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3711)昨(10)日公布6月合併營收495.13億元,月增1%,年增5.5%;第2季合併營收1,507.5億元,季增1.8%、年增7.5%。
日月光6月與第2季業績均為同期次高;上半年合併營收2,989.03億元,年增9.47%。
若以美元計價,日月光投控6月合併營收16.61億美元,月增4.7%,年增14.2%;第2季合併營收48.38億美元,季增7.1%,年增11.2%。
日月光投控表示,6月封測材料營收306.71億元,月增0.3%,年增17.7%;若以美元計算,6月封測材料營收10.29億美元,月增4%,年增27.4%。
日月光投控先前指出,審慎樂觀看待下半年,未下修今年資本支出,看好邊緣AI、特殊應用晶片(ASIC)、高效能運算(HPC)等持續成長。
【2025-07-11/經濟日報/C1版/證券產業】
繼CoWoS及矽光子聯盟成立後,打造具高度整合與效率的3DIC半導體封裝生態系
台北報導
SEMICON Taiwan 2025於9月登場,隨著AI晶片及HPC需求急遽攀升,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迎來先進封裝的新世代,今年SEMICON Taiwan將聚焦包括3DIC、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小晶片(Chiplet)、共同封裝光學(CPO)等先進封裝技術,更令外界關注的是,籌備多時的SEMI 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SEMI 3DICAMA)也將於本屆展會正式啟動。
今年半導體產業重頭戲的SEMICON Taiwan 2025,將於9月8日舉辦多場前瞻技術國際論壇,並於9月10日至12日開展。由於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全球具上下游完整的競爭優勢,先前台灣已組成CoWoS及矽光子二大供應鏈聯盟,外界高度關注的SEMI 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SEMI 3DICAMA)也將於本屆展會正式啟動。
SEMI表示,亞洲各國正積極推動先進封裝技術升級,台灣憑藉完整半導體生態系與技術創新實力,成為全球先進封裝發展的核心基地之一。為整合全球產業資源、推動創新合作,以及克服技術瓶頸,SEMI積極推動「SEMI 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將於9月9日舉辦啟動大會。聯盟將聚焦四大任務:串聯產業合作、強化供應鏈韌性、協助導入現有標準、加速技術升級與商轉,攜手生態系夥伴打造具高度整合與效率的封裝生態系。
SEMICON Taiwan 2025將串聯異質整合國際高峰論壇(HIGS)、FOPLP創新論壇與3DIC全球高峰論壇,聚焦設計、材料、製程至供應鏈的全方位議題。異質整合高峰論壇將邀請日月光、博通(Broadcom)、光子晶片新創公司Lightmatter、聯發科、輝達(Nvidia)、索尼(Sony)與台積電等領先企業,探究3DIC、CPO及AI封裝供應鏈的技術成果與實務挑戰。FOPLP創新論壇則邀集包含超微(AMD)、力成等國際重量級企業技術專家,分享最新技術進展與巿場應用策略。
受惠AI與電動車新應用興起,全年展望審慎樂觀,先進封裝營運估年增10%
高雄報導
AI新時代推升高階晶片需求,日月光投控執行長吳田玉指出,儘管地緣政治與通膨壓力交織、美國政策改變供應鏈營運模式,然AI(人工智慧)、EV(電動車)等新興應用迅速崛起,推升高階晶片需求,對2025年營運展望審慎樂觀,預估全年先進封裝營運年增10%,並將持續加碼投入高階封裝技術研發。
日月光投控25日召開股東會,吳田玉指出,日月光加碼研發,鎖定先進封裝技術,包括晶圓級封裝、面板級封裝、系統級封裝(SiP)、光電整合封裝、大尺寸光波導模組與自動化整合打線系統等,都是未來支撐營運與接單的核心技術。展望2025年,日月光預計封裝出貨量達343億顆,測試業務約54億顆。
