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5/03/25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台灣將閃過晶片關稅

川普展現彈性 不對汽車、半導體開鍘,對等關稅目標也「更精準」【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預定4月2日實施「對等關稅」,目標據傳將更精準,會限縮至主要貿易夥伴國,但尚不會對汽車和晶片等特定產業開鍘。而被列入美國政府所謂「骯髒15國」的台灣,可暫得倖免於半導體關稅。 美股三大指數24日早盤全面上攻,道瓊勁漲逾500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逼近2%,特斯拉更暴漲約10%,主要因外媒報導,預定4月2日上路的對等關稅措施可能限縮範圍,且將特定產業排除在外,有望避免貿易戰全面爆發。 綜合彭博資訊和道瓊社報導,川普原本多次表示,在他所謂4月2日美國「解放日」當天,將對汽車、藥品和半導體等產業加徵關稅。不過,川普政府官員透露,針對特定產業的關稅目前不太可能在當天宣布,這代表台灣半導體產業或許可暫時逃過一劫。 另一個消息來源則透露,預計被鎖定的對象和美國貿易代表上月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公告中所提到的國家相近。當時公告徵求各界針對和美國存在貿易失衡的國家提出意見,包含G20成員國,如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大陸、歐盟、印度、日本、南韓、墨西哥、俄羅斯,以及越南等國。 另,美國財長貝森特上周提到「骯髒15國」,這些所謂占美國大部分對外貿易的國家,將面臨較高關稅,甚至可能會提高到數十年未見之高水準。 另外,美國官員代表團預定25日造訪印度,展開為期五天的新一輪貿易協商。印度上周曾直接被川普點名,將如期被課對等關稅。 彭博資訊報導,印度政府將趁機尋求豁免。美印雙方預料將討論雙邊貿易協議的框架,之後再正式協商。 根據道瓊社報導,加拿大和墨西哥官員表示,他們已被告知,在4月2日前不可能得到對等關稅的豁免,雖然他們仍希望之後川普願意透過協商方式降低稅率。曾與白宮討論過產業關稅的產業主管,對能否取得豁免則更悲觀,有一人說就算有例外,那也是少之又少。 據悉川普在上周於白宮舉行的一場會議中告訴石油企業主管,他並不想要對關稅給予豁免,但還是會考慮偶一為之。 【2025-03-25/經濟日報/A1版/要聞】
新聞日期:2025/03/2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先進封裝上膛 台積調兵遣將

台北報導 台積電建廠速度快速,先進封裝廠南科AP8及嘉義AP7將於下半年陸續上線。設備業者指出,第二季南科廠設備開始進駐、第三季底嘉義廠隨後跟上。人力部分,台積電同樣積極準備,在當地招募作業員之外,也將從8吋廠調派人力前往支援。弘塑辛耘 搶攻新藍海 半導體業者透露,晶圓代工龍頭未來會將先進封裝重點擺在SoIC,蘋果、AMD外,輝達Rubin晶片將開始導入,為其首款採用Chiplet設計之GPU。相關概念股包括弘塑、辛耘、萬潤、均豪、志聖及均華等,將業務重心由CoWoS轉到SoIC(系統整合單晶片),火力全開搶攻新藍海。 業者指出,SoIC有別於過往SoC將多元功能整合至單晶片,SoIC允許將功能、構造不同的「晶片」串聯,減少晶片內部線路布局的空間、進一步降低成本。供應鏈透露,AMD為最早導入之業者,今年下半年蘋果將跟進,於M5晶片導入SoIC先進封裝。異質整合 降晶片成本 輝達則會在Rubin GPU採用,其中會將GPU及I/O die分開製作,前者採用N3P製程、後者則以N5B製程打造,再以SoIC先進封裝將2顆GPU及1顆I/O die進行整合。為此,半導體業者指出,SoIC將會是下一階段先進封裝重點,以異質整合方法,降低晶片打造成本。 研調機構預估,台積電今年底SoIC產能將達1.5~2.0萬片,明年翻倍擴增。不過設備業者透露,必須等到Rubin GPU完成流片(Tape-out)才能確定,今年以CoWoS機台交機為主;其中,台積電CoWoS機台將於第二季開始陸續出貨,從南科廠開始,第三季底則會至嘉義廠,大多為CoWoS-L、少部分則是CoWoS-R。 不過設備業者透露,群創AP8場地規模月產能上看9萬片,然目前CoWoS看似已不會再擴產。推測背後原因可能與輝達GB系列出貨不順、晶片製造與組裝步調不一致有關。全台10萬大軍進駐 糧草備妥後、台積電將陸續調派人力前往嘉義、南科封裝廠。相關業者指出,台積電擬將調整8吋廠人力配置,前往先進封裝廠支援,預計在近期開始動作,同時在當地積極招募作業員,年薪上看70萬元。截至去年底,台積電員工人數已逼近8萬人,今年預計再招募8千名新進員工,往十萬目標邁進。
新聞日期:2025/03/24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喬州經發署長訪台 推動台美合作雙贏

