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5/10/27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報

華郵:川高會 台灣應是重要議題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出訪亞洲,預計廿八日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會談。華盛頓郵報社論指出,對於這場會面,外界大多聚焦貿易及日本國防支出等爭議上,不過,最重要的議題仍未浮上檯面,也就是台灣。

這篇社論指出,高市是保守派「日本優先」的民族主義者,主張打擊非法移民並提高國防支出,與川普有許多共同點。儘管美日仍持續針對汽車關稅、駐日美軍費用等議題談判,但日本政策方向許多令川普滿意。

不過,川普可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廣泛貿易協議並對北京態度軟化,高市及日本政治圈深感不安。高市是日本政界堅定的親台派,她在川普亞洲行期間,是否會針對若中國犯台美國承諾協防台灣一事向川普施壓,值得關注。

社論指出,川普曾批評台灣,包括指控台灣竊取美國半導體產業,讓外界質疑若中國侵台美國是否會協助台灣。

儘管川普維持美國長期以來的對台海「戰略模糊」政策,但他仍堅稱,中國不會在他任內入侵台灣。

華郵指出,對日本而言,台灣為其新防衛戰略的關鍵一環,這項戰略將中國列為亞太地區不穩定的主要根源。沒有任何國家和台灣的關係比日本更深,而一旦中國奪取台灣,將使日本處於太平洋新冷戰前線。

日本的挑戰在於如何在整體對中政策上,尤其在台灣議題上,採取類似的措施。這篇社論說,川普是強硬的談判者,但美日在台海議題上的根本利益一致,「這座小島的命運,很可能取決於日本新任首相如何處理她與美國總統的關係」。

【2025-10-27/聯合報/A3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5/10/20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報

關稅效應 川普提台灣晶片回美生產

邀台日韓巨頭球敘 韓媒:台積以「美中緊張」為由不出席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十九日提到台灣,指除非藥廠或晶片廠在美國生產製造,否則企業會被課徵高額的藥品、晶片關稅,企業因此從全世界都回到美國,包括從台灣回到美國生產。

川普接受福斯新聞網專訪,訪問於十九日播出。川普指出,供應鏈正回到美國生產製造,藥品已經回到美國;除非藥廠在美國生產製造,藥廠會被課徵高額關稅,企業因此回流美國。

川普說,他也向非美國生產製造的晶片課徵高關稅,所以這些企業都從台灣和全世界回到美國生產,而且速度非常快。

川普說,美國預料今年可能獲得廿兆美元的投資,主因之一就是關稅。

另外,川普十八日於佛州海湖莊園舉行高爾夫球敘,與來自南韓、日本及台灣等亞洲企業代表交流,被外界視為推動對美投資與關稅談判的重要行程。不過,白宮拒絕公布參加名單,目前無法確認台灣業者出席情況,南韓媒體則稱台積電婉拒出席。

「朝鮮日報」報導,除了南韓多家知名企業負責人,台灣和日本等亞洲企業代表也受邀這次球敘,其中台積電以「美中緊張關係帶來的負擔」為由,婉拒出席。

根據白宮隨行記者團報導,川普十八日上午九時左右自海湖莊園出發,前往位於西棕櫚灘的川普國際高爾夫俱樂部,並於下午近五時返回莊園。

韓聯社說,當地警方十八日早上短暫封鎖連接海湖莊園與川普高球俱樂部的道路,以便他的車隊通過。白宮隨行記者證實,他的車隊於上午九時十五分抵達該俱樂部。

白宮僅表示,當日沒有其他公開行程,並拒絕說明與會者身分。

根據南韓媒體,這場球敘由日本軟銀會長孫正義主辦,南韓四大財閥領袖悉數受邀,包括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SK集團會長崔泰源、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及LG集團董事長具光謨。韓華集團副會長金東官也在出席名單中。

報導指出,同場聚會還有來自日本與台灣等多家主要企業代表,分成多組、每組四人同場揮桿。外界傳出部分企業領袖可能與川普同組打球,或在場邊進行個別交流,但由於活動屬非公開性質,細節難以確認。

一名出席活動的企業內部人士透露,「就我所知,各企業領袖與川普在打球過程中針對多項議題交流意見」。

外界推測,川普可能藉此機會爭取亞洲企業加碼投資美國。由於與會者涵蓋半導體、汽車、電池與電子等產業龍頭,雙方可能討論產業合作及投資誘因。

分析指出,南韓企業此行,亦被視為為韓美關稅談判提供「側面助力」。

【2025-10-20/聯合報/A10版/國際】

新聞日期:2025/10/09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晶片與美五五分 經長:不可能

