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記憶體大廠華邦電(2344)15日宣布正式加入UCIe小晶片互連產業聯盟,強化小晶片(chiplet)先進封裝市場布局。華邦電在2.5D/3D先進封裝已有豐富的生產及系統架構經驗,將積極參與UCIe產業聯盟,助力高性能chiplet介面標準的推廣與普及。
UCIe產業聯盟由半導體產業大廠在去年共同成立,創立成員包括Google Cloud、英特爾、Meta、微軟、超微、高通、三星、台積電、日月光等,目前聯盟已建立了UCIe 1.0標準,並預計以此促成chiplet介面規範的標準化,而做為一種開放的互連規範,業界預期UCIe能促成「膠水晶片」生態系的建構,使chiplet能在封裝層級實現普遍互聯和開放的生態系統,讓業界突破摩爾定律的限制。
隨著5G、新能源車、高效能運算(HPC)等技術的飛速增長,業界對晶片製程與封裝技術的要求日益嚴格。華邦電表示,2.5D/3D多晶片封裝已經成為行業聚焦的主流趨勢,華邦電創新產品CUBE(3D TSV DRAM)產品可提供極高頻寬低功耗,確保2.5D/3D多晶片封裝的能效,並且為客戶提供客製化記憶體解決方案。
華邦電表示,加入UCIe聯盟後可協助系統單晶片(SoC)客戶將設計與2.5D/3D後段製程封裝連結,UCIe 1.0規範通過採用高頻寬記憶體介面來提供完整且標準化的晶片間互連環境,促進SoC到記憶體間的互連升級,以實現低延遲、低功耗和高性能。總體而言,標準化將助力加速推出高性能產品,為設備製造商和終端使用者帶來更高價值,從而推動先進多晶片引擎的市場增長。
華邦電將提供3DCaaS(3D CUBE as a Service)一站式服務平台,為客戶提供最佳的標準化產品解決方案。此平台夥伴可提供客戶技術諮詢服務外,3DCaaS平台還包括了CUBE KGD記憶體晶片,和針對多晶片設備優化的CoW或WoW的2.5D/3D先進封裝製程等相關服務。
台北報導
快閃記憶體大廠旺宏(2337)14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受到客戶庫存去化及提列存貨損失,去年第四季獲利降至6.05億元,為14季度來低點。旺宏總經理盧志遠表示,第一季市況不確定性仍高,產業來看差不多已經落底,但底部要持續多長才是真正的痛點,下半年能見度仍然不高。
旺宏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季減21%達90.78億元,較前年同期減少38%,平均毛利率季減10.1個百分點達34.1%,較前年同期下滑13.1個百分點,營業利益季減69%達7.54億元,與前年同期相較減少82%,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6.05億元,較上季減少76%,較前年同期減少84%,為14季度來獲利低點,每股純益0.33元。
旺宏去年合併營收434.87億元,較前年減少14%,平均毛利率年增2.6個百分點達44.2%,營業利益93.69億元,較前年減少15%,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89.70億元,較前年減少25%,每股純益4.85元。
盧志遠表示,去年第四季需求下滑,雖然價格持穩,但已確實減產20~25%,第一季減產幅度可望減少,所以部份產品產能已恢復,但8吋晶圓廠的減產幅度仍達20%,晶圓代工部份視客戶需求而減產30~40%。
盧志遠說,這段減產的時間有將部份產能調配給研發人員使用,加快新產品研發腳步,96層3D NAND已經開始量產,並送樣給特定客戶評估,192層3D NAND研發進度因此略為超前,希望今年下半年可望進入量產,至於3D NOR預期要等到明年。
盧志遠表示,第一季已經過了一半,但記憶體市場情況不好,市場不確定性仍高,若以過去的記憶體景氣循環來看,產業可能差不多已經落底,但是底部要持續多長才是真正的痛點。就價格來看,去年下半年高品質NOR Flash的需求有很大的變動,但價格仍持穩,至於SLC NAND因量尚未放大,所以也沒有客戶談砍價的事。
旺宏近年來積極進軍車用市場,現在車用營收占比已達20%,盧志遠表示,電動車採用的晶片數量比傳統燃油車多了數倍,車用需求今年仍相對樂觀,旺宏會持續擴大營收占比,希望可以達到30%目標。有關美中晶片戰部份,盧志遠認為對高科技產業局勢有很大影響,但客戶的調整對旺宏反而有利。
