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5/06/2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電3奈米FinFET 三星2奈米恐難敵

台北報導
 市場近期盛傳三星將押注資源發展2奈米,預計最快明年於美國德州廠率先導入2奈米製程,企圖彎道超車台積電。半導體業界透露,三星目前以GAAFET打造之3奈米,約為目前競爭對手4奈米FinFET水準,研判2奈米效能恐怕不如台積電最後也是最強一代之3奈米FinFET。尤其台積電再針對3奈米發展更多家族成員,包括N3X、N3C、N3A等應用,未來仍會是主流客戶之首選。
盤點目前智慧型手機旗艦晶片,皆使用台積電第二代3奈米(N3E),僅有三星Exynos 2500為自家3奈米GAAFET;各家業者今年預計迭代進入第三代3奈米(N3P),據供應鏈透露,台積電去年底N3P已進入量產階段,估今年整體產能將成長超過6成。
供應鏈表示,包括再生晶圓、鑽石碟、特用化學品用量顯著提升,相關供應鏈如昇陽半、中砂、頌勝科技;其中,頌勝科技為少數半導體CMP製程研磨墊供應商,與國際大廠直接競爭。
 三星積極追趕,2奈米製程預計最快將於今年底量產,並計畫明年首季率先在美國德州Taylor廠導入2奈米;看似彎道超車台積電2奈米落地美國時間,不過半導體業者指出,台積電嚴守最先進製程於台灣發展,未來在海外廠會以台灣母廠(Mother Fab)為目標。
IC設計業者透露,在整體晶片表現上,台積電製程仍能達到更佳效果,如同樣以Arm Cortex-X925超大核心設計之天璣9400,頻率可達3.62GHz,優於Exynos 2500 3.3GHz之表現,在發表時間也領先約3季,三星代工明顯已無法滿足國際晶片大廠最先進之需求。
供應鏈透露,為滿足客戶美國製造需求,台積電亞利桑那州二廠進入加速階段,預計明年第三季進行機台Move-in,未來也將攜手台灣供應鏈大打國際盃,推動整體產業升級。

新聞日期:2025/06/2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安國:IP、ASIC雙軸轉型有成

羅森洲續任董座;今年營運有望超越去年

台北報導
 安國23日召開2025年股東常會,會中全面改選董事,董事長由羅森洲續任。安國指出,該公司的IP(矽智財)與ASIC(特殊應用晶片)雙軸轉型策略,逐步展現成效,2025年營運有望優於2024年。
 安國目前聚焦在NRE設計服務、ASIC晶圓代工、IP授權,以及電腦周邊、消費性控制IC與無線音訊控制IC等領域。
 該公司於2024第三季成功取得全球矽智財龍頭ARM最新Neoverse計算子系統V3(CSS V3)架構授權,並成為首批獲授權的台灣夥伴,為未來高效能伺服器及AI ASIC市場奠定技術基礎。
 因應AI算力多樣化需求,安國同步推出AI Platform ASIC解決方案,結合XPU架構(CPU、NPU、LPU)與先進封裝(如CoWoS、WoW)技術,提供具備高效能與低功耗的整體服務方案,爭取AI伺服器與新興應用市場的設計訂單。
 無線音訊業務方面,安國強化高音質與低延遲傳輸技術,持續獲日本與韓國品牌Soundbar與耳機大廠青睞,產品已通過日本音響協會(JAS)認證,並投入下一代藍牙BT6/BT7技術,目標鎖定AR/VR、智慧眼鏡與AIoT裝置。
 安國2024年度合併營收達21.96億元,年增10.3%;毛利率為32.5%,受產品組合影響下滑。稅後虧損為2.23億元,主要是因研發與轉型投入增加之故。
 安國與子公司星河於2024年底完成合併,整體組織效能與資源整合已獲初步成效,將有助未來營運表現。
 展望2025年,安國樂觀看待半導體市況反彈,根據IDC與工研院數據指出,全球半導體與台灣IC設計產值,可望分別年增逾15%與11%。
 安國指出,將持續拓展先進製程ASIC與先進封裝設計服務,加強技術研發與成本控管,結合集團優勢資源,搶攻AI NB、AI PC與邊緣AI新應用市場,力拚營運轉盈與市占率提升。

