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5/09/10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日月光 領軍3DIC聯盟

台積電副總何軍指出,AI推動技術疊代週期大幅縮短,供應鏈在地化已成重中之重

台北報導
 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3DIC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lliance)9日正式成軍,由台積電及日月光領軍,共37家國內外企業攜手合作。台積電先進封裝技術暨服務副總何軍指出,AI推動技術疊代週期大幅縮短,供應鏈「在地化」已成發展重中之重,唯有與生態系更加緊密結合,才能即時滿足客戶需求。
 日月光投控資深副總洪松井則表示,AI與半導體已形成互惠循環,與台積電攜手促成聯盟成立,期望藉由標準制定與國際接軌,共同解決技術、量產與良率的挑戰。
 AI晶片更新週期已逼近「一年一代」,對晶圓代工與封裝帶來巨大壓力。何軍以CoWoS產能演化為例指出,從NTO(新產品流片)、tape-out(委託設計)、CoWoS到量產峰值,過去新產品流片到量產高峰需七個季度,如今僅縮短至三個季度,意味著產品尚未Final(設計定案)就得先下單、拉機台,更凸顯供應鏈協作的重要性。
 他強調,未來研發、產能建置與量產須同步推進,以避免頻繁改機台的狀況,「不管是國際大廠或本地夥伴,大家都要和我們的量產團隊一起改變。」更透露與日月光有共同客戶,被追趕的非常緊。
 洪松井進一步指出,隨著製程微縮,晶片與系統的落差擴大,使得封裝價值持續提升。先進製程與封裝推動算力躍升,進而驅動AI應用,而AI需求又反過來帶動半導體投資,形成良性循環。
 3DIC AMA主要成員涵蓋晶圓代工、封裝、設備與材料廠商,包括:台積電、日月光、萬潤、台灣應材、印能、致茂、志聖、台達、均華、均豪精密、弘塑、竑騰、辛耘、永光、欣興、由田等。業界人士指出,設備廠商佔多數,凸顯先進封裝量產瓶頸與製程改善的迫切需求。
 然而,先進封裝仍存在多重挑戰,包括製造難度高、功率與應力管理不易、材料供應受限,以及系統自動化的複雜性。3DIC聯盟成立後,旗下三大工作小組分別聚焦標準工具、量測技術及封裝製程技術等不同領域。
 聯發科總經理暨營運長陳冠州表示,在雲端應用除晶片本身,還必須配合2D、3.5D等封裝與系統整合;他認為,生成式AI對半導體帶來新機會,相關應用正逐步擴大到消費性產品。
 聯發科副總經理Vince Hu提到,3.5D先進封裝技術將成為下一代XPU關鍵,能透過異質晶片堆疊提升效能並降低總持有成本;他強調,面對AI模型複雜度快速增長,傳統摩爾定律已無法滿足雲端客戶需求。

新聞日期:2025/09/09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報

吳田玉:台灣須擴大AI生態鏈合作

SEMICON Taiwan 

【台北報導】
SEMI全球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日月光集團營運長吳田玉表示,AI發展給台灣很好的制高點,此領先優勢估計可維持至少兩年,但面對供應鏈不確定性成為常態,未來台灣半導體產業首重於與全球價值鏈有優勢的國家結盟,從單一領域優勢,擴大成為全球發展AI系統優先會想到合作的區域,就能在挑戰中掌握商機。

吳田玉昨天出席SEMICON Taiwan 2025展前記者會發表演說,他說,AI雖帶來龐大成長機會,同時加深全球產業與安全利益的衝突,供應鏈的「複雜度與不確定性」將成為不可逆的新常態。供應鏈的不確定性絕不可能因為只換個總統就改變,在不可逆的趨勢下,台灣必須善用相對完整且維持領先的半導體生態鏈,做出正確取捨並抓住關鍵機會。

吳田玉說,台灣半導體製造、設計、封測與ODM雖非全方位完整,卻已構成相對完整的生態鏈,這是台灣得以與時並進、發揮優勢的基礎。未來的競爭須聚焦於選擇性的領域,並透過系統整合與跨界合作,形成更具多元性的競爭優勢。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則說,半導體產業成為各國戰略產業,先進製程被當成談判的特殊武器及工具,若不及早掌握關鍵材料自主,易被「卡脖子」。她鼓勵台灣應提升材料自主率,藉由材料自主提升供應鏈韌性與永續發展。