拜訪多家台商企業 親自介紹投資優勢 低稅率友好政策極具吸引力【台中訊】美國政府一向重視台灣企業的投資,川普政府更進一步強調「美國製造」的重要性,喬治亞州憑藉其在成本、人才與技術上的競爭優勢,正持續吸引全球企業的目光。為此,喬治亞州經濟發展署署長Pat Wilson日前訪台,親自向台灣企業界介紹喬治亞州的投資優勢,期望促進更緊密的台美產業合作。 喬治亞州位於美國東南部,對全國政治與經濟具有重要影響力,首府亞特蘭大更是眾多全球知名企業的總部所在地,除了UPS、達美航空、波音及可口可樂等,2024年韓國現代汽車及其他139家公司,也宣布在該州投資240億美元,顯示其對國際企業的吸引力。喬治亞州在經濟實力與基礎設施建設上表現亮眼:GDP在全美排名第八,人口同樣位列第八,提供企業便捷的物流與交通網絡,低稅率與就業稅收減免等企業友好政策,則為投資者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喬治亞州在科技與人才培育方面,也在美國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更積極推動《喬治亞企業資訊技術戰略計畫2025》,由喬治亞技術管理局領導,進一步強化該州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力。喬治亞理工學院亞太區執行長詹斯敦表示,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作為全美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其工程學院全美排名第四,其中工業工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及航太工程更是全美第一,不僅在AI、半導體及再生能源及實體互聯網領域培育了大量專業人才,也為企業提供強大技術支持。 喬治亞州的多重優勢與未來發展潛力,被視為台商投資的理想地點。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即指出,台商赴美投資已成為重要趨勢,建議台灣企業採取聯合投資模式形成產業聚落,以提升競爭力。 署長Pat Wilson此行由美國在台協會安排拜訪多家廠商,包括上銀、明昌、台中精機、美律等企業。並期待看到更多台灣企業選擇喬治亞州作為投資目的地,共創雙贏局面。 (張瑞文) 【2025-03-24/經濟日報/B1版/產業動態】
新聞日期:2025/03/2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2奈米根留台灣

台北報導 台積電先進製程「根留台灣」決心不變,高雄廠3月31日舉辦2奈米擴產典禮,新竹寶山4月下旬將迎來首批2奈米晶圓共乘,下半年排程也將於4月1日開放接受預訂。法人預估,台積電2奈米進程順利,今年底月產能上看5萬片,潛在客戶蘋果、AMD、英特爾、博通、AWS等備戰。 法人表示,台積電2奈米準備就緒,破除蘋果A20晶片不採用2奈米傳言,2026年下半年新款iPhone(iPhone 18)處理器將採用2奈米技術。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法說會上透露,客戶對2奈米技術的需求甚至超越3奈米同期。根據規劃,2奈米於今年下半年在新竹寶山廠和高雄廠同步量產,相關供應鏈透露,台積電在新竹寶山廠的2奈米試產良率達6成,如期持續推進。 新竹寶山廠進度其實更快速,IC設計業者透露,今年首批2奈米晶片樣本,就是出自Fab 12(新竹Mother Fab),但接下來的晶圓共乘服務,4月23日就會從寶山Fab 20發車,下半年時間表也已發布,提供有需求的客戶預訂。 盤點未來2奈米客戶,供應鏈認為,蘋果依然會率先採用,由於有別於過往FinFET結構,2奈米為GAAFET(環繞式閘極電晶體),推估會在高階機種Pro版本上試行,其他iPhone 18版本依然採用第三代N3P製程。 業界分析,晶圓成本飆升是客戶導入關鍵,2奈米晶圓成本估計為3萬美元,如再加上未來在美製造或關稅等潛在因素,即便蘋果能拿到折扣,最終還是得由供應鏈及消費者買單。AMD、英特爾推估也將在CPU產品線先採用2奈米製程,至於AI、HPC客戶,會以ASIC業者先導入。 2奈米標誌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量產的重大突破,由FinFET結構跨入GAAFET結構,並領先全球於台灣率先量產,31日的典禮將由台積電共同營運長暨執行副總秦永沛主持,行政院長卓榮泰及相關部會首長受邀出席。 此外,台積電的美國投資,董事會尚未核准,現階段美國廠仍由同一組的建築團隊在進行,未來是否加快建造速度,以加速量產進程值得關注。畢竟台灣企業加碼投資並增加軍購,仍列名骯髒15國,川普政府要的恐怕只會更多。
新聞日期:2025/03/2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輝達攻量子運算 台灣國家隊卡位