美發布對陸半導體禁令,國際大廠NOR Flash訂單,Q4起紛由大陸轉移至其他供應商
台北報導
隨著美國發布對中國半導體產業新禁令後,電子產品生產鏈移出中國動態愈趨明確,且中國晶圓代工廠將主流製程優先提供給在地業者,導致當地NOR Flash的實際產出逐步減縮。業者指出,第四季已看到NOR Flash訂單由中國業者移轉到旺宏(2337)及華邦電(2344)的轉單效應,顯示市場景氣谷底已過。
今年第二季以來NOR Flash市場呈現供給過剩,原因包括消費性電子庫存去化,導致NOR Flash採購量能明顯減少,至於中國當地供應商直至下半年才開始減少對晶圓代工廠投片,並展開殺價搶單動作。因此,旺宏及華邦電雖然主力產品已移轉到車用及工業用領域,但市況不佳仍衝擊出貨,第四季業績明顯走弱。
華邦電11月合併營收月增4.7%達65.20億元,年減23.8%,前十一個月合併營收880.52億元,年減3.2%。旺宏公告11月合併營收月減25.9%達27.65億元,年減41.6%,前十一個月合併營收年減12.0%達409.05億元。
雖然第四季受到消費性電子庫存去化加速衝擊,NOR Flash市場供給過剩且價格走跌,但在美國10月初針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布新禁令後,市場供需結構出現轉變。據業界消息,原本提供給中國NOR Flash廠商的主流製程晶圓代工產能,因為中國官方政策要求支援關鍵生產鏈需求,因此隨著產能調撥移轉後,NOR Flash實際產出已開始出現減縮。
再者,美國新禁令加上中國防疫封控政策尚未鬆綁,已造成電子生產鏈移出中國動態日益明確,自然也導致晶片供應鏈的同步外移現象,業界指出,原本國際大廠向中國業者採購的NOR Flash總量已開始下滑,訂單開始移轉至其他供應商,旺宏及華邦電可望受惠轉單效益,顯示營運谷底已過。
若由市場供需來看,由於主要供應商第四季明顯減產,明年第一季供給量將持續下滑,但包括車用電子、工業自動化、低軌道衛星、資料中心等新應用,對於NOR Flash採用容量仍處於上升階段,且包括手機OLED面板模組及真無線藍牙耳機等NOR Flash最大應用市場需求已有止跌情況,業界目前對明年上半年市況看法,已由保守轉變為審慎。
上看800億,將導入最先進1技術
台北報導
台灣半導體實力在國際上有目共睹,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21日接受專訪表示,國際科技大廠將接踵在台落地,加碼投資台灣,其中美光最先進製程明年要在台灣落地;荷商艾司摩爾(ASML)要落腳林口打造亞洲專屬園區(PARK);而台積電1奈米廠落腳龍潭園區,將投資兆元、帶來上萬個就業機會,且帶動食衣住行產業遷徙繁榮地方,未來桃園會像個「聚寶盆」,尤其台積電在北中南陸續投資先進製程,台灣會是一個科技島。
據了解,美光明年在台加碼投資上看800億元(含採購),將導入最先進的1γ技術,會在2024年量產。
國際諸多科技大廠例如ASML、美光,還有台積電,最近相繼加碼投資台灣,沈榮津銜蘇揆之命成立專案小組,親力親為開會解決水電、土地及人才等各種障礙。據統計,2020年至2025年半導體及相關設備材料商投資台灣3.8兆元。
沈榮津透露,美光最先進製程會在台灣落地,後續也承諾在台灣加碼投資,日前他和經長王美花接見美光高層時,曾詢問其在台投資有沒有後悔?美光高層表示,台灣政府的行政效能讓其感到放心。
據悉,美光明年計劃擴大在台投資,預計明年導入1β技術,領先三星,明年底以前在台量產;同時已導入最先進的1γ技術進來台灣研發,預計2024年在台灣落地量產,屆時其最先進製程也會採用ASML的EUV設備。
至於台積電將在龍潭園區打造1奈米廠,沈榮津指出,台積電2奈米廠投資約8,000億元,創造8,000個工作機會,進入1奈米世代,會創造約兆元以上投資,並為帶來上萬個百萬年薪的家庭,從園區開發、建廠、生產,食衣住行育樂都有龐大消費行為,將為地方帶來繁榮,且會在桃園複製社區營造,帶動產業遷徙,會像一個聚寶盆。
考量台積電客戶的需求,最重要半導體設備製造商ASML,明年7月將在林口進行大規模投資案,首期投資至少300億元,ASML計畫在林口打造專屬園區(park),把相關國際供應鏈夥伴一起帶進台灣,讓關鍵技術在台灣共同研發、製造,同時進行人才培訓及重要維修基地,讓台灣半導體製造供應鏈更加完整。
台北報導
