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台北報導 特斯拉(Tesla)人形機器人Optimus II明年量產,市場傳出,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上周遠赴美西,快閃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洽談AI系統Dojo產能規模,將採用5奈米及InFO-SoW(System-on-Wafer)技術,協助特斯拉機器人大量搶市。 法人指出,AI下個殺手級應用「人形機器人」,全球亮相模型約十款,輝達攜手BMW推出的Figure 01及特斯拉Optimus II為主流,Optimus II預計明年限量生產1,000個機器人,2026年大舉量產,台廠諧波減速器廠上銀、盟立、控制器台達、新代及視覺軟體廠商所羅門等概念股受惠。 魏哲家16日指出,「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家告訴我,多功能機器人是他努力的方向,而不是汽車,他最擔心是沒有人供給晶片。」魏哲家則幽默回應,「不要緊張,只要你肯付錢,你的晶片一定有」。 魏哲家說,多功能機器人結合半導體、軟體設計與精密機械,是AI應用的最佳代表,未來可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如協助家務、自動化生產等。 電動車成紅海市場,從特斯拉晶圓代工布局上亦現端倪,該公司車載Autopilot 4.0由三星打造,更重要的AI系統Dojo由台積電來做生產製造,Dojo採用台積電系統級晶圓技術InFO-SoW,未來將是所有機器人的大腦。 供應鏈透露,Dojo作為實現特斯拉AI帝國的運算大腦,現在FSD(輔助駕駛)乃至未來Optimus機器人都必須仰賴其強大的運算能力。 特斯拉Optimus II採用台積電5奈米及InFO-SoW技術,系統級晶圓能使12吋晶圓容納大量的晶粒,提供更多算力,大幅減少資料中心使用空間。 法人分析,Dojo系統由數個Cabinet所組成,其中25個D1晶片可組成一個Training Tile,而每12個Training Tile可以組成一個Cabinet;Dojo採D1晶片用於自駕系統訓練,以先進演算法結合車用感測器,建立真實基準數據。 未來CoWoS-SoW將加入HBM,使其資料吞吐量更大,預期算力將提升逾40倍;台積電預估,CoWoS技術的系統級晶圓,預計於2027年開始量產。
新聞日期:2024/12/16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經長訪歐 聚焦CBAM

【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於14日率團啟程前往歐洲,本周將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盟官員召開台歐盟經貿與產業合作相關會議,並拜訪台積電德國廠,同時前往捷克出席「台灣貿易投資中心」揭牌儀式,協助台商布局歐洲,強化關鍵產業供應鏈。 官員表示,我國跟歐盟會談聚焦在對接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離岸風電合作議題上。我方將表達我國即將課徵碳費,未來可抵歐盟CBAM憑證,因台灣很多零組件出口到歐盟,最終會以歐盟產品出口,若歐盟在CBAM憑證課得過重,對歐盟和台灣都不利。 針對離岸風電方面,在WTO諮商結束後,歐商仍會繼續投資台灣,我方將表達期待雙方繼續合作,我方協助歐商完成在台灣離岸風電投資。 據了解,郭智輝此行也將拜訪台積電德國廠,了解投資進度及需要政府哪些協助;此外將於明年正式營運的捷克布拉格台灣貿易投資中心揭幕,提供台商一站式協助。台灣貿易投資中心為貿協在海外營運據點。 針對郭智輝境外關內政策,國內半導體供應鏈是否有意願前往捷克投資?官員說,目前大廠沒有,但相關物流、及第二階、第三階零組件則有初步意願。此行郭智輝也將與捷克經貿高層會面,了解捷克當地工業區投資環境。 為了解當地台商需求,郭智輝將會與捷克台灣商會等產業代表座談,據悉,群光電子、緯創、英業達、和碩、台達電和德淵等業者都將出席。 【2024-12-16/經濟日報/A5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4/12/1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美晶片新管制 台列豁免名單