近日市場聯想美國政策導致台廠在中國營運造成衝擊。對此,吳田玉強調,日月光對於美國與其他各國政府的法令規定只有兩個字「尊重跟遵守」。
匯率衝擊 相信有出路
吳田玉說,國內半導體產業在過去40年已不斷證明,產業確實具備相當彈性與韌性,在尊重及遵守的原則下,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包括來自幣值(匯率)、關稅、法規限制、技術限制等不確定性,有信心業界一定能找到適合出路。
不過,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也有令外界擔憂之處,先前SEMI曾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年增雙位數以上,且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首度達1兆美元;不料,4月初川普祭出對等關稅衝擊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軌跡,吳田玉研判,全球半導體產值達1兆美元的目標時程將往後遞延。但他強調,即使2030年未達成,但延後2至3年,也必然在10年之內(2035年),達到1兆美元產值。
人形機器人商機
日月光同步表示,未來十年將是半導體結構性成長的黃金期,公司將聚焦AI與高效能運算(HPC)、車用電子、電源管理與智慧製造等應用,持續擴大營運規模與技術領先優勢。吳田玉強調,台灣過去多強調機器人「大腦」的技術,未來應進一步強調眼、耳、口、鼻、手與關節等感測器相關半導體元件,才能完整掌握參與人型機器人商機。
台北報導
全球AI浪潮推動,包括HPC(高效能運算)、AI PC、HBM(高頻寬記憶體)等晶片需求不斷增加,先進封裝帶動封測廠營運表現成長,業者近日指出,時序邁入下半年後,傳統封測需求也將跟進加溫,因此,在先進與傳統封測雙引擎帶動下,市場看好下半年台灣三大封測廠日月光、力成及京元電營運向前衝,全年業績均可望優於去年。
時序即將進入第三季,以往年產業淡旺季走向來看,消費性電子需求將開始顯著拉升,可望帶動三大封測廠傳統封測業務的出貨力道,市場法人看好,日月光、力成及京元電第三季營運將開啟成長動能。
隨半導體技術演進,台積電先進封裝CoWoS技術推動晶片技術演進,同時也引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大廠積極搶攻先進封裝商機,並視先進封裝技術是下世代AI、通訊、HPC和智慧物聯網(AIoT)等應用關鍵技術,先進封裝主流技術架構除了台積電的CoWoS外,包括日月光半導體的FoCoS、矽品精密的FO-MCM以及艾克爾(Amkor)的S-Swift等。
日月光、力成及京元電在先進封裝領域布局積極,其中,日月光近年先進封裝接單方面已有明顯進展。該公司先前表示,全球先進封裝及測試需求相當強勁,去(2024)年先進封裝及測試營收超過6億美元,年增1.4倍,今(2025)年預計將再增加10億美元以上,全年將可望超過16億美元的營收貢獻,其中,先進測試展現強勁成長動能,而傳統封裝業務預期今年也將呈現中高個位數的成長幅度。
力成領先各封裝廠率先完成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先進封裝產線。力成表示,該公司FOPLP已開始出貨,目前已有營收貢獻,持續看好未來在AI世代中,高階邏輯晶片的異質封裝,將採用更多FOPLP解決方案,預期未來幾年該公司在先進封裝的營運貢獻將逐年成長。
京元電主要專注IC測試服務,提供晶圓測試(CP Test)、後段IC封裝成品測試(Final Test),京元電在先進封裝領域則因承接WoS段成品測試(FT),該公司對於今年訂單抱持正向看法,由於台積電大擴CoWoS產能,法人預期,京元電相關業務有機會跟隨前段產能擴充幅度持續受惠。
布局發酵,明年起擴大營運貢獻
台北報導
全球半導體受AI、高效能運算(HPC)、5G與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持續擴大影響,推動先進封裝技術成為重要方向,其中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an-Out Panel Level Packaging, FOPLP)具備高效能、低成本與高良率等優勢,正快速崛起,為下一世代封裝的關鍵解方。
