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5G接單暢旺,推動垂直式探針卡出貨大增,後市營運不看淡
台北報導
晶圓測試板及探針卡大廠中華精測3日公布2020年3月合併營收達3.38億元,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達9億元,單月及單季同步改寫歷年同期新高。精測指出,受惠於5G相關應用,推動垂直式探針卡(VPC;Vertical Probe Card)出貨大增,成為帶動3月業績成長的主要關鍵。
精測3月合併營收月增17.9%,相較2019年同期明顯成長68%。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也較2019年同期成長48.5%,使3月及第一季合併營收同締同期新高。
精測表示,5G通訊獲得實質落地應用也反映在精測近期的營運表現上,2020年3月份舉凡應用於5G基站的射頻晶片(RF)、智慧型手機的核心應用處理器(AP)皆是推升公司垂直式探針卡銷售業績成長的主流產品。
針對2020年營運前景,法人指出,精測目前已經重回美系手機大廠供應鏈,同時也獲得多家5G手機晶片大廠訂單,加上既有基礎建設相關晶片訂單穩健,雖然現在有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但5G發展趨勢明確,精測業績將可望持續穩定成長,且一旦全球疫情好,營運有機會快速竄升。精測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
據了解,由於精測曾為中華電信研究院旗下的高速PCB部門,因此在電信訊號技術上相當先進,在目前5G技術發展之下,精測在Sub-6頻段及毫米波(mmWave)等兩大5G頻段皆有準備相關測試解決方案,因此可望藉此大啖5G商機。
不僅如此,台積電的5奈米製程技術於2020年將開始陸續拉高產能,因為精測已經卡位進入各大晶片廠供應鏈,因此一旦台積電產能放量開出,精測晶圓測試卡及探針卡出貨亦將同步暢旺。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精測針對疫情也拉高防疫措施。精測表示,公司於3月份再度拉高防疫措施等級,密切掌握產業鏈情勢以謹慎應對,相關管制辦法包括有,對外即時因應變化調配產能、庫存,以及提升廠區防疫管制。
除了於前一個月已實施的員工、外來訪客自我健康管理辦法、員工用餐管制辦法、強化防疫知識宣導之外,精測近期全廠提前部署,正式展開員工分區兩廠辦公作業,目前整體來看,公司營運穩定發展。
台北報導
真的不妙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響手機生產鏈,也拖緩5G布建進度,業界傳出,蘋果5奈米A14應用處理器量產時程將向後遞延一至二個季度,iPhone 12也將延後推出。法人預期,台積電第三季營收表現恐旺季不旺,季增率預估將降至個位數百分比。
至於台積電另一5奈米大客戶華為海思沒有減少投片,但產品線內容有所調整,雖然5G手機晶片的投片延後,但5G基地台晶片的投片量明顯提升,以因應大陸加速5G新基建強勁需求。整體來看,華為海思第三季的5奈米投片需求沒減少。
法人預估,若蘋果及華為海思維持原本的5奈米量產投片,台積電第三季營收應該較第二季成長「兩位數百分比」,但蘋果現在延後5奈米量產時間,或將導致台積電第三季營收季成長率降至個位數百分比,營運旺季不旺。不過,延後的訂單將在第四季開始出貨,明年第一季開始放量,屆時營運將淡季不淡。至於台積電是否如2018年中一樣因需求延後而放緩擴產速度,將是4月中召開的法說會中法人最想知道的議題之一。
台積電已經完成Fab 18廠第一期及第二期工程,生產線也已完成建置及認證,預期第二季5奈米將進入量產階段,為蘋果及華為海思兩大客戶生產新一代5G相關晶片,並將在第三季大幅拉升投片量,第四季第一期及第二期工程生產線將全產能投片。只不過,計畫趕不上變化,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散布在全球各地的生產鏈無法順利銜接,業界傳出,蘋果5奈米量產計畫恐將遞延一至二個季度。
據供應鏈消息,蘋果原本將在5月開始量產5奈米A14應用處理器,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關5G進度延宕,加上大陸手機組裝生產鏈第二季員工及產能仍青黃不接,周邊配套晶片供貨不穩定,量產時程將向後遞延,真正投片放量時間將延到第三季下旬。也因此,蘋果第三季在台積電的5奈米投片量將低於原先預期,整個季度預估減少3萬片以上投片量。不過,訂單並未取消,而是延後一至二個季度才開始拉高投片量。
供應鏈業者分析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已導致歐美、東南亞等國家進行鎖國及封城,5G基礎建設時間延宕,5G開台時間也順延到年底或明年,下半年消費者對5G手機需求不會太強。再者,因為5G手機組裝生產鏈還無法在第二季開出全產能,而其它國家鎖國或封城的動作,亦造成其它配套晶片的供貨不穩定,這個時間點就算放量生產5G核心處理器也無法完成原本的手機生產目標,推估蘋果因此延後5奈米量產計畫。
台北報導
研調機構指出,由於聯發科(2454)高性價比策略奏效,使聯發科第一季的4G及5G智慧手機晶片出貨量將可望與高通追平,兩大廠可謂並列2020年首季的手機晶片出貨冠軍,海思由於庫存水位偏高因此位居兩大廠之後。