SEMICON Taiwan 2025將於十日至十二日展出,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今年是SEMICON Taiwan卅周年,今年展會集結四千一百個攤位、一千兩百家廠商參展。今年展會圍繞十三大主題,從AI驅動所有半導體製程技術,包括先進製程、異質整合、矽光子等。

曹世綸指出,整體半導體市場應用,除了早期應用之外,AI、汽車及機器人都是帶動下一波產業革命的重要應用,今年展會也透過不同論壇探討AI機器人和汽車相關發展。

【2025-09-09/聯合報/A8版/財經要聞】

新聞日期:2025/08/12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擴廠 衝先進封裝產能

因應產線滿載,斥資65億購穩懋廠房,搶攻AI、HPC等高階應用商機

台北報導
日月光投控近二年營運受先進封裝需求強勁推動,公司積極加碼相關布局。日前在法說會上指出,目前先進封裝產能已滿載,將持續擴產。11日公告旗下日月光半導體因應產能需求高漲,董事會通過斥資新台幣65億元,向穩懋購買位於高雄市路竹區南部科學園區的廠房及附屬設施,以加速擴充先進封裝產能,搶攻AI、HPC(高效能運算)等高階應用商機。
本次交易標的建築物總面積達2.18萬坪,將作為半導體先進封裝產線使用。公司指出,近年高階封裝需求持續攀升,尤其是2.5D、3D封裝與晶圓級封裝需求大增,現有產能已滿載,此次擴廠將有效紓解產能瓶頸,滿足全球客戶急單與長期訂單需求。
 今年以來,先進封裝與先進測試業務表現亮眼,傳統封裝亦較去年改善。日月光先進封裝與測試業務今年營收目標較2024年增加10億美元,並預期成長趨勢將持續至2026年之後。測試業務積極擴展,從晶圓級測試(CP)延伸至最終測試(Final Test)與老化測試(Burn-in),今年測試營收成長率可望達到封裝業務的兩倍,第四季佔整體封測營收比重將達20%,因測試毛利率較高,公司將持續擴大投資。
法人指出,此次購置穩懋廠房顯示日月光在AI普及、先進製程推進下,對未來高階封測需求抱持強烈信心。隨全球半導體景氣回溫,預估2026年將迎來全面復甦,日月光憑藉領先技術與產能優勢,有望穩固全球市占龍頭地位並進一步擴大封裝市場版圖。
日月光7月合併營收515.42億元,月增4.1%、年減0.1%,創近三個月新高,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3,504.46億元,年增7.95%,維持今年以來的高檔水準。
公司預估,第三季封測業務仍將延續成長動能,若以美元計價,第三季合併營收將季增12%至14%;新台幣計價則預估季增6%至8%,惟受匯率影響,毛利率將季減1至1.2個百分點。法人看好,在下半年需求加溫、單季出貨放大的帶動下,第三季營運可望優於前二季。

新聞日期:2025/08/01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封測營收靚 Q3大補

H1 EPS達3.49元,營運長吳田玉:下半年將更加繁忙,成長趨勢將延續至2026年

台北報導
 日月光投控(3711)31日舉行法說會,營運長吳田玉預期,第三季封測業務持續成長,第四季也將維持季增,今年先進封裝測試營收目標較2024年增加10億美元,目前先進封裝產能已滿載,日月光投控營收成長趨勢,將持續至2026年之後。
 吳田玉表示,測試業務在2025年上半年年增31%,此一動能預計將延續至下半年,主要受惠於Turnkey服務比重提升,及先進測試需求持續擴大,對日月光投控來說,今年上半年是一個非常忙碌的半年,而下半年將更加繁忙。
 展望後市,吳田玉表示,在先進封裝與測試的營收方面,先前設定全年目標增加10億美元,這是年初就已提出的目標,預計將對全年營收貢獻約10%的成長,而傳統封測業務則預估在2025年會有中至高個位數百分比的年成長,目前仍維持這樣的看法,儘管市場充滿不確定性,這一點仍未改變。
 吳田玉預期,營收成長趨勢將延續至2026年之後,主要動能來自先進製程解決方案的推進,以及AI帶動製造需求,同時也預期2026年整體產業將迎來全面性復甦。
 日月光目前積極擴展測試業務,除了既有晶圓級測試(CP)外,也擴展至最終測試(Final Test)與老化測試(Burn-in),預期今年測試營收成長率將為封裝的兩倍,到第四季將占整體封測營收約20%,由於測試業務具有高毛利特性,公司持續投入資源擴大相關產能。
 日月光預期,若以美元計價,第三季合併營收預估季增12%至14%,若以新台幣計價,第三季合併營收估季增6%至8%,受匯率影響,第三季合併毛利率估季減1至1.2個百分點。
 日月光第二季營收1,507.5億元,季增2%、年增7%,毛利率17%,季增0.2個百分點、年增0.6個百分點,第二季稅後純益75.21億元,持平前季,年減約3%,單季每股稅後純益1.74元。日月光指出,新台幣5月以來大幅升值,預期此次匯率變動對第二季封測業務毛利率造成5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
日月光上半年營收2,989.03億元,年增9.47%,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150.75億元,年增11.96%,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3.49元。