二大封測大廠也對此做好準備。日月光預計今年底前試產,力成已小量出貨,明年起逐步擴大營運貢獻。
與傳統封裝相比,FOPLP最大特色在於單次處理面積擴大,有效提升生產效率並降低單位成本,隨著先進封裝愈加複雜與晶片多元整合的需求增加,FOPLP技術的可擴展性與成本效益,滿足產業未來的要求。
供應鏈業者表示,目前先進封裝仍以CoWoS為主,但未來不再是其獨大的局面,日月光、力成二大封裝廠,均可望在2026至2027年顯著擴大營運貢獻。
日月光布局超過十年的扇出型面板級先進封裝,去年投入2億美元採購設備,將在高雄廠建立產線,預計今年下半年設備進駐,年底前進行試產,明(2026)年開始送樣進行客戶認證,未來日月光集團將在先進封裝領域強化競爭力。
日月光布局扇出型面板級先進封裝獲客戶支持。過去日月光以300x300mm為規格投入,試作達到不錯效果,目前已推進至600x600mm的規格,公司認為,若600x600良率符合預期,未來將會有客戶開始產品導入,屆時600x600可望成為FOPLP主流規格。
力成科技表示,面板級扇出型封裝已開始小量出貨,並有重量級客戶的高階產品進入驗證階段,該客戶使用2奈米製程的高階系統單晶片(SoC),搭配12顆HBM(高頻寬記憶體)晶片,使得整體封裝成本高達25,000美元,堪稱是目前業界少見的超高價值封裝設計,公司看好未來先進封裝對於營運貢獻可望逐年增加。
對於未來先進封裝的展望,力成指出,公司在2016年起就建置扇出型面板級封裝產線,並與美國客戶合作開發相關產品,類似台積電CoWoS-L的應用方向,該技術提供更高晶片集成度與更大面積封裝尺寸,最大達510x515mm,具備應對未來高運算密度需求的潛力,看好未來FOPLP是營運成長的重要動能。
先進封裝需求、BIS效應及記憶體漲價三大利多
台北報導
封測產業第二季營運可望開始加溫,業者指出,目前先進封裝需求仍強勁,今年營運樂觀;另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要求,台積電16奈米以下晶片,要送到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白名單中的封裝廠進行封裝,讓台廠迎來轉單潮;再加上記憶體漲價帶動,在先進封裝需求強勁、BIS效應及記憶體漲價三大利多推升下,預期封測廠包括日月光(3711)、力成(6239)、京元電(2449)、欣銓、矽格及南茂等廠,第二季營運可望升溫。
美國封測白名單是商務部對大陸半導體製程管制擴大至16/14奈米以下等先進製程之後,進一步要求陸企在16/14奈米晶片必須在白名單內的廠商進行封測才能完成出貨程序。
市場法人表示,中國客戶占台積電比重已低於10%,且大都集中7奈米以下,16奈米比重相對7奈米以下較少。由於在台積電7奈米以下的封測訂單,日月光占比已高,所以潛在新訂單和轉單是有,但是比重對於日月光第二季營收來說大約是低個位數貢獻。法人目前預估,日月光第二季營收季增約6%至7%,預期在轉單效應下可望接近10%。
此外,陸系客戶因擔憂管制進一步擴大,已開始著手將測試訂單轉交台系封測廠封裝,目前包括中國手機晶片大廠、網通晶片大廠皆已轉單來台動作,車用晶片大廠也在工程驗證階段,台灣封測廠Q2營運將開始受惠。
先進封裝近一年多來需求強勁,除產業龍頭日月光受惠,今年全年營運仍維持成長步調外,後段測試部分京元電在連續二年擴充產能之下,今年仍在銅鑼四廠擴產,且由於市場產能供不應求產生外溢效益,欣銓今年營運也可望受惠。
馬來西亞報導
因應地緣政治風險,日月光投控馬來西亞檳城五廠斥資3億美元(約新台幣96億元),18日正式啟用,集團營運長吳田玉表示,檳城廠區將由目前100萬平方英尺擴大至340萬平方英尺,搶攻AI、機器人及自動駕駛商機,成為集團先進封裝布局重心。
此外,集團十年磨一劍的扇出型面板級先進封裝(FOPLP)也將迎重大進展。吳田玉表示,去年投入2億美元(約新台幣66億元)於高雄設立生產線,今年第2季~3季裝機,年底試產,預計明年開始送樣進行客戶認證,大幅強化先進封裝領域競爭力及產能布局。
日月光馬來西亞廠持續擴充影像感測元件及電源晶片封裝產線,二大產線成為今年營運成長動能再添新引擎。