受到智慧型手機、筆電及平板等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影響,DRAM市場下半年呈現供過於求,上游DRAM廠雖然持續控管供給並延後擴產,但為了加速庫存去化,8月以來大動作調降價格,跌價取量策略在近期已略見成效,業者預期第四季應可有效降低ODM/OEM廠及市場通路存貨壓力,庫存有機會提前到明年第一季完成去化。
全球通膨導致消費性電子需求低迷,伺服器出貨又進入處理器世代交替空窗期,第三季DRAM市場供給過剩壓力陡升。業界原本預期在需求低迷情況下,DRAM原廠仍會嚴控供給來減緩價格跌幅,預期合約均價約較上季下滑10%~15%,但受到消費性電子生產鏈積極去化庫存衝擊,第三季合約均價跌幅恐擴大到15%~20%。然而隨著跌價取量策略在9月開始略見成效,存貨開始降低,庫存過高壓力可望在第四季逐步獲得紓解。
市調機構集邦認為,在下半年旺季需求展望不明的狀態下,部分DRAM供應商已開始有較明確的降價意圖。業者指出,雖然原廠競相降價求售,價格可能會續跌到第四季,但明年第一季淡季前若能有效降低在手庫存水位,庫存去化完成將有助於價格提前止跌回穩。
威剛表示,雖然受全球經濟環境衝擊,傳統旺季的消費性需求不如預期,但短期內DRAM現貨價已接近谷底,再跌有限,威剛調整庫存進度符合預期,預計下半年毛利率將可望逐步回穩。
法人指出,第三季DRAM價格雖跌幅擴大,但出貨動能逐步增加,除了能降低庫存壓力,第四季及明年第一季價格跌幅也可望縮小,DRAM廠營運已接近景氣循環底部。由於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廠明年將縮減資本支出,幾乎沒有新增產能開出,加上DDR4轉換到晶片尺寸較大的DDR5會帶來產能自然縮減,最快明年中價格就可出現反轉。
四大變數影響,Q3旺季不旺;營運費用增加,毛利率恐下滑
台北報導
DRAM廠南亞科(2408)11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第二季營運雖受到DRAM價格下跌及位元銷售減少的雙重影響,所幸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季度營收雖降至180.31億元,但稅後淨利較上季微幅成長,每股淨利2.12元。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表示,第三季DRAM市場充滿不確定性且需求減弱,短期市況及DRAM價格仍會向下修正。
南亞科公告第二季合併營收季減9.6%達180.3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0.4%,平均售價季減中個位數百分比約達5%,銷售量季減高個位數百分比,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對營收有所支撐,季度平均毛利率季增0.2個百分點達44.1%,較去年同期提升1.8個百分點。
南亞科第二季營業利益季減14.3%達53.6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減少24.1%,由於業外收入維持17.40億元高檔,所得稅費用較上季明顯減少,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季增0.4%達65.7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6.7%,每股淨利2.12元優於預期。
李培瑛表示,DRAM原廠庫存水位第二季有所增加,但還沒有到非常嚴重的地步,但庫存狀況要看下半年去化情況而定,若外在變數及終端需求沒有改善,庫存水位恐會持續增加,恐需更長時間才能有效去化。伺服器仍是目前最穩健的成長,但區域性戰爭及全球通膨等兩大外在環境變數若未改善,最後還是會影響到所有市場。
李培瑛表示,第二季下旬DRAM出貨動能已經轉弱,主要區域性戰爭及全球通膨導致消費信心下降,以及中國封控造成地區需求減緩。第三季原本應是旺季但不旺,影響變數包括各國刺激消費方案是否有效,中國封控解除後能否完全回復正常營運。以目前市況來看,第三季價格向下修正,電費上漲等營運費用增加,毛利率恐將下滑。
李培瑛指出,DRAM市場受到高通膨、俄烏戰爭、中國疫情封控、物流及消費者購買力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下半年將持續面臨修正,四大變數牽動產業產能調整,也是觀察產業是否脫離谷底重要指標。