新聞日期:2025/07/11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上月業績 日月光+1% 後市審慎樂觀

【台北報導】
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3711)昨(10)日公布6月合併營收495.13億元,月增1%,年增5.5%;第2季合併營收1,507.5億元,季增1.8%、年增7.5%。

日月光6月與第2季業績均為同期次高;上半年合併營收2,989.03億元,年增9.47%。

若以美元計價,日月光投控6月合併營收16.61億美元,月增4.7%,年增14.2%;第2季合併營收48.38億美元,季增7.1%,年增11.2%。

日月光投控表示,6月封測材料營收306.71億元,月增0.3%,年增17.7%;若以美元計算,6月封測材料營收10.29億美元,月增4%,年增27.4%。

日月光投控先前指出,審慎樂觀看待下半年,未下修今年資本支出,看好邊緣AI、特殊應用晶片(ASIC)、高效能運算(HPC)等持續成長。

【2025-07-11/經濟日報/C1版/證券產業】

新聞日期:2025/07/0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SEMI先進封裝製造聯盟 成軍

繼CoWoS及矽光子聯盟成立後,打造具高度整合與效率的3DIC半導體封裝生態系

台北報導
 SEMICON Taiwan 2025於9月登場,隨著AI晶片及HPC需求急遽攀升,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迎來先進封裝的新世代,今年SEMICON Taiwan將聚焦包括3DIC、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小晶片(Chiplet)、共同封裝光學(CPO)等先進封裝技術,更令外界關注的是,籌備多時的SEMI 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SEMI 3DICAMA)也將於本屆展會正式啟動。
 今年半導體產業重頭戲的SEMICON Taiwan 2025,將於9月8日舉辦多場前瞻技術國際論壇,並於9月10日至12日開展。由於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全球具上下游完整的競爭優勢,先前台灣已組成CoWoS及矽光子二大供應鏈聯盟,外界高度關注的SEMI 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SEMI 3DICAMA)也將於本屆展會正式啟動。
SEMI表示,亞洲各國正積極推動先進封裝技術升級,台灣憑藉完整半導體生態系與技術創新實力,成為全球先進封裝發展的核心基地之一。為整合全球產業資源、推動創新合作,以及克服技術瓶頸,SEMI積極推動「SEMI 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將於9月9日舉辦啟動大會。聯盟將聚焦四大任務:串聯產業合作、強化供應鏈韌性、協助導入現有標準、加速技術升級與商轉,攜手生態系夥伴打造具高度整合與效率的封裝生態系。
SEMICON Taiwan 2025將串聯異質整合國際高峰論壇(HIGS)、FOPLP創新論壇與3DIC全球高峰論壇,聚焦設計、材料、製程至供應鏈的全方位議題。異質整合高峰論壇將邀請日月光、博通(Broadcom)、光子晶片新創公司Lightmatter、聯發科、輝達(Nvidia)、索尼(Sony)與台積電等領先企業,探究3DIC、CPO及AI封裝供應鏈的技術成果與實務挑戰。FOPLP創新論壇則邀集包含超微(AMD)、力成等國際重量級企業技術專家,分享最新技術進展與巿場應用策略。

新聞日期:2025/06/26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高階晶片需求火 日月光投控熱灶

