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0/04/06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精測3月、Q1營收 同期新高

受惠5G接單暢旺,推動垂直式探針卡出貨大增,後市營運不看淡

台北報導
晶圓測試板及探針卡大廠中華精測3日公布2020年3月合併營收達3.38億元,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達9億元,單月及單季同步改寫歷年同期新高。精測指出,受惠於5G相關應用,推動垂直式探針卡(VPC;Vertical Probe Card)出貨大增,成為帶動3月業績成長的主要關鍵。
精測3月合併營收月增17.9%,相較2019年同期明顯成長68%。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也較2019年同期成長48.5%,使3月及第一季合併營收同締同期新高。
精測表示,5G通訊獲得實質落地應用也反映在精測近期的營運表現上,2020年3月份舉凡應用於5G基站的射頻晶片(RF)、智慧型手機的核心應用處理器(AP)皆是推升公司垂直式探針卡銷售業績成長的主流產品。
針對2020年營運前景,法人指出,精測目前已經重回美系手機大廠供應鏈,同時也獲得多家5G手機晶片大廠訂單,加上既有基礎建設相關晶片訂單穩健,雖然現在有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但5G發展趨勢明確,精測業績將可望持續穩定成長,且一旦全球疫情好,營運有機會快速竄升。精測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
據了解,由於精測曾為中華電信研究院旗下的高速PCB部門,因此在電信訊號技術上相當先進,在目前5G技術發展之下,精測在Sub-6頻段及毫米波(mmWave)等兩大5G頻段皆有準備相關測試解決方案,因此可望藉此大啖5G商機。
不僅如此,台積電的5奈米製程技術於2020年將開始陸續拉高產能,因為精測已經卡位進入各大晶片廠供應鏈,因此一旦台積電產能放量開出,精測晶圓測試卡及探針卡出貨亦將同步暢旺。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精測針對疫情也拉高防疫措施。精測表示,公司於3月份再度拉高防疫措施等級,密切掌握產業鏈情勢以謹慎應對,相關管制辦法包括有,對外即時因應變化調配產能、庫存,以及提升廠區防疫管制。
除了於前一個月已實施的員工、外來訪客自我健康管理辦法、員工用餐管制辦法、強化防疫知識宣導之外,精測近期全廠提前部署,正式展開員工分區兩廠辦公作業,目前整體來看,公司營運穩定發展。

新聞日期:2020/03/2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蘋果震撼彈!5奈米延後量產

台北報導
真的不妙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響手機生產鏈,也拖緩5G布建進度,業界傳出,蘋果5奈米A14應用處理器量產時程將向後遞延一至二個季度,iPhone 12也將延後推出。法人預期,台積電第三季營收表現恐旺季不旺,季增率預估將降至個位數百分比。
至於台積電另一5奈米大客戶華為海思沒有減少投片,但產品線內容有所調整,雖然5G手機晶片的投片延後,但5G基地台晶片的投片量明顯提升,以因應大陸加速5G新基建強勁需求。整體來看,華為海思第三季的5奈米投片需求沒減少。
法人預估,若蘋果及華為海思維持原本的5奈米量產投片,台積電第三季營收應該較第二季成長「兩位數百分比」,但蘋果現在延後5奈米量產時間,或將導致台積電第三季營收季成長率降至個位數百分比,營運旺季不旺。不過,延後的訂單將在第四季開始出貨,明年第一季開始放量,屆時營運將淡季不淡。至於台積電是否如2018年中一樣因需求延後而放緩擴產速度,將是4月中召開的法說會中法人最想知道的議題之一。
台積電已經完成Fab 18廠第一期及第二期工程,生產線也已完成建置及認證,預期第二季5奈米將進入量產階段,為蘋果及華為海思兩大客戶生產新一代5G相關晶片,並將在第三季大幅拉升投片量,第四季第一期及第二期工程生產線將全產能投片。只不過,計畫趕不上變化,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散布在全球各地的生產鏈無法順利銜接,業界傳出,蘋果5奈米量產計畫恐將遞延一至二個季度。
據供應鏈消息,蘋果原本將在5月開始量產5奈米A14應用處理器,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關5G進度延宕,加上大陸手機組裝生產鏈第二季員工及產能仍青黃不接,周邊配套晶片供貨不穩定,量產時程將向後遞延,真正投片放量時間將延到第三季下旬。也因此,蘋果第三季在台積電的5奈米投片量將低於原先預期,整個季度預估減少3萬片以上投片量。不過,訂單並未取消,而是延後一至二個季度才開始拉高投片量。
供應鏈業者分析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已導致歐美、東南亞等國家進行鎖國及封城,5G基礎建設時間延宕,5G開台時間也順延到年底或明年,下半年消費者對5G手機需求不會太強。再者,因為5G手機組裝生產鏈還無法在第二季開出全產能,而其它國家鎖國或封城的動作,亦造成其它配套晶片的供貨不穩定,這個時間點就算放量生產5G核心處理器也無法完成原本的手機生產目標,推估蘋果因此延後5奈米量產計畫。