吳田玉指出,擴充後的影像感測元件封測產能將運用在車用和工業領域外,未來亦可布局人形機器人感測元件應用。電源晶片封測則受惠汽車、飛機、無人機、機器人等電子化系統提高,電源供應和節能設計成為首務。
檳城新廠成為強化日月光全球佈局的關鍵步驟。吳田玉表示,不斷增長的數位經濟推動先進晶片的需求,以及近年轉向設計和晶片製造,東南亞逐漸成為半導體的重要基地。隨著馬來西亞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區域半導體中心的地位,新建廠區將在全球半導體價值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吳田玉說,半導體市場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增長到1兆美元的規模,日月光作為半導體專業封測代工(OSAT)領導廠商,新廠啟用正值先進AI晶片需求日益增加之際,有助於滿足機器學習、AI應用、邊緣計算、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等下一代應用,未來幾年內預計將新增1,500名員工。
在新產品布局方面,因FOPLP可望成為台積電CoWoS下世代封裝製程,成為未來AI晶片封裝新主流,吳田玉指出,該集團研發布局超過10年的FOPLP,在客戶強力支持下,於高雄設立生產線。去年投入2億美元進行設備採購,今年下半年設備進駐,今年底前將進行試產。
吳田玉表示,日月光布局扇出型面板級先進封裝獲得客戶的強力支持,過去日月光以300x300為規格投入,在試作達到不錯效果之後,目前已推進至600x600的方形規格,若600x600良率符合預期,未來將會有客戶和開始產品導入,屆時600x600可望成為FOPLP主流規格。
台北報導
日月光投控(3711)公布2024年財報,去年稅後純益324.83億元,年增2%,每股稅後純益7.52元,營運長吳田玉表示,去年先進封裝及測試營收超過6億美元,較2023年大增1.4倍,今年可望超過16億美元,目前感受全球先進封裝需求仍維持強勁。
受傳統淡季影響,日月光今年第一季營運將下滑,但市場法人預期,今年第一季有機會挑戰歷年同期新高。
日月光投控13日舉行法說會,法人關注今年先進封裝及相關測試的產業景氣,吳田玉表示,仍感受全球先進封裝及測試的需求相當強勁,先進封裝及測試營收今年預計將再增加10億美元以上,全年可望超過16億美元,其中,先進測試也將展現強勁的成長動能,而傳統封裝業務預期今年將呈現中高個位數的成長幅度。
對於市場關注美國政府近日提出的封測業白名單的影響,吳田玉僅表示,目前相關規定不是很清楚亦不具體,因此日月光尚無法有具體的規劃及回應,對封測產業的影響仍待進一步觀察。
此外,對於今年第一季的營運展望,日月光投控則預期,第一季ATM(測封)將小幅優於去年同期,而EMS(電子代工)則將微幅低於去年同期。市場法人則指出,目前日月光在先進封裝持續強勁成長並積極擴產,預計第一季營運表現有機會挑戰歷年同期新高。
日月光並表示,公司未來營運也將持續受惠於全球半導體市場對於先進封裝的強勁需求,以及邊緣AI加速應用帶來的周邊晶片數量增長。
日月光投控公布2024第四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1,622.64億元,季增1.3%、年增1%,主要受惠於先進封裝成長,單季毛利率16.4%,季減0.1個百分點,年增0.4個百分點,單季稅後純益93.12億元,季減4%、年減1%,每股稅後純益2.15元,低於去年第三季的2.25元和2023年同期的2.18元。
2024年全年合併營收5,954.1億元,年成長2.3%,去年全年平均毛利率16.3%,年增0.5個百分點,全年稅後純益為324.83億元,年增2%,全年每股稅後純益7.52元,優於2023年的7.39元。
潭科廠啟用 董座蔡祺文強調 為滿足加速運算需求 將使命必達
【台北報導】
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精密潭科廠昨(16)日啟用揭牌,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特別來台參加,大讚矽品與輝達合作超過27年,這次與台積電談合作,就指定矽品為封測夥伴;矽品董事長蔡祺文表示,「黃仁勳給我們一個使命,非常惶恐,但會使命必達,全力以赴。」