受惠AI與電動車新應用興起,全年展望審慎樂觀,先進封裝營運估年增10%

高雄報導
 AI新時代推升高階晶片需求,日月光投控執行長吳田玉指出,儘管地緣政治與通膨壓力交織、美國政策改變供應鏈營運模式,然AI(人工智慧)、EV(電動車)等新興應用迅速崛起,推升高階晶片需求,對2025年營運展望審慎樂觀,預估全年先進封裝營運年增10%,並將持續加碼投入高階封裝技術研發。
 日月光投控25日召開股東會,吳田玉指出,日月光加碼研發,鎖定先進封裝技術,包括晶圓級封裝、面板級封裝、系統級封裝(SiP)、光電整合封裝、大尺寸光波導模組與自動化整合打線系統等,都是未來支撐營運與接單的核心技術。展望2025年,日月光預計封裝出貨量達343億顆,測試業務約54億顆。
 近日市場聯想美國政策導致台廠在中國營運造成衝擊。對此,吳田玉強調,日月光對於美國與其他各國政府的法令規定只有兩個字「尊重跟遵守」。
匯率衝擊 相信有出路
 吳田玉說,國內半導體產業在過去40年已不斷證明,產業確實具備相當彈性與韌性,在尊重及遵守的原則下,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包括來自幣值(匯率)、關稅、法規限制、技術限制等不確定性,有信心業界一定能找到適合出路。
 不過,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也有令外界擔憂之處,先前SEMI曾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年增雙位數以上,且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首度達1兆美元;不料,4月初川普祭出對等關稅衝擊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軌跡,吳田玉研判,全球半導體產值達1兆美元的目標時程將往後遞延。但他強調,即使2030年未達成,但延後2至3年,也必然在10年之內(2035年),達到1兆美元產值。
人形機器人商機
 日月光同步表示,未來十年將是半導體結構性成長的黃金期,公司將聚焦AI與高效能運算(HPC)、車用電子、電源管理與智慧製造等應用,持續擴大營運規模與技術領先優勢。吳田玉強調,台灣過去多強調機器人「大腦」的技術,未來應進一步強調眼、耳、口、鼻、手與關節等感測器相關半導體元件,才能完整掌握參與人型機器人商機。

新聞日期:2025/06/1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全球AI浪潮 先進封裝熱 封測三雄Q3起飛

台北報導
 全球AI浪潮推動,包括HPC(高效能運算)、AI PC、HBM(高頻寬記憶體)等晶片需求不斷增加,先進封裝帶動封測廠營運表現成長,業者近日指出,時序邁入下半年後,傳統封測需求也將跟進加溫,因此,在先進與傳統封測雙引擎帶動下,市場看好下半年台灣三大封測廠日月光、力成及京元電營運向前衝,全年業績均可望優於去年。
 時序即將進入第三季,以往年產業淡旺季走向來看,消費性電子需求將開始顯著拉升,可望帶動三大封測廠傳統封測業務的出貨力道,市場法人看好,日月光、力成及京元電第三季營運將開啟成長動能。
 隨半導體技術演進,台積電先進封裝CoWoS技術推動晶片技術演進,同時也引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大廠積極搶攻先進封裝商機,並視先進封裝技術是下世代AI、通訊、HPC和智慧物聯網(AIoT)等應用關鍵技術,先進封裝主流技術架構除了台積電的CoWoS外,包括日月光半導體的FoCoS、矽品精密的FO-MCM以及艾克爾(Amkor)的S-Swift等。
 日月光、力成及京元電在先進封裝領域布局積極,其中,日月光近年先進封裝接單方面已有明顯進展。該公司先前表示,全球先進封裝及測試需求相當強勁,去(2024)年先進封裝及測試營收超過6億美元,年增1.4倍,今(2025)年預計將再增加10億美元以上,全年將可望超過16億美元的營收貢獻,其中,先進測試展現強勁成長動能,而傳統封裝業務預期今年也將呈現中高個位數的成長幅度。
 力成領先各封裝廠率先完成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先進封裝產線。力成表示,該公司FOPLP已開始出貨,目前已有營收貢獻,持續看好未來在AI世代中,高階邏輯晶片的異質封裝,將採用更多FOPLP解決方案,預期未來幾年該公司在先進封裝的營運貢獻將逐年成長。
 京元電主要專注IC測試服務,提供晶圓測試(CP Test)、後段IC封裝成品測試(Final Test),京元電在先進封裝領域則因承接WoS段成品測試(FT),該公司對於今年訂單抱持正向看法,由於台積電大擴CoWoS產能,法人預期,京元電相關業務有機會跟隨前段產能擴充幅度持續受惠。