綜合報導 美國拜登政府趕在卸任前,把圍堵大陸科技的「小院高牆」加大增高,並大清倉式的在半導體、人工智慧(AI)、太陽能板、無人機、短影音平台等領域,持續祭出加強管制力道的政策,美東時間13日再度公布新措施,授權谷歌及微軟擔任全球AI晶片的守門人(gatekeeper),以防堵中國大陸獲取AI晶片,但台灣、日本、荷蘭等19個盟國被列入豁免名單,可以不受限地取得AI晶片。 稍早前,美國已在12~13日陸續公布以限制大陸取得先進AI晶片為主的新措施。12日的新措施是限制大陸從第三國取得晶片,但因尚未最終定案,實施日期未定。 路透14日報導,消息人士透露,13日的最新措施授權谷歌(Google)及微軟(Microsoft)等企業在全球擔任守門人,必需恪遵嚴格規定,包括向美國政府報告關鍵資訊,以及防堵大陸獲取AI晶片。如此一來,這些企業才能獲准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於海外雲端提供AI功能。這項措施預計在今年底前公布。 報導稱,新措施的細節是首次對外披露,顯示拜登政府在任期即將結束之際,急於簡化出口審核流程,同時又要防止晶片落入不肖者的手中。美國憂心大陸可能利用AI力量,大幅增強軍力、發動猛烈的網路攻擊,甚至訓練生物武器。 消息人士表示,新措施是延續微軟今年4月與美國政府簽署國家安全協議的模式,該協議允許微軟可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公司G42提供AI技術。新措施規定,具守門人身分企業以外的其他公司,未來需競爭取得許可證,如此才能在每個國家進口少量的輝達(NVIDIA)和超微(AMD)的高階AI晶片。輝達表示願意與美國政府合作,超微則尚未回應。 消息人士也透露,台灣、荷蘭及日本等19個盟國被列入豁免名單,這些國家將可不受限地取得AI晶片或相關功能。新措施之外有一份核禁運國家名單,包括俄羅斯、中國和委內瑞拉,他們早已被限制購買美國AI半導體,並將持續下去。 然而,包括超微、谷歌在內的資訊技術產業委員會(ITI)成員,對拜登政府在未徵詢其意見下,就匆忙推出新規表示擔憂,咸認這可能會帶來不良後果。
新聞日期:2024/12/1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CoWoS月產能 法人:明年上看7萬片

台北報導 台積電先進封裝擴廠於竹南、嘉義、台中及台南四地火力全開,竹南先進封裝AP6B Fab棟於本月3日取得使照,嘉義廠自今年五月開始動工之後日夜加緊趕工,目前已現鋼構雛型,台中AP5B Fab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加入營運,台南群創台南四廠(內部代號AP8)2025年底起小幅量產。 法人估,台積電今年CoWoS月產能達3.5萬片,占整體營收約7~9%,2025年底CoWoS月產能上看7萬片,營收占比將破一成。台積電預期2022~2026年CoWoS產能年複合成長率達50%,並持續擴充CoWoS產能至2026年。 根據統計顯示,台積電CoWoS製程陸續啟動,竹南AP6B Fab已於12月3日取得使用執照,總樓地板面積逾10萬平方公尺;另外,台中AP5B Fab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完工加入營運,其CUP(控制中心)棟之使照於今年10月中旬取得。嘉義速度更是飛快,夜晚燈火通明,供應鏈透露,廠區規格大致相同,由辦公室、SUP(支援中心)、CUP、FAB這幾棟大樓組成,工班多已熟練,經驗值同步提升,速度也會加快。先進封裝擴廠 全台動起來 法人估計,2025年底台積電的CoWoS晶圓月產能將可達7萬片,2026年底高達9萬片,產能大幅成長關鍵點在於台積電AP8廠(南科)新加入產能時程。 供應鏈表示,台積電AP8廠2025年底陸續到位,新廠樓地板面積推算將為月產能4~5萬片產能;以此推斷,台積電並不會把所有占地面積全用在CoWoS,而是會建置SoIC(系統整合單晶片)、CP(光學共封裝)和FoPLP(扇出型面板級封裝)產能。
新聞日期:2024/12/12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半導體設備看旺到2026

SEMI預期今年全球銷售額創高 成長態勢續強 辛耘、弘塑等有望擴大商機【台北報導】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昨(11)日預期2024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將達創紀錄的1,130億美元,年增6.5%,成長態勢將延續到明年。外界看好,辛耘(3583)、弘塑、萬潤、均豪、天虹、公準等設備廠,都有望分食逐年擴大的商機。 SEMI預估,2025年半導體銷售額將達1,210億美元,2026年進一步達到1,390億美元。 SEMI總裁暨執行長Ajit Manocha表示,半導體製造投資估計將有連續三年的增長,這顯示出半導體業在支撐全球經濟與尖端科技創新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自年中以來,半導體設備展望更為光明,主要是中國大陸與AI相關的投資超乎預期。 SEMI認為,直到2026年,台灣、中國大陸與南韓,仍是全球前三大半導體設備支出市場,而中國大陸仍居首位。 外界預期,隨著台積電等半導體廠持續在台灣投資建廠、擴充產能,相關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設備供應鏈也可望雨露均霑。 SEMI提到,晶圓廠設備銷售去年已攀峰,達960億美元,今年估計會進一步成長5.4%,來到1,010億美元,這數字比年中的預測有所上修,主要是由來自於AI應用的DRAM與高頻寬記憶體相關強勁的設備投資所驅動。同時,中國大陸對晶圓廠的擴充投資也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展望未來,SEMI預期,晶圓廠設備銷售於明年將再成長6.8%,2026年甚至增幅將達14%,達到1,230億美元,主要動能是先進邏輯製程與記憶體應用。 SEMI也估計,後段如半導體測試設備銷售,今年將成長13.8%,來到71億美元,後面接續兩年也各將有逾一成增幅。半導體封裝設備銷售今年將成長22.6%,來到49億美元,明、後年預期將再各成長16%與23.5%。 【2024-12-12/經濟日報/C1版/證券產業】
新聞日期:2024/12/1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傳打入蘋果穿戴裝置

