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記者/張珈睿、李娟萍、楊絡懸
台積電、日月光、台光電、雙鴻等,訂單能見度看到2026年後
台北報導
AI全村押注的輝達(NVIDIA)在最新一季再度釋出強勁訊號。執行長黃仁勳19日直言外界誤判AI景氣,強調從輝達觀察到的是「一般運算加速化、生成式AI、Agentic AI三線同時加速」。法人指出,GPU世代快速迭代,也推升台系供應鏈全線升級,台積電、日月光、台光電、雙鴻、奇鋐、緯穎、廣達、鴻海等訂單大滿貫,成為下一輪成長循環的最大受惠族群。
黃仁勳強調,AI基礎建設需求將一路延伸至2026年以後,企業的資料庫、搜尋、推薦與客服等傳統業務正在全面改寫,GPU 成為主力運算核心,「只要上架就被用滿」。
供給緊繃更凸顯台灣在AI軍備競賽的核心位置。黃仁勳多次點名與台積電及周邊OEM的緊密協作,雙方已針對未來兩年提前部署。業界估算,台積電3奈米、5奈米與CoWoS-L產能至2025上半年維持滿載,法人普遍認為明年輝達將成台積電營收佔比最高客戶。供應鏈透露,輝達下一代Rubin GPU有望提前於年底量產,將成首款採Chiplet架構GPU,採台積電N3P、N5B並搭配 CoWoS-L,Vera CPU也將同步推進。
展望更先進製程,輝達被點名為首位導入台積電A16製程的客戶,該節點具備晶背供電(BSPDN),預計明年下半年量產,最快可在Feynman GPU上看到成品。A16帶來的功耗與效能提升,將推升研磨類供應鏈如中砂、頌勝等後段設備材料需求。
GPU平台升級也帶動台鏈同步攻高階製程。CCL與PCB廠受惠於AI伺服器板層數、面積大幅成長,下世代專案將計劃採用M9等級材料以對應高頻與高速傳輸需求;台光電、金居、富喬均積極卡位。
散熱方面,AI機櫃功耗動輒10kW~30kW,液冷、水冷板成為主流,雙鴻、奇鋐等廠商在冷板與液冷模組出貨持續放量。
台系OSAT與AI伺服器ODM業者,也將跟著輝達成長,享有能見度拉長、產品升級等紅利,緯穎、廣達、鴻海訂單能見度延伸至2026年以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