台北報導
回擊晶片五五分與護國神山台積電「移美論」,經濟部長龔明鑫8日信心喊話,拍胸脯保證,確認台灣仍掌握先進製程與封裝主導權。他表示,按台、美先進產能落差,不可能五五分,且因台灣廠最賺錢,台積電最先進製程、最主要產能都會留在台灣。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聯席會議8日審查韌性特別預算,出席報告與備詢的龔明鑫對於「五五分」議題測算,台積電投資美國1,650億美元可蓋約6座晶圓廠,預估至2028年(美國總統川普任內)可有三座量產,月產能5.3萬片。他表示,台灣目前已有10多座廠、五奈米以下的月產能已有25萬片,至少已是美國的五倍,加上台灣未來還會擴建,所以實際上「五五分」就是不可能。
對於最終台美晶片占比等問題,龔明鑫肯定表示,會比五五分更好。龔明鑫指出,美國雖有自己的期待,但台積電終究對於在美投資設廠規劃有主導權。且台積電母公司在台灣,從過去經驗與未來預期來看,台灣廠也都是台積電最賺錢的廠,所以在立足台灣基礎上,台積電最先進的製程會落腳在台灣、最大的晶片產能也會在台灣生產製造。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增加赴美投資會否影響台積電在台布局等議題,龔明鑫表示,據他了解,台積電在台布局節奏都正常,無論是中科擴廠還是嘉義CoWoS先進封裝廠都沒有改變,嘉義廠有所延誤主要是因「工程因素」、而非赴美投資等國際布局因素等考量。
此外,對當前政策鼓勵企業赴海外,龔明鑫解釋,過去一陣子台商回流等方案,帶動台積電等企業累積在台投資金額已接近3兆元。龔明鑫表示,現在是該布局全球的時候,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本來就有意投資海外,在美日德等國家有規劃。就政府的角度,只要企業能賺錢、無國安疑慮,就會設法提供行政、金融貸款等協助。
立委關注,台灣科學園區一站式管理服務能否成功複製到國外。龔明鑫表示,當前已複製一站式服務中心在海外啟用,位於捷克,以服務當地產業聚落。

新聞日期:2025/10/01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報

卓揆指台美最後關鍵磋商

談判小組不排除對外說明 我擬「分期付款」投資美
【台北報導】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多次釋出「即將與台灣達成關稅及半導體重大協議」的訊號,讓國內嗅到台美關稅將底定的味道,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證實,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的談判團隊,正在美國進行最後階段關鍵實體性磋商,更向立委暗示今天(一日)就會看到鄭麗君。據規畫,鄭搭機於今天清晨抵台。

據指出,美方對台灣投資規模有一定期待,尤其關注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赴美,我方計畫推動「類科學園區」,以產業擴張策略協助業者布局美國;在投資金額與內容上,不排除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逐步落實,並且爭取與美簽訂貿易協定,確保產業發展與經貿合作的持續性。

不過,對於盧特尼克拋出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卓榮泰昨未正面表態,與經貿辦前天稱不評論美方說法,會審慎以對,態度相同。涉外人士分析,政府難以正面回應「五五分」說法,短期內也不可行。

本報掌握,為準備台美第五輪實體磋商,鄭麗君、政院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上周四向行政院會告假,昨也向立法院會請假,談判觸及「類科學園區」模式赴美投資及晶片製造,兩人預計今天清晨將自美國返抵國門,行政院台美經貿小組不排除循例對外說明談判進展。

針對台美談判進度,卓榮泰昨赴立法院施政報告時主動透露,談判團隊正在美國進行最後階段關鍵性談話,希望秉持維護國家利益、產業利益、國人健康及糧食安全,爭取對國家、產業最有利的結果,「但尚在積極努力當中」。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質詢,鄭麗君為何請假未列席?卓稱,「可以算是一個任務」,鄭現在率談判團隊在與美方進行最關鍵的實體性磋商,並表示「你明天(指十月一日)就會看到她了」。

台灣暫行對等關稅稅率百分之廿上路已兩個月,行政院對外表示,台美技術性磋商已經結束,只待美方安排總結性會議;我將爭取關稅再調降、不疊加處理,並與攸關晶片關稅的二三二條款一併協商。