新聞日期:2025/06/2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歐洲告華為 專利戰升溫

綜合報導
 聯發科與華為的專利戰繼續升級。歐洲統一專利法院(UPC)德國曼海姆分庭近日更新訴訟訊息,聯發科旗下子公司HFI Innovation於當地時間18日向華為旗下的五家子公司提起專利訴訟。
 華為去年對聯發科發起專利訴訟,業界認為,聯發科最新行動是對華為新一步的強勢回應。
 根據上述訴訟訊息,聯發科指控華為五家子公司侵犯其一項名為「增強型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搜索空間配置方法」的LTE標準必要專利(SEP)。
 聯發科對此表示,是與過往同一件事情之進展;據了解,目前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而此訴訟案件對聯發科並無重大影響。
 雙方專利糾紛緣起2022年,當時華為主動聯繫聯發科,希望聯發科取得華為5G SEP授權,但雙方談判破裂,聯發科以不符合FRAND(公平、合理且無歧視)原則為由拒絕,之後雙方關係惡化。
 當時有市場猜測,華為要求聯發科必須向其5G SEP支付權利金,但此做法與歐美專利業界常見的模式差異過大,要求金額也過高,讓聯發科難以接受。
 2024年5月,華為率先於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對聯發科發起有關4G、5G的蜂巢式行動通訊技術(Cellular network)專利侵權訴訟。之後又將戰場擴大,在深圳、廣州等地就4G、5G關鍵專利侵權問題狀告聯發科。
 聯發科不甘示弱,也在當年7月反擊,除了與旗下MTK Wireless及HFI Innovation一同在英國法院控告華為侵犯三項4G與5G相關專利,並同步尋求禁令外,還在深圳、鄭州、杭州、北京、廣州,以及德國慕尼黑、曼海姆等地,發動專利侵權、反壟斷、費率裁決等多起訴訟。之後雙方展開多輪法律交鋒。
 對於本次華為與聯發科的跨國專利大戰,市場密切關注將如何牽動全球電信設備與行動晶片市場的格局。
 日前有相關業者透露,華為此番操作除賺取專利授權費外,恐是為未來手機自研晶片已到盡頭鋪路,不排除將來向外採購AP晶片,其中聯發科將會是首選,但僅是市場揣測。

新聞日期:2025/06/23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報

美擬取消台積等3公司在陸技術豁免

【綜合報導】
華爾街日報廿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商務部次長凱斯勒本周向台積電、南韓的三星與SK海力士說,美國準備取消允許這些公司在中國大陸使用美國技術的豁免。

這三家公司目前擁有全面豁免,可將美國晶片製造設備運送至在中國的工廠,無需每次都單獨申請許可證。凱斯勒說,這是川普政府防止美國關鍵技術流向中國的一環。

白宮官員表示,此舉並非美中貿易戰的新升級,旨在使晶片設備的許可制度類似中國現有的稀土許可制度。但該報導說,此一使全球晶片製造商在中國營運更困難的新措施,仍可能使北京認為違反美中甫在英國倫敦達成的經貿談判協議。

外國晶片製造商在中國製造的半導體可用於各種產業。受這項利空消息影響,供貨給中國的美國晶片設備製造商股價紛紛下跌。科磊(KLA)下跌百分之二點四;「科林研發」與「應用材料」雙雙下跌近百分之二;台積電ADR廿日也應聲下挫,收盤下跌百分之一點九,報二○九點五一美元。

有分析提到,若美國商務部真這麼做,形同為中國半導體設備業者送上大禮,晶片製造商也可能從日本和歐洲採購美國設備的替代品,形同美國將商機拱手送人,而台積電受的衝擊預估相對有限。有業內人士認為,美國半導體設備公司產品銷往外國跨國企業的難度提高,只會為中國同業帶來助益。

另一方面,由於台積電中國大陸廠以成熟製程技術為主,業績比重偏低,美國取消豁免對台積電的影響應相對有限。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則聲明,晶片製造商仍可在中國營運。新的晶片執法機制類似其他向中國出口的半導體公司許可要求,並確保美國擁有平等且對等的程序。