新聞日期:2025/06/02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先進封裝關鍵解方 日月光、力成 搶攻FOPLP商機

布局發酵,明年起擴大營運貢獻

台北報導
 全球半導體受AI、高效能運算(HPC)、5G與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持續擴大影響,推動先進封裝技術成為重要方向,其中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an-Out Panel Level Packaging, FOPLP)具備高效能、低成本與高良率等優勢,正快速崛起,為下一世代封裝的關鍵解方。
 二大封測大廠也對此做好準備。日月光預計今年底前試產,力成已小量出貨,明年起逐步擴大營運貢獻。
 與傳統封裝相比,FOPLP最大特色在於單次處理面積擴大,有效提升生產效率並降低單位成本,隨著先進封裝愈加複雜與晶片多元整合的需求增加,FOPLP技術的可擴展性與成本效益,滿足產業未來的要求。
 供應鏈業者表示,目前先進封裝仍以CoWoS為主,但未來不再是其獨大的局面,日月光、力成二大封裝廠,均可望在2026至2027年顯著擴大營運貢獻。
 日月光布局超過十年的扇出型面板級先進封裝,去年投入2億美元採購設備,將在高雄廠建立產線,預計今年下半年設備進駐,年底前進行試產,明(2026)年開始送樣進行客戶認證,未來日月光集團將在先進封裝領域強化競爭力。
 日月光布局扇出型面板級先進封裝獲客戶支持。過去日月光以300x300mm為規格投入,試作達到不錯效果,目前已推進至600x600mm的規格,公司認為,若600x600良率符合預期,未來將會有客戶開始產品導入,屆時600x600可望成為FOPLP主流規格。
 力成科技表示,面板級扇出型封裝已開始小量出貨,並有重量級客戶的高階產品進入驗證階段,該客戶使用2奈米製程的高階系統單晶片(SoC),搭配12顆HBM(高頻寬記憶體)晶片,使得整體封裝成本高達25,000美元,堪稱是目前業界少見的超高價值封裝設計,公司看好未來先進封裝對於營運貢獻可望逐年增加。
 對於未來先進封裝的展望,力成指出,公司在2016年起就建置扇出型面板級封裝產線,並與美國客戶合作開發相關產品,類似台積電CoWoS-L的應用方向,該技術提供更高晶片集成度與更大面積封裝尺寸,最大達510x515mm,具備應對未來高運算密度需求的潛力,看好未來FOPLP是營運成長的重要動能。

新聞日期:2025/03/19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鏈封測廠 Q2營運奮進

先進封裝需求、BIS效應及記憶體漲價三大利多

台北報導
 封測產業第二季營運可望開始加溫,業者指出,目前先進封裝需求仍強勁,今年營運樂觀;另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要求,台積電16奈米以下晶片,要送到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白名單中的封裝廠進行封裝,讓台廠迎來轉單潮;再加上記憶體漲價帶動,在先進封裝需求強勁、BIS效應及記憶體漲價三大利多推升下,預期封測廠包括日月光(3711)、力成(6239)、京元電(2449)、欣銓、矽格及南茂等廠,第二季營運可望升溫。
 美國封測白名單是商務部對大陸半導體製程管制擴大至16/14奈米以下等先進製程之後,進一步要求陸企在16/14奈米晶片必須在白名單內的廠商進行封測才能完成出貨程序。
 市場法人表示,中國客戶占台積電比重已低於10%,且大都集中7奈米以下,16奈米比重相對7奈米以下較少。由於在台積電7奈米以下的封測訂單,日月光占比已高,所以潛在新訂單和轉單是有,但是比重對於日月光第二季營收來說大約是低個位數貢獻。法人目前預估,日月光第二季營收季增約6%至7%,預期在轉單效應下可望接近10%。
 此外,陸系客戶因擔憂管制進一步擴大,已開始著手將測試訂單轉交台系封測廠封裝,目前包括中國手機晶片大廠、網通晶片大廠皆已轉單來台動作,車用晶片大廠也在工程驗證階段,台灣封測廠Q2營運將開始受惠。
 先進封裝近一年多來需求強勁,除產業龍頭日月光受惠,今年全年營運仍維持成長步調外,後段測試部分京元電在連續二年擴充產能之下,今年仍在銅鑼四廠擴產,且由於市場產能供不應求產生外溢效益,欣銓今年營運也可望受惠。

第 1 頁,共 13 頁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