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2/04/2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旺宏首季獲利 創同期新高

每股賺1.58元;董座吳敏求:NOR Flash本季價格可望持平或向上
台北報導
 快閃記憶體大廠旺宏(2337)26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第一季合併營收115.98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9.29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每股淨利1.58元。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表示,中國疫情封城對旺宏第一季營運影響不大,清零政策造成中國當地需求及訂單減少,台灣反而增加,雖然發生物流及長短料等區域性影響,但中國以外地區需求十分明確。
 對於疫情封城干擾,吳敏求表示,大陸封城的影響除了造成當地消費減少,主要是造成供應鏈長短料與物流不順,至於美國、日本、歐洲等地需求未受到影響且保持健康。
 對旺宏主力的NOR Flash來說,第一季平均價格維持高檔,高密度晶片出貨比重拉高,預期第二季價格可望持平或向上。
 近期外資法人報告指出,個人電腦等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看空NOR Flash後市且價格看跌,吳敏求對此表示,旺宏第一季的個人電腦及消費性應用出貨較上季減少18%,但非消費性出貨僅季減8%,非個人電腦及消費性領域占比已達八成,所以與其它業務仍集中在消費性領域的同業比較將會失真,並抨擊外資不做功課、胡說八道,不負責任的寫法會遭投資者唾棄。
 有關中國記憶體廠長江存儲NAND Flash打進蘋果供應鏈,吳敏求回應,旺宏對於打進蘋果供應鏈沒有興趣,旺宏的策略是關注高品質而非僅是量大,對中國同業決策沒意見也無意相互比較。旺宏現在NAND Flash主要在低密度市場,未來高密度會朝向固態硬碟(SSD)發展。
 旺宏第一季合併營收季減20.3%達115.9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5%,平均毛利率季增1.1個百分點達48.3%,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4.0個百分點,營業利益季減21.4%達32.1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7倍,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季減20.7%達29.2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近2.2倍,每股淨利1.58元。
 旺宏第二季開始進入出貨旺季,吳敏求表示,今年大客戶任天堂生意跟去年差不多,下半年得觀察經濟發展情況,包括俄烏戰爭、疫情發展、以及中國二十大等,都可能對市況造成影響,第二季毛利率可望持平或向上,全年毛利率會優於去年。
 旺宏為因應客戶對高品質及高容量NOR Flash需求,製程已微縮推進至45奈米,第二季將開始送樣,96層3D NAND預計年底量產,今年資本支出達160億元。
 旺宏去年擬配發每股1.8元現金股利,有法人問及股利是否提高,吳敏求表示,未來股利會穩健增加至2元,公司現金有多方面用途,希望在股利與投資擴產下保持平衡,希望投資人關注長期發展。