【2025-06-22/聯合報/A7版/財經要聞】

新聞日期:2025/06/2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軟銀揪台積 在美建超級園區

投資上兆美元,發展機器人、AI

綜合外電報導
 據外媒報導,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Masayoshi Son)正尋求與台積電合作,要在亞利桑那州打造價值上兆美元的超級工業園區,發展機器人和人工智慧(AI)技術。
 這項園區建造計畫代號為「水晶地計畫」(Project Crystal Land),是孫正義職業生涯中最具野心的一次嘗試,其投資規模約達1兆美元,為「星際之門」計畫(Stargate)5,000億美元的兩倍,後者由軟銀、OpenAI、甲骨文共同創立,目的是要在美國各地建設數據中心產能。孫正義曾多次談到,希望能盡可能加快AI發展。
 軟銀高層因此積極遊說台積電加入,希望它在該計畫中發揮重要作用,但目前仍不清楚,孫正義想要台積電扮演何種角色。
 台積電已規劃在美投資1,650億美元,設於亞利桑那州的首家工廠開始量產。一位熟悉台積電想法的知情人士表示,軟銀的專案與台積電鳳凰城布局無關。
 孫正義還接觸許多科技大廠,包括三星電子在內,尋求它們對於加入該計畫的興趣。
 由於該計畫成敗另一關鍵,就是是否獲得川普政府與州政府的大力支持。據了解,軟銀高層已與聯邦和州政府官員,就可能提供的稅收優惠進行磋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加入會談。
 軟銀、台積電及三星代表均拒絕對此發表評論,美國商務部發言人也未立即對此有所回應。
 此外,日本共同社報導,熊本縣菊陽町19日宣布,將在台積電熊本一廠附近,建造一個與半導體相關企業的工業園區,以吸引半導體製造和物流企業入駐,為當地創造就業與增加地方稅收。
 菊陽町町長吉本孝壽在說明會上表示,若能獲得台積電熊本一廠附近農地50名土地所有者的同意,將簽訂土地買賣合約,園區建造工程最快2028年度就可以啟動。

新聞日期:2025/06/20  | 新聞來源:2025年7月2日(星期三)

迎向百工百業智慧生態—嵌入式技術與邊緣運算應用座談會

 

圖片1.jpg

 

114年度智慧電子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會員交流活動-

「迎向百工百業智慧生態—嵌入式技術與邊緣運算應用座談會」

 

    近年來,隨著產業智慧化升級浪潮席捲全球,嵌入式技術與邊緣運算的普及與成熟化,已成為推動民生應用與製造場域發展的關鍵動能,帶領百工百業朝創新突破的方向發展。我國產業若要成功搶占下一波世代商機,能否掌握關鍵技術與新興應用趨勢,將成為關鍵所在。

    為協助國內廠商有效掌握當前的關鍵技術與新興應用趨勢,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廠商交流與合作契機,SIPO於113年成立「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期能串接IC設計與系統應用業者,促進創新應用,帶動國內產業的發展。今年持續維運生態圈,定於114年7月2日(三)上午9時,假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2樓大會議室舉辦「迎向百工百業智慧生態—嵌入式技術與邊緣運算應用座談會」,邀請聯發科、旺宏電子、奇景光電、恩智浦半導體、凌陽科技、松翰科技、芯鼎科技、伊諾瓦科技、工研院電光系統所等專家,聚焦於嵌入式技術與邊緣運算之發展現況與未來前景,並探討物聯網、智慧感測、視覺AI、嵌入式裝置及影像處理等業界研發成果及應用實例,亦邀請業界專家於綜合座談時段進行交流分享,期盼藉由各位先進的交流與討論,掌握最新產業技術與市場脈動,並促進更多跨域合作與創新契機。

 

✴️時間:114年7月2日(星期三) 9:00-16:30

✴️地點: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2樓大會議室(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123號)

✴️指導單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主辦單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

✴️共同主辦單位:電子工程專輯(EE Times Taiwan)

✴️報名連結:免費報名

✴️活動議程:

時段

議程

講師

08:30-09:00

來賓報到

09:00-09:10

長官致詞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電資組長官

09:10-09:30

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介紹

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

王呈瑋 專案經理

09:30-10:00

Powering the New Era of AI Application

聯發科技

高信揚 產品經理

10:00-10:30

為AIoT裝置賦能: 從Flash Memory看嵌入式系統的未來

旺宏電子

葉金瓚  產品行銷處專案部經理

10:30-10:50

中場休息

10:50-11:20

Revolutionizing smart, energy-efficient devices by ultra-low power AI at the edge

奇景光電

宋尤昱 協理

11:20-11:50

恩智浦打造預見未來的智慧IIOT系統方案

恩智浦半導體(NXP)