明年上市的Apple Watch Ultra將支援衛星簡訊,並搭載血壓偵測功能綜合報導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蘋果預計明年上市的Apple Watch Ultra將支援衛星簡訊,也可望推出血壓偵測功能。除了功能大幅升級之外,新一代Apple Watch也打算捨棄英特爾改用聯發科晶片。 供應鏈推測,聯發科5G無線連網技術再迎來國際大廠採用,該款應為旗下M60 5G Modem產品,支援Redcap(輕量級),能快速導入需要長時間且高效能電池壽命的應用,如穿戴式裝置等產品。令外界看不透的是,據傳明年iPhone 17 Air將採用蘋果自研的5G晶片,但穿戴裝置卻仍須採用外購方式。 業者指出,因蘋果自研的5G Modem尚未採用毫米波(mmWave)技術,且穿戴裝置更考驗功耗及穩定度,與現有業者合作是最佳解方。至於為何不採用高通解決方案,供應鏈認為是成本及引入第二供應業者等考量。 消息稱,明年上市的Apple Watch系列頂級款Ultra將和衛星通訊業者Globalstar合作,當使用者所在位置缺乏手機或Wi-Fi訊號時,能透過Globalstar的衛星連線發送簡訊。 蘋果執行長庫克近年致力充實蘋果裝置的個人健康與安全功能,因此決定將衛星簡訊功能延伸到穿戴式裝置,目標讓Apple Watch Ultra成為市面上第一款內建衛星通訊功能的智慧表。 除了衛星通訊之外,血壓偵測功能也是蘋果努力多年的研發計畫,無奈進度一延再延。蘋果原先打算在去年推出這項功能,但最新消息稱可能延到明年推出。 今年上市的Apple Watch Series 10雖然更輕薄、螢幕更大,但缺乏重大創新,未能吸引大批用戶升級。蘋果打算在Apple Watch系列價位最高的Ultra推出衛星簡訊功能,就是希望衝高整體獲利。相較於Apple Watch Series 10入門款399美元,Ultra要價799美元。 此外,蘋果11日發布iPhone、iPad和Mac軟體更新,其中包含融合ChatGPT的Siri,蘋果用戶無需擁有OpenAI帳號即可使用ChatGPT,但用戶可透過蘋果支付升級版的ChatGPT,用戶也可透過一些文字選單存取ChatGPT。
新聞日期:2024/12/10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旺矽+1% 同期最佳

【台北報導】半導體測試介面廠旺矽(6223)昨(9)日公告11月營收達9.8億元,月增1%、年增43.6%,為同期新高、也是單月歷史次高。累計今年前11月營收91.19億元,年增24.72%,創歷年同期新猷。 先前旺矽預期,本季營收將淡季不淡,公司會持續強化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更有效率的測試方案,對市場需求持樂觀審慎看法。 旺矽指出,公司堅持關鍵零組件自製,進一步強化自身競爭優勢,不僅擴大技術護城河,也拉高產業進入門檻,並針對客戶產業應用類別,提供高度客製化一站式購足專業服務。 旺矽日前規劃增加30%的探針產能,現已建置完成,相關新產能將更強化與國際客戶在未來各個應用類別的深度合作。 【2024-12-10/經濟日報/C4版/上市櫃公司】
新聞日期:2024/12/10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世界先進 Q4營運有壓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5347)11月合併營收約為34.57億元,較上月減少8.86%,副總暨財務長黃惠蘭表示,由於晶圓出貨量減少,11月營收較上月營收減少,該公司先前估,第四季晶圓出貨量將季減約10%~12%之間,市場法人預期該公司第四季營運將有下滑壓力。 世界先進11月合併營收約為34.57億元,較去年同期29.22億元增加約18.31%,較上月減少8.86%,黃惠蘭表示,由於晶圓出貨量減少,11月營收較上月營收減少,累計今年前11個月合併營收約為397.52億元,與去年同期347.63億元相較則增加約14.35%。 對於第四季展望,世界先進先前於法說會表示,由於季節性需求減緩,供應鏈年底前進行庫存調整,公司預估,第四季晶圓出貨量將季減約10%~12%之間,產品平均銷售單價(ASP)將季增3%至5%之間,毛利率將約介於27%至29%之間,2024年第四季產能利用率估季減至65%左右。 市場法人表示,觀察世界先進單月合併營收表現,今年的月營收高峰應是落在9月的46.14億元,10月及11月營收已呈現連續二個月的下滑,進入產業淡季之後,預期12月的合併營收也不易出現顯著回升,因此,預期整體第四季營收及獲利表現,大致符合世界先進先前預期,市場法人估計,世界先進第四季營運將較第三季下滑。 對於2025年的整體市況,該公司則表示,以近期主要的研調機購預測,明年2025年全球GDP成長率約在3.2%左右,而全球景氣和半導體需求有密切相關,由於2024年半導體市況基期仍算稍低,因此,預期2025年仍是溫和成長的一年。
新聞日期:2024/12/09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安國接單報捷 營運衝

