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IDM關晶圓廠找打手台積、聯電迎利多

新聞日期:2018/03/0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報導記者/涂志豪

台北報導

IDM廠關閉自有舊晶圓廠並委外代工已是未來趨勢,根據市調機構IC Insights統計,自金融海嘯發生後,在2009至2017年的過去9年當中,全球共有92座晶圓廠關閉或改變用途,預期未來幾年將會有更多晶圓廠關閉,而包括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晶圓代工廠可望直接受惠。
IC Insights統計指出,自2008年至2009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半導體產業不斷削減8吋以下的舊晶圓廠產能,並改變製程到尺寸更大的晶圓上生產半導體元件,以追求更好的成本效益。
根據統計,在2009至2017年的過去9年當中,全球共有92座晶圓廠關閉或改變用途。若以地域別來看,日本地區關閉了34座晶圓廠最多,北美地區關閉了30座晶圓廠,歐洲地區關閉了17座晶圓廠,亞太地區則關閉了11座晶圓廠。
若由晶圓尺寸別來看,關閉的晶圓廠中以6吋廠為大宗,占總關廠數量比重達41%,排名第二的是8吋廠,占總關廠比重達26%。至於4吋及5吋廠占關廠總量比重分別為10%及13%。而比較值得注意之處,12吋廠關閉占比亦達10%。
IC Insights針對12吋廠關閉的情況說明,德國記憶體廠奇夢達(Qimonda)在2009年初破產,是首家關閉12吋DRAM廠的業者。台灣茂德也因不堪虧損在2013年關閉12吋DRAM廠。至於在改變用途部份,瑞薩2014年將12吋廠售予索尼,並改變用途於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三星亦在2017年關閉其Line 11的12吋記憶體廠,並將移轉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
報告中指出,由於半導體產業持續傳出整併案,而且新建晶圓廠的成本高,製程設備的價格也是愈來愈貴,導致生產成本高漲,IDM廠於是將手中晶圓廠關閉,營運模式改成輕晶圓廠(fab-lite),或直接轉型為無晶圓廠(fabless)IC設計公司等。由此來看,未來幾年會有更多晶圓廠關閉,訂單將會由晶圓代工廠接手。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年初的法人說明會中亦指出,他認為IDM廠會將晶圓持續委外代工,而且認為每個IDM廠都會走向fab-lite的方向,而且會是愈來愈減輕晶圓廠(fab lighter and lighter)。同時,IDM廠除了會將舊有的產品線委外,也會將新的製程及技術交由晶圓代工廠負責生產。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