綜合報導 輝達GTC大會20日首度迎「量子日」,執行長黃仁勳宣布攜手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MIT),在波士頓開設量子運算實驗室,配備輝達Blackwell AI伺服器。儘管商業化仍需不少時間耕耘,但隨著谷歌、微軟相繼開發出自家量子晶片雛形,量子運算不再是遙不可及,台灣國家隊也積極卡位,整合產官學三方,聚焦於控制量子位元之低溫控制晶片與模組,主要成員之一的聯發科與輝達緊密合作,量子領域發展具想像空間。 黃仁勳對自己在今年1月發表的量子運算看法致歉,坦承錯估量子電腦發展時程,並稱量子運算深具潛力。今年1月黃仁勳認為,量子運算技術要實用化,至少得花費15~20年時間,此話隨後遭到量子運算擁護者反駁,但這席話重創相關業者股價。他20日在「量子日」活動開講時認錯,強調量子運算深具潛力,未來將有更多夥伴加入。但這項技術極為複雜,仍待時間發酵。 近期科技巨頭動作頻頻,量子處理器迎來重要拐點。2024年12月谷歌宣布,最新量子處理器Willow達成重大突破,微軟也在2025年2月推出首款「拓撲體」量子計算晶片Majorana 1。 半導體業者指出,與傳統計算機採用二進位制不同,量子計算利用「量子位元(Qubit)」進行運算,透過量子疊加與量子糾纏,能在極短時間內解決傳統超級計算機難以處理的問題。例如,經典計算領域,每個Bit只能是0或1,而量子Bit可同時處於0與1的疊加狀態,使計算能力指數級增長。該技術適用於密碼學、藥物開發、人工智慧等領域。 台廠切入量子處理器的工業化與量產較有機會,如低溫電子、低溫CMOS、低溫電纜、低溫封裝等產業技術。其中由國科會領軍的量子國家隊,就以微波IC設計及半導體晶片製程,完成低溫(4K)控制晶片與模組,奠定在矽基礎上量子應用的可行性。 聯發科參與其中,和輝達在邊緣AI領域上加深合作,包含個人AI超級電腦GB10、AI PC之N1x,2026年還會有車用市場的合作即將爆發。跨入量子領域發展具想像空間。
新聞日期:2025/03/21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總統:擴大對美採購三產品

出席美商會謝年飯 鎖定工業、農業、天然氣 國防預算要達到GDP 3%【台北報導】台灣美國商會昨(20)日舉行謝年飯,賴清德總統出席晚宴致詞表示,台灣準備擴大對美國採購,無論是工業產品、農產品或天然氣;政府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 3%以上,歡迎台美持續合作國防產業,打造非紅供應鏈。 賴總統昨日出席台灣美國商會謝年飯,這也是他上任以來首度出席謝年飯致詞,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阿拉斯加州長鄧利維(Mike Dunleavy),以及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經濟部長郭智輝、財政部長莊翠雲等財經首長也都出席。 賴總統表示,這幾年來,美國已成台灣最大投資對象,去年台灣對美國的直接及間接投資,占整體對外投資比重四成以上。台積電已宣布對美擴大投資,環球晶也在德州設立全美最大的12吋矽晶圓廠,後續會有更多產業跟進,展現台灣產業跨過太平洋、「東拓」美洲大陸的全球布局。 談及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谷立言妙喻,「鼎泰豐在美國開分店,不會讓永康街排隊時間縮短」,台積在亞利桑那州的新晶圓廠也一樣,不會減少全球對台灣最有效率的半導體生態系需求。 賴總統指出,美國要推動本土製造業再工業化、以及鞏固高科技領導地位,成為世界AI中心,台灣就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夥伴。美國在晶片設計領域具有領先地位,台灣則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扮演供應鏈關鍵角色。 賴總統表示,台灣準備擴大對美國的採購,無論是工業產品、農產品或天然氣,很高興鄧利維州長專程訪台,阿拉斯加的天然氣品質很好,運輸到台灣的距離也近,台灣很有興趣採購阿拉斯加天然氣,不但符合台灣需求,也符合能源安全。 賴總統強調,為因應地緣政治變化,及迎接智慧化時代,台灣會堅定推動五大信賴產業,帶動下階段經濟發展,投資台灣正是時候。政府會持續整合相關部會、接軌國際標準,創造更友善投資環境。台美企業可運用各自在高科技領域優勢,相互投資,為雙方產業創新及發展挹注強勁動能。 賴總統提到,台灣國防預算約占GDP 2.5%,政府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GDP 3%以上目標,也歡迎台美在國防產業上持續合作。 【2025-03-21/經濟日報/A4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5/03/19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義隆業績拚增雙位數