黃仁勳直言,矽品與輝達27年前就開始合作,這段時間以來,輝達已成長為一個非常大的公司,且透露目前雙方營業貢獻是以前業績的十倍,去年又比前年多了兩倍,持續快速成長下,雙方密切關係對高科技產業是有意義的。
蔡祺文表示,他首次看到黃仁勳是在27年前,當時黃很年輕,現在也很年輕,矽品一路走來提供封裝跟測試服務,現今半導體產業愈來愈複雜,這次接到黃仁勳的請託,是一種使命,矽品團隊會全力以赴。
蔡祺文表示,矽品潭科廠的建置就是為了滿足輝達加速運算的需求,目前廠區製程已進入產能加速拉升(ramp up)階段,會全力配合客戶需求,加速達到time to market的重要任務。
蔡祺文強調,AI處理器需求持續增長,封裝與測試服務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矽品的專業技術與支持先進封裝的能力,正是確保新產品加速上量的關鍵,除了封裝,矽品也支援晶圓測試,成品測試與燒錄(burn in)測試。
矽品近期積極建廠強化量能,除潭科廠啟用,彰化二林持續擴建新廠,雲林虎尾新廠今年即將裝機,緊接著還有斗六廠與后里廠都在緊鑼密鼓籌備中,矽品人才招募如火如荼展開,優先錄用在地人才,帶來可觀人才需求並帶動地方經濟,預期未來中台灣將成為台灣先進封裝重要基地。
輝達1993年創立頭幾年,當時GPU(繪圖處理器)大咖環伺,包括超微(AMD)、ATI等大廠都投產於日月光半導體,輝達轉與封測二哥矽品合作,2018年日月光合併矽品,輝達依舊與矽品合作。
【2025-01-17/經濟日報/A2版/話題】
仁來瘋第一天 擬拜會魏哲家、參加矽品潭科廠揭牌儀式、考察亞洲總部落腳處…
台北報導
時隔半年,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終於來台,傳16日他將在台積電法說會前,第一站拜會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緊接著在下午參加日月光集團矽品潭科廠的揭牌儀式,順便考察台中設立亞洲總部的可能性,再度掀起一波「仁來瘋」。
台積電時值法說會的緘默期,對外界傳言均不予回應。
黃仁勳2024年6月初來台參加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後,一直未返台固樁。市場預料,本次他將親上火線處理GB200系列出貨不順的問題,並與台積電、廣達、鴻海等會面,18日於台北宴請重要供應商。
黃仁勳本次亞洲行異常低調,據陸媒指出,15日晚間黃仁勳於輝達深圳分公司參加年會活動,晚些時候飛往台北,亦不排除訪問上海和北京。
黃仁勳來台的公開行程首選日月光集團,據指出,子公司矽品2024年取得台積電首次釋出CoWoS封裝中的CoW製程訂單,預計2025年第三季開始出貨,中科廠也建置一條CoWoS製程中的CoW產線,黃仁勳親至潭科廠,展現雙方密切合作的關係。
業者指出,台積電先進封裝CoWoS自2023年開始一直是外界矚目的對象。隨著AI GPU需求飆升以及CoWoS積極擴充產能,所有次世代的封裝技術(如SoIC/3D、WMCM、FOPLP)也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目前市場對於台積電CoWoS產能共識,從2024年底的每月3.4萬片產能,成長至今年底月產6~6.5萬片,年產能從2024年31萬片上升至2025年的66萬片,與台積電「今年再翻倍」說法一致。輝達是台積電CoWoS最大的客戶,占據6成左右的供應量,其次為AMD、博通、Marvell等業者。
此外,眾所矚目的輝達亞洲總部落腳處,除之前盛傳的台北一殯用地、南港調車場以及台電都更案外,台中近年吸引台積電、美光等科技大廠進駐,台中市府亦爭取輝達落地的機會。東海大學與輝達間有長期的產學合作關係,東海願意提供第二校區60公頃中的3公頃以上土地,租給輝達興建亞洲總部;一旦輝達同意,可望成為全台最接近市區的輝達企業總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