根據DIGITIMES Research於2019年12月走訪中國大陸調查分析,2019年第四季大陸手機品牌謹慎控管庫存水位,農曆春節前拉貨需求並不明顯,因此中國大陸品牌智慧手機晶片總需求量共年減5.9%至1.97億套、季減7.7%。
展望2020年第一季,市調認為,因大陸經濟仍持續放緩,影響消費者信心,且5G基礎建設尚不完善又缺乏殺手級應用及政府補貼,加上消費者預期2020年下半更便宜5G手機將問世,故5G手機換機潮尚未浮現,中國大陸智慧手機晶片需求量將年減5.1%至1.46億套。
觀察第一季主要智慧手機晶片供應商,海思出貨量將大幅衰退,主因華為於2019年下半年為達全年2.4億支的出貨目標,因此對供應鏈拉貨力道增加,導致庫存水位偏高,使第一季缺乏拉貨動能。
反觀高通及聯發科將可望藉機奪取海思市佔率,其中,中國大陸手機品牌皆對產品報價敏感,聯發科的手機晶片高性價比策略奏效,因此對聯發科出貨增加相對有利,雖然高通已經針對旗下Snapdragon 765晶片小幅降價,但最快也必須要在第二季才能開始浮現效益。
事實上,聯發科在2020年上半年的5G晶片策略當中,將以旗艦級的天璣1000及高階的天璣800應戰,且已經在第一季開始放量出貨,同時聯發科在4G手機晶片市場亦推出新品,持續搶攻市場規模仍高達八成的4G手機領域。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翁書婷觀察,高通、聯發科、海思等業者的4G與5G手機晶片出貨,將帶動陸系智慧手機廠於7奈米及8奈米製程明顯成長,該製程需求量於2020年第一季佔整體比重將明顯提升至36.7%。
整體來看,DIGITIMES Research指出,2020年第一季4G與5G手機晶片市場,聯發科與高通出貨量將勢均力敵,海思則由於庫存水位過高,因此排名將居於兩大廠之後。
市場關注的毛利率表現有望優於預期;5G手機晶片將在Q2量產,下半年動能可期
台北報導
IC設計龍頭聯發科訂2月7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由執行長蔡力行說明2019年第四季及全年財報結果,除對今年營運前景發表最新看法,亦將就武漢肺炎疫情對半導體產業影響提出說明。同時,聯發科月底並將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世界通訊大會(MWC)中,與客戶共同發布搭載聯發科5G手機晶片的智慧型手機。這也是武漢疫情爆發以來的首場重量級科技大廠法說會,備受市場關注。
聯發科2019年第四季合併營收季減3.7%達647.0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較成長6.3%。2019合併營收達2,462.22億元,與上年相較成長3.4%,符合市場預期。由於聯發科2019年下半年手機晶片出貨力道強勁,投信法人關注的毛利率表現將優於預期。
雖然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但大陸手機廠及智慧型手機生產鏈仍維持運作,至今為止並沒有市場傳出的停工斷鏈情況發生。聯發科第一季5G手機晶片進入量產出貨階段,農曆年後出貨情況一切正常,客戶對5G晶片需求強勁,對4G手機晶片的需求同步成長,所以聯發科第一季不僅5G手機晶片供不應求,4G手機晶片同樣接單暢旺,預期第一季將繳出亮麗成績單。
聯發科全力搶攻5G手機晶片市場,有了台積電7奈米產能支援,已發表的天璣1000系列5G手機晶片第一季交貨給手機廠,所以MWC展會期間將展示搭載聯發科5G手機晶片的智慧型手機,至於天璣800系列5G手機晶片將在第二季進入量產,下半年會見到強勁出貨動能。法人預期聯發科今年5G手機晶片出貨量挑戰6,000萬套,並預期蔡力行會在法說會中釋出對5G市場及營運樂觀看法。
台北報導
聯發科聯手量測設備大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一同進攻5G市場,從目前聯發科最新推出的5G手機晶片天璣1000在上市之前都需要使用是德科技5G模擬器解決方案,且未來的各式5G手機晶片及8K智慧電視市場都可望持續合作,雙邊將全力進軍5G、8K等新應用市場。
5G世代到來,智慧手機都將逐步從4G升級至5G,衍生的手機晶片市場相當龐大,聯發科自然沒有放過這塊市場,早在數年前聯發科就已經展開技術研發,2019年下半年更推出旗下首款5G手機晶片天璣1000,不過智慧手機晶片量像之前,需要進行各種測試,才能確保搭載晶片的智慧手機在各種網路環境正常使用。
聯發科手機晶片在量產前,正是採用是德科技的5G模擬器解決方案,這幕後功臣日前也成功在甫落幕的2020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聯手聯發科秀出以5G無線連接展示智慧電視8K影音串流應用。
聯發科、是德科技雙邊未來將持續在5G平台上強化合作,將透過以LTE核心網路和射頻存取網路,建立支援NSA模式的5G NR連結,藉此打造5G模擬網路,使聯發科5G手機晶片能夠在各種環境上測試。
是德科技大中華區無線應用工程總經理陳俊宇表示,是德科技在CES展中成功以最新5G解決方案支援聯發科的展示活動,證明是德科技適合多元應用的5G解決方案,是連網生態系推出可靠 5G 連線產品的幕後功臣。
此外,聯發科除了在目前Sub-6頻段推出的新款5G手機晶片之外,聯發科在毫米波(mmWave)技術也正在積極研發階段,有機會在2020年底前問世並開始進入量產。供應鏈指出,聯發科與是德科技在現有Sub-6頻段合作之外,也同步在毫米波市場上開始聯手進行測試,且新設備早已進駐聯發科最新打造的研發大樓,顯示聯發科、是德科技在5G布局上不遺餘力。