新聞日期:2020/03/16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每股賺2.49元 京元電去年獲利攀峰 配息1.8元

美系大廠訂單挹注、5G需求穩健,法人看好2020年再創新猷
 
 台北報導
 測試大廠京元電(2449)公告2019年歸屬母公司獲利達30.4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每股淨利2.49元,股利政策亦同步出爐,每股將派發1.8元現金,以13日收盤價計算,現金殖利率達5.92%。
 對於2020年展望,法人看好隨著美系大廠訂單持續挹注,加上5G需求穩健成長,京元電全年業績可望再締新猷。
 京元電在併入轉投資的封測廠東琳後,合併營收繳出年成長22.70%至255.39億元,寫下歷史新高表現,毛利率年增1.7個百分點至27.47%,在營收及毛利皆同步成長情況下,歸屬母公司獲利達30.42億元,相較2018年大幅成長69.41%,同創新高表現,每股淨利2.49元。
 京元電計畫將以盈餘分配每股1.6元現金股利,再加上每股0.2元資本公積,合計共1.8元現金股利,以13日收盤價30.4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達5.92%。
 法人指出,由於第一季位處淡季,且工作天數相對較少,因此預估京元電本季合併營收可能相較2019年第四季小幅衰退。至於新冠肺炎對於京元電僅造成小幅影響,主要原因在於京元電主要生產重鎮幾乎都在台灣,中國生產基地占公司營收比重不大,且中國各地已經陸續復工,3月業績成長可期。
 至於後續營運表現,供應鏈透露,目前手機品牌廠上半年訂單狀況並沒有任何改變,因此手機晶片訂單依舊按照先前排定生產步調進行,另外美系晶片大廠新產品訂單將於第二季開始逐步拉高產能,因此京元電第二季業績將可望迅速升溫。
 另外,CMOS影像感測器(CIS元件)市場需求相當暢旺,中國相關廠商正持續拉高產能,晶片測試需求自然開始水漲船高。法人指出,京元電已經拿下中國CMOS影像感測器大廠訂單,預期2020年占營收比重將可望上看一成水準。
 法人看好,京元電在美系晶片大廠新產品測試訂單加持,以及中國大陸CMOS影像感測器等訂單加持下,全年業績將可望優於2019年水準,並且再度改寫歷史新高表現。京元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
 
新聞日期:2020/03/06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高通、聯發科 掀5G晶片價格戰