受惠AI PC換機潮 法人樂觀今年表現【台北報導】筆電觸控IC龍頭義隆(2458)去年營運回溫,今年前二月業績也穩健成長,法人估計,在下半年AI PC換機潮帶動下,該公司今年營收應可望優於去年,並有望成長雙位數百分比。 義隆去年全年合併營收為126.95億元,年增5.2%,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27.35億元,年增27.6%,每股純益9.57元。義隆今年前二月合併營收達20.97億元,年增5.4%。 義隆首季通常是淡季,不過今年有部分客戶端因應關稅政策風險而提前拉貨效應助陣,本季營收預估將落在30億至32億元之間,約是季減1.1%至季增5.4%之間,呈現淡季不淡的局面,毛利率則預估約在48%至51%之間。 對於第2季營運展望,法人表示,理論上義隆營運表現會優於首季,但今年整體半導體供應鏈的表現,可能都還要看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走向而定。 至於AI PC上市可能帶來的換機潮,法人認為,依照目前供應鏈的估計,應於今年下半年可見到,主要是企業採購的商務機種會先汰換,至於消費性機種的換機時機可能會稍微慢一些。據了解,先前CES 2025發表69款以上AI PC,義隆在其中約有九成相關IC市占,而目前義隆的NB相關產品出貨中,約有四成是供應商務NB應用。 義隆近日提到,Windows 10將於今年第4季停止更新,而市場上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購入的NB已使用五年,這些相關因素皆有利於NB換機潮發生。而Windows 10停止更新後,資安問題將成為推動換機潮的一個關鍵,因此研判會優先帶動商務型號換機。 對於毛利率方面,法人指出,義隆去年全年毛利率為48.87%,年增逾3.8個百分點,今年受益於較有利的產品組合,毛利率表現應當還是不錯。 【2025-03-19/經濟日報/C4版/上市櫃公司】
新聞日期:2025/03/1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鏈封測廠 Q2營運奮進

先進封裝需求、BIS效應及記憶體漲價三大利多 台北報導 封測產業第二季營運可望開始加溫,業者指出,目前先進封裝需求仍強勁,今年營運樂觀;另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要求,台積電16奈米以下晶片,要送到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白名單中的封裝廠進行封裝,讓台廠迎來轉單潮;再加上記憶體漲價帶動,在先進封裝需求強勁、BIS效應及記憶體漲價三大利多推升下,預期封測廠包括日月光(3711)、力成(6239)、京元電(2449)、欣銓、矽格及南茂等廠,第二季營運可望升溫。 美國封測白名單是商務部對大陸半導體製程管制擴大至16/14奈米以下等先進製程之後,進一步要求陸企在16/14奈米晶片必須在白名單內的廠商進行封測才能完成出貨程序。 市場法人表示,中國客戶占台積電比重已低於10%,且大都集中7奈米以下,16奈米比重相對7奈米以下較少。由於在台積電7奈米以下的封測訂單,日月光占比已高,所以潛在新訂單和轉單是有,但是比重對於日月光第二季營收來說大約是低個位數貢獻。法人目前預估,日月光第二季營收季增約6%至7%,預期在轉單效應下可望接近10%。 此外,陸系客戶因擔憂管制進一步擴大,已開始著手將測試訂單轉交台系封測廠封裝,目前包括中國手機晶片大廠、網通晶片大廠皆已轉單來台動作,車用晶片大廠也在工程驗證階段,台灣封測廠Q2營運將開始受惠。 先進封裝近一年多來需求強勁,除產業龍頭日月光受惠,今年全年營運仍維持成長步調外,後段測試部分京元電在連續二年擴充產能之下,今年仍在銅鑼四廠擴產,且由於市場產能供不應求產生外溢效益,欣銓今年營運也可望受惠。
新聞日期:2025/03/18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帆宣 今年拚賺逾一資本額