新聞日期:2022/03/02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價漲 DRAM廠看旺

DDR3 2月合約價漲2~5%,漲勢可延續到下半年,南亞科、華邦電等受惠
台北報導
 隨著5G數據機晶片及WiFi 6/6E無線網路晶片供不應求情況逐步獲得紓解,包括WiFi 6/6E路由器及5G用戶終端裝置(CPE)出貨放量,進一步拉動利基型x16規格2Gb及4Gb DDR3需求。在供給吃緊情況下,利基型DDR3的2月合約價提前調漲2~5%幅度,價格漲勢可望維持至下半年。
 隨著韓系DRAM廠已將舊製程DRAM產能移轉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CIS),包括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晶豪科(3006)、鈺創(5351)等台灣業者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利基型DDR3供應商。由於WiFi 6/6E及5G用戶終端仍採用利基型DDR3設計,法人看好台灣DRAM業者營運一路旺到下半年。
 去年下半年電子生產鏈因為長短料問題,導致利基型DRAM合約價出現緩跌走勢,市場原本預期第一季合約價恐續跌5~10%,第二季才會止跌回穩,但因為DRAM廠產能及產品線調配,位元供給量明顯減少,然而WiFi 6/6E路由器及5G用戶終端的長短料問題獲得紓解,特別是WiFi 6/6E無線網路晶片及5G數據機晶片缺貨情況大幅改善,帶動利基型DDR3合約價提前進入上漲循環。
 根據集邦科技及模組廠報價,2月份利基型DRAM合約價較1月上漲2~5%,其中,關鍵的x16規格4Gb DDR3顆粒合約價月漲3.17%達2.60美元,x16規模2Gb DDR3顆粒合約價月漲2.42%達2.33美元,均創下近5個月來新高。業界看好利基型DRAM合約價漲勢可延續到下半年。
 業者分析,三星及SK海力士將舊DRAM製程移轉生產CIS元件,造成DDR3的位元出貨量明顯減少,而業界並無DDR3新增產能開出,南亞科現有產能全滿,新廠產能開出時間落在2024年之後,華邦電高雄廠新增每月1萬片產能要第四季才開始投片,位元出貨明顯提高時間點落在明年第一季。由此來看,DDR3供給吃緊情況應會延續到下半年,價格是易漲難跌。
 由需求面來看,今年因為核心邏輯晶片供貨增加,包括WiFi 6/6E路由器、5G用戶終端等網通裝置,以及工業自動化、安全監控、車用電子等相關應用,去年未能出貨訂單將會在上半年放量出貨,由於這些應用仍採用DDR3記憶體設計,所以DDR3缺貨問題已浮上檯面。法人指出,國際大廠淡出後,台廠已是DDR3主要供應商,隨著訂單大舉湧現,看好南亞科、華邦電、晶豪科、鈺創直接受惠。

新聞日期:2022/01/0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22年第一震 DRAM、晶圓代工 生產無礙

台北報導
 台灣在3日傍晚5點46分於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約6.0地震,由於台灣DRAM與晶圓代工廠區大多集中於北部與中部,經市調機構集邦科技初步調查,確認各廠並無重大機台損害,生產方面正常運行,實際影響有限。
 集邦指出,台灣DRAM總產出占全球產能約21%,包含台灣美光晶圓科技、南亞科以及其他較小型廠房的綜合產出。晶圓代工方面,包含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業者的綜合產出,讓台灣地區產出占全球產能高達51%,。
 在DRAM市場變化部分,除了部分終端的需求因長短料況改善而有淡季不淡的支撐外,近期來自中國西安受疫情導致的封城也引發市場對供給面的隱憂,使得現貨價格連日走揚,而該現象於DRAM類別較NAND Flash更加明顯。
 集邦表示,目前對2022年第一季DRAM價格預測仍為約8~13%的季跌幅,但由於上述因素將隨時牽動採購行為的改變,因此後續實際合約價發展仍有待持續觀察更新。
 至於現貨市場部分,由於3日地震發生日仍值中國假期期間,大部分現貨交易商未有積極動作,地震對其是否產生正向的激勵有待日後更新。
 在晶圓代工市場部份,雖然近期部分終端產品進入淡季週期,導致零組件拉貨動能稍加趨緩,但先前較為短缺的晶片,包括車用晶片、電源管理IC、WiFi無線網路晶片等,備貨力道仍然強勁。整體來說,晶圓代工產能仍處於產能利用率超過100%的供不應求市況下。

新聞日期:2022/01/0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利基型DRAM 提前止跌回溫