拿下數家客戶先進封裝委託設計案 明年挹注業績【台北報導】AI伺服器商機持續暴增,神盾旗下特殊應用晶片(ASIC)廠安國(8054)接單傳捷報。安國與安謀(Arm)策略聯盟後,奪下數家客戶3奈米、4奈米及7奈米等CoWoS先進封裝委託設計(NRE)案,預期明年可望開始貢獻業績,帶旺營運。 安國轉型效益持續發酵,日前公布11月合併營收2.84億元,攀上11個月來高點,並較10月大幅成長79.1%,年增51.3%;前11月合併營收19.4億元,為近八年同期最佳,年增18.2%。 法人分析,AI伺服器商機不斷成長,輝達最新Blackwell平台強力進攻學習和訓練、推論演算法之際,當中推論市場對AI模型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開始重金部署推論市場,意味推論領域將大量採用輝達晶片;至於學習╱訓練領域則逐步改採ASIC晶片模式,成為非高速運算專長的晶片廠搶攻的新商機。 神盾集團已宣布帶領旗下安國、安格、芯鼎等子公司,全面轉型邁入AI領域,正逐步展現綜效,主要歸功於安國先前收購的星河半導體,以及今年第3季向安謀取得的軟體、矽智財(IP)授權,成為神盾集團衝刺AI市場的最大武器。安國與安謀策略聯盟後,成功奪得數個客戶3奈米、4奈米及7奈米等CoWoS先進封裝委託設計案,目前已經進入研發階段,明年有望開始貢獻營收。 安國取得安謀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的軟體及技術後,成功跨入相關領域,法人推估,相關效益將在明年及後年陸續攀升,使安國大啖這波AI商機。 【2024-12-09/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新聞日期:2024/12/0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2奈米產出 近了

台北報導 台積電2奈米呼之欲出,晶圓共乘服務(CyberShuttle)將首度導入2奈米先進製程,規劃明年元月、4月投入設計。業者說,2奈米晶圓每片成本超過3萬美元(近新台幣百萬元),蘋果將成首批客戶,英特爾及AMD緊追其後,聯發科、高通及世芯-KY也有意加快導入速度。 法人指出,台積2奈米製程除新竹寶山,高雄廠可望明年第二季試產,將帶旺設備供應鏈包括中砂、昇陽半及天虹等業者。 2奈米製程電晶體結構改變,開發成本及設計難度增加,晶圓共乘將集合眾多客戶共用一套光罩,節省IC設計及特殊應用IC(ASIC)成本;供應鏈指出,明年元月有望於台積電研發中心開發,4月轉至新竹寶山2奈米新廠Fab 20進行。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說,客戶對2奈米需求更甚3奈米,作夢都沒想到的(Never dream about it),現正積極準備產能。法人表示,台積2奈米月產能明年將拉高至5萬片,高雄一廠本月初進機,估明年第二季試產,高雄二廠則下半年進行裝機。外界推估,台灣ASIC大廠及手機IC大廠都將在這次2奈米晶圓共乘之列,現明確產品規劃的是蘋果iPhone 18之A20晶片首度採用,並搭配SoIC先進封裝。 2奈米晶圓價格將達3萬美元,以iPhone AP為例,將自N3的50美元上漲至N2的85美元,漲幅達70%,為節省成本,矽堆疊技術未來將更普遍,提升主晶片速度、功耗。 法人分析,主流SoIC(系統整合單晶片)為SoIC-X,其快速對準及乾淨接合,晶圓平坦度、潔淨度要求非常高。CMP(化學機械研磨)、原子層沉積等要求提高,相關設備以海外大廠為主。台廠逐步跨入,如中砂鑽石碟耗材、昇陽半乘載晶圓,天虹也替代海外大廠零組件。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