【2025-10-01/聯合報/A2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5/09/30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川普擬出新招 本土、進口晶片1:1

無法做到的企業恐面臨額外關稅

綜合報導
 美國川普政府正在研擬新政策,致力降低對進口半導體的依賴。外媒引述內情人士表示,該政策的終極目標是讓本土生產的晶片和進口數量一致,無法維持該比例的企業恐面臨額外關稅,川普並於25日公布三項新關稅,自10月1日起,進口藥品課徵100%關稅,唯有在美國製造才能豁免。此外,重型卡車和家具建材分別課徵50%與25%關稅,目的在保護本國業者。
對此,行政院經貿辦回應說,我方密切關注美國最新政策動態,台美談判方面,也持續與美方就供應鏈合作進行協商,以爭取232優惠待遇,並爭取再降對等關稅,為產業取得更好、更合理的稅率。
副總統蕭美琴26日接見美國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訪團一行人時也表示,台美經濟近期因關稅談判帶來不確定性,其實雙方具有高度互補性。她期盼共同打造整合矽谷及新竹科學園區共享科技生態系,進一步發展穩健且互補的經貿投資關係。
川普欲利用關稅刺激國內晶片製造,並重塑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目標是讓半導體業者在本國生產的晶片數量,與其客戶自海外進口的數量相當。企業若是無法維持1:1的比例,將面臨關稅懲罰。
 川普8月揚言將對進口半導體課徵高達100%關稅,但在美國投資或承諾在美國設廠的企業可取得豁免,因此有了半導體關稅計畫。
 消息人士表示,讓國內晶片產能與進口量相等的要求,比單純增加國內投資更嚴苛,因為海外生產的晶片成本較低、調整供應鏈難度大,而且增加本國生產需要時間。如果新計畫真的實行,將讓複雜的關稅系統更混亂。
 據悉,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已經與半導體產業高層討論過這項計畫,強調此舉是為了經濟安全。
 這項計畫將對蘋果和戴爾等企業構成挑戰,這些業者從全球各地進口不同的晶片。不過台積電、美光和格芯等已經在美設廠的企業,可望從中受惠,與客戶談判將握有更多籌碼。

新聞日期:2025/09/04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報

美撤台積電南京廠VEU

經長:影響半導體競爭力有限
【連線報導】
針對美方終止台積電南京廠的「經驗證終端用戶」(VEU)資格,改為逐案申請許可,經濟部長龔明鑫昨天說,台積電南京廠占其產能只有百分之三,相對來講,台積電受到的影響比較輕,對整體國家半導體競爭力影響有限;不過,台積電還是希望能跟美國政府持續溝通,這部分如果需要政府協助,經濟部會盡力協助。

台積電股價昨未受此消息影響,收在平盤價一一六○元,台股大盤指數則上漲八十三點,收在二萬四一○○點。

經濟部表示,美國政府取消對台積電南京廠VEU資格,代表未來該廠進口美國設備,需單獨申請許可。此舉意味南京廠取得美國產業安全局(BIS)的許可,將從「綠色通道」模式(授權允許取得美國管制貨品,無需逐批申請),回歸到須「逐案審批」模式,此一發展將會對該廠未來營運的可預期性造成影響。

經濟部指出,由於台美半導體供應鏈關係極為密切,且美方持續加強半導體管制措施,國內業者應持續強化出口管制的法遵作為,以保障權益。

美國BIS上周宣布取消三星、SK海力士兩家韓廠的VEU資格。根據經濟部了解,三星DRAM約兩成產能在大陸、海力士約四成,而台積電目前在大陸僅有南京廠涉及BIS管制項目(十六奈米),評估占台積電整體產能僅約百分之三、未來可能持續降低,且占整體台灣半導體生產比例更低,評估不影響台灣整體產業競爭力。

【2025-09-04/聯合報/A8版/財經要聞】

新聞日期:2025/08/28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三星傳結盟英特爾 劍指台積