需求回升及供應鏈重啟庫存回補,華邦電、晶豪科、鈺創營運可望逐季轉旺

 台北報導
 韓系DRAM大廠2021年第四季加快將舊製程產能轉移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CIS),利基型DRAM位元供給量持續降低,隨著消費性電子生產鏈長短料問題獲得紓解,在需求回升及供應鏈重啟庫存回補情況下,利基型DRAM合約價提前在2021年12月止跌回溫,2022年第一季可望淡季不淡。
 法人看好華邦電(2344)、晶豪科(3006)、鈺創(5351)營運逐季轉旺。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日前指出,第一季原本就屬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相對淡季,加上各國陸續解封之下,以電視為首的相關需求仍將維持低迷,恐將導致利基型DRAM需求較為疲軟。至於供應鏈的長短料問題仍在,採購對於相對長料的DRAM備貨意願恐不高。集邦預估2022年第一季利基型DDR4合約價季跌5~10%,利基型DDR3合約價季減3~8%,其中以4Gb走跌幅度較大,而2Gb相對較緩。
 然而以合約價表現來看,2021年第四季受到生產鏈長短料影響,利基型DRAM合約價在10月出現明顯跌勢,11月價格續跌但跌幅縮小,隨著12月中旬過後,標準型DRAM現貨價重拾漲勢,利基型DRAM現貨價止跌回穩,4Gb以下容量利基型DRAM合約價在12月出現持平及小漲,業界對2022年市況看法已明顯轉向樂觀。
 通路業者指出,雖然2021年第四季利基型DRAM合約價跌幅仍達3~8%之間,但12月下旬合約價明顯止跌回溫,4Gb x16 DDR4合約價持平,4Gb及2Gb x16 DDR3合約價小漲近1%,其中原因包括韓系DRAM廠加快CIS產能轉換,利基型DRAM位元出貨量持續減少,生產鏈長短料的負面影響逐步淡化,以及通路手中庫存降低開始回補等。
 業界原本預期2021年第四季到2022年第一季,利基型DRAM會因客戶調節庫存,價格將出現短期小幅修正,要等到第二季後會止跌回升,下半年進入旺季後價格會有續漲力道。然而近期DRAM市場需求弱化情況沒有預期中嚴重,韓國業者加速調整產能,已造成利基型DRAM位元供給增加停滯,加上標準型DRAM現貨價提前反彈帶動,業界預期利基型DRAM價格已提前落底。
 法人看好2022年利基型DRAM價格逐季上漲趨勢,雖然年度漲幅不會像2021年般強勁,但價格在第一季開始止跌反轉向上,將推升華邦電、晶豪科、鈺創等營運進入成長循環,而且2022年全年平均出貨價格(ASP)會高於2021年,年度獲利表現可望再締新猷。

涂志豪/台北報導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於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舉行半導體產業ESG永續倡議活動,獲得台積電、日月光、南亞科、力積電、世界先進、旺宏、欣興、華邦電、聯電、穩懋、國發會及工研院齊聚響應,期盼鏈結半導體產業與國際接軌,持續提升永續競爭力形象。再者,台積電表示將以TSMC ESG AWARD鼓勵員工提出鏈結公司ESG五大方向好點子,表彰組織的ESG績效,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嚴重影響,全球積極地在各領域進行減少碳足跡的措施。遵循此一趨勢,SEMI為幫助產業實踐永續未來,同時也透過節能減廢媒合會等活動,協助供應鏈夥伴進行創新綠色製程的技術鏈接。
 秉持提升社會的ESG願景,台積電以TSMC ESG AWARD鼓勵員工提出鏈結公司ESG五大方向的好點子,表彰組織的ESG績效,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繼2020年舉行第一屆TSMC ESG AWARD,2021年進一步加入二個海外子公司共襄盛舉,並透過3D虛擬展覽空間、全公司性直播活動等數位創新途徑,降低疫情間群聚風險。
 台積電表示,2021年總計報名提案數達1,257件,相較去年成長60%,持續擴大共好影響力。台積電董事長暨ESG指導委員會主席劉德音表示,TSMC ESG AWARD的提案不只是點子,而是進一步透過具體行動,成為提升社會向上的力量。
 包括日月光、南亞科、力積電等分享ESG行動及方案。日月光投控行政長汪渡村表示,日月光驅動各重要子公司及營運單位實踐ESG行動方案,致力於推動正面影響力,期盼半導體供應鏈生態圈可建構更美好的未來。
 南亞科副總經理吳志祥表示,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上,除加強氣候韌性調適、降低災害可能帶來的營運衝擊、積極減緩溫室氣體的排放外,長期研發先進且具高效能的環境友善記憶體產品,並將綠色管理融入企業經營中,持續透過去碳化策略建構低碳營運模式,以接軌國際邁向淨零。
 力積電副總經理譚仲民表示,力積電過去五年已投資逾2億元在節能設備的優化,節省能源約6,700萬度電、減碳總量約3.6萬噸。節水方面,力積電透過完整的分流及分級回收、純化後,重新再供應廠內各單元使用。