5G手機降價搶市占,高通採積極訂價策略,聯發科將降價回應 台北報導  手機品牌大廠在今年初開始全力推動5G機種,不過目前已有品牌端進攻中低階市場,並開出超殺價格,力拚在5G智慧手機搶攻市占率。供應鏈指出,為穩固手機晶片市場地位,高通在中高階晶片已開出低於40美元的報價,並成功奪下華為、OPPO及Vivo訂單,預料聯發科將被迫降價回應,手機晶片雙雄價格戰恐正式開打。  5G智慧手機在第一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包括三星、華為、OPPO及Vivo等品牌都舉過實體或線上發表會,推出自家旗艦級產品吸引消費者目光,隨著時序進入第一季末,品牌廠也將逐步推出主流價格帶的機種,用以搶攻5G手機市占率。  目前陸系各大品牌均開始推出中階機種,其中Vivo的Z6價格已殺到3,000元人民幣以下,紅米的K30 5G更直接喊出1,999元人民幣起跳,相較目前高階4G智慧手機價格仍落在3,000~4,000元人民幣,吸引消費者跨入5G智慧手機世代。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款智慧手機皆是搭載高通的驍龍765G手機晶片,顯示高通憑藉的就是積極的定價策略、以勝過對手聯發科。  供應鏈指出,高通在驍龍765晶片的報價上,普遍都低於40美元,已順利搶下OPPO、Vivo及華為等陸系品牌的第二季手機訂單。使聯發科在天璣1000、天璣800兩款5G手機晶片定價受到極大壓力。  不僅如此,由於下半年才是5G智慧手機市場能否快速拉高滲透率的關鍵,因此品牌端為了吃下更多市占率,將會在下半年推出更多中低階智慧手機,價格將可望更殺,因此高通、聯發科下半年也將會端出相對應產品因應品牌端需求。  法人指出,高通將會在下半年端出600系列5G手機單晶片,另外聯發科也將推出天璣600系列。由於高通為穩住目前在5G晶片市場的優勢,料將維持先前的價格策略,聯發科為了搶奪5G市占率,恐怕也得降價回應,5G價格戰將在2020年開打。  據了解,聯發科先前已在法說會上透露,毛利率將會維持在40%以上。法人推測,高通降價已對聯發科造成壓力,但由於5G晶片屬新產品,可望撐住聯發科毛利率,不會如過去幾年般下降,惟聯發科不評論法人預估的財務狀況。
新聞日期:2020/02/2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晶圓代工闢新戰場 氮化鎵概念股掌先機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將攜手意法加速開發氮化鎵(GaN)產品,GaN挾高頻率、高壓等優勢,有機會成為繼砷化鎵之後的半導體材料新起之秀,先前已有小米推出快充插座全面導入GaN技術,再加上龍頭業界結盟大動作,半導體新材料戰場儼然成型,包括嘉晶(3016)、穩懋(3105)等就備戰位置。  半導體材料第一代為矽(Si)等,第二代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GaAs)等為代表,第三代則是氮化鎵(GaN)等寬頻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因氮化鎵能在高溫、高電壓環境運作,主要優勢在於高頻率元件。進入5G世代,對高頻率、高功率元件需求成長,因而再度引發市場對氮化鎵的討論。  穩懋董事長陳進財指出,GaN為下一世代的關鍵材料,穩懋在此領域的製程技術沒有問題,去年也已經量產出貨,技術不斷推進,主要應用在RF(射頻)方面,特別是5G通訊領域。至於,氮化鎵是否會取代砷化鎵、威脅到其地位?陳進財強調,主要根據各項應用與規格高低等需求而定,不會有誰取代誰的問題,各材料將同步邁向更高科技層面。  被視為氮化鎵概念股的環宇-KY,2019年底宣布參與晶成半導體現金增資,投入6吋晶圓代工服務,發展GaN、VCSEL(面射型雷射)產品,由環宇-KY提供技術支援,拓展代工產能及客戶;目前6吋晶圓代工廠在試產驗證階段,預期氮化鎵產品第三季前可正式投產,應用在基站RF。  而先前小米所推出的快充插座,因全面導入氮化鎵技術,法人看好,隨著5G智慧手機將大力採用快充技術,預期GaN需求將全面崛起,點名包括漢磊、嘉晶,以及功率半導體晶圓代工廠茂矽等,有機會搶下快充升級商機。
新聞日期:2020/02/1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郭明錤:博通將退出5G PA 劍指穩懋

台北報導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測,博通(Broadcom)將退出5G功率放大器(PA)供貨商行列,Qorvo與思佳訊(Skyworks)取代其位,連帶影響穩懋(3105)的PA業務成長動能。  穩懋14日股價下跌2.69%,收在307元,外資及投信同步賣超,分別賣超3,106張、237張,自營商則買超58張,合計三大法人賣超穩懋3,285張。  郭明錤最新報告中,調整對新款5G iPhone PA設計的預測,每支5G iPhone 5G PA用量,大幅下修到一或二個,先前預估為六個。  他先前預測,新5G iPhone採用的新增5G PA共六個,包括各2個n41、2個n77與2個n79,在蘋果(Apple)的5G策略布局中,穩懋與博通為2019~2021年最大iPhone PA贏家。  然而,他的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因n41與4G中高頻PA整合,故不使用,且取消2x2上行鏈接(Uplink),每支新5G iPhone採用的PA共一或二個,n77與n79各一個,或n77與n79整合一個。  郭明錤因而調整先前對iPhone 5G PA供貨商的預測,最初預期博通、安華高(Avago)負責設計與穩懋負責生產,為iPhone 5G PA獨家供貨商,現在則預期Qorvo與思佳訊將取代博通,成為iPhone 5G PA供貨商,博通僅專注於供應整合n41的中高頻PA。  博通雖整合n41的中高頻PA,單價提升,但因博通幾乎為iPhone 11系列中高頻PA獨家供貨商,2019年下半年來自iPhone營收基期高,加上因退出5G PA,失去新產品營收驅動,博通在2020年下半年的iPhone業務,年成長有限。  至於Qorvo與思佳訊部分,iPhone 5G PA供貨比重尚未確定,但Qorvo與思佳訊供貨商在的iPhone業務,將會有較佳的年成長。  因博通退出iPhone 5G PA的供應,穩懋的iPhone 5G PA業務也將低於預期,且面臨來自大陸手機市場的衰退風險,郭明錤仍正向看待穩懋長期趨勢,但該公司整體業務多空態勢不明,建議投資人須密切關近期該公司產能利用率變化。  近期股價強勢反彈,也代表市場對穩懋成長預期很高,他建議投資人須關注穩懋近期產能利用率,並謹慎面對來自新冠肺炎的潛在風險。
新聞日期:2020/02/1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不畏疫情 精測今年營運 信心十足

