封裝,從軟體延伸至硬體搶邊緣AI市場。
 谷歌自研晶片不僅限於手機,TPU張量處理器布局已久、目前已發展至第七代;此外,Arm-based CPU同步由台積電領航。
 法人推測,ANXION一樣由台積電協助打造,以5奈米製程生產,達到節省功耗的優秀效果。過往以博通、Marvell為首的ASIC策略,台廠憑藉出色的後段設計、領先的製程大啖谷歌自研商機,包含聯發科、台積電甚至創意在內都有望奪得相關訂單。
 Google的Pixel 8為首款以AI為核心的智慧型手機,帶來各種AI功能;據悉在多方考量之下,Google將與密切合作四年的三星說掰掰,Tensor G5將委由台積電生產。儘管仍處於流片階段,不過目前市面上能仰賴的3奈米製程僅此一家,要挑戰手機高端市場的敲門磚,率先將製程與主流規格齊平是首要關鍵。
 法人指出,第四季高通、聯發科將推出旗艦級晶片,加上蘋果A18都採用台積電N3打造,無不將目光瞄準邊緣AI市場大餅。Pixel手機市占率不高,但是Android生態系卻高達7成以上,坐擁數十億Android用戶,發揮的空間大、潛力驚人,走向與蘋果相似的路徑,實現軟硬體完全整合,將是谷歌打的如意算盤。
 隨著谷歌把Gemini AI模型和助理技術融入安卓裝置的「系統 UI」層級,代表跳脫應用程式的限制,不過過度倚重Pixel裝置,恐怕也會惹惱安卓授權商,現階段谷歌是希望以Pixel裝置的,向他們展示安卓手機的一種「可能性的藝術」。
 可以確定的是,接下來的一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將會非常精采,谷歌和蘋果的AI布局,說明未來全球將進入AI智慧型手機時代。為因應新時代,谷歌於今年4月宣布成立新的「平台和裝置」業務部門,將監管所有谷歌Pixel品牌產品,此外,更在台灣設立全新硬體研發辦公大樓。

新聞日期:2023/12/1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後年蘋果i17單 台積2奈米勝出

外媒指三星降價搶不到;劉德音看明年半導體是「非常健康的成長年」
綜合報導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在全球晶片大廠爭相發展2奈米製程之際,台積電再度勝出搶下蘋果訂單,預計2025年上市的iPhone 17 Pro將率先採用台積電2奈米晶片。
 另外,針對三星打算在2奈米製程訂單上提供以價格折扣的方式,搶攻市場,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13日出席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前接受媒體聯訪,他強調「客戶還是看技術的品質」;對明年半導體景氣的預估?劉德音說,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成長年。
 蘋果今年9月才剛宣布,今年上市的iPhone 15 Pro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代工的A17 Pro晶片,近日台積電已經開始為2奈米晶片尋找客戶。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報導,台積電近日已向幾家大客戶展示「N2」2奈米晶片的測試結果,而這些客戶包括蘋果及輝達。
 除了台積電之外,英特爾及三星電子也爭相推出2奈米製程。三星甚至祭出降價策略,企圖從台積電手中搶走蘋果訂單,外傳蘋果最終還是屬意台積電代工。
 投資機構Dalton Investments分析師James Lim表示:「三星將2奈米製程視為決勝關鍵,但外界質疑三星製程升級的執行成果不如台積電。」
 產業人士認為蘋果之所以傾向繼續和台積電合作,是因為台積電3奈米製程已相當成熟,包括iPhone 15 Pro的A17晶片及Mac的M3系列晶片都是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
 蘋果在萬聖節前夕發表M3系列晶片時,就曾宣揚M3晶片無論運算能力及電池續航力都比M2晶片更上一層樓。在M3系列3款晶片當中,M3 Pro運算速度比入門款M3快40%,而最高階的M3 Max速度相當於入門款M3的2.5倍,足以執行AI運算。相較之下三星3奈米製程至今良率難以提升,仍舊停留在60%左右。
 台積電先前就曾對外宣稱,2奈米晶片預計2025年開始量產,正好和iPhone 17 Pro上市時程相符。若台積電執行順利,屆時蘋果推出的A19晶片將是第一批採用台積電2奈米製程的晶片。

第 1 頁,共 2 頁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