整合資源強化封裝業務,可望縮減與台積差距,並擴大對美投資降低潛在關稅風險

綜合外電報導
 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目前正陪同韓國總統李在明訪問美國,外界臆測此行可能促成三星投資英特爾的封裝業務。三星與英特爾結盟有助縮小與台積電的差距,擴大對美國投資亦能取悅川普政府,降低潛在關稅風險。
 產業人士表示,台積電為AI晶片在封裝業務上投入了大筆資金,三星可能透過投資英特爾來強化自己的競爭優勢,因為英特爾和台積電是全球僅有兩家能夠進行先進後段(BEOL)晶片製造的高端晶片製造商。
 BEOL是指將成品晶片放置到包含記憶體和其他組件的完整封裝中的技術,它也是AI晶片供應鏈中的關鍵一環,由於GPU和加速器需要大量電力才能運行,其封裝技術必須更加嚴格才能避免故障。 
 若三星與英特爾整合資源,可望縮減與台積電在先進晶片製造的差距。外媒先前報導,英特爾考慮授權其玻璃基板技術來增加收入。玻璃基板與BEOL是半導體封裝技術中的關鍵創新,可以幫助優化晶片的熱穩定性、介電性能和機械強度。
 英特爾首款用於先進封裝的玻璃基板預計在2026年前量產,不過市場傳言英特爾可能暫緩該領域的投資,這為三星成為英特爾的潛在合作夥伴開啟大門。一名英特爾玻璃基板業務的重要人物已經加入三星,暗示雙方可能攜手合作。
 三星與英特爾的合作可能涉及創設合資公司或是股權投資,類似軟體銀行和美國政府先前對英特爾的投資模式。
 軟銀日前宣布投資英特爾20億美元,取得該公司2%的股權,而美國政府以89億美元收購英特爾近10%股權,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
 這項合作案可望為英特爾虧損連連的晶圓代工事業帶來轉機,並且能接觸三星的成熟製程技術,也有助三星追趕台積電。
 美國總統川普頻頻向外國企業施壓,要求擴大對美國投資,三星投資英特爾將能強化美國半導體產業,和降低對外國供應鏈的依賴,也能安撫川普政府。市場人士認為,三星的投資對美國和英特爾而言是雙贏。 
 消息人士透露,三星已經完成投資英特爾的最終審核。此外,三星也有意投資美國封測業者艾克爾(Amkor)。

新聞日期:2025/08/21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神山新挑戰:不拿補助也續稱霸

川普變相推動「補貼即國有化」

新聞分析
美國政府恐再拋出新震撼彈!不排除將「晶片法案」補助與股權掛鉤,由補貼轉為政府持股,影響範圍也從英特爾擴大到台積電、三星與環球晶等廠商。雖此消息尚未確定,已在半導體業界引發高度議論。
業界人士指出,若補助可直接轉換為股權,將嚴重衝擊既有契約精神,等於「補貼即國有化」的變相作法。美國此例一開,其他國家也可仿效,全球晶片供應鏈的市場秩序將被動搖。更重要的是,台積電股權若因此遭到稀釋,將侵蝕原始股東權益,美國政府亦難找到正當法源依據。
對此一事件,台積電表示不回應假設性議題。分析人士則認為,美方對產業的極限施壓有跡可循,從限制晶片出口到徵收關稅,再到討論補貼換股權,都是強化控制、拉攏本土產能的策略延伸。
事實上,「晶片法案」原本就設有利潤分享條款,要求企業在獲利超過預期時回饋部分收益,川普政府若進一步要求「參股」,恐讓企業陷入治理風險。
業界人士直言,「補助轉股權」不僅在法律操作上充滿疑慮,更與自由市場精神背道而馳。
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案例也顯示,補貼並未能快速推升先進製程,半導體發展需要長期經驗積累,不是資金能解決的問題。換言之,美國即使藉由補貼換股權強行介入,未必能縮短與亞洲晶圓代工的技術落差。
市場更憂心美國會將「營收抽成」模式擴大複製。先前輝達、AMD為換取對中出口許可,被迫接受部分晶片營收上繳的條件;若未來套用到台積電或三星,恐使企業在不同市場面臨不對等待遇。
從今年上半年財報來看,台積電美國廠已開始獲利,顯示美國製造屬可行做法。董事長魏哲家曾強調,台積電不怕競爭,只要求公平。即使沒有補助,仍能在全球市場維持領先。
整體而言,外界多將此視為川普政府慣用的「談判籌碼」,先拋出高壓條件,再於磋商中爭取最大利益。對台積電而言,真正挑戰在於如何在全球供應鏈動盪與政策施壓下,維持公司治理與股東權益,守住「不補貼也能勝出」的核心優勢。