重回千元俱樂部,總座:客戶無砍單跡象,5G需求可望逐步回溫 台北報導  晶圓測試板及探針卡廠中華精測13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總經理黃水可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好轉,但客戶端至今並沒有砍單跡象,對精測營運並無造成影響。而今年市場朝5G發展趨勢已然確立,隨著疫情好轉,需求也會逐步回溫,對今年營運深具信心,對今年訂單也有充足把握。  精測去年全年合併營收33.87億元,年增3.3%並創歷史新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25億元,較前年下滑12.7%,每股淨利19.07元。精測董事會宣布今年每股擬配發10元現金股利。由於獲利表現優於法人預期,精測股價13日大漲35元,終場以1,000元作收,重新站回千元大關。  黃水可表示,5G是今年半導體產業重頭戲,市場原預估今年5G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可達2.6億支,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需求,精測預估今年5G手機出貨量將介於2.0~2.2億支規模,只要新冠肺炎疫情好轉,手機需求就會回溫。而5G建設會讓基地台等基礎建設需求大增,對半導體產業成長有所助益,今年Sub-6GHz會是主流,明年mmWave(毫米波)比例增加,5G應用將趨於完整。  精測目前測試板營收仍以應用處理器(AP)為大宗,希望未來增加高效能運算(HPC)業績。探針卡業務也有不錯進展,去年第四季獲大客戶量產訂單,精測將持續擴充產能,並在AP以外的5G相關應用擴大市場,包括爭取射頻元件等新訂單,以持續分散客戶並且擴大市占率。  雖然市場一直對於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影響半導體生產鏈有所疑慮,但黃水可指出,新冠肺炎並未對精測的客戶造成影響,也沒有發生砍單情況,尤其5G相關客戶仍積極準備且如期備料,只是要觀察後段組裝廠的復工情況及發展。整體來說,精測對今年營運有非常充足的信心,至今還在擴充產能。  精測看好今年營運,對訂單也有十足把握,第一季雖然業績面有所調整,但第二季及第三季將持續成長,營運周期與往年趨勢相同沒有太大變化。  精測對第一季毛利率仍維持在50~55%的長期目標範圍內,而且今年會更聚焦在探針卡出貨及爭取新訂單。
新聞日期:2020/02/0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高性價比策略奏效 聯發科Q1出貨 可望追平高通

台北報導

研調機構指出,由於聯發科(2454)高性價比策略奏效,使聯發科第一季的4G及5G智慧手機晶片出貨量將可望與高通追平,兩大廠可謂並列2020年首季的手機晶片出貨冠軍,海思由於庫存水位偏高因此位居兩大廠之後。
根據DIGITIMES Research於2019年12月走訪中國大陸調查分析,2019年第四季大陸手機品牌謹慎控管庫存水位,農曆春節前拉貨需求並不明顯,因此中國大陸品牌智慧手機晶片總需求量共年減5.9%至1.97億套、季減7.7%。
展望2020年第一季,市調認為,因大陸經濟仍持續放緩,影響消費者信心,且5G基礎建設尚不完善又缺乏殺手級應用及政府補貼,加上消費者預期2020年下半更便宜5G手機將問世,故5G手機換機潮尚未浮現,中國大陸智慧手機晶片需求量將年減5.1%至1.46億套。
觀察第一季主要智慧手機晶片供應商,海思出貨量將大幅衰退,主因華為於2019年下半年為達全年2.4億支的出貨目標,因此對供應鏈拉貨力道增加,導致庫存水位偏高,使第一季缺乏拉貨動能。
反觀高通及聯發科將可望藉機奪取海思市佔率,其中,中國大陸手機品牌皆對產品報價敏感,聯發科的手機晶片高性價比策略奏效,因此對聯發科出貨增加相對有利,雖然高通已經針對旗下Snapdragon 765晶片小幅降價,但最快也必須要在第二季才能開始浮現效益。
事實上,聯發科在2020年上半年的5G晶片策略當中,將以旗艦級的天璣1000及高階的天璣800應戰,且已經在第一季開始放量出貨,同時聯發科在4G手機晶片市場亦推出新品,持續搶攻市場規模仍高達八成的4G手機領域。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翁書婷觀察,高通、聯發科、海思等業者的4G與5G手機晶片出貨,將帶動陸系智慧手機廠於7奈米及8奈米製程明顯成長,該製程需求量於2020年第一季佔整體比重將明顯提升至36.7%。
整體來看,DIGITIMES Research指出,2020年第一季4G與5G手機晶片市場,聯發科與高通出貨量將勢均力敵,海思則由於庫存水位過高,因此排名將居於兩大廠之後。