新聞日期:2021/12/2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力積電:明年毛利率衝上50%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大廠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24日指出,2022年力積電產能仍將維持供不應求水準,價格有望持續上漲,預期2022年公司毛利率將衝破50%水位。
 黃崇仁出席台大依據「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在110學年度設立「重點科技研究學院」的揭牌典禮。針對同業在2022年將有望持續調漲代工報價,黃崇仁指出,力積電屆時漲價幅度將會與同業相仿,且隨著漲價效益陸續浮現,2022年業績有機會逐季成長。
 針對外資近日出具報告,指出2023年半導體產業將面臨供過於求的風險,黃崇仁指出,2022年邏輯產能相當吃緊,且後續產能也絕對不夠,國內三大晶圓代工廠產能都相當明確,並重批分析師搞不清楚狀況,市場絕對不是像外資報告說的狀況。
 由於力積電2022年將持續受惠於產能供給吃緊帶來的漲價效益,加上訂單動能可望一路滿到2022年底,黃崇仁也看好2022年力積電的毛利率將有機會突破50%水準。
 法人看好,若力積電2022年營收逐季攀升,加上毛利率將有機會衝破50%水準,代表獲利將可望繳出至少年成長三成以上的歷史新高表現。
 事實上,力積電現已成為面板驅動IC及電源管理IC的一線晶圓代工大廠,銅鑼新廠預計將於2022年9月裝機,黃崇仁先前已經對外指出,並將在2023年分期投入產能,目前一期的月產能2.5萬片已經被客戶全數包下,因此對於後續新廠獲利表現深具信心。
 力積電11月合併營收達67.21億元、月成長9.0%,創單月歷史新高,累計2021年前11月合併營收為587.51億元、年增40.8%,改寫歷史同期新高。
 法人預期,力積電2021年全年獲利將可望繳出年成長倍數的成績單,且2022年營運將更上一層樓。
 力積電自12月6日掛牌上市開盤大漲57%後,股價便一路下探,24日收盤小漲0.14%至70.4元,力守周線水位,不過法人開始逢低加碼,三大法人單日共買超1,432張,連續五個交易日買超。

新聞日期:2021/12/0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擴大合作 美光將成聯電新客戶 可望與群聯共創三贏

台北報導
 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與晶圓專工廠聯電達成和解後,美光進一步宣布與聯電合作,定位雙方為業務夥伴關係,為美光未來向車用、行動裝置以及關鍵客戶的產品供應取得保障。
 業界解讀,美光將會利用聯電28奈米產能,生產DRAM模組的暫存時脈驅動器(RCD)及NAND Flash模組的控制IC等關鍵元件。
 美光與聯電達成和解,業界傳出是群聯執行長潘健成牽線促成。潘健成表示,對於市場傳聞不評論。不過,美光是群聯的客戶,聯電則是長期合作的晶圓代工夥伴,樂見雙方能夠在訴訟糾紛達成和解,未來群聯也會持續與美光、聯電的合作,且可望擴大供貨給美光的5G、車用等相關產品線,達到三贏的結果。
 半導體業界指出,美光與聯電達成和解有二個重要關鍵,一是聯電支付給美光金額保密的和解金,二是聯電增加給美光記憶體模組內建控制晶片的邏輯製程產能支援。因此,美光除了自己下單,亦可能透過合作夥伴向聯電下單,以提高DRAM模組RCD晶片或NAND Flash模組控制IC等產能,以解決記憶體模組長短料問題。
 業者表示,DDR5模組採用的RCD晶片,以及eMMC或固態硬碟(SSD)關鍵的NAND控制IC,主要採用40奈米或28奈米邏輯製程,美光及聯電的業務合作,將由聯電保留南科廠部分產能給美光專用,美光除了直接下單,也會透過供應商下單擴大產出支援。
 聯電指出,美光先前不是聯電的客戶,此合作代表美光將成為聯電的新客戶,美光會在聯電未來新開出的產能投片,有產能保障就能解決車用晶片短缺的問題。供應鏈指出,聯電產能滿載到明年,未來在Fab 12A的P5及P6廠開出新產能應可提供美光及其合作夥伴投片。
 其中,法人預期美光NAND控制IC合作夥伴群聯可望直接受惠。群聯受此利多消息激勵,股價2日攻上漲停,終場大漲41.5元,以458.5元作收,成交量達14,775張。而聯電股價2日在平盤上下震盪,終場下跌0.3元,以66.7元作收,成交量達310,855張,三大法人賣超1,518張。
 美光全球營運執行副總裁Manish Bhatia表示,美光擴大與聯電的合作,有助於美光強化客戶的供應鏈,同時也是加深整個半導體產業合作的絕佳機會。
 此合作讓美光得以持續為車用及行動裝置客戶提供關鍵產品,美光期待在未來數年透過與聯電合作,為全球客戶提供美光的記憶體與儲存解決方案。