黃佳琪大中華區資深市場行銷經理

11:50-13:00

午餐時間

13:00-13:30

高算力視覺AI晶片與開源平台

推廣策略

凌陽科技

黃興生 產品總監

13:30-14:00

嵌入式裝置加速推動終端邊緣運算進程

松瀚科技

姜哲棋 業務經理

14:00-14:30

智慧影像處理ASIC開發平台加速終端裝置應用落地

芯鼎科技

李長龍 夥伴關係總監

14:30-15:00

Enova打造可信任嵌入式架構

伊諾瓦科技

葉人瑋 產品經理

15:00-15:20

中場休息

15:20-15:45

AI-AMR數位雙生應用趨勢與挑戰

工研院電光系統所

梁珮容 副理

15:45-16:30

綜合座談

主  題:AIoT、嵌入式技術導入應用場域的關鍵實務與挑戰

主持人:工研院電光系統所  張永嘉 研發副組長

與談人:凌陽科技          黃興生 產品總監

            松瀚科技           姜哲棋 業務經理

            芯鼎科技           李長龍 夥伴關係總監

16:30

賦歸

※備註:主辦單位仍將視情況做相關調整。

新聞日期:2025/06/20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高盛:川普不會恢復高關稅

90天緩徵期7月9日屆滿…猜猜下一步
【綜合外電】
美國更高額對等關稅的90天緩徵期,預定7月9日屆滿,高盛預測,美國總統川普屆時不會如期恢復課徵這些關稅,中國大陸產品的關稅稅率也可能不會再改變。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海濟斯(Jan Hatzius)18日在美國企業研究所(AEI)一場活動上表示,在7月9日期限屆滿後,他和同僚「不認為『對等』關稅的第二階段」會實施,「我們預期會繼續延後」,以利川普政府繼續和貿易夥伴協商。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峰迴路轉,他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各國稅率,並原訂自4月9日起對多國開始課徵更高的對等關稅,當時對台灣設定的關稅稅率為32%,遠超乎預期;不過隨後又在4月10日宣布緩徵90天,在這段期間僅全面課徵10%的對等關稅。

隨後各國開啟與美國談判,期間插曲不斷,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一度被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暫停,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隨即又恢復關稅效力。

海濟斯說,他的團隊推估,美國整體關稅稅率目前已提高約10個百分點,「我們預期半導體、通訊設備、藥品、銅及或許一些其他產品的25%關稅,會再提高(整體關稅稅率)4至5個百分點」,使美國整體關稅稅率最多提高15個百分點。」

他也說,團隊預期中國大陸產品目前的關稅稅率不會再調整,美中貿易緊張不會再升溫,但也認為北京無法說服白宮調降關稅,「顯然所有個別假設都有重大風險,但更廣泛而言,如果我們非常偏離13、14、15個百分點的關稅增幅預測,我會很意外」。

然而,野村控股認為,鑒於數據顯示中國大陸透過借道東南亞進行轉口貿易,來避開更高的關稅,美國可能繼續對該地區維持較高關稅水準。

野村經濟學家在16日報告中預測,華府仍可能最後對東南亞國家平均課徵15.5%的關稅,以杜絕陸企的洗產地行為。野村估計,越南和泰國可能會被分別課徵24.3%和20%關稅,轉運現象在這兩國似乎比東南亞其他國家更常見,使美國對這兩國的關稅更接近預期對大陸的30%關稅。借道新加坡和菲律賓的跡象似乎不多,這兩國關稅可能定在10%。

【2025-06-20/經濟日報/A4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5/06/20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電劍指南科 強化封裝布局

台灣仍是擴產重心,傳將買下彩晶南科廠,不排除擴大先進製程部署

台北報導
 近日市場傳出,晶圓代工大廠聯電有意在南科購置瀚宇彩晶廠房。對此,聯電回應表示,對於市場傳言不予評論。不過針對未來台灣產能規劃,公司指出,目前已在新加坡建置2.5D先進封裝產能,並已將部分製程拉回台灣,不排除未來在台擴廠的可能。
 未來將依據業務發展與整體策略,搭配既有的晶圓對晶圓鍵合(Wafer to Wafer Bonding)技術,持續在台灣推進更完整的先進封裝解決方案。
聯電目前於南科設有Fab 12A廠,於2002年開始量產,現已導入14奈米製程,提供客戶高階客製化製造。據業界訊息指出,聯電正洽談購置Fab 12A廠對面的彩晶廠房,未來可能規劃用於發展先進封裝產能。
 對於是否有意購置該廠,聯電財務長劉啟東回應,對市場傳聞無法回應,但強調,公司會持續尋找對營運與獲利具正面助益的機會,包括廠房設定、技術合作與新投資案。台灣始終是聯電擴產的重要選項。
針對未來擴產方向,劉啟東指出,聯電將不再侷限於傳統晶圓代工,也將跨足先進封裝等高附加價值領域。目前公司在新加坡已建置2.5D封裝製程,並具備晶圓對晶圓鍵合(Wafer to Wafer Bonding)技術,這是一項可在原子級層面進行晶圓堆疊的關鍵工藝,廣泛應用於3D IC製造。聯電在臺灣的產線,也已具備該製程能力。
劉啟東強調,聯電未來將持續發展整套的先進封裝解決方案,而非單純製程投入,將晶圓代工與封裝整合,朝向完整服務體系邁進。
展望技術布局,聯電指出,現階段晶圓製程仍以12奈米並與英特爾合作為主,未來除邏輯製程外,也將積極投入化合物半導體、橫向特製化等新型材料與應用,拓展多元產品線的競爭優勢。
此外,聯電矽中介層(Interposer)目前月產約6,000片,後市已無新增擴產計畫。
 劉啟東表示,未來重點將轉向「更高附加價值的整合型技術」,包括導入Wafer to Wafer Bonding製程,再搭配現有晶圓製造技術,開發更完整的系統級解決方案,並提供客戶一站式服務。
聯電重申,未來在產能配置方面,將秉持全球布局原則,靈活應對產業與政策環境變化,而台灣具備人才與供應鏈優勢,更是研發與生產的主要重心,未來任何具價值的投資與合作機會,公司都將積極評估、審慎布局。