新聞日期:2020/02/0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法說 聚焦半導體疫見

市場關注的毛利率表現有望優於預期;5G手機晶片將在Q2量產,下半年動能可期

台北報導
IC設計龍頭聯發科訂2月7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由執行長蔡力行說明2019年第四季及全年財報結果,除對今年營運前景發表最新看法,亦將就武漢肺炎疫情對半導體產業影響提出說明。同時,聯發科月底並將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世界通訊大會(MWC)中,與客戶共同發布搭載聯發科5G手機晶片的智慧型手機。這也是武漢疫情爆發以來的首場重量級科技大廠法說會,備受市場關注。
聯發科2019年第四季合併營收季減3.7%達647.0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較成長6.3%。2019合併營收達2,462.22億元,與上年相較成長3.4%,符合市場預期。由於聯發科2019年下半年手機晶片出貨力道強勁,投信法人關注的毛利率表現將優於預期。
雖然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但大陸手機廠及智慧型手機生產鏈仍維持運作,至今為止並沒有市場傳出的停工斷鏈情況發生。聯發科第一季5G手機晶片進入量產出貨階段,農曆年後出貨情況一切正常,客戶對5G晶片需求強勁,對4G手機晶片的需求同步成長,所以聯發科第一季不僅5G手機晶片供不應求,4G手機晶片同樣接單暢旺,預期第一季將繳出亮麗成績單。
聯發科全力搶攻5G手機晶片市場,有了台積電7奈米產能支援,已發表的天璣1000系列5G手機晶片第一季交貨給手機廠,所以MWC展會期間將展示搭載聯發科5G手機晶片的智慧型手機,至於天璣800系列5G手機晶片將在第二季進入量產,下半年會見到強勁出貨動能。法人預期聯發科今年5G手機晶片出貨量挑戰6,000萬套,並預期蔡力行會在法說會中釋出對5G市場及營運樂觀看法。

新聞日期:2020/01/22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攜手是德科技 進軍5G、8K

台北報導
聯發科聯手量測設備大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一同進攻5G市場,從目前聯發科最新推出的5G手機晶片天璣1000在上市之前都需要使用是德科技5G模擬器解決方案,且未來的各式5G手機晶片及8K智慧電視市場都可望持續合作,雙邊將全力進軍5G、8K等新應用市場。
5G世代到來,智慧手機都將逐步從4G升級至5G,衍生的手機晶片市場相當龐大,聯發科自然沒有放過這塊市場,早在數年前聯發科就已經展開技術研發,2019年下半年更推出旗下首款5G手機晶片天璣1000,不過智慧手機晶片量像之前,需要進行各種測試,才能確保搭載晶片的智慧手機在各種網路環境正常使用。
聯發科手機晶片在量產前,正是採用是德科技的5G模擬器解決方案,這幕後功臣日前也成功在甫落幕的2020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聯手聯發科秀出以5G無線連接展示智慧電視8K影音串流應用。
聯發科、是德科技雙邊未來將持續在5G平台上強化合作,將透過以LTE核心網路和射頻存取網路,建立支援NSA模式的5G NR連結,藉此打造5G模擬網路,使聯發科5G手機晶片能夠在各種環境上測試。
是德科技大中華區無線應用工程總經理陳俊宇表示,是德科技在CES展中成功以最新5G解決方案支援聯發科的展示活動,證明是德科技適合多元應用的5G解決方案,是連網生態系推出可靠 5G 連線產品的幕後功臣。
此外,聯發科除了在目前Sub-6頻段推出的新款5G手機晶片之外,聯發科在毫米波(mmWave)技術也正在積極研發階段,有機會在2020年底前問世並開始進入量產。供應鏈指出,聯發科與是德科技在現有Sub-6頻段合作之外,也同步在毫米波市場上開始聯手進行測試,且新設備早已進駐聯發科最新打造的研發大樓,顯示聯發科、是德科技在5G布局上不遺餘力。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