新聞日期:2025/08/19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報

半導體赴美投資 2大考驗

川普高關稅 環球晶提早設廠受惠 英特磊:保持高毛利、管理模式是挑戰
【美國德州達拉斯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十五日放話,將在未來兩周內制定半導體關稅,稅率恐將上看百分之三百。面對川普新政,台灣科技大廠早早啟動設廠計畫,第一波赴美設廠的環球晶不受其害、反受其利,已先拿到晶片法案補助,意外成為政策受惠對象,而台灣上櫃公司英特磊董事長高永中則認為,雖然半導體關稅目前尚未定案,但只要是美國發展需要的,川普仍會想辦法免稅。

「二○二五美國台灣形象展」上周於德州達拉斯舉辦,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也在展會期間參訪英特磊、環球晶德州廠。

黃志芳指出,台美經貿關係過去長期以來是由台灣扮演出口角色,由台灣供應美國電子消費品、傳產製品,但從幾年前開始,台積電宣布在亞利桑那州投資、環球晶來到德州投資之後,台灣現在已經變成美國前十大投資國,而這也成為台美經貿關係一個很重要的新主軸。

環球晶總經理英格蘭(Mark England)指出,環球晶德州廠是美國第一座量產十二吋先進製程矽晶圓的製造廠,不僅供應台積電,也供應德州鄰近的半導體廠,加上川普可能推動英特爾俄亥俄州建廠計畫,英格蘭認為,這對於環球晶而言,也是好事一樁,代表他們也將能服務更多的客戶,環球晶作為「First Mover」,與台積電等大廠建立合作關係,也將推動美國本地半導體產業發展。

英格蘭表示,美國本地的矽晶圓供應鏈仍有缺口,而環球晶希望能夠填補供應鏈中的缺口。半導體產業目前全球產值已經來到六千五百億元,在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帶動下,半導體產值未來將有望突破一兆美元,而半導體產值的一切基礎,也是架構在矽晶圓之上,環球晶在這之中也扮演了一個全世界不可或缺的角色。

台灣上櫃公司英特磊主要業務為化合物半導體,一九九九年成立時,總部即設立於美國德州達拉斯。提到半導體關稅議題,董事長高永中認為,雖然半導體關稅目前尚未定案,但只要是美國發展需要的,川普仍會想辦法免稅。

愈來愈多台廠赴美設廠,高永中建議,若台廠要赴美,一定要不斷研發新品、保持高毛利,以穩定企業營運。此外,員工也不可能全部從台灣調來,「那是不切實際的」,企業要融入美國文化,不能使用台灣管理模式來管理美國員工。

【2025-08-17/聯合報/A7版/財經要聞】

新聞日期:2025/08/11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台積董事會 三議題聚焦

2奈米洩密處置、美國投資、再傳入股英特爾
【台北報導】
台積電本周將在2奈米生產重鎮南科廠召開董事會,業界關注2奈米洩密案處理後續、美國廠投資,甚至又有傳言英特爾邀約入股案再次浮上檯面是否成真。

依往例,台積電在每年2月、5月、8月、11月的上旬都會召開董事會,討論股利、資本預算等議案,這次董事會傳12日召開,由於時間點逢美國半導體關稅與對等關稅敏感時刻,因此更受關注。

有民眾目擊,台積電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秦永沛、資深副總暨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昨(10)日現身新竹高鐵站,兩人有可能要前往南科廠,為董事會報告先行準備。

針對董事會相關議題,台積電昨日表示不予評論,不特別對董事會召開的時間與地點事先說明。

台積電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屢次被點名要加碼美國,或是入股英特爾,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強烈要求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立即辭職,並稱此為「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再次引發「陰謀論」,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先前即發文,直言擔心川普另闢戰場,逼台積電吃下英特爾部分股份。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已公開否認入股英特爾傳聞,但隨著川普突然發文要求陳立武下台,再次引發市場憂心「川普要台積電入股英特爾」之論。至於加碼投資美國議題,台積電董事、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近日指出,「目前沒有在議程內」。

另一方面,台積電2奈米製程將於今年下半量產,日前爆出內鬼洩密案,正由檢方偵辦中,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劉鏡清近日提到,這次台積電董事會中將說明2奈米製程洩密案。

另外,台積電在5月董事會中核准配發第1季每股現金股利5元,因此外界預期,這次要核准的第2季每股現金股利,應當不會低於5元水準。

【2025-08-11/經濟日報/A3版/話題】

第 1 頁,共 10 頁
×
上方功能區塊
累計瀏覽人次:8,321,413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