高雄廠Q4量產20奈米DRAM,明年將挹注集團營收;通過配發現金股利1元
台北報導
記憶體大廠華邦電(2344)5月31日召開股東常會,決議通過去年盈餘配發每股1元現金股利,董事長焦佑鈞看好電動車發展趨勢將帶動營運成長,華邦電NOR Flash及DRAM已打進全球一線車廠供應鏈,邏輯事業電池監控IC亦導入多家知名車廠鋰電池。
此外,華邦電高雄廠今年第四季量產20奈米DRAM,明年將明顯貢獻集團營收。
華邦電記憶體主攻高規格且高品質的車用和工業用領域,隨著工業用產品需求大幅成長,加上車用市場明顯復甦,以及電動車相關應用的帶動下,去年營收占比已增加至22%。焦佑鈞表示,隨著現今電動車趨勢發展成形,除了記憶體事業的NOR Flash及DRAM產品已是全球一線車廠的穩定供應來源外,邏輯事業的電池監控IC(BMIC)產品亦已導入多家知名車廠的鋰電池,並持續耕耘新客戶,將技術延伸至電動腳踏車、電動摩托車及儲能等市場。
焦佑鈞在致股東營運報告書中指出,過去兩年來,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全世界的人們在生活型態和工作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外在更兼有地緣政治衝突、氣候變遷等風險,以及貨運塞港、供應鏈斷線等事件,造成產業供需的不平衡與前所未有的市場變化,然而華邦電因應得宜,去年是豐收的一年。
華邦電過去兩年全力推動數位轉型,在12吋晶圓廠充分發揮效能,對良率提升、生產效率、品質控制皆有顯著的成果。華邦電高雄廠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營運,第四季月產能達1萬片,將在明年明顯貢獻集團營收。
焦佑鈞指出,華邦電高雄廠將導入自行開發的最新20奈米DRAM製程技術,以滿足物聯網、智能系統、元宇宙等應用利基型DRAM需求。
焦佑鈞表示,華邦電去年25奈米DRAM製程在營運上帶來明顯貢獻,亦顯著反映在成長的營收上。20奈米DRAM製程開發順利並將年導入至高雄廠量產,為華邦長遠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成長動能。
Flash製程方面,華邦電順應市場未來高容量需求,持續進行45奈米NOR Flash製程開發,也著手優化既有58奈米NOR Flash製程規格及效能,為華邦電與客戶創造雙贏競爭力。
台北報導
快閃記憶體大廠旺宏(2337)27日召開股東常會,通過去年盈餘每股配發1.8元現金股利,並完成15席董事改選。旺宏董事長吳敏求於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雖然中國疫情封城造成PC及消費性電子需求減弱,但旺宏逾八成營收已來自非PC領域、影響較小,且全球電動車都開始導入旺宏方案,維持第二季出貨量及平均價格優於第一季展望不變。
吳敏求表示,AI及高效能運算新應用帶動記憶體需求持續成長,包括車用、醫療、工業、5G、伺服器等,已是旺宏重點拓展並推升營運成長的主要動能。旺宏近年重新調整客戶群,策略上是追求獲利最大化,第一季約八成營收來自非PC應用,包括中國封城等外在環境影響消費電子銷售,但對旺宏影響不大。
吳敏求表示,上半年是傳統淡季,但旺宏目前的進單情況都符合或優於預期,因此對今年市況預期比去年又好一點,下半年進入旺季後,來自歐、美、日等接單相對上亦較預期好,若PC或消費性電子的量能回溫,半導體市場就不會轉弱。旺宏產能固定,12吋晶圓廠主要產能用於高階NOR Flash,對市況看法維持與上次法說會相同,第二季位元出貨及平均價格仍優於上季。
吳敏求表示,旺宏的NOR Flash仍在積極爭取非PC相關客戶,由全球的角度來看進展還不錯,可盡量擺脫季節性的影響。以車用市場來看,第一季占旺宏NOR Flash營收比重16%,而電動車正在快速成長,所有電動車都採用旺宏的NOR Flash方案,而且有更多設計案湧入。旺宏預估第二季價格持平或上漲,第三季也將是持平或小漲格局。
再者,旺宏3D NAND及3D NOR進展非常順利。吳敏求表示,96層3D NAND已經進入量產,第三季陸續對客戶送樣認證,192層3D NAND預估明年開始生產,產品研發過程有很多技術上的突破,希望旺宏發表的192層3D NAND晶片尺寸將會是業界最小。
台北報導