新聞日期:2025/06/18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政院:助攻產業再旺20年

國發基金擬投資矽光子供應鏈
【台北報導】
國發會提出AI新十大建設,將矽光子視為重中之重。據規劃,政院將導入國發基金投資矽光子供應鏈,並建立矽光子研究中心,藉由五大策略,要讓台灣半導體封裝產業再旺20年。

國發會、國科會昨(17)日向行政院報告AI新十大建設規劃雛形,矽光子產業被列為一大重點。國發會表示,主要配合AI發展需求,政府必須積極布局,搶占新商機,經各部會盤點後,將祭出五大策略,

首先,開發矽光子共同封裝(CPO)等技術、超高速及低功耗矽光子傳輸技術,滿足AI高速運算需求;第二,投資矽光子供應鏈,導入政策誘因包括租稅優惠、科專補助、國發基金投資等。

第三,購置矽光子測試設備供產業生態系研發共享,並鼓勵開發國產測試設備;第四,建置矽光子研究中心,將整合民間力量並可與國際研究中心、國際客戶合作;第五,打造世界級矽光子技術及創新應用,如生醫感測、自駕光達(LiDAR)等多元領域應用。

此外,AI新十大建設也涵蓋量子電腦領域,國發會強調,將建立亞洲前三的量子電腦中心,大力發展量子電腦,促成產官學、新創合作,將整合國家產學研全方位資源,研究發展建置IP與技術,供產業應用,打造領先全球的量子運算研發基地,並積極發展如低溫控制晶片、量子演算法、後量子密碼學等先進技術,進而從技術、零組件、製造、應用端帶動全量子產業發展。

【2025-06-18/經濟日報/A3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5/06/18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環球晶:RE100提前十年達陣

綠色轉型雙軌並進,達成旗下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

台北報導
 環球晶17日宣布,將集團旗下所有子公司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的RE100目標,自原訂的2050年大幅提前10年至2040年。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環球晶正式宣布將集團全面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提前10年達成,充分展現環球晶加速綠色轉型的行動力。
 環球晶將RE100目標時程大幅提前10年,為加速實現100%再生能源的目標,環球晶展開雙軌並進的策略。
 在日常營運方面,除了降低既有設備的能源消耗,持續優化重大耗能設備的使用效率,全球據點也配合公司能源轉型藍圖,透過裝置太陽能板、導入替代潔淨能源、簽訂購電協議(PPA)、購買再生能源憑證(RECs)等多元策略,協助集團提前達陣RE100目標。
 環球晶丹麥廠於2025年正式啟用自建太陽能電廠,成全球首座使用自發自用100%再生能源的半導體長晶工廠,並可將剩餘再生能源回饋至當地電網,成為率先達陣集團RE100目標的生產據點。
 環球晶全球生產據點,包括台灣、日本、韓國等廠區陸續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積極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環球晶新建廠區與產線亦於興建時期,便導入各項節能設備,並綜合運用各項綠色方案,全方位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美國德州新廠、密蘇里廠及義大利廠新擴產線,預計將於量產階段以100%再生能源來製造全球最先進的矽晶圓。
 其中,義大利廠透過參與當地政府的「能源釋出(Energy Release)」計畫,預計每年可用穩定的價格(與烏俄戰爭前市價水準一致)取得約4.2萬MWh的再生電力,同步透過簽訂再生能源電力購售協議(PPA)、建置太陽能設施等措施,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同時,廠區亦將強化既有汽電共生系統效能,以優化電力、熱能和冷卻水使用效率,另規畫逐步以生質甲烷取代天然氣,並回收製程廢氣中的氫氣,以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2024年度義大利廠的再生能源使用率已達34%,預計2031年全面實現RE100里程碑。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