新聞日期:2021/11/12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不只純記憶體 吳敏求:將邁系統應用

台北報導
 快閃記憶體大廠旺宏(2337)董事長吳敏求參加成功大學成電論壇時表示,大數據與人工智慧(AI)對於記憶體的需求與規格,改變了記憶體既有的角色,記憶體將由以往在幕後擔任資料儲存角色,走向幕前成為協助運算、最終實現存算一體的具體表現。對旺宏來說,記憶體典範轉移,經營策略上也將由純記憶體走向系統應用。
 為了培育更多半導體人才,在擔任財團法人成電文教基金會理事長的吳敏求推動下,成功大學在創校90週年與成大電機系系慶前夕舉辦第一屆成電論壇,首屆主題為IC產業發展與佈局,現場計有200名系友與校外人士共襄盛舉。吳敏求表示,希望藉由成電論壇搭建系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分享在半導體產業一些新的趨勢與應用。
 吳敏求指出,非揮發性快閃記憶體的2D製程時代已走到盡頭,產品還可以延伸下去但要靠不同技術,最後是靠層數來做並驅動設計規則(design rule)延續下去。非揮發性記憶體的次奈米世代與邏輯製程不同,技術發展走向堆疊,「沒有想過會有一天這樣子做,半導體變化讓人感到驚艷(amazing)」。
 吳敏求表示,記憶體在AI浪潮下需求持續擴大,市場穩健成長。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例如採用堆疊,使得2D製程NAND Flash及NOR Flash跨越無法微縮的障礙,而且進入3D製程還可促使容量持續增加,維繫NAND Flash及NOR Flash成長動能。
 吳敏求表示,NOR Flash到了45奈米技術節點已經不易再微縮下去,因為成本會大幅提升,但是NOR Flash市場需求不會萎縮,創新會擴大應用,旺宏在NOR Flash的創新包括投入垂直2T架構製程並轉為低功耗,透過3D堆疊達到高密度,採用微加熱器(micro heater)提升產品耐久性,最後是存算一體(computing in memory)的應用大幅開展,NOR Flash扮演運算記憶體重要角色。
 吳敏求重申看好2022年NOR Flash市況並表示,車用晶片缺貨會持續到2022年,所有與汽車有關的大客戶都來找旺宏,旺宏NOR Flash缺貨情況將一直延續到明年,同時價格也將調漲,看好2022年營運會大幅成長。同時,吳敏求表示旺宏的記憶體在2015年就已切入航太產品當中,已打進低軌衛星、飛彈等應用領域。

新聞日期:2021/10/22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美光十年大投資 將砸1,500億美元