DRAM廠南亞科26日股東會,通過去年盈餘配發現金股利總額114.7億元,以現有股本計算約每股配發3.70元現金股利。董事長吳嘉昭表示,隨著5G、人工智慧(AI)、物聯網、自駕車、元宇宙等相關技術的發展,將帶動DRAM應用多元化,預期第二季市況將小幅修正,爾後有機會逐季改善。
吳嘉昭表示,由於去年DRAM需求強勁,尤其三星將部分舊產能移轉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CIS)等邏輯產品,在供不應求情況下,南亞科DRAM產品賣光且幾乎沒有庫存,因此今年的成長空間有限。現階段DRAM產業面臨高通膨引發原物料上漲、俄烏戰爭、大陸封控、晶圓產能吃緊造成長短料等四大變數影響,但南亞科仍將力求今年營收與去年相當,並透過產品組合優化以穩定提升獲利。
南亞科第一季合併營收199.46億元,每股淨利2.11元優於預期。南亞科受到中國疫情封城影響,4月合併營收月減2.1%達65.9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0.8%,累計前四個月合併營收265.4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7%。
南亞科近年來積極投入自主技術開發與製程轉換,第一代10奈米世代1A製程已試產第一顆8Gb DDR4並達到良率目標,第二顆DDR5設計完成並投入試產,預計今年進行1A製程轉換並導入量產。第二代10奈米世代1B製程已完成功能性驗證晶片的試製,首顆產品8Gb DDR4已開始投片試產。
吳嘉昭表示,DRAM是電子產品智慧化關鍵元件,包括智慧手機、伺服器及資料中心是目前最大應用區塊。隨著5G、AI、物聯網、大數據、自駕車、元宇宙相關技術的發展,未來各種消費型智慧電子產品的推出,將帶動DRAM應用多元化,需求每年會有15~20%的位元成長。
吳嘉昭認為,今年5G手機出貨比重提升,DRAM搭載同步增加,在筆電方面,商用及電競機種需求強勁,但手機及筆電等市場受到全球通膨、地緣政治、缺料影響較重,需求成長趨緩。
台北報導
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今年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資深副總裁暨策略長David Moore以「智匯數據、無所不在」為題發表專題演說,美光總裁暨執行長Sanjay Mehrotra也透過影片說明美光在台灣重要營運進展,而才剛落成啟用的中科廠將會導入最先進的1α奈米DRAM製程及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
David Moore在主題演說中表示,疫情推動全球經濟加速數位化,5G、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物聯網等產業大趨勢,持續改變世界上每個產業,記憶體扮演關鍵角色。美光與台灣業者緊密合作,包括聯發科手機平台導入美光行動式DRAM及儲存裝置、與群聯及超微合作開發PCIe 5固態硬碟(SSD)、與研華共同打造最適合物聯網的DRAM及NAND Flash產品等。
David Moore亦宣布美光創投將注資第二輪基金2億美元於扶植深度技術(deep tech)領域的新創公司,關注範疇更廣的深度技術創新,同時為為彰顯美光追求多元平等包容(DEI)的承諾,第二階段基金將有20%的投資資本鎖定由女性及其他少數族群所領導的新創公司。
Sanjay Mehrotra表示,台灣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邏輯和DRAM半導體技術,美光在台灣創建DRAM卓越製造中心,是先進的半導體製造生態系統,並部署導入人工智慧(AI)的自動化智慧製造系統,有助提高營運效率。美光是台灣最大外資企業,美光台中廠是最先進製程的DRAM廠,除了導入1α奈米DRAM製程,EUV技術也會在今年導入,而美光在台灣員工人數已達1萬人,未來還會持續增加工作機會。
美光已宣布將EUV技術放入DRAM技術藍圖,將由10奈米世代中的1γ(gamma)製程節點開始導入。美光的EUV製程DRAM會先在台灣開始生產,美光台中A3廠是美光首座支援EUV製程DRAM廠,預計2024年進入量產階段,之後再擴大應用到美國、日本等其它地區的DRAM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