台北報導 台積電在台、美全力擴產,帆宣(6196)除了拿下台積電在台灣包括新竹寶山及高雄的四座先進製程廠訂單之外,同時,美國亞歷桑那州第二座廠也將自第二季之後開始貢獻營收,市場法人看好帆宣今年營運重回成長軌道,且全年獲利將回到一個資本額之上。 外界近期將台積電擴產焦點集中關注美國市場,除美國外,台積電擴產重心仍以台灣為主,市場法人表示,台積電目前先進製程建置作業中,包括新竹寶山二座先進製程廠及高雄二座先進製程廠,帆宣全面拿下訂單,市場法人指出,台積電對2奈米產能規劃、建廠推動積極,多次指出市場需求強勁,目前相關建廠作業速度更勝以往,法人預期,第二季開始,建廠效益帶動下,帆宣營運將逐步爬升,今年全年營運成長相當樂觀。 法人指出,去年帆宣營運雖約略降溫,但全年每股稅後純益仍有8.94元,以目前帆宣訂單結構,包括台灣的四座以上的先進製程廠,及未來幾年可望持續擴大在美國市場貢獻,因此,預期今年營運勢必顯著回升,預估今年全年獲利可望重新回到一個資本額之上。 廠務系統業界主管回憶,前幾年台積電赴美建廠時,連美國當局對當地法規一開始也相當模糊,因此首座晶圓廠建置花費的時間、人員及成本均明顯超出預期。 該業者表示,目前包括台積電、建廠供應鏈及當地政府均上軌道,業者預期,經此學習曲線之後,台積電在美國的P2廠及之後的多座晶圓廠,建置步調將明顯加快,預期帆宣及漢唐等未來幾年受惠建廠商機及營運貢獻,將較第一座顯著提升。 業者表示,台積電美國P2廠已展開建廠,廠務最快今年第二季底到第三季初,將可望開始貢獻營收,業者表示,以第一座廠經驗,預期對今年下半年之後對帆宣及漢唐營收貢獻將相當顯著。
新聞日期:2025/03/12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台積用地 全台納入考量

【台北報導】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表示,要在台灣蓋11個生產線,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昨(12)日表示,政府持續支持台積電發展需求,除了南科台南、屏東園區,以及桃園龍潭園區規畫之外,地方政府亦可提出規畫,國科會將會考量。 針對台積電在台布局,吳誠文表示,竹科寶山二期是2奈米廠,試產非常好,今年會進入量產;高雄楠梓科學園區P1廠今年下半年進入量產,第二廠也在規畫中,未來還有三個廠;另外台積在嘉義、台南有封裝廠。從2奈米進到下階段1.4奈米,台積也在規畫中,政府協助台積電找地,中科二期是接近未來下個節點製程用地。 吳誠文表示,台積電未來仍會持續投資台灣,政府也會跨部會合作協助台積電建廠,包括土地、水電及人力。為滿足台積建廠需求,未來開發用地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前瞻製程晶片製造,條件最嚴苛,包括園區土地、水電、地方政府搭配措施如教育、醫療、交通等生活機能等,須及早規畫。 第二類則是先進封裝用地,沒有像半導體製造那麼嚴苛;第三類是半導體相關供應鏈,有的會在園區,有的在經濟部產業園區。同時搭配國土規畫,以確保半導體產業發展用地充足。 吳誠文表示,他先前指示,未來園區開發,生態、文化、古蹟、居民同意都要考量,減少對居民干擾及生態影響,第一類及第二類用地開發都是「生態先行,要做生態調查」。他表示,當土地開發達到飽和,屆時若成熟製程不需要那麼多,就可重新規劃未來新廠之用。 【2025-03-13/經濟日報/A4版/焦點】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