台灣廠將成美光旗下 導入EUV製程首例
台北報導
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宣布未來十年將投入1,500億美元資本及研發資出,美光全球營運執行副總裁Manish Bhatia表示,美光持續看好5G、雲端、電動車及人工智慧(AI)等新興領域將會帶來龐大記憶體需求,成為美光投入大筆資本支出的關鍵,但目前尚未底定資本投入方向,並重申台灣依舊是美光生產供應鏈的重要角色。
美光宣布未來十年將投入1,500億美元資本支出,Manish指出,由於電動車、5G、雲端、人工智慧及智慧手機等終端需求不斷成長,以美光現有產能無法因應未來十年的記憶體需求,因此將以規劃1,500億美元投入增加產能及製程研發等應用。至於美光1,500億美元資本支出案,目前是否有任何新建廠房規劃。Manish說,美光當前尚無確切計畫可透露,未來會持續與美國、新加坡及台灣等政府持續溝通,評估各地新建廠計畫。
不過,Manish也坦承,1,5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畫當中確定會包含製程研發及微縮成本。他指出,製成微縮成本相當高,但這也是讓利潤成長的關鍵之一,因此美光會持續投入在DRAM、NAND Flash的先進研發開發。
針對外媒報導指出,美光正在評估在美國設廠的可能性。對此,Manish表示,美光確實有在評估在美國設廠計畫,不過由於在美國生產成本高出亞洲35~45%,因此後續需要評估美國聯邦政府及地方政府補貼措施,才會產生足夠誘因在美國設廠,且即便在美國設廠,也不會取代亞洲生產供應鏈的地位。
外界傳出,美光在日本廣島現有廠區將投入8,000億日圓(約合新台幣1954.5億元)擴建廠房,代表台灣在美光生產供應鏈地位恐因此降低。對此,Manish表示,美光在廣島的投資案一事並未獲得公司證實,且台灣目前為美光最先進製程1α奈米製程DRAM的生產重鎮,未來台灣美光更將導入極紫外光(EUV)製程DRAM廠,為旗下全球首座支援EUV製程的DRAM廠。
對於記憶體產業在2022年恐迎來衰退,Manish認為,短期確實有遇到一些記憶體需求修正的壓力,不過從中長期角度來看,在各式新興終端應用持續發展同時,記憶體含量需求只升不減,因此美光仍舊看好未來記憶體市場發展。

新聞日期:2021/10/1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集邦:明年DRAM恐進入跌價週期

台北報導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指出,隨著後續買方對DRAM的採購動能收斂,加上現貨價格領跌所帶動,第四季合約價反轉機會大,預估將下跌3~8%,結束僅三個季度的上漲週期。而在買賣雙方心理博弈之際,後續供給方的擴產策略,與需求端的成長力道,將成為影響2022年DRAM產業走勢最關鍵的因素,預期2022年全年的DRAM平均銷售單價(ASP)恐較今年衰退約15~20%。
照目前進度看來,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DRAM廠2022年擴產規畫其實仍顯保守,預估明年的供給位元成長率約17.9%,然而由於目前買方庫存水位已偏高,加上2022年需求位元成長率僅16.3%,低於供給端的成長速度,集邦預期2022年DRAM產業將由供不應求轉為供過於求。
由供給面來看,三星主要投片增幅落在仍有較大空間的P2L廠區,投片規模將有持續上修的可能。儘管目前增幅不大,主要靠先進製程的挹注,但仍將帶動三星明年供給位元成長率達19.6%。SK海力士最新的M16廠在今年加入生產後,明年總產能將持續擴大,並配合市場狀況動態做調整,配合1y奈米及1z奈米製程提升,明年的供給位元成長率約17.7%。
美光A3廠周邊新增的空間主要是輔助該廠往下一代製程做轉換時,避免有產能減損(wafer loss),因此明年總產能變化並不大,主要仰賴1z奈米及最新1α奈米帶來的位元增加,預計明年的供給位元成長率為16.3%。至於南亞科及華邦電明年新廠還未有明顯產能開出,供給成長幅度十分有限。
由需求面來看,DRAM消耗量占比最高的智慧型手機、伺服器、筆電市場,明年生產或出貨量要出現大幅成長的難度大增。除此之外,各大產業持續受零組件缺料所苦,終端產品組裝受限將使相對身為長料的DRAM需求量下滑。集邦推估2022年DRAM需求端的位元成長率預估僅16.3%,將低於供給端成長的速度。
集邦表示,2021年在採購端積極拉貨的情況下,對於DRAM原廠是出貨表現相當亮眼的一年,不過隨著第四季DRAM價格的反轉向下,延續至2022年上半年的跌幅仍有擴大可能,2022年全年的DRAM均價恐較今年衰退約15~20%,而原廠的出貨成長幅度預估也將落在相同區間,意即整體DRAM產業出貨的成長將受到報價下滑所抵銷,故2022年DRAM